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外表形象

(一)生理老化

人為何變老?大多數的學者採取既定老化論(programmed-aging theory)和磨 損理論(wear-and-tear theory )兩種基本取向,既定老化論(programmed-aging theory) 主張身體的老化乃是每個動物體內一種預先設定的正常發展型態。磨損理論 (wear-and-tear theory )主張身體因不斷的使用而老化。13所以老年期的許多變化是 相當明顯的:皮膚缺乏彈性便成皺褶式、暗淡、多斑點等。

老人的外貌變化最能看出年齡之增長,在《媽祖回娘家》裡,阿源與阿嬤一 起參加媽祖婆回娘家的活動,祖孫一起走在漆黑的馬路上,他感受到阿嬤手掌的 紋路:

想到這兒,我抓住阿嬤粗粗皺皺的手掌,用力的握緊。(頁 55)

《帶著阿公走》的阿公臉上也呈現出歲月的刻痕,身體逐漸老化:

這時晚風吹來,感覺比較不那麼酷熱了,阿公帶著笑容談話,臉上的皺紋 也跟著揚起,在斜陽的映照下,紋路顯得更加深刻。(頁 115)

只不過歲月催人老,阿公看起來雖然身強力壯,但因為身體機能退化,常 要半夜起床上廁所。(頁 137)

(二)服裝儀容

老人們也會因為場合而注重服裝儀容的重要:

阿公平常都是舊短褲配白汗衫。(《帶著阿公走》頁 152)

要出遠門時,阿公請詹佑全幫他換衣服。說:「快幫我穿上,出門就是要 穿端莊一點,不要讓別人說我們是土里土氣的鄉下人。」

(《帶著阿公走》頁 152)

《送奶奶回家》裡,方方的奶奶對於服裝的要求尤其更甚,她參加喜宴時的 端莊服儀讓人一眼就能發現她的存在:

奶奶穿著長及小腿肚的藍色旗袍,七分的袖口下,晃著一隻翠綠的玉鐲 子,頭髮往後盤個髻,一雙黑亮的低跟皮鞋,一碰地面就發出「篤!篤!」

的聲音。奶奶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她高雅的打扮,和藹的笑容,在眾多賓 客中,一眼就能看到她。(頁 33)

甚至是為自己準備的最後一套衣服時,也考慮得十分周全:

長及腳踝的藏青色旗袍,一雙擦得金亮的黑色皮鞋,奶奶像要去參加一場 隆重的宴會。(頁 28)

《阿公放蛇》裡的阿公要去「山仔腳」認祖歸宗那一天:

阿公今天穿得好整齊,白襯衫,深灰色西褲,黑皮鞋,頭髮梳得很整齊。

(頁 119)

(三)臉部表情

在以主角呈現的這四本小說中,老人的外在表現常常面帶笑容,讓身為孫子

的角色們總是難忘爺爺、奶奶的那一份溫馨愉悅的感覺。

阿公下來了。身高一八六公分,體重九十公斤的阿公,慢慢的踩著樓梯走 下來,乍看之下很像一個巨人。

「巨人」的頭不大,但臉很大,長長寬寬的,有一點「戽斗」。戽戽的大 嘴看起來很開朗,好像咪咪笑著。但小小的,有著厚眼瞼的眼睛長在那張 大臉上顯得小了一點兒;鼻子大大的,但有點塌;大臉兩旁有一對大耳朵,

頭髮和眉毛黑黑粗粗的,看起來有點乾燥。(《阿公放蛇》頁 20)

在自己的生日,仍舊辛苦的忙著準備孩子、孫子要享用的美食,但是阿嬤樂 在其中。

只看到阿嬤圍著圍裙,額頭上冒著汗珠,身上好像安裝了一具電動馬達,

忙進忙出的停不下來,臉上堆滿笑容。(《媽祖回娘家》頁 66)

阿公因為騎車摔傷,右手摔斷,所以爸爸決定讓詹佑全回去石角陪伴阿公一 個月。阿公感受到孫子對他的關心,內心充滿愉悅與感動。當佑全留在老屋的第 一天時:

阿公靜靜的坐在我對面的椅子上,他嘴角上揚,因皺紋多的關係,臉上的 笑意及善意很容易被辨識出來。(《帶著阿公走》頁 65)

俐方的奶奶過世了,她靜靜的躺在病床上,俐方覺得奶奶的面容依舊是慈祥 的。

太陽升高了,陽光移到了奶奶的臉上,一張總示範著笑容的臉,像一朵盛 開的蓮花,雍容而不華麗。在奶奶慈祥的笑容裡,還有一份寬容,一份比 責罵更讓人想把自己做好的力量。(《送奶奶回家》頁 20)

(四)工作態度

在老人的人生觀裡總是積極想為自己的子孫盡自己的一份心力,有時是為了 完成自己的夢想,符合心理學家「整合智慧以在日後剩餘的人生中活出更美好的 未來」的觀點。如同《阿公放蛇》裡的阿公―黃安全,努力想要回去老家認祖歸 宗,完成五十多來年的願望。和太太積極經營林家炸粿店:

店是阿公和阿嬤經營的,他們每天也是早早的就起床,在樓下「ㄎㄧ ㄎ ㄧ ㄎㄡ ㄎㄡ」的,清理炸「粿」的油炸鍋和菜刀、砧板等工具,以及準 備這一天裡做生意要用的各種材料。(頁 10)

勤勞認真的精神總是讓街坊鄰居讚不絕口:

他還常常跟人家說:「那空安全做事很認真,挖個墳我要挖老半天,他呀,

一揚起鋤頭,三兩下棺材就全出來了。」(頁 99)

《帶著阿公走》裡的阿公總是眼見兒子忙於生意,喜歡為他們分憂解勞。不 辭辛苦地騎著單車,帶著自己栽種的新鮮無農藥殘留蔬菜,來给兒子一家人吃。

總是閒不下來,幫忙處理自己能力所及的工作:

每次來豐原,阿公都會帶幾把青菜過來,都是他親手栽種的。和爸爸精心 挑選的空心菜或小白菜相較,阿公種的青菜又瘦又小,上頭還常有蟲吃的

破洞,但阿公才不管這些,他覺得這是一番好意,我們必須無條件接受。

阿公對電視遊樂器沒多大興趣,他脫下拖鞋「咚咚咚」的爬到樓上,過了 一會兒,又「咚咚咚」的從樓上下來,手上已多了兩包垃圾。(頁 33) 下午兩點,阿公又「咚咚咚」的從樓上下來,他先幫忙清理幾桌客人剩下 的餐盤後,就牽著腳踏車跟大家道別了。(頁 38)

《媽祖回娘家》裡阿嬤當壽星的那一天堅持自己下廚,擔心孫子們沒吃飽,

不僅沒有坐下來吃飯,還煮了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佳餚:

「呵!呵!不用說了,趕快吃,趕快吃,菜很多,趕快吃,不夠,廚房還 有。」阿嬤沒坐下來,反而是站在旁邊招呼大家。(頁 68)

「不夠,不夠,你們不吃,我的孫子們要吃,快吃!快吃!」(頁 69)

(五)身體外型

男性和女性的差異在這四位老人的外型上也有顯著的不同,男性老人聲音粗 野,不拘小節,而女性則反之。

阿公是粗聲粗氣的田莊人,有時一急起來,聲音就會拉高。

(《帶著阿公走》頁 19)

阿公年過七十,但從不彎腰駝背,挺直的背脊,以及常年農作所鍛鍊出的 結實肌肉,常讓我這隻小肉雞讚嘆不已。(《帶著阿公走》頁 136) 大個兒又粗線條的阿公腳步聲好重。他大步的走到我的床前,粗魯的掀開 我的床單,大聲嚷著:「起床啦!豬!」(《阿公放蛇》頁 11)

阿嬤高舉令旗和香把,彎著瘦小的身子,左一聲「失禮」,右一聲「借過」

的請人讓路。(《媽祖回娘家》頁 26)

二、內在描寫

李喬在《小說入門》裡提到:

關於人物的描寫,一般說來,古今重點多少有異,過去往往重視外型的塑 造;靠外型的特性,如:丰采、表情、動作、行為、對話、身分、教養等 的描摹,暗示人物的性格內涵。現在的作者偏愛直接刻畫內心,如:心理 特質、氣質傾向、意識狀態、精神層次、思想型態等。(頁 138)

人物描寫的第二要件就是探討內心世界,所以就文本中四位老人的思考脈 絡、心裡特質加以分析。

(一)接受命運安排

文本中的主角們在內心世界裡都有這一份接受命運安排的價值觀,心理社會 學家也認為,老年人的挑戰是必須面對一個已活過大半的人生週期,思考如何活 出美好的未來。老人以累積多年的人生歷練面對每一項挑戰。

《阿公放蛇》裡的阿公:

因為「嫁」給美花而有了一個家,阿全格外賣力的工作,一心一意要讓這 個家興旺起來。尤其是想到能風風光光的回山仔腳帶祖先的牌位過來,他 就是累得喘不過氣來也從不吭一聲。(頁 94)

原來不殺死蛇的想法,也因為寄人籬下,只好接受老闆娘的交代,完成他的 工作。

阿全在倉庫發現一條蛇,本來想放牠走。「可是他又想到了,他現在是頭 家娘家的長工,頭家娘對他那麼好,他得聽頭家娘的話。於是,在沒有多 少時間可以考慮的情形下,他決定了:『打死牠!』」(頁 53)

《帶著阿公走》裡,在火車上遇到一位阿婆和阿公一起聊天,

阿婆和其他人一樣,馬上能看出小叔異於常人之處。

「哎,也沒有什麼辛苦,」阿公豁達的說:「生都生了,還怕照顧他?」

(頁 182)

(二)堅韌的生命力

俐方的奶奶以堅強的毅力面對喪夫之痛,也以智慧解決遭遇的苦難。

爸爸說:「她不但得忍受喪夫的哀痛,還得擔起家計。為了過活,她不分 日夜的幫人家縫衣裳,賺取工資。晚上捨不得點油燈,就倚著窗,藉著月 光縫。一點一滴的拉拔我們長大,也把視力一針一線的縫得一個只剩三分 眼,另一個幾乎看不見。」(《送奶奶回家》頁 112)

大姑姑說:「當時家裡窮,奶奶怕我們捱不了苦日子,她一再強調『人窮,

志不窮』,一分一毫都要靠自己打拼,決不可以向人伸手。」114

大姑姑笑起來很像奶奶,她們都給人有一種溫馨的感覺。她們同樣有著堅 忍的毅力和不向厄運低頭的勇氣。(《送奶奶回家》頁 155)

阿嬤藉由每次的進香活動尋找自己的親生家庭,每到一間廟宇,絕不放棄 任何機會:

「……所以這一年來,我跟著慈天宮的進香團,到全省各地的媽祖廟進 香,順便到廟附近問問看,今天總算讓我問到了姓黃的。」

(《媽祖回娘家》頁 164)

「我故鄉媽祖廟的靈符,每到一間廟,我就讓它吸一下神明的靈氣,戴在 身上能保平安。」「這個靈符跟在我身邊已經五十多年了。」

(《媽祖回娘家》頁 40)

有一回阿公跌進山溝,昏迷不清醒,阿嬤堅強的安慰孫子,不用擔心。

阿嬤沒哭,反倒過來安慰含著淚水的我,說:「阿源哪!不要嚇到了,醫 生說要觀察兩天,如果有醒過來,就比較沒事。」(《媽祖回娘家》頁 103) 進香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連續走了三個小時,

阿嬤卻好像一點事也沒有,蹲下來幫我揉膝蓋。(《媽祖回娘家》頁 56)

詹佑全的阿公常騎車來回石角和豐原,爸爸一直擔心路上車輛多,希望老人 家不要如此勞累,「但阿公就是堅持,他說以前在山上種香蕉,兩肩挑著重擔走 十幾公里都沒問題,現在不過是換騎腳踏車而已。」(《帶著阿公走》頁 40)

(三)溫和良善

老年人的個性經過世事的歷練,尖銳的稜角早已被磨成圓滑的圓石,看待事 情的角度多元化。

有一次俐方寫完書法,尚未放下毛筆,身體往後仰,奶奶以寬大的心胸,包 容她因一時不小心所造成錯誤,而沒有加以責備。

有一次俐方寫完書法,尚未放下毛筆,身體往後仰,奶奶以寬大的心胸,包 容她因一時不小心所造成錯誤,而沒有加以責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