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與性別對二度空間能力測驗的交互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與性別對二度空間能力測驗的交互

一、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與不同性別對二度空間能力測驗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的第三個目的即探討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與不同性別對二度 空間能力測驗的交互作用影響,本節即根據本實驗的研究假設進行分析與 討論研究結果。本研究假設以二度空間能力測驗成績作為依變數,兩組學 生依不同性別在二度空間能力測驗的成績如表 4-5,並於教學實驗結束後 進行二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本研究以學生在二度空間能力測驗的成績 表現為依變數,並於教學實驗後進行二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二因子單 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 4-6 所示。

表 4-5

不同性別學生在二度空間能力測驗後測成績的表現分配表

性別 教學模式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實驗一組 17 22.35 4.21 實驗二組 19 23.47 3.52 男生

總和 36 22.94 3.85 實驗一組 15 22.07 4.21 實驗二組 14 23.86 2.48 女生

總和 29 22.93 3.43 實驗一組 32 22.22 4.06 實驗二組 33 23.64 3.08 總和

總和 65 22.94 3.64

從表 4-6 的結果顯示,不同性別與不同教學模式在二度空間能力延後 測驗的學習效果上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F=.135,p=.715>.05),未達顯著 水準,但在個別因子之「主要效果」中,因不同教學模式方面已於第一節 中討論,故這裡僅針對不同性別因子作討論。不同性別方面,其主要效果 之 F 值等於.003(p=.958>.05),未達顯著水準。

表 4-6

不同教學模式與不同性別在二度空間能力測驗後測成績之二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性別 .038 1 .038 .003 .958 教學模式 33.962 1 33.962 2.547 .116

性別*

教學模式 1.797 1 1.797 .135 .715 誤差 813.267 61 13.332 ─ ─ 全體 35049.000 65 ─ ─ ─

二、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與不同性別對二度空間能力延後測驗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的第四個目的即探討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與不同性別對二度 空間能力延後測驗的交互作用影響,根據第一節的檢定結果,因為不同教 學模式的學生在後測的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所以接著探討研究假設是不 同型態的教學模式(討論教學法、自學輔導法)與不同性別(男、女)之間,

在二度空間能力延後測驗上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以二度空間能力延後測 驗的成績表現為依變數,進行二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兩組學生在二度 空間能力延後測驗的成績表現如表 4-7,而二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如表 4-8 所示。

從表 4-8 的結果顯示,不同性別與不同教學模式在二度空間能力延後 測驗的學習效果上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F=.956,p=.332>.05),未達顯著 水準,但在個別因子之「主要效果」中,因不同教學模式方面已於第一節 中討論,故這裡僅針對不同性別因子作討論。不同性別方面,其主要效果 之 F 值等於.020(p=.888>.05),未達顯著水準。

表 4-7

異。而是否因為二度空間能力所包含的觀念過多,致使男、女生在整體二 度空間能力的差異不顯著?

從文獻整理中得到,林浚傑(2007)提到國小學童的平面視覺空間能力 不因不同性別而有所差異,但在旋轉面向卻存在差異;張哲豪(2011)提到 桃園縣國中生之二度空間能力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但在旋轉及綜合概念 上,男生的表現優於女生表現。然而,當研究者細查各個子測驗的前測成 績發現性別在各個子測驗上均沒有顯著差異,結果如下:旋轉(t=1.943,

p=.056>.05)、平移(t=.364,p=.579>.05)、對稱(t=-.689,p=.493>.05)、

縮放(t=.151,p=.881>.05)、綜合(t=.455,p=.650>.05)及三度空間(t=.833,

p=.487>.05)。而造成此種不同研究結果的原因為何?根據文獻探討的部 分,性別差異在空間能力研究的部分,也有不少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認 為不同性別在空間能力的表現上具有顯著差異(李嘉瑋,2011、呂潔筠,

2009、施幸玟,2010、梁勇能,2000、劉屾垚,2007、蔡曜宇,2010),

然而空間能力的定義與分類因研究者不同而有所差異,張哲豪(2011)也提 到,空間能力包含的概念比想像中複雜,涉及的變項除了張哲豪所分類的 平移、對稱、旋轉、縮放以及綜合外,尚有其它的概念。而是否就因為空 間能力包含的概念過於廣泛,除了研究者分類的六個概念外尚包含不同的 概念,或者在概念之中尚包含其它的次概念,因此影響了研究結果,而實 際原因是否如此,必須由之後的研究來加以證實。

第三節 接受二度空間能力旋轉概念教學後,兩組學生(接受討論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