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及研究者在整個研究歷程中的收穫,在教學、教 材設計及未來研究上提出幾點建議如下:

一、對教學上的建議

(一)本研究顯示「數學學業表現高」的學生,經教學後的二度空間概念優 於「數學表現低」學生,而且男女生於教學後,在二度空間概念的學 習效果一樣好。因此建議教師在進行虛擬教具融入二度空間概念教學 時,座位可以事先按照不同數學學業能力與性別交錯安排,一方面學 生可因小組內具有不同數學學業表現的學生而互相請益、教導,另一 方面因不同性別交錯而較容易控制課堂秩序而順利進行課程,進而達 到教學目標。

(二)本研究發現虛擬教具融入「討論教學法」進行二度空間能力旋轉概念 教學,對學生在「綜合」能力的學習上具有立即成效及「三度空間」

能力的學習上具有保留成效。因此,建議未來進行二度空間概念教學 時,使用虛擬教具融入討論教學法,可以增加學生不同空間概念間的 關係連結,提升學生的二度空間綜合能力與三度空間能力。

(三)因學習者個別差異,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同學不熟悉操作方式或不 熟悉學習單填寫方式。因此,研究者建議:1.可於課堂前,訓練數位 資訊能力較強之學生擔任小老師,熟悉操作以及記錄方式於一旁指導 進度落後同學,以便分擔教師人力不足,分身乏術的問題;2.教師講 解課程時,可切換廣播系統以避免學生一心二用,而學生操作時,可 由廣播系統中關心學生學習進度。

二、對教材設計上的建議

(一)本研究使用兩堂課時間進行教學實驗,第一堂課包含概念介紹、學習 軟體使用方法及學習單紀錄方式;第二堂課包括例題操作及自學或討 論,各部分分配到的時間不多。因此,研究者建議:1.可於教學實驗 前,於傳統教室環境進行概念介紹和軟體操作介面說明,可避免學生 分心;2.可在各例題練習後,即加入引導概念題目供個人或小組進行 討論,增加例題操作時與思考問題連結。

(二)本研究採用的虛擬教具為美國國家虛擬圖書館(NLVM)中的旋轉變換

可以用於觀察機率學的大數法則,使學生了解機率的意涵;「代數磁

(六)本研究採用的虛擬教具為美國國家虛擬圖書館(NLVM)中的旋轉變換 工具,此工具為線上網頁操作版本,故需保證網路連線之順暢,避免 影響教學。因此,研究者建議,往後若需操作線上操作之虛擬教具,

可考慮是否具有純執行檔版本或單機版模式,以避免無法預知延遲或 斷線情況影響教學進度。

(七)張哲豪(2011)提到,桃園縣國中學生之旋轉概念因年級不同而有所差 異(九年級>八年級>七年級),其中九年級學生之二度空間子測驗研 究數據與本研究相呼應,除旋轉及綜合子測驗答對率較低外,在大部 份的子測驗中都表現良好,至於其它年級的表現是否也如張哲豪的研 究一致?便有待之後的研究加以證實。因此,研究者建議未來可針對 各年級學生空間能力不同的原因為自變項設計實驗加以探討,例如:

1.以不同年齡為自變項,探討學生是否因為年齡的關係造成學生空間 能力概念的差異;2.以不同空間相關單元(如: 垂直、平分與線對稱 圖形、相似形...)主題進行研究,探討學生是否某空間相關單元學習 後的影響而造成空間能力概念的差異。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 版)。查詢日 期:2012 年 5 月 8 日,檢自:

http://www.pep.com.cn/czsx/jszx/czsxtbjxzy/czsxkb/。

王克蒂(1998)。數學遊戲教學之效益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永賢(2004)。結合資訊融入教學與合作學習策略於國中數學課之行動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方淑美(2008)。應用數位工具探討三角形三心概念的教學成效。國立交通 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新竹市。

江玉玲(2010)。數學虛擬教具對等值分數概念學習的影響。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吉同凱(2012)。3D 電腦遊戲玩家空間能力與尋路策略對地標使用與空間知 識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宋嘉恩(2007)。臺北縣國小學童空間能力與推理能力相關因素研究。台北 市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佳興(2008)。從五連方拼圖遊戲中探討不同工具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的 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呂潔筠(2009)。空間旋轉的診斷教學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琛玫(1996)。資優生空間能力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59,21-24。

李政憲(2007)。課堂多媒體教材製作與教學運用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理學 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新竹市。

李美璇(2007)。思考風格與空間能力對在三維空間搜尋系統中定錨行為之 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 出版,新竹市。

李志賢(2007)。團體獎勵在資訊融入合作學習之歷程與成效研究-以數學 低成就學童分數加減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佳貞(2008)。虛擬教具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200 以內數的規

洪蘭(2000)譯。安妮.莫伊爾( Anne Moir),大衛.傑塞爾( David Jessel) 著。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黃煥文(2009)。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學習成效之

魏春蓮(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學童立體展開圖學習之研究。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雅薇(2005)。電腦化空間能力測驗題庫之建置。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 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 2nd ed. ). Hillsdale, NJ: Erlbaum.

French, J. W. (1951). Description of aptitude and achievement tests in terms of rotated factors. Psychometric Monograph, 5.

Guilford, J. P., & Lacey, J. I. (1947). Printed Classification Tests, A.A.F.

Aviation Psychological Progress Research Report, No. 5,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Highfield, K., & Mulligan, J. T. (2007). The role of dynamic interactive technological tools in preschooler’s mathematical patterning.In J.

Watson&K. Beswick(Ed.),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Group of Australasia, Hobart(Vol. 1, pp. 372-381). Adelaide: MERGA.

Kelly, T. L. (1928). Crossroads in the mind of m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l-Koussy, A. AH. (1935). The visual perception of spac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

Lohman, D. F. (1979). Statial abi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peed and level (Tech. Rep. No.9).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Aptitude Research Project, School of Education. (NTIS No. AD-A075973).

Lohman, D. F., & Kyllonen, P. C. (198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lution strategy on spatial and change. In S. Koch (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Science, Vol.3, pp. 423-75. New York: McGraw-Hill CO.

McGee, M. G. (1979). Human spatial ability : Psychometric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 , genetic , hormonal ,and neurological

influence.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5), 889-918.

Moir, A., & Jessel, D. (1989). Braim sex: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Gonzales, E. J., & Chrostowski, S. J. (2004).

TIMSS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 Foy, P. (2008). TIMSS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Chestunt,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oyer, P. S., Salkind, G., & Bolyard, J. J. (2008). Virtual manipulatives used by K-8 teachers for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Considering mathematics, cognitive, and pedagogical fidelity.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8(3), 202-218.

Pribly, J. R. & Bordner, G. M. (1985). The role of spatial ability and achievement in organic chemistr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 255393).

Pellegrino, J. W., & Hunt, E. B. (1991). Cognitive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Spatial Abilities. In H. Rowe and J. Biggs (Eds.), Intelligence: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J.

Quaiser-Pohlm, C. & Lehmann, W. (2002). Girl’spatial abilities-Char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experience and attitudes in different academic group.

British Jouran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72, 245-260.

Shepard, R. N., & Metzler, J. (1971).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Science, 171, 701-703.

Suh, J. M. (2005). Third Graders’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Representation Preference Using Virtual and Physical Manipulatives for Adding Fractions and Balancing Equa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e Manson University, Fairfax, Virginia.

Steen, K., Brooks, D., & Lyon, T. (2006). The impact of virtual manipulatives on first grade geometry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25(4), 373-391.

Thurstone, L. L. (1938).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urstone, L. L. (1938). Primary mental abiliters. Chi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uay, R. B. , & McDanuel, E. D. (197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spatial abiliti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8(3), 211-215.

Thurstone, L. L., & Thurstone, T. G. (1949). Examiner Manual for the SRA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Form 10-14). Chicago: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