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以「鼓勵作家創作兒童文學作品,以提升國內兒童文學 水準,並提高兒童的鑑賞能力,啟發其創意,並培養其開闊的世界觀以及社會人 生之關懷。」為宗旨,自1992年創設,是目前台灣地區唯一以少年小說為徵文對 象的兒童文學獎,其參選資格以海內外華人為主。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贊助下,第一名獎金逐年提高,第一屆十五萬 元,第二屆十八萬元,第三屆以後為二十萬元。第九屆後,第一名改為文建會特 別獎,第二名為評審獎,第三名為推薦獎,佳作仍為佳作獎,之後又將佳作獎改 為榮譽獎。為了鼓勵新人,第二屆開始,限制曾經得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 及九歌現代兒童文學首獎者,不得參加。後來又改為三年內不得參加。2002 年 將「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之名稱,改為「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

一、九歌現代兒童文學得獎作品相關研究

表 2-1-1 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相關研究論文 編

研究者 論文名稱 完成時間 研究取向

1 徐曉放 九○年代少年小說中的台灣 2002.8 研究文本中台灣現代家

家庭問題―以九歌現代兒童

家作品為分析討論的面

自身未來角色的期許及適應。

楊寶山從「外在描寫」「內在描寫」與「情節刻畫」三個面向探討文本的人 物刻畫。研究者透過作者以女性為第一主角的角色描寫,歸類出作家筆下女性角 色的傳統價值、現代觀點及後現代身影。

廖雙秀認為少年小說中的第一女主角在親情、友情及愛情中自我認同外,也 在社會價值觀的認同與衝突互動下,打破非黑即白的價值認定。作品適度呈現灰 色地帶及描寫主角左右為難的情境,讓讀者經歷心靈的成長與啟蒙。

王姵翎從研究中認為青少年產生挫折的因素主要來自家庭親子關係與課業 壓力,在遭遇挫折反應上分為攻擊性、逃避性、妥協性與積極性,以言語攻擊較 多,大多能以接受他人的建議來克服挫折。

陳明芳認為作品中,男性人物大多傾向男性化性格,女性人物則大多傾向兩 性化性格,其中,作品中的角色又以男性人物居多。再者,父親性格傾向男性化 特質的得獎作品以初期最為集中,而母親性格傾向女性化特質的得獎作品,同樣 也有集中在文學獎初期的情形。另外,女性同儕角色在近幾年的得獎作品中都有 明顯傾向兩性化性格的情形。

本研究參考以上的人物研究方式,將討論少年小說中的老人,藉由老人的外 在與內在呈現特質,並研究老人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以整理出老人的生命價值觀。

二、九歌現代兒童文學得獎作品期刊論文

論文專輯《少兒文學天地寬 - 臺灣少年小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該書出 版於2002年6月,探討內容有3篇:

林文寶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的觀察〉一文,將第一屆至第九屆的得 獎作品做一綜覽性的觀察。作品類別以現實小說最多,科幻小說居次,其他實驗 小說、推理小說、動物小說、歷史小說比較少。林文寶在該文文末認為,得獎作 品寫作技巧不夠多元,同時亦嫌單薄。他建議往後徵文活動將字數增加至6―7 萬字。他同時建議創作者回歸文學的基本面,多用心於關照美學想像及多元技巧

張子樟以〈表層與深層—淺論鄭宗弦與王文華的作品〉一文,分析兩人的作 品。認為兩人的作品內容都與作者的背景有關。鄭宗弦學農藝出身,他的作品《姑 姑家的夏令營》有許多鄉村農事的描繪,《媽祖回娘家》則敘述民俗活動。王文 華在山區小學服務,接觸山區生活及原住民,《南昌大街》、《再見,大橋再見》

兩篇對原住民多所著墨。

許建崑〈筆下展乾坤—試評王文華、林音因、王晶 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的 作品〉評論第八、九兩屆連續獲獎的三位作家王文華、林音因、王晶的作品。作 者許建坤認為這三位作家都能充分反應現實社會的問題,且各有特色。三位作者 熱衷於使用第一人稱觀點。

再者,陳昇群以〈文化衝突下掙扎的鮮活意象―探究《老蕃王與小頭目》的 人物描寫〉一文,探討第三屆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首獎作品《老蕃王與小頭目》

的人物。該文指出,在現代文明衝擊下,原住民成為文化弱勢民族。在族群文化 日漸消逝的境況下,仍有堅持的強者(瑪樂德)以堅毅的形象給後輩啟蒙與再造。

小頭目戈德與瑪樂德相處一段時日之後,對族群文化,由抗拒而猶疑,再認同,

終至與瑪樂德一樣願意挺身護衛。

此外,論文專輯《 臺灣少年小說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該書出版於2004 年4月,探討九歌現代兒童文學得獎作品的內容有2篇:張子樟〈少年小說的功能 與欣賞作用—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以及林哲璋、王宇清〈陳 素宜少年小說中的台灣少女—不是問題少女,卻有少女問題〉。

《臺灣少年小說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是民國九十一年在國家文化藝術基 金會贊助,九歌文教基金會與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合辦「台灣少年小說 學術研討會」,台北市立圖書館、民生報、國語日報等單位協辦,在台東師院兒 文所林文寶所長策劃下,廣邀海內外及海峽兩岸少兒文學學者作家舉辦為期兩天 的研討會,就創作理念暨少兒文學教學、推廣以及作品類型等,做即深又廣的全 方位探討。

林哲璋、王宇清在〈陳素宜少年小說中的台灣少女—不是問題少女,卻有少

女問題〉裡,主要探討陳素宜三部長篇少年小說:《等待紅姑娘》、《秀巒山上 的金交椅》、《第三種選擇》。他們認為陳素宜寫少女的問題,著重在內心的思 想變化,呈現獨立思考了解生命的示範。

張子樟在〈少年小說的功能與欣賞作用—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 品為例〉裡,提到少年小說的功能分為提供樂趣、增進了解和獲得資訊,作者認 為絕大多數都能達到上述的功能,也分析這些作品的欣賞作用集中在認同、洞 察、頓悟和移情上,淨化作用較少,主要因為作品以呈現光明面為主。他建議台 灣少年小說的視野、技巧與內涵應該更為寬廣深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