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李斯特與他的時代:巡禮之年第二年—《但丁讀後—奏鳴曲風幻想曲》作品的 成形

3.1 李斯特生平

1811 年 10 月 22 日,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誕生於匈牙利的雷丁市(Rading)。

父親亞當.李斯特(Adam Liszt , 1776-1827)是艾斯特哈齊(Estaharzy)公爵的管家和業餘 大提琴家,常參加宮廷樂隊演出。母親安娜.拉格爾(Anna Laager, 1788-1866)是木匠 之女,喜愛音樂,一生都保持樸素的天主教信仰。李斯特承接了父親對「音樂」的職 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840)和蕭邦(Federic Chopin, 1810-1849)三位影響他創作即深遠的人。1835 年至 1839 年間,是李斯特寫作 的第一個時期(註二十八)。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Clara Schumann, 1819-1896)到莫斯科的葛令卡(Mikhail Glink, 1804-1857),以至魏瑪的瓦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本時期重要的鋼琴作品主 要除了前兩冊的《巡禮之年》曲集之外,另有眾多華麗炫技的改編曲。

(註二十九) Walker, Alan. Franz Liszt. The virtuoso years1811-184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p.285.

(註三十) Jung, Rudolf (ed.): Franz Liszt in seinen Briefen, Frankfurt am Main 1988.p.42

時超級炫技的作品如:胡麥爾(Hummel)的鋼琴協奏曲。及幾乎每一場音樂會都會加入 的現場即興表演如:依據羅西尼歌劇主題或是貝多芬交響曲主題即興等等。

歷史上,19 世紀的歐陸是現代資本主義及中產階級興起的發源地,在當時的環境下,

演奏家的身分,可以類比為現在演唱會超級巨星,受到許多樂迷們瘋狂的熱愛。少年 李斯特除了容貌英俊突出外,炫技的表演更是令許多樂迷們為之絕倒,尤其是女性聽 眾。造神運動運用在他身上實不費吹灰之力。在此主題下,1975 年以音樂家傳記電影 著名的英國藝術電影導演肯羅素(Ken Russell),曾以《Lisztomania》為名,以超現實及 普普藝術風格執導了一部將李斯特化身做搖滾巨星的電影。內容極盡既諷刺和揶揄之 能事,也提供我們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下演奏家身分的社會階級反思(註三十一)。

附圖 3.1 《Lisztomania》電影海報 (1975) 這也是為什麼李斯特的作品中有這麼多炫技片段的來由,除了帕格尼尼的影響外,不 可諱言的,要引起大多數聽眾的喝采的,總是飛舞的手指和響亮的音效(以及帥氣的 姿勢)。《但丁讀後》為李斯特作品中技巧難度頗高的一曲,結尾的華彩片段,到今 天的演奏現場,只要不致於是太嫌失色的演奏,觀眾喝采或猛力鼓掌的機率仍相當 高,也因此本曲更是鋼琴比賽場上的常勝曲目。李斯特成功的創造出由鋼琴家一人演 奏,能引起全場情緒共鳴喝采的真正燦爛及絢麗的音樂效果,自古演出重複千萬次,

至今亦然不曾失色,也是音樂上的一大奇蹟。許多人將炫技的橋段認定為缺乏音樂內 涵,但其實這也是音樂的一個面向,而李斯特將此面向發揮至最大的可能極致。能以 音樂喚起人們下意識的共鳴絕非易事,以他特有的演奏技巧及作曲技法將音樂達到效 果化的一個顛峰。

(註三十一) Ken Russell 尚執導過馬勒、艾爾加、柴可夫斯基、巴爾扥克等音樂家的相關電影或電視劇。

很大一部份來說,李斯特的音樂是被公眾所形塑的,如今天市場上需求的巨星-郎朗 一般。而神秘化及看似不可能及的表演,如魔術秀或慶典儀式一般,仍是聽眾們最深 刻期望的橋段之一。

3.3 旅遊與愛情-創作誘因及背景

《但丁讀後》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起草從自 1839 年,完成於 1849 年,在 1858 年出版。七首樂曲主要由李斯特在

(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

雨果的詩

浪漫主義視愛情為崇高理想,當時的作曲家,時常以愛情作為創作的動機。〈地獄篇〉

第五章是描述「保羅與法蘭采絲卡」(Paola und Francesca)之間的故事,這對叔嫂之戀,

是不被宗教道德所允許的。但丁在作品中將他們放置於地獄的第二層,此層用以懲戒沈 或凡人必須深切面對的課題。就如同為此章創作了 Francesca da Rimini (1876)的柴可夫 斯基,身為同性戀者,在當時社會及文化下的自我身分認同危機。

「地獄篇」第五章的愛情悲劇,描述「保羅與法蘭采絲卡」(

Paola und France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