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 ADDIE 開發數位教材」之套裝課程之數位教材開發專案,係採用協同整合開發模式,

強調透過團隊運作的方式合作開發而成。首先確定專案的實際需求如下。

一、TNA (Training Need Assessment)訓練需求評估

我們想要瞭解需接受訓練的學習者目前的知識技能落差是什麼,以及期望這些人員受完 訓後可以有什麼樣的技能,找出所需教導的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態度(Attitude)。

欲從事教學設計師、教材設計師、教材編輯初學者,能應用數位教材分析階段的基礎理 論、概念、方法等層面之學習結果,實際執行數位教材開發專案。

為了達到此目標,學習者必須學會:

(一) Knowledge:

教學設計的概念;教材設計的流程與角色分工;分析、設計、發展、建置與評鑑工 作項目及其內涵。

(二) Skill:

搜集分析資料的方法;完成內外部分析的各項工作並整理出分析文件;依據分析結 果,決策如何運用到教材設計上。根據分析的結果,擬定教材的目標架構、學習策 略、文字用語、風格介面及雛型教材。撰寫細部腳本、完成後續成品及進行評鑑工 作。

(三) Attitude:

對於學習抱持著積極正面的態度;有良好的工作態度。

二、Analysis 分析

分析工作項目主要有學習者、學習環境、現有資源、媒體、成本、目標和架構分析。全 部的分析完成後,我們匯整成一份分析報告文件,包含五個主要部份:

(一)「專案範圍」

包含課程名稱、傳遞方式、媒體形式及估計的課程時數。全部的學習畫面(learning events)估計在 1000 個(以 20 小時估計)上下。Event 這個字指的是一個一個以多樣化的 互動呈現方式且具有功能性的畫面。這 1000 個學習畫面包含片頭動畫、簡介、單元目標 及單元摘要、主題目標及主題摘要、內容、測驗考題及評量的畫面形式。

(二)「總教學目標」

在此部分確認此課程的最終績效目標(Performance-based Objective) ,其中態度 面於線上難以傳達,因此未來在實施教學時,部分較高難度之知識、技能及態度內涵將 轉到實體授課,而針對數位教材的部分,總教學目標則是:「當提供三十個考題的測驗卷 時,學習者能夠應用「以 ADDIE 開發數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概念、開發工作流程等 層面之學習結果,至少答對 70 %以上的題目,設定出可以量化的目標,以利衡量學習者 的學習效果。

(三)「分析」

根據分析表單所調查出的結果,在此我們列出有關此教材傳遞環境、目標學習者學 習環境配備資訊、會影響教材設計的學習者分析內容。以利我們考慮設計方向。

(四)「內容發展」

在這個部分,其實與專案管理的概念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列出教材開發期間的所有 人力及資源、主要里程碑的時間點,里程碑我們以分析文件、雛形教材、腳本、整門教 材預計交付時間來估算,以利團隊有一共同目標。

(五)「教學設計、傳遞及內容管理」

最後,以分析的結果,大致先敘述教材架構、導覽方法、視覺設計要素、呈現策略 及畫面形式,供設計階段參考,以設計出更正確的策略。這個部分其實很重要的是所有 的參與者一定要先透過此文件了解教材可以被如何設計的參考因素,讓後續專案進行不

會有任何誤解,同時也可讓團隊對計劃有共同的目標,以讓第二階段詳細設計工作可以 順利繼續進行。

三、Design 設計

設計階段的工作項目有教學目標界定、教材架構設計、學習策略設計、風格與介面設計、

教材開發標準制定、雛形教材設計。除了再次確認於分析階段所訂的目標方向、教材架構外,

還需進行以下工作:

(一)學習策略的設計:

此系列教材我們運用 ARCS 動機理論做主要的總體教學策略。

在吸引注意(Attention)部分,除測驗題外,會同時採用案例或角色扮演之評量來測 試學習者學習成效。各個單元間,或最後課程結束前的 Review 部份,皆考量用摘要 的方式來銜接或結尾。

在建立相關(Relationship)部分,採用問題解決的引導方式來帶出單元之重要 性,內容中所舉的例子,皆與工作、生活或數位學習背景相關。

建立信心(Confidence):每個主題間都會依內容性質穿插放入一些練習題,同 時這些練習題會對應至每一個教學目標,每個題目會提供適當且正向的回饋,引領 學員思考至正確的答案,同時藉由答題的肯定,也逐步建立學員的信心,使學員能 更有興趣探索後續的學習內容。

獲得滿足(Satisfied):教材提供了不少的補充資料網站、工作表單,可讓想更 進一步探索的學員獲得許多寶貴資訊。透過每個單元回顧(checkpoint)設計,在 閱讀完每個單元後,還可藉由完成單元案例練習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

整個系列教材以豐富的內容結合網頁來呈現數位教材開發的一到五階段之理 論、概念、執行方法等由淺入深之學習內容,並搭配高互動的案例及角色扮演之教 學策略,我們欲使學習者可以輕鬆地學習、確實地掌握數位教材開發的每階段特性,

進而有效的應用在實際專案中。

(二)風格與介面設計:

整個系列教材,我們顧慮到數位教材介面設計的重要原則,如利用視覺與文字 隱喻、使用一致的功能設計、提供說明文件與輔助等等之外,此教材另還需組裝成 光碟版與線上 SCORM1.2 版本,因此整個尺寸也都量身定作,以利在兩種環境上的播

放,不用修改太多。

(三)教材開發標準制定:

為了要大量開發,本系列教材也制定一份教材開發準則文件,目的是讓團隊的 夥伴於開發時所使用的文字、字彙、用語等都能一致。因此此份文件共制定介面設 計、媒體型式、檔案命名原則、腳本、練習題與回饋設計等方面之一致性用法。

(四)雛形教材設計:

我們以第一單元之第一主題「教學設計模式簡介」進行開發雛形教材,目的是 可以讓大家知道教材看起來的樣子,而且也可以確認是否指定的項目都有做進教材 裡。開發出後我們再次確認教材工作流程的所有參與人員分工、製作時間、耗費預 算,與品質是否控制得宜;請各類專家測試教學內容設計方式是否合宜、有無介面 設計與操作流程不當或媒體設計瑕疵等問題,並提出進一步的修改方向或建議。

四、Development 發展

發展這個階段中,主要是著重在腳本撰寫及媒體開發的工作,此時就會有實際的產 品可觀看。此階段的工作項目主要為腳本分鏡發展、製作開發教材、媒體製作。

五、Implementation 建置

建置階段工作主要有組裝教材、與平台整合並上線測試等項目。測試報告需文件化 後,轉給各個需要修正的人員進行修正工作,完成後即在文件後記錄修正情形。

六、Evaluation 評鑑

評鑑工作是針對教材產品,而非它的教學評鑑。在此階段委託代表在小規模但真實 的教學環境中進行試用,以檢測教材的教學設計、媒體介面、技術三個面向之教材品 質。

主要是請使用者填寫問卷來發掘問題,使用者包含學習者代表、教學設計代表、內容專 家等,經由多方面意見來瞭解教材品質後,根據結果再統整對教材進行修正補強(張淑萍 200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