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內隱及外顯思考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造力的定義 (頁 50-65)

過去有關創造力的認知理論雖然提供很多寶貴的啟示,然而,其最大的缺點,

在於無法將當代認知心理學所發展的重要觀點納入其系統中,尤其在過去的理論 中,較沒有討論過內隱以及外顯認知歷程的差異,以及其對創造力的影響。在此節 中,筆者將簡要回顧內隱以及外顯思考的概念以及相關的研究,並在下節中試著將 其納入本研究所提出的「多重結構多重處理」的創造力認知模式中。

「認知革命」使得意識的研究再度受到尊重(Kihlstrom, 1999),如:在認知心 理 學 , 通 常 把 控 制 化 (controlled) 當 作 是 意 識 歷 程 (conscious processes) (Reingold & Goshen-Gottstein, 1996),而視控制的歷程為監督 (supervision) 及控 制 (control)。控制性歷程與自動化歷程是相對的,前者是緩慢的、非特定的、有錯 誤、變通的、序列的及能量限定的;例如:一般性的問題解決、深思熟慮的決策等。

然而,後者為快速的、領域特定、嚴格的,平行及沒有容量限定的,例如:過度學 習的肢體活動 (Oswald & Gadenne, 2000)。也有學者認為注意的歷程是意識的,而 未予以注意的為無意識的歷程(Greenwald, 1992)。一般而言,控制化歷程是外顯的,

而自動化的歷程是內隱的認知歷程。此外,也可以說內隱的歷程是無意識的認知歷 程,而外顯的為意識之認知歷程。

近年來,心理學界普遍同意無意識的心智歷程在思考與問題解決中扮演重要角 色,問題解決不但與個人意識層面的心智活動密切相關,也涉及無意識的認知活動。

心理學家大致將意識與無意識的心智歷程區分為外顯與內隱的認知。底下分就內隱

及外顯認知的發展狀況,及其在創造思考歷程運作的情形做個論述:

(一) 內隱認知

長期以來,無意識心理歷程在問題解決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多能夠為一般大 眾接受且相信 (Koestler, 1964),但在早期缺乏嚴謹實驗室研究成果的情況下,科學 界仍對無意識或潛意識的思考歷程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直至 1980 年代,心理學研究 領域的範疇戲劇性地將部份焦點轉移至無意識認知的議題上 (練竑初,2001),科學 家們才逐漸開始相信,除了自主的意識控制之外,某些心理結構、歷程、狀態也能 在我們的意識層面之下,影響著我們的想法、經驗、和行動 (Kihlstrom, 1984, 1987, 1990, 1995)。雖然內隱認知對問題解決有重要影響,但由於內隱認知測量與研究的 困難,對於此領域的研究與理論並不多,直至 1980 年代,心理學中有關「內隱」的 研究才逐漸受到重視。

內隱認知的範圍,概括了基本的知覺歷程、學習的複雜系統、以及創造性思考 的產生;而其研究的重點議題,主要包含了內隱知覺、內隱記憶、內隱學習、與內 隱思考等,其中,又以內隱思考 (implicit thought) 的觀點最為有趣,其意指在個體 無法有意識的覺察到思考歷程的情況下,該思考歷程仍會對個人的經驗、想法、行 動產生影響與改變 (Dorfman, Shames & Kihlstrom, 1996)。以下就針對內隱認知的 內隱記憶 (implicit memory)、內隱學習 (implicit learning) 及內隱思考等主題做個概 述:

1.內隱記憶

要說明內隱記憶,首先必須對外顯記憶有所了解,以提供內隱記憶的參照。「外 顯記憶」指有意圖的 (intentional) 或意識性的回憶過去事件,通常研究會用回憶 (recall) 或再認 (recognition) 的作業。回憶或再認一個項目前,受試者必須確認、

覺察這個項目之前是否學習過,而這個確認的過程即涉入了意識的處理。而內隱記 憶為受試者對先前練習產生的項目不需要意圖、覺察性的回憶,卻有助於後面的作 業表現,這類的作業諸如知覺辨認 (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字幹填充 (word-stem

completion) 等作業。Jacoby (1991) 要求受試者練習一串文字列表後,讓他們接受

「再認」與「知覺辨識」兩種作業;前者是傳統意識記憶的測驗,後者則是以 30 毫 秒的時間快速閃現目標字,請受試者試著辨認。目標字中有些是先前列表中的字,

其它則為未出現在列表中的新字。基本上,辨認字詞並不需要特別去參照記憶,但 實驗結果卻發現,先前出現在列表中的字詞比新字詞容易辨認。此結果被解釋為:

受試者在練習階段對列表字產生的記憶,對其後來的知覺辨識產生了重覆促發效果

(repetition priming effect),雖然這種記憶的使用是不被覺察的。

Warrington 及 Weiskrantz (1968) 發現失憶症患者無法回憶最近呈現的字,當 要求他去從事「字詞補充」(complete words) 及「殘詞補充」(complete fragments)

時,卻能表現的比基本水準好。Evans 及 Thorn(1966) 發現失憶症受試者可以回憶 在催眠狀態所獲得之訊息。

由以上的證據可知,縱使外顯記憶已大部受到破壞,但內隱記憶卻是保存良好,

所以,內隱記憶為獨立於外顯記憶,我們在實驗處理也可看到這兩種記憶是功能分 離(functionally dissociated)的影響受試者表現。

2.內隱學習

無意識認知有關的課題被稱為「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Greenwald, 1992)。根據 Reber(1967)的說法,內隱學習係指受試者可以在不知道所學之內 容、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學習某些東西的情況下,學會某些知識。相關研究如 Reber

(1967,1989)與其同事(Reber & Allen, 1978)之「人工文法」(artificial grammar)

系列研究。

典型的實驗程序:受試者閱讀並記憶數十個包含三至八個子音字母,且符合研 究者制定的一組文法規則的字串(例如:TSXS,TSSXXVPS 等)。當受試者達到了 被要求的回憶水準後,研究者便告訴受試者所有的字串都符合某一組特定的文法規 則。最後,受試者則被要求在一個含有 50 個新字串的列表中,指出哪些是、哪些不 是符合該文法規則的字串(其中只有一部份真的符合該文法)。結果發現,雖然受試

者無法報告該文法規則,但他們在此作業上的表現均超過猜測機率。因此,Reber 指出就在受試者有意識地記住字串的同時,他們也無意識狀況下學習了產生這些字 串的文法規則。

此外,Berry 與 Broadbent(1984)採用之「製糖作業」,要求受試者扮演工廠 老闆的角色,他只能藉著分配工廠的勞工人數來控制糖的產量。而實際上,在第一 個實驗嘗試後的每個嘗試中,糖的產量都是由該嘗試中分配的勞工人數,及前一次 嘗試中的糖產量這兩個變項所決定。結果發現,受試者很快就能學會控制產量,然 而,卻無法說出決定糖產量之因素。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受試者也可在沒有覺察、沒有外顯參照規則下學習,並 且可由內隱型態的作業表現出來。

3.內隱思考

內隱思考與創造力研究較有關聯。所謂潛意識或內隱思考為個體對於知覺、記 憶事物、提取知識、推理及解決問題的程序呈現無法內省報告的 情況 (Wilson &

Stone, 1985)。就是說,激發即刻的心智表徵及過去的經驗可以影響無法意識覺察的 經驗、思考及行動 。Neisser (1967) 主張許多思考是深思熟慮且有效率的,並明顯 是目標導向的,而且可以自我控制(self-controlled),這是外顯的思考。另外一種心 智活動是豐富的、混亂及無效能的,其傾向於非意志性 (involuntary) 的經驗,其是 偶然發生 (happens) 的,這是內隱的思考。以下就針對內隱思考與創造力的關係敘 述如後:

(1) 內隱認知運作與創造思考

過去 Wallas 的四階段理論認為「醞釀階段」為個體不再對該問題進行意識性的 心理運作,僅稱「醞釀階段」是潛意識的歷程,並沒有多作更深入的論述,因此,

實用性有限。

但若以近代認知心理學的「蔓延激發論」觀點,則宣稱個體在醞釀階段中也有

心智運作歷程的涉入,惟該歷程的運作模式,是一種近似於語意記憶的蔓延激發模 式 (Yaniv & Meyer, 1987)。在語意記憶的激發模式裡,環境中刺激的呈現將激發語 意記憶中的相關節點,使得進一步的激發從這些節點繼續向外蔓延,直至正確的目 標節點,而激發強度便會在正確的目標節點處持續累積,直至其強度足以讓正確的 目標節點浮現於意識之上。依此類推,蔓延激發論相信,問題解決情境中的醞釀和 豁朗現象也適用於此種模式:在醞釀階段中,個體雖無任何外顯的問題解決表現,

但在其心智運作的知識網絡中,相關的激發仍在持續地向外蔓延,換言之,當相關 的激發持續向外蔓延直至正確解答,但強度的累積尚不足以使該解答被意識覺察 時,即是個體處於醞釀階段的狀況;而一旦激發累積的強度足以使解答浮現於意識 層面時,即是個體進入豁朗階段的時刻。

在實徵研究上,蔓延激發論也獲得不少研究結果的支持。Shames (引自 Dorfman, et al., 1996) 以內隱思考之概念探討醞釀階段的研究便顯示,即使受試者 無法明確指出問題的解答,其仍會對正確的答案有語意促發效應,顯示當個體處於 無法順利產出解答的醞釀階段時,在其無法覺知的意識層面之下,仍有某些心智運 作歷程持續進行著,因而能夠促使個體表現出語意促發的效果。

此外,Martindale (1981, 1995) 也以認知科學的語言來描述聯結層級的概念。

Martindale 認為 Mednick 所提到個體差異的聯結層級之斜率,相當於個體在概念注 意、概念表徵的廣度。而其中,Mednick (1962) 所提到的平坦聯結的個體,即相當 於概念注意廣度較寬的個體。因此,在呈現一個刺激時,概念注意廣度較廣的個體,

在記憶中有較多的節點被激發,因此其由一個概念聯結到其它概念節點的幅度較 廣,也較容易聯結到較遠的概念節點,比較容易有創造力的表現。而陡峭連結的個 體,由於其概念注意廣度較窄,因此其由一個概念節點所能聯結到的其它概念節點 較少,激發的節點也不多,因此不容易有遠距的聯想,也不容易創意的產生。

認知科學的發展,使得許多舊的心理學主題以老酒新裝的面貌出現,Martindale (1995) 以平行分配處理的模式來解釋 Wallas 的創造力四階段。在創造力歷程的「準

認知科學的發展,使得許多舊的心理學主題以老酒新裝的面貌出現,Martindale (1995) 以平行分配處理的模式來解釋 Wallas 的創造力四階段。在創造力歷程的「準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造力的定義 (頁 50-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