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十世紀音樂概況

在文檔中 室內樂─《漩》創作理念 (頁 16-22)

第二章 二十世紀音樂概說

第一節 二十世紀音樂概況

二十世紀初,先後經歷兩次世紀大戰,社會動盪不安,處於當時代的作曲 家們的,受環境、社會、政治…等影響,而繁衍出不同面貌類型的音樂風格,

而成為時代洪流中的文化產物,包含了個人化強烈的表現主義、誇張變形的電 子音樂、無法捉摸的機遇音樂、尋求新音色 等等,這些樂派就形成了多面貌 而多樣式的二十世紀音樂時代。筆者於求學期間研讀不同作者的音樂歷史,以 下以于潤洋所編著的《西方音樂通史》8之時代劃分,整理並簡述二十世紀音樂 概況。

二十世紀音樂大致劃分為兩的階段:一、1900~1945 年;二、1945~至今。

第一階段〈1900~1945 年〉出現民族主義(Nationalism)、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以及微分音音樂(Microtonal music)、噪音音樂

(Music of nouse)同時發展。

      

8于潤洋主編,《西方音樂通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341。

一、1900~1945 年

二十世紀民族主義音樂延續了先前的民間題材精神,音樂不再僅只於將民 間音樂吸收在傳統的風格中,而是利用民間樂匯創造新的風格9。這時期代表作 曲家有楊那傑克(Loes Janacek, 1854-1928)、巴爾托克(Bela Bartok , 1881-1945)、

柯大宜(Zoltan Kodaly , 1882-1967)、席曼諾夫斯基(Karol Symanowsky,1882-1937)、

盧托斯拉夫斯基(Witolsd Lutoslawski,1913-1994) 等。其中巴爾托克對於二十 世紀初的調性音樂有很大的突破,他說“農民音樂的研究,對我有決定性的影 響,它把我從流傳至今的大小調體系的壟斷統治中完全解放出來”10,他將民間 音樂分析後,應用五聲音階和古老的調式音樂,創造出他獨特的作曲手法:將 調式重疊,形成複調;中心音的概念使用 等調性的擴展。這時期代表作品有 管絃樂曲《兩幅肖像》(Two Portraits Op.5,1908)、第一、第二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1、No.2,1908、1915-1917),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Duke

Bluebeard's Castle,1911)、舞劇《木雕王子》(The WoodenPrince,1916)、《神奇 的滿州大人》(The Miraculous Mandarin,1919),管絃樂曲《舞蹈組曲》(Dance Suite,1923) 等等,多數作品採用民間素材來創作,就聽覺來說,民族風格已不 為顯著,但皆顯現出巴爾托克自己獨特的創作手法。 

表現主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興起於德奧興間的重要樂派之一。一 開始表現主義主要顯現在繪畫、文學等等藝術領域上,之後才在音樂領域發展 起來;表現主義最主要就是在表現自己,強調的不是對事物的感受與描述,而 是將自我的感受以及體會當做創作的依據之一。在這時期的音樂代表人物有荀

      

9 格勞特和帕利斯卡,《西方音樂史》,726。

10 奧斯汀,《20 世紀音樂》(William Austin:Music in the 20th Century),(Norton,1966),226。

白克和他的兩位學生貝爾格11(Alban Berg,1885-1935)、魏本(Anton Weber ,

1883-1945)12。表現主義與先前樂派相比,可以發現音樂更加的不協和、增加更 緊張的氣氛;荀白克的作品中調性逐漸消失,他發展出一套十二音列理論13,將

Fe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的第二創作時期就是採用新古典主義創作,他

14 史特拉汶斯基,《自傳》(An Autobiography),Steuer,New York,1985,53。

15 出自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377。

16 引用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378。

序列主義17將音樂素材做特定的連續排列,十二音音樂也可以說是一種序列 音樂,但在 1945 年之後,已不再局限於音高的排列,更在音色、節奏、力度 等等上,皆採用了序列的手法。此時其代表作品,例如梅湘(Olivier Messiaen , 1908-1992)的鋼琴作品《時值與力度的模式》(1948),在此作品中除了音列設 計之外,對於節奏、強弱有嚴謹的排列;18例如魏本的作品,《交響曲》op.21,

採用相同手法。

機率音樂(Aleatory Music) 則是序列音樂的相反,作曲家故意在作品之中,

隨機的讓演奏者任意演奏特定部分,手法也許是偶然的、不確定的,讓演出者 有自己創作的時間,他的具體做法有以下三種:一、按作曲家規定,演奏者可 隨意安排各個段落的次序;二、演奏者可在作曲家提供的規範內隨意選擇,決 定取捨;三、記譜的方式要求演奏者決定音樂的某些細部,其幅度大小不等19; 作曲家應用了這些手法,也帶來了新的聲響效果:一、演奏者的作用不同;二、

可動曲式(mobile form)之的產生;三、記譜法的變化20。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 作曲家為約翰‧凱吉(John Cage,1912-1992),例如《變化的音樂》21(1951)、

鋼琴作品《水的音樂》22(1952),這些不確定性匯集在一起,確實給聽眾一種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將音樂帶入新的領域,

聲音的發出不再僅限於樂器或是周遭的物品,而是利用一切電子產品所產生出 的聲音,皆可做成音樂,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為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1928-2007),他以魏本的音樂為起點,將音樂序列化,也在作品之 中加入偶然性,最早的電子作品是《練習曲 I》(1953)和《練習曲 II》(1954),

及《青年之歌》(1956)23。史托克豪森作品非常的多樣,將所有的音樂風格融 合,並表現出完全屬於他個人的音樂特色。

發掘新的音色,一直都是作曲家們的必經之路,特別是在 1945 年之後,更 是重要的現象,雖然它並沒有一個清楚劃分的樂派,但在許多作品之中皆可察 覺,例如潘德列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 )的《廣島受難者的輓歌》

(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1960)、李給第(Gyorgy Ligeti)的《大氣層》

等等作曲家,在挑戰樂器的極限中,不停的在尋找新的音色,一直到現代的作 曲家們,也是如此。

七〇年代之後至今,尚有許多不同的音樂風格,例如盡可能使用很少的材 料和簡化的手法所組成的簡約派(Minimal Music)、回歸到較注重情感與調性的 新浪漫主義(Neo Romanticism) 等等樂派,音樂風格越來越多樣性,作曲家們 的素材選擇豐富多彩,使得音樂的可能性也千姿百態,要立足於現在,除了回 顧之前的作曲家們所留下的經典作品之外,不斷的嘗試與多方面的藝術結合,

創作之路更是變化無窮。

      

23此作品是第一首所謂空間音樂的作品,他認為聽眾不一定要到音樂廳才能欣賞音樂,而是可以 透過錄音,但對於電子音樂,它展現了新的時空觀念,人們必須去音樂廳現場感受。

在文檔中 室內樂─《漩》創作理念 (頁 16-2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