• 沒有找到結果。

「一首樂曲被數以千計的經驗背景不同的人演奏,就等於是數千首不同的樂曲。」

「作者以死」在 20 世紀後半葉已是豐富立論驗證下確立的思潮主題,是後結構 主義理論立基的基本觀點。被歸為後現代及後結構理論者之一的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1915-1980),在 1976 年向世人宣布:「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他也是提出過許多重要的關於互文性的討論,並且替 Kristeva 背書

(註五十)。

巴特表示不管作者的意圖為何,文本只有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某種程度的「一義 性」,但只要文本一旦被發表或呈現,讀者在與文本的相遇(encounter)中,讀 者會以其文化脈絡及思考,創造讀者自己的意義:讀者的那些文本,會因此一直

(註五十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9/29-26.htm (註五十二) 見本文第一章提要。

屬於當代的藝術-多媒體科技藝術,運用其媒材最擅長的,創造虛擬想像空間的 可能性,產生了許多和《神曲》相關連的作品及著作,在二十世紀中末的後結構 主義提出的互文性之後,至 www 網際網路在 1990 年代迄今不過 18 年間對社會 及文化的巨大影響,以及思潮的改變非常巨大。在後現代「多文本」之後,現下 的討論議題更轉移到了無窮連結的「超文本」(hypertextuality),與榮格提出的「集 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交相輝映(註五十三),也顯示了當代脫離社會的脈 絡,較以往更可能被大眾的意識排拒在外的現況,顯示了個人意志在這社會下的 窘迫性。藝術家的嗅覺總是最為靈敏,創作總是反映了當代的渴望以及問題。

以下例舉當代但丁相關創作來檢視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潮及觀點

《神曲》比科幻小說早了七、八百年,跨越了地球範疇之外的月亮、太陽、行 星和太空。它以教化性的訴求為那個抽象的精神界結構出了一個令人遐思的混 沌神漾世界,以游離的故事情節來訴說人類集體潛意識裡的慾望與恐懼,並提 供視覺藝術家在想像的世界裡的描繪資料。

……中世紀人們的遁世命運軌跡又再度滑入了我們的生活,這次的替身是「網 路的世界」(cyberspace)。…誰說「上帝已死?」「『我』就是上帝」。…與中 世紀的人們逃遁到宗教的形而上思維空間一般,現代人再次從現世出走至虛擬 的網路空間,電腦有如教堂一般,提供網路信徒們無限的能量與希望。(註五十四)

1. Todd King 於 2001 年創作的 Dante’s Inferno-A Virtual Tour of Hell http://web.eku.edu/flash/inferno/

附圖 6.1

(註五十三)同註十。

(註五十四) 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的妊娠紀錄〉,國立新竹師院美教系/所教授,2003 年,4-5 頁。

此為一以 Flash 動畫軟體創作的線上數位藝術作品,作者將其以一個類似遊戲的 地獄解說形式呈現。以向量圖形會至九層地獄,以滑鼠點擊不同圖像將會有不同 的解說,地獄九層以向量圖的紅圈來標示,擊點進入會有各層的解說以及杜雷 (Dore)的地圖插畫,以及但丁、維吉爾等人物在當時的狀態。D 代表 Dante,V 代表維吉爾,B 代表地獄的怪物們,S 代表人們的罪等等。是非常清楚且平易近 人的地域結構圖,可以使讀者很快的進入《神曲》這部文學巨著的情境之中。

2.「數位淨界」數位音樂戲劇互動創作。Kristi Allik & Robert Mulder : Electronic Purgatory: A digital music-theatre composition for performers, interactive theatre, and electroacoustic music 於 1989 年在法國 Festival Synthése de Bourges

首演,

以預置 電腦代替道具和舞台人員,表演者舞台上即時和電腦做互動演出。引發自形而上 學及量子力學理論,引用但丁的淨界結構。

3.捷克當代多產作曲家的 Jan Hanus 的芭雷舞劇音樂作品: 「迷宮」 Labyrinth.

Dance meditations on the motifs of Dante's Divine Comedy, op. 98 (1980-82),

DILIA。在此劇中,作者在第二幕同時呈現了古代、中世紀和現代的背景,象徵 但丁對 Beatrice 自古到今無止盡的找尋。

互文性網系示意圖:

附圖 6.2

結語:

學習古典音樂迄今,以將屆滿二十年。

身為一主修演奏者,時常需要詮釋各種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作品,通常詮釋的根基 在於客觀的樂曲本身的實質內容,主觀的前人的詮釋、教授的詮釋和自己的詮釋。樂 曲的實質內容是理性的是可被歸納分析的,但風格的部份則需要更多想像,情意的譬 喻和描摹,這一部分是極為個人化的,也可能是藝術精髓所在。

而在試圖進入一個作品的內在之前,需要一段逐漸滲入的過程(就像認識一位陌生人),

最擔心的莫過於誤解、誤讀而偏離了方向,自此和作品漸行漸遠甚或繳了一個不僅無 法讓自己心悅誠服更可能偏離作者原意的演出。創作的過程不外乎是外在事件和作曲 家內部心靈產生了反應,事出必有因。在這種作品風格可能被歪曲的主觀詮釋高風險 下,總不禁想找個依憑,困難點在於作曲家已然逝去,一切只能經由推測和想像。

當我窺見了後結構主義的互文性理論時,設想此理論可做為音樂分析外,補足抽象風 格詮釋部分的論述根據。在以「互文性」參照的過程中,詮釋的思考謎團可以在多重 文本的參照下漸漸清晰,至於在歷史上的這些刻痕和共鳴,看法與角度,竟又能化身 符應到曲子的結構裡去,當一切對應起來,作曲家體驗到的互文性事件屬性,於是被 確定下來。這樣的樂曲探討過程是充滿趣味與生命的。

演奏者無法排斥外在環境的影響,只以天啟般的創意詮釋或創作,社會文化藝術的思 潮其實不只標示了我們此生的活動範圍,發展的方向,天賦的基模。更可能本來就是 一闕闕獨特的,個人私有供作識別的天籟 。

附錄: 當代作品提案—我創作的新互文性文本

Mephisto Waltz, Prokofiev: 魔鬼的暗示 Op. 4…etc. ),以音樂會形式邀請聽眾但聽 眾可自由走動或碰觸作品內任何物品,觀眾的互動將會製造出許多新的音響。背

註一:現成物的觀念是由杜象(Marcel Duchamp)提出:一個既存的物件,通常是現實世俗的產物,

被藝術家再拾取,賦予新的意義,成為一件藝術品或藝術品的一部份。(參見 Tomkins: Duchamp:

A Biography, page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