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 雙重連結理論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造力的定義 (頁 26-38)

縱然如此,由於 RAT 有著擴散性思考測驗所缺乏的客觀、快速評分的優點,目 前仍是被很多學者使用來做為創造力的測量,在國內,任純慧、陳學志、練竑初及 卓 淑 玲 (2004) 則使用中文為材料,編製中文遠距聯想量表 (Chinese Rmote Associative Test, CRAT)。

(四)

雙重連結理論

Koestler (1964) 提出創造力的雙重連結理論 (bisociative theory),此理論比 Mednick 更進一步,但是,這個理論是從許多創造行為研究推導而來,並未有實驗 室研究的檢驗,因此,這個理論對心理學的影響較小 (Gilhooly, 1996) 。雙重連結 理 論 宣 稱 , 創 造 行 為 是 聯 結 兩 個 先 前 未 相 關 的 參 考 架 構 , 當 給 定 聯 結 性 脈 絡 (associative context),概念就有可能聯結,如阿基米德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 (指皇 冠) 的例子可以說明雙重連結的歷程。皇冠的體積並沒有一個慣常的參考架構規則可 以在不破壞皇冠下予以測量,而阿基米德卻擁有一般物體體積測量的脈絡,有一天,

阿基米德思考著皇冠體積的測量問題,當他踏入澡缸,而水即時升起並滿出,此時,

一般性的測量體積參考架構與洗澡的參考架構突然的產生聯結,產出了當進入滿水

的澡缸時,身體體積造成溢出來的水可以用已存在的體積測量參考架構 (一般性的測 量規則) 來計算,因此,皇冠體積可輕易算出,困難問題立即創意解決。

雙重連結創造理論雖然以許多科學發明例子來說明,但是,在實驗室研究中,

卻無法預測,或者測量個體在創造力的差異 (Gilhooly, 1996) 。Perkins (1981) 指 出 Koestler 的雙重相關理論並非是創造歷程的解釋,因為創意產品與點子的新奇結 合有很大關係,因此,可以描述為雙重連結,但是,並沒有說明導致創意產品之雙 重連結的特殊歷程,準此之故,Koestler 提出的雙重連結理論並非是可以檢驗的理 論。

(五)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

創造性問題解決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 結合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 的歷程 (Parnes, Noller, & Biondi, 1977)。Runco (1991) 指出,創造歷程的評價成 分很少受到注意,但個體是否選擇或表現一個傾向的點子,評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因 此 , CPS 的 研 究 取 向 更 受 到 重 視 , 因 為 其 包 含 了 問 題 辨 認 (problem identification)、點子產生及評價思考 (evaluative thinking) 等階段的運作 (Plucker &

Renzulli, 1999)。關於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模式,概述如後:

1.Dewey (1910) 的五階段論

Dewey 提出的五階段論,認為創造力的歷程為:(1) 知覺到難題 (a difficulty is perceived or felt);(2) 定義問題 (the problem is located and defined);(3) 尋求可 能 解 答 (possible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 (4) 可 能 解 答 的 精 進 化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olutions are elaborated);(5) 解答的接受或拒絕的檢驗 (testing of the solution leads to its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2.Osborn (1953) 的七階段論

Osborn 納入了 Wallas 的概念,提出的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的階段為:(1) 定向 (orientation) : 點 出 問 題 ;(2) 準 備 (preparation) : 收 集 適 切 的 資 料 ; (3) 分 析

(analysis):選擇相關的材料; (4) 產生假設(hypothesis generation):產生各種可採 用點子以備選擇;(5) 醞釀 (incubation):暫停思考、篩選點子,俾引出頓悟;(6) 綜 合 (synthesis):將有用的片斷想法組織起來;(7) 驗證 (verification):評價點子的 適切性。Osborn 提出的模式比 Wallas 多出了定向、分析、假設及綜合。後面三個 階段,主要為對醞釀概念的修正,打破相關材料,藉由聯結獲得有意義的另類點子。

因此,Osborn 脫離創造性問題解決的神秘主義色彩,將醞釀以產生及另類點子聯結 的概念予以取代。

3.Frick (1962) 的五階段論

Frick 提出五階段模式,指出創造力的歷程包括:(1) 準備或問題的辨認;(2) 分 析或發展熟悉情境的潛能及解答的要求;(3) 創造或以擴散性思考產生解答,以達到 目標狀態;(4) 解答的評價或驗證;(5) 重新應用,並可能回到早期的階段。

4.Hayes 的四階段論

Hayes (1989) 認為創造的歷程可分為 (1) 準備階段:準備是創造的最重要的條 件,一位具創造力的人必須擁有關於創造產品的豐富知識及技能,俾利從事創造;(2) 目 標 設 定 : 意 指 能 夠 依 現 有 發 現 或 經 驗 設 定 具 價 值 的 創 造 目 標 ; (3) 表 徵 (representation):能選擇較佳的問題表徵,且問題的界定是較寬鬆的;(4) 尋找解答 (searching for solution):找到問題解答的過程,較具創造力的尋找方式為捷思性 (heuristic) 的解題方法;(5) 修正 (revision):正確的評估創造產品的缺點,且能有 效的去修正缺點。

5.Mumford, Mobley, Uhlman, Reiter-Palmon, & Doares (1991) 的 CPS 模式,

Mumford 等人的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可以區分為以下八個階段,模式圖見圖 2-9,

分述如後:

(1) 問題建構 (problem construction):問題建構歷程包含定義目標、問題解決的 運作,及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的應用脈絡。初始藉由對問題建構歷程所導致的問題 理解並無法提供問題解決的全然必要基礎,換言之,問題建構只提供應用於問題的 知識類別。

(2) 訊息登錄 (information encoding):問題建構將提供、引導個體從長期記憶裡 登錄、提取相關的訊息,或搜尋新奇、明顯必要的訊息。獲得的訊息強烈被已存在 的知識激發,而且,陳述性知識結構會引導訊息的搜尋及提取,這裡的激發藉由前 一階段 (問題建構) 與問題相關之聯結性網絡 (associative network) 及刺激線索建 構而產生。

(3) 類別搜尋 (cetagory search):此階段個體試圖搜尋有助於理解問題的相關基 模(schema) 、知識系統的訊息,並應用訊息中的規則。基本上,類別搜尋與訊息登 錄是前後互動運作的,因為初始的訊息會激發某個類別,然後,這些類別也會進一 步的影響登錄,同時經由新訊息和類別的關係,而對其它類別產生激發。搜尋的歷 程將會引發大量的知識類別激發,這些知識類別均與問題空間有關,因此,類別的 本質及數量將會決定問題表徵的限制 (constraints) 狀況。

(4) 最適類別的描述 (specification of the best fitting categories):類別描述表徵 了一個系統性的評價歷程。基本上,符合完美性、慣常性或典型範例等登錄的訊息 將會被保留。

(5) 結合及重組最適之類別:一旦一組的類別被予以辨認,這些類別將使用於產生 新的問題解答,換言之,將先前無關的知識類別結合成一個新的點子。

(6) 點子評價:當經由建構及結合產生具有創意潛能的解答後,此問題解答的效能 將被評價,問題解答必須滿足初始問題建構所限定的目標及限制。

(7) 應用:當問題解答被決定後,下一步就是實際的完成階段,在實際執行部分需 要作業相關的知識、技能、能力及完成的耐力等。

(8) 監控 (monitoring):此歷程包含對問題條件及問題解答訊息是否成功的監控,

由此,可以提供問題解決活動中的知識類別結構的修正。

本模式的各項歷程間基本上是動力性循環的關係,當某個階段無法滿足時,個 體就可能回到早期的階段,此外,本模式也主張在創造的歷程中,擴散性及聚斂性 思考都會涉入於創造活動。如:結合及重組最適之類別是擴散性思考,而點子評價

(資料來源:Mumford, Mobley, Uhlman, Reiter-Palmon, &

Doares , 1991)

圖 2-9 創造思考的歷程分析模式

卻是聚斂性的思考。

6.Isaksen、Dorval 及 Treffinger (1994) 的 CPS 模式

此 CPS 模式總計有三個主要成份,即瞭解問題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產生點子 (generating ideas) 及行動計畫 (planning for action) ,模式見圖 2-10,

此三個主要成份包含了六個特殊階段,即發現困境 (mess-finding)、發現資料 (data-finding) 、 發 現 問 題 (problem finding) 、 發 現 點 子 (find idea) 、 發 現 解 答 (solution-finding) 及接受發現 (acceptance-finding),此六個階段意涵說明如後:

圖 2-10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

(資料來源:Isaksen、Dorval 及 Treffinger, 1994)

(1) 瞭解問題,區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 1:發現困境:挑戰通常開始於一個困境,困境具有三個一般的特性:即廣泛 的、簡潔及有益的。困境常被描述為基本需求或挑戰,問題解決者將要努力去解決;

當困境設定成較為廣泛的問題,可使問題解決者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則產生創意 點子的可能性將較高。

階段 2:發現資料:任何的機會或挑戰,有許多重要的事實、意見、予盾及環境是 歷程

作業評估 計畫 瞭解

問題

產生 點子

行動 計畫

必須被考量的。在此階段要思考這樣的問題,如:誰?什麼?何地?何時?如何? (資料來源:Isaksen, Dorval, & Treffinger, 1994)

(3) 行動計畫

選擇,則他們會去改善或發展可能的選擇,而且設定選擇的優先性,假如有多個具 潛能的選擇存在,則必須去壓縮選擇使得更能處理,或者使用外顯的規準來系統性 的評價選擇,如:使用策略評價優點、限制或選擇的獨創可能性。

階段 6:接受發現:階段 6 包含尋找可能支持及阻礙解答的潛能來源。支持者係指 支持這個計畫及導致成功的人、地點、物品或時間。阻礙者則是可能阻礙的人、地 點、物品等事件,或者犯錯或錯失關鍵時間。此階段幫助問題解決者辨認最佳可能 的支持者及避免或克服可能的阻礙來源。接受發現也包含假設一個特定步驟的行動 計畫,以茲應用於一個最後提出的解答。

此外,此模式有一很大特色為每一個解題的步驟都包含著擴散性與聚斂性的思 考的交互作用。每一個步驟都以擴散性思考為開端,而以聚斂性思考為結束。先以 擴散性思考產生許多的想法,再以收斂思考選擇一個最可行的想法,其擴散性及聚 斂性的歷程如圖 2-11 所示。

總結以上各 CPS 模式其具有的共通特色為:(1) 以分階段方式循序達到創意解 決問題的目的;(2) 每個階段都會用到聚斂性思考和擴散性思考;(3) 每一個階段都 始於擴散性思考,而終為聚斂性思考,前者為產生點子,而後者為評價點子;(4) 各 階段未必按照一定順序,有可能省略某個階段;(5) 各階段相互間具有密切關係;(6) 各步驟未必是一種線性模式呈現,也可能平行處理的形式出現。

CPS 的模式清楚勾勒創造的歷程、結構,如:問題建構、點子產生及點子評價 等階段,然而,有些模式與一般性創造問題解決模式無法區分。但是,CPS 的清楚 區分創造階段是本研究整合創造力模式可以採取的方向。

(六) 產生探究模式

Finke 、Ward 及 Smith (1992) 提出了「產生探究模式」 (Geneplore model),

此模式提供了基本認知歷程的架構,而且,可以解釋許多創造性認知 (creative

cognition) 的發現。這個模式可區分為「產生歷程」 (generative processes) 及「探 究歷程」(explorative processes),據此架構提出了創造性的認知歷程及機制,如圖 2-12 所示。

創造之初始為產生階段,接著為探究階段。在產生階段,個體會建構一心智表 徵,稱之前發明結構 (preinventive structures),其具有引起創造產生的屬性,這些 的屬性在探究階段 (exploratory phase),個體會以有意義的方式來解釋前發明結 構,因此,前發明結構為創造性產品的內在前兆。而且,經由創造的探究歷程,以 達到產生、重新產生 (regenerated) 及修正 (modified) 的目標。

(資料來源:Finke , Ward, & Smith, 1992)

假如個體初始的探究即可得到作業要求之滿意解答,則初始的前發明結構將可 能直接獲得創造產品。假如探究評定結果為不成功,則重新回到產生階段,放棄初 始的前發明結構,及產生另一個較有可能結構或修正初始結構,再重複探究階段,

假如個體初始的探究即可得到作業要求之滿意解答,則初始的前發明結構將可 能直接獲得創造產品。假如探究評定結果為不成功,則重新回到產生階段,放棄初 始的前發明結構,及產生另一個較有可能結構或修正初始結構,再重複探究階段,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造力的定義 (頁 26-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