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張春興(1998)認為態度中含有情感與認知兩種成分,故而在對人對事的 表現上也就有積極態度(他認為是對的、他喜歡,故而支持)與消極態度(他 認為是錯的、他不喜歡,故而不支持)的分別。不過,個人態度中認知與情 感兩者,難免都帶有主觀。因此,培養學生對求學一事的積極態度,素來 是學校教育的目的之一。

此外,態度更是習得的,是個人對特定對象作出行為選擇的有組織之 內部準備狀態,意即個人對人、事、物以及周圍世界,憑其認知及好惡所 表現的一種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其構成的成分有三(王文科,1991;

張春興,1998;Katz & Scotland, 1959):

1. 認知成分:與表達情境和態度對象之間的關係概念或命題有關,即 個人對事物的看法與了解。

2. 情感成分:它與伴隨命題或概念的情緒有關,即個人對主題(人、

事或物)的好惡程度。

3. 行為傾向成分:它與行為的預先安排或準備有關,即個人對主題或 刺激發動某種反應的行為傾向。

這三種成份之間存在著一種交互作用的關係,無法加以區分,所以在 評鑑時必須予以整體性的評量。

Rosenberg 和 Hovland 在 1960 年根據 Bloom 對教學目標的看法,亦將態 度的層面分成認知、情感及行為三種成分(引自張春興、汪榮才,1976):

1. 認知性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指對態度對象的瞭解或所持有的 信念、知識。由評價的信念所構成,表現於有思想或理智的個人對事物瞭 解的情形,並有善惡、好壞、利害的屬性。

2. 情感性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指對態度對象的感覺或喜好的情 緒反應,並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

3. 行為性成分(behavior component):指對態度對象的反應或行動傾 向,是一種可觀察覺知的實際行為反應。

他們提出「態度概念圖解」,說明態度成分之間的關係(圖 2-4):

態度 (attitude)

行為

(behaviour)

認知 (cognitive)

情感 (affective) 外顯行動有關

行為的語言表 現

知覺反應 信念的語言 表現

交感神經反 應、情感的 語言表現 刺激(Stimulus)個人、情境、社會問 題、社會團體及其他態度的對象。

可測量的自變項

中介變項

可測量的依變項

圖 2-4 態度概念

資料來源:洛氏教育心理學(頁 437),張春興、汪榮才,1976,台北:大聖。

以上三種成分並非獨立,而是屬於同一連續函數,認知在先,情感居 中,行動在後。綜合各家說法(李明昌,1997;官淑如,1997;葛樹人,1990),

態度是一種逐步形成與持久性的心理反應,它影響個人對於人、事、物的 評價及個人的思想行為並具有下列的特性與內涵:

1. 態度的產生有其對象,對象包括人、事、物。

2. 態度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習慣性、一致性與屬於個體組織的內在心 理反應。

3. 態度是一種內在的結構,不能直接觀察,必須藉著個人外顯行為而 推知。

4. 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會導向偏好反應,可以經由心理測驗加以量 化了解的。

5. 態度是在社會情境中經驗累積逐步學習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在

適當的條件之下亦可能有所改變。

6. 態度是一種信念的組織體系,包括認知、情感與意向。

綜合上述說法,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所持有的積極、消極反應傾 向,具有方向性、強弱度、多面性、一致性等四項特徵,以及認知、情感、

行為等三項成份,可藉外顯行為及態度的特徵與成份來判別個體的態度傾 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