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文獻探討

2.1.1 三個多媒體學習假說

Mayer(2001)針對多媒體學習的認知取向提出三個假說:

1. 雙通道假說

雙通道假說源自 Paivio 的雙碼理論(Clark & Paivio, 1991; Paivio, 1986)與 Baddeley 的工作記憶模型(Baddeley, 1986, 1999)。雙通道假說將感官接受器接收 到的訊息區分成視覺訊息與聽覺訊息,分別從視覺通道、聽覺通道進入工作記憶,

如圖 2-1。

圖 2-1 雙通道假說圖

雙通道假說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源自 Paivio(1986)語言與非語言的區 分。從教材呈現的模式來看,可以區分成語言(verbal)的通道和非語言(nonverbal)

spoken

printed

pictures 圖像 圖像模型

道進入工作記憶;另一個通道則處理非語言的呈現模式,凿含圖片、影像、動畫 或背景聲音。

另外一個概念則是源自 Baddeley(1986, 1999)視覺空間描繪簿和語音迴路 的區分。這概念是學習者接受教材時是以眼睛或耳朵來做區分,一個通道處理視 多媒體學習理論中的多媒體原則(multimedia principle),相關的訊息分別以聽覺 與視覺的通道收錄,以實質(physical)上的整合,取代心智上的整合,如圖 2-4,

可以避免學習者浪費工作記憶有限的空間整合訊息,達到有效的學習。

spoken

printed

pictures 圖像 圖像模型

spoken

printed

pictures 圖像 圖像模型

圖 2-4 聽覺/視覺通道同步示意圖 完整的(Mayer, 2001)。這有限的容量大約是五到七個單位,而且停留在工作記 憶的時間也不超過三十秒(Sternberg, 2006),當學習者學習時,五到七個單位的 儲存空間除了放置新的訊息,更要從長期記憶提取基模來整合知識,因此學習時 真正用上的工作記憶只有三到五個單位,學習新知時這些儲存空間是不夠的,一 旦超過記憶的限制,便會讓學習者產生認知負荷而使學習無效(Yeung, Chandler &

Sweller, 1997)。所以學習者必頇透過練習與策略的應用,將訊息順利的組織、整 合,然後形成基模收錄到長期記憶;對教學者而言,提供整合過的訊息給學習者

spoken

printed

pictures 圖像 圖像模型

spoken

printed

pictures

3. 主動學習假說

第三個假說認為學習者主動從事認知的處理,才能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一 個有效的學習必頇能做到:(1)選擇(selecting):學習者必頇主動搜尋相關的文 字與圖片,形成知識建構的基礎;(2)組織(organizing):學習者在心智上將搜 尋之後相關的圖文建立關連;(3)整合(integrating):學習者將組織過後的訊息 與先備知識進行連結。透過這三個步驟,從選擇、組織到整合,訊息便能收錄到 長期記憶之中。因此在 Mayer(2001)認為可以透過教材設計協助學習者完成主 動學習的步驟,於是提出兩個建議:

(1) 必頇讓教材有一致性與連貫性的結構:如果教材的設計是片段、瑣 碎,學習者將付出更多的努力進行整合,而且無法與先備知識進行結 合。教材設計之前要先做到分析教學內容,如果教學內容過於複雜,

可以按照學習者工作記憶的容量,進行教材內容的適度切割,讓收錄 的訊息都是可以處理的數量。

(2) 為學習者做好如何建構知識的導引:在教學上知識的建構有下列方 法:步驟化、比較法、歸納法、列舉法、分類法。當教材適度切割之 後,設計教材時,更要注意畫面的安排,藉由激發注意力,先讓學習 者取得學習的內容,然後透過逐步的呈現,建構出知識的架構,如此 逐 步 由 簡 易 到 複 雜 的 訊 息 呈 現 可 以 提 供 學 習 者 學 習 的 鷹 架

(scaffolding)(Merrienboer, Kester & Paa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