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吸引郵輪停靠之因素

在文檔中 中華大學 專題報告 (頁 62-65)

Cartwright & Baird (1999)於探討郵輪產業之發展與成長一書中,針對全球各區域 目的地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購物需求、自由行的程度與提供活動的程度等五項加 以評分,評分標準共分為10 級,10 表示最佳,1 則為最差,0 則表示該區域不存在 該項目。其認為,任何區域之郵輪港至少必頇存在上述五項中之其中一項較具特殊之 賣點,如此港口才能較俱備發展成為郵輪港口之能力。

1.郵輪環境與觀光資源

鄭元鴻(2005)指出,除了客觀評估港口本身的資源外,「觀光資源」仍是主要吸 引國際旅客前來的原因,遊輪港口對於都市本身,可藉由大船的美麗意象而增加都市 吸引力,再加上城市現代、休閒、豪華的都市意象,這樣的意象對於整個市場及城市 的價值都有提昇作用(McCarthy, 2003)。

國際郵輪協會 The 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CLIA)在 2001 年的研究中 也有提到,岸上觀光據點是影響旅客選擇郵輪搭乘的重要因素之一。郵輪上及陸上航

58

程的規劃和旅客是否搭乘是具有直接的關係的。

倪安順、林光等(2005)指出以航商資源基礎坦討港口選擇行為,航商透過需求選 擇行為,由滿意度比較分析之決策研判,決定是否要購買相關港口務。航商港口選擇 行為關係到企業經營決策與企業資源分配,航商港口選擇行為是為企業資源使用之相 互關係。

呂江泉(2008)指出郵輪在台灣北部停靠期間,通常規劃之岸上景點,幾乎都以臺 北市區或近郊及故宮博物院為主,行程略嫌單調,將來是否可以考慮包括具有地方、

傳統人文特色的景點。

2.港口硬體設施與交通

呂江泉(2008)台灣發展郵輪停靠港之區位評選研究的論文中指出,港口以及碼頭 設備是發展郵輪母港最基礎的條件,郵輪停靠港的水深和長度需達一定的標準,以具 備容納大型郵輪的實力,港口頇位於國際機場附近,方便前往周邊旅遊景點。

陳健豪(2008)在促進台灣四大國際商港郵輪觀光之策略研究中曾提及基隆港雖 擁有可提供郵輪使用之旅客中心,但目前已逐漸不符合大型化的郵輪之需求。而台中 港雖然在旅客中心之硬體設備及規畫上較為完善,但碼頭長度亦已無法容納大型郵輪 靠泊。

吳國付、程蓉(2006)發表「港口對地區經濟貢獻度研究」中,郵輪帶給地方的經 濟除了直接貢獻,更多的是間接貢獻及波及貢獻,欲使間接貢獻與波及貢獻幅度更廣 泛,必頇要有良好且便利的聯外交通網路。

李清娟(2004)發表產業發展與城市化一文中提到,發展由輪產業的重要基礎,除 應有充裕的港口客運中心、硬體建設之規劃外,也應顧及周邊聯外交通、旅遊、活動 等相關配套措施。

3.相關法令

2008 年開放兩岸大三通後,兩岸透過協商,先開放外籍郵輪以包船模式直航兩岸。

2014 年,大陸外籍郵輪政策再放寬,外籍不定期郵輪可直航兩岸,不但有利於台灣 郵輪市場良性發展,且新的熱潮也已展開(旺 e 報,2014)。交通部長葉匡時表示,開放 國際郵輪航行兩岸,對我國港口拓展國際郵輪業務,帶動周邊觀光產業發展,有很大 的幫助。根據業者預估,開放國際郵輪直航兩岸,將使來台旅客成長超過十萬人次(國

59

家發展委員會,2011)。

陳健豪(2008)提到,目前台灣各港口之郵輪靠泊接採用特案規劃之方式,因此每當國 際郵輪選擇靠泊時,各港務局皆必頇自行統合規劃港警、海關、移民署與出入境管理 局之配合,如此未整合規劃之情況下,或多或少也造成港務人員及郵輪航商之不便。

蕭丁訓、林光(2005)等在由上海港的發展看台灣港口的競爭策略中提出,從上海港發 展成功之經驗中,認為台灣港口頇訂製整套策略競爭,不再以低價取勝,而是應以更 有效率的通關作業、港埠作業來吸引航商。

第三章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研究架構

郵輪港口的績效評估

人力資源 郵輪產業環境 港口外部

客 訴 與 檢 討

辦 事 效 率

人 才 培 訓

營 運 政 策

旅 客 安 置

交 通 網 絡

穩 定 的 合 作

天 候 狀 況 與 位

特 色 與 活 動 港口內部

連 結 空 運 能 力

硬 體 設 施 港

口 形 象

60

圖 2

在文檔中 中華大學 專題報告 (頁 62-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