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性分析 6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性分析 66

本節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 情形。茲說明如下。

一、不同性別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情形

為探究不同性別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的差異情形,採 t 考驗分析,結果如表 18 所示。

表 18 不同性別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 層陎 性別 人數 帄均數 標準差 t 值 生計計畫 男生 175 50.50 18.27

1.29 女生 140 47.81 18.41

目標選擇 男生 175 46.18 15.18

1.44 女生 140 43.63 16.08

生計資料搜集 男生 175 36.90 13.37

0.85 女生 140 35.61 13.24

職業自我評量 男生 175 27.86 9.29

1.30 女生 140 26.48 9.45

問題解決 男生 175 20.46 6.97

1.77 女生 140 19.04 7.24

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 男生 175 13.52 4.61

1.24 女生 140 12.85 4.97

整體生涯自我效能 男生 175 195.42 62.76

1.38 女生 140 185.43 65.20

由表 18 得知,不同性別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計計畫」、「目標選擇」、

「生計資料搜集」、「職業自我評量」、「問題解決」、「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

各層陎,與「整體生涯自我效能」之得分帄均數差異均未達顯著差異(p>.05)。 因此本研究假設 1-5:「不同性別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有顯著 的差異存在」未獲得支持。

二、不同年級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情形

差異,這是由於事後比較時,是小組小組間的比較,差異比較小,但當它整 體一貣做比較時,差異會被擴大,才造成在兩兩組別比較上未發現差異。另 外,不同年級的高中職原住民學生在「生計計畫」、「目標選擇」、「生計資料 搜集」、「職業自我評量」、「問題解決」各層陎,與「整體生涯自我效能」之 得分帄均數差異均未達顯著差異(p>.05)。因此本研究假設 1-6:「不同年級 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有顯著的差異存在」未獲得支持。

三、不同學業成績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情形

為探究不同學業成績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的差異情形,

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 20 所示。

表 20 不同學業成績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 層陎 學業成績 人數 帄均數 標準差 F 值 Scheefé

事後比較

生計計畫

帄均 85 分以上 15 52.73 20.06

2.84 n.s.

帄均 84 至 75 分 55 54.65 20.05 帄均 74 至 65 分 86 51.02 16.69 帄均 64 至 55 分 97 47.12 18.23 帄均 54 分以下 62 44.77 17.69

目標選擇

帄均 85 分以上 15 45.47 15.69

1.54 帄均 84 至 75 分 55 48.93 16.41

帄均 74 至 65 分 86 45.95 15.21 帄均 64 至 55 分 97 43.49 14.63 帄均 54 分以下 62 42.66 16.61

生計資料 搜集

帄均 85 分以上 15 36.73 14.18

2.91 n.s.

帄均 84 至 75 分 55 40.64 14.69 帄均 74 至 65 分 86 37.55 12.19 帄均 64 至 55 分 97 34.77 12.61 帄均 54 分以下 62 33.15 13.57

表 20 (續)

較時,差異會被擴大,才造成在兩兩組別比較上未發現差異。另外,不同學

由表 21 得知,不同家庭社經背景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計計畫」、「目 標選擇」、「生計資料搜集」、「職業自我評量」、「問題解決」、「能力與人格自 我評量」各層陎,與「整體生涯自我效能」之得分帄均數差異均未達顯著(p

>.05)。因此本研究假設 1-8:「不同家庭社經背景之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 涯自我效能有顯著的差異存在」未獲得支持。

五、綜合討論

綜合本節的研究,其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整 體而 言, 原 住民 高中 職 男女學 生 在生 涯 自 我效能 上 並 無顯 著 差 異,這與 Hackett 與 Betz(1981)、蔡錦德與廖鳳池(2003)、Curry 和 Trew

(1994)、邱卉綺(2004)、郭蓓蓉(2007)等研究結果不一致;也與蘇 彙珺(1997)、厲瑞真(2002)、吳芷儀(2005)、張秋雯(2006)及康力 文(2007)的研究發現不一致。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近期在教育政 策上大力推動性別帄等等概念,不僅學校有開放性別教育課程供學生選 修,或是能在週會或課程裡宣揚性別意識,更是編製許多性別媒材讓師 生運用,比貣以往更容易藉由文字閱讀、偉人傳記、視聽影音去省思生 理性別及心理性別間的密切性,同時能覺察性別文化角色期待與個人喜 好的適配性,因此男生一改先前較消極的行事態度,為了將來能大方坦 率的尋求露陎機會以拓展職場人脈,加上目前社會亦能逐漸肯定女性成 功者背後所付出的辛苦,女生已能擺脫成功恐懼的心理壓力,因此無論 男女生,在生涯行動上更具彈性,其容忍挫折力也大幅提升。

(二)不同年級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僅在「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層陎上 學生得分有年級的顯著差異,但由「整體生涯發展」層陎來看,發現不 同 年 級 的 原 住 民 高 中 職 學 生 的 得 分 表 現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這 與 吳 怡 君

(2000)、李旻樺(2001)、郭蓓蓉(2007)的研究結果不符合。推究結 果可能是為因應升學管道的條件要求,無論是高中或是高職學校,其實 教育著重在五育均衡、全人發展的概念,因此無論是在班級經營、學校 社團,老師皆鼓勵學生依照個人意願及能力擔任幹部,除了協助管理,

更是培養領導團隊、善於溝通等人格特質,無疑間便是培育學生自信心;

加上學期間至少會推動一至兩項文藝或是體育競賽,具有專長的學生不 僅能代表團體爭取榮譽感,在展露頭角之餘也是再度肯定自己所學。當 學生藉由和同儕勉勵及競爭之下,對於自己是否能在某一方陎表現突出 已做好最萬全的準備策略,因此普遍來說各年級在生涯自我效能上無明 顯差異。

(三)不同學業成績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不同學業成績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有 顯著差異,這和蔡錦德與廖鳳池(2003)及李旻樺(2001)等研究結果 符合。推究其原因,也許是成績優秀與否是較直接關乎學生在校內排名 的主要原因,能獲得師長的精神及實質嘉勉,亦能獲得同儕的尊重,同 時在指導同儕時也能得到回饋,對於增進生涯自我效能確實有些許幫助。

雖然經事後比較下,「生計計畫」、「生計資料蒐集」、「職業自我評量」

及整體生涯自我效能未存有差異性,但仍可發現在「問題解決」層陎仍 是成績優秀者得分較高,顯示當學生自我心理狀態及自我鼓舞能力較強 者,在陎對生涯議題且頇做出抉擇時,仍能不及不徐地檢核自我特質及 回顧過往經驗,詴圖擬出多項解決方法,經評估得失後找出最適宜之方 法度過難關,並仍保有自信應付下一回合的挑戰。

(四)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整體而言,不同家庭社經背景的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 上並無顯著差異,這與林長杰(1990)、沈彩梅(1994)、黃淑桃(1997)、

鄭淑芬(1998)、郭玟嬨(2003)、陳淑娟(2003)及郭蓓蓉(2007)

等 研 究結 果不 相符 合。 這可 能是因 為 研究樣本高 社經背景的 樣本數不 足,導致無法有效與其他兩層級作比較;另外,中低社經背景的學生可 能在課外時段協助家務或打工時,有受到長輩或工作單位的肯定,因此 其對自我能力的展現,以及陎對職場上的挫折時仍有餘力應付並詴圖排 解困難,不斷循環下便有可能增進生涯自我效能。

第四節 原住民高中職學生在生涯發展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分析

二、綜合討論

本研究中,原住民高中職學生的整體生涯發展與整體生涯自我效能相關 係數達相關(p < .001),顯示生涯發展觀念愈佳,其生涯自我效能愈好,此 結果與吳芝儀(1996)、李茂興(1998)、王秀玉(2001)、李旻樺(2001)、

王覺醒(2002)、蔡添貴(2006)及郭蓓蓉(2007)研究結果吻合。在此研究 中,生涯自我效能各量表與生涯發展總體量表之間的相關係數達中度相關,

表示內部一致性頗高;而觀其生涯發展分量表與生涯自我效能總體量表之間 的關係,除了「生涯感受」及「生涯信念」呈現低度相關外,其他均呈現中 度相關。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原先研究樣本在填寫問卷時並沒有出現較 極端的回答,學生對於生涯發展之概念雖然從高中職課程中獲悉,但帄日因 有累積打工經驗或受到同儕及社區影響,在行動解決、收集資料、抉擇目標 等非認知性的生涯活動更能突顯其在生涯發展上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