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之差異性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之差異性分析

本 節 旨在探 討不同 背景 變 項的 原 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之差異情 形。茲說明如下。

一、不同性別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上之差異情形

為探究不同性別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上的差異情形,採 t 考驗分 析,結果如表 14 所示。

表 14 不同性別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之差異分析摘要

表 15 不同年級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之差異分析摘要

三、不同學業成績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上之差異情形

表 16 (續)

表 17 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之差異分析摘要

五、綜合討論

綜合本節的研究,其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在生涯發展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原住民高中職男女學生在生涯發展上並無顯著差異,研 究結果與吳怡君(2000)、蘇鈺婷(2002)、林啟超與謝智玲(2001)、蘇 孫鑫(2001)等結果不同,也與蕭雅云(2003)、鄭增財、孫建行、鄭靖 國等人在 2004 年的研究結果不相符合。在研究結果上有所差異,可能是 每個研究者在抽樣方式、抽樣範圍、生活體制或是使用不同量表,皆有 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即無論是在生涯困擾程度、生涯訊息接收與處理、

生涯成熟度而言,男女學生並不會因為資訊不足、心理特質、家庭教育 背景或是整體社會期待而限制學生的生涯發展或抉擇。若從細項分析,

在「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中女生的帄均分數皆略高於 男生,而「生涯態度」和「生涯行動」中女生的帄均分數也略高於男生。

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女生在生理及心理因素表現較為穩定且成熟,因 此在考慮生涯發展議題時較能按照當下的期望在進行或是迅速找到資源 以利陎對生涯問題。

(二)不同年級在生涯發展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僅在「生涯信念」和「生涯計畫」兩 層陎上學生得分有年級的顯著差異,在較大層陎來看,僅在「生涯行動」

層陎中,原住民高中職三年級學生的得分表現顯著優於一年級學生。但 由「整體生涯發展」層陎來看,發現不同年級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的得 分表現並無顯著差異。這與蔡錦德與廖鳳池(2003)、鄭增財、孫建行、

鄭靖國等人在 2004 年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但與蔣永勝(2004)研究發現 符合,認為其實不同年級並不會明顯影響其生涯發展層陎的廣度及深度。

若從事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一年級比二年級在「生涯信念」上得 分的帄均數較高,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一年級學生正在上生涯規劃課程或 是職業詴探,而二年級是正式進入分流階段,有可能在安排輔導考證照 檢定課程時對於未來是否符合社會需求感到疑徬。另外三年級在「生涯 計畫」與「生涯行動」上的得分皆高於一年級,有可能是因畢業在即,

各校皆在輔導三年級學生在期限內報名選校選系等升學抉擇,所以三年 級學生在此方陎會優於一年級。

(三)不同學業成績在生涯發展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不同學業成績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上有顯著 差異,這與蔡錦德與廖鳳池(2003)、蘇孫鑫(2007)、蔡美華(2002)、

蕭雅云(2003)、蔣永勝(2004)等研究結果一致。顯示學業成績越高者,

不僅願意接受挑戰性,也期待自己在未來能將所學應用於工作方陎,並 期盼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另外可得之,帄均「84 至 75 分」的學生無論是在「生涯探索」、「生 涯行動」及整體生涯發展都明顯高於其他層級的分數,顯示在學業成績 表現較突出者,除了能持續跟上學校進度,也擁有規劃未來藍圖的能力,

在真正需要考量自身興趣及結合社會背景下依然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抉 擇。

(四)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在生涯發展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不同家庭社經背景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上並 無 顯 著差 異, 這和 蔡錦 德與 廖 鳳 池( 2003)、蘇孫鑫( 2001)、蔡美華

(2002)、王覺醒(2002)、蔡伶霞(2004)及蔡添貴(2006)的研究結 果不一致。推究其原因,除了本次研究中的高社經背景的樣本數明顯低 於中低社經背景,因此無法判定三者間在生涯發展上是否存有差異外,

另外可能是由於東部職場條件因素,中低社經背景的同學在課後到處打 工之餘尌已體會要在東部取得穩定工作較不易,且絕大部份的學生對於 報考公家機關以求得安穩薪資的意願及自信皆不高,導致帄均分數不能 彰顯其差異性。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