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文檔中 室內樂─《漩》創作理念 (頁 9-14)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創作」,對筆者來說是一種內化所學、所見、所聞之後,經過個人思維的 理解轉化、生活時空中細微事件的逐漸積累醞釀而再衍生的過程,在這段漸變 的時空中,內化與再衍生兩者是不斷交互作用,如漩渦般相依相就、相輔相成 的。創作者可能在生活中受到電影、繪畫、文學、建築 等等不同類型的藝術 作品的啟發產生興趣,進而多方接觸、了解這些藝術作品構成的技巧,並著手 將這些技巧移植、內化到自我創作中。外在的事件經由感受造成衝擊,進而思 索、內化成個人的創作動機,形成一股不斷推進的動力,利用這股動力進行創 作就是再衍生的實質行動。在一項作品創作期間,內化與再衍生猶如種子與沃 土,當這個交互作用達成個人吸收後,其所呈現出來的作品即為一連串再衍生 的終端,亦是個人長期內化所致的思想結晶。這是筆者在就讀研究所期間,長 期觀照自我內心的創作歷程,對照逐漸累積的個人作品,而歸納出的創作模 式。

內化時常與學習互相關聯,個人利用學習來完成內化,並以學習行為為準 則,經歷這套準則並了解其中的意義與價值,再產生出自我心得,這就是內化。

筆者的創作歷程是試圖將所見所聞,並從分析的作品中萃取作曲家的創作技法,

將內化後的心得,以音樂創作表達出來,將自己的思維呈現給聽眾。

在大學與研究所期間,筆者積極參與作曲發表會以及作曲研討會,在參與 的過程中了解到每個人對於音樂的想法有諸多不同的見解,音樂也從我們原本 熟悉的面貌-聽覺之美的呈現,發展出更豐富多樣的風貌,更具時代性與包容 性,現代音樂已不再是某種學院派別、某種既定的模式,作曲家較少使用大眾

熟悉的音樂語言來呈現,取而代之的是個人思維的轉化與實踐;而個人思維往 往因為每個人生活經驗、學習背景之不同,其內在所呈現的樣貌亦不相同,在 這樣開放的環境氛圍中創作,使每一位創作者的音樂作品都獨具性格,讓人想 要更深入的探究創作者的內在思維。

在這些現代音樂會之中,有些音樂作品節奏複雜、降低協和度、具有強烈 的力度對比,而產生孤獨、冷僻的音樂印象,早已打破人們習慣判斷聲音美與 否的準則。這是因為作曲家們在音樂中寫入了這個時空背景的環境現況,以個 人經歷與人生觀為創作意念,如此的創作態度亦是凸顯了個人的美學觀點,這 種創作思維為音樂注入不同的風貌。從聽眾的角度來說,這些音樂造成聆聽經 驗的衝擊與突破,在聽完音樂之後,存在心中的已不再是琅琅上口的一段旋律,

取而代之的是美感經驗之思維的內化與衍生。筆者在就讀研究所期間,曾深入 分析現代音樂作品,這些音樂風格與創作手法大異其趣的作品,也開啟筆者對 音樂的嶄新視野,並嘗試在眾多音樂面貌之下,試著以內化與衍生的方式從生 活中汲取創作的養分,描繪出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情畫。

現代音樂作品在音響方面,經常使音樂處在不協和的聲響之中,甚至已無 法分辨出明確調性或是和聲走向,這種作法讓當代的作曲家們有更多自由的空 間去發揮,進而有更多的可能性產生。筆者分析後發現,現代音樂作品中調性 的呈現方式已不像二十世紀之前的調性音樂如此安穩,作曲家們試圖脫離傳統 調性概念,但為了音樂表現,也顧慮到一般表演者及聽眾群還是熟悉於有調性 的音樂,而使用可移動的主音概念,將調性概念發展於作品之中。舉例來說,

二十世紀初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 1881-1945)的作品 管弦樂協奏曲(Concerto for Orchestra)中 即出現了中心音概念;在其他作品中亦 可發現複調音樂(bitonality),類似的手法也出現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當中,甚

至是同時呈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調性音樂,而形成了多調性;在一九五八年由

同時亦出現了許多新技法,來表現音樂的張力,例如無調性2(atonality)音樂的 產生,而後有音組理論(set-theoretical analysis)、十二音列3 (twelve-tone series)、4 序列主義5(Serialism)、 等等,也有作曲家開始追求更多音響上的突破,例如 微分音音樂(microtonal)、噪音音樂(music of nouse)、機遇音樂(aleatory music)、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 ,每位作曲家在創作的過程之中,對於過往的音 樂創作以及音樂歷史均有內化運動之行為。例如荀白克(Arnola Schoenberg , 1874-1941)6的作品《華沙倖存者》(Survivor from Warsaw,1947),作曲家兼作 詞,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納粹政府統治之下,被殺害的猶太人事件。

      

1 Rudolph‧Reti 著,《調性、無調性、泛調性》(New York:Collier Books,1985)。

2 不具有調性感、調性理論或調性中心的音樂。

作曲家本身是猶太人,他將他的煎熬,與盼望和平的到來之心,投射在作品之 中,並用十二音列手法創作,來展現他的哀痛與情感。又例如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 1913-1976)7的作品《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1962),作曲家是為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的克芬特里大教堂(Coventry Cathedral)而寫,並獻給 他在戰爭中被殺害的四個朋友,在作品中可看見二十世紀的音樂語法,例如多

以及對音樂不斷求索之態度。筆者從中以室內交響曲《第四號交響曲“6﹒4﹒2

─1”》作品進行分析,此作品傳達了中國道家關於宇宙萬物“從無到有、從有 到無”之哲學思想,並參考其他相關研究,因此在本文中,將分析心得,並依 音高材料、節奏材料、音色與配器法做說明。此作品雖以笛為主要樂器,但基 於絃樂配器密度之高,亦是重要角色,故作曲家將此曲定義為室內交響曲,不 以協奏曲或是交響曲形式呈現。

筆者將以此概念,創作中西融合作品《漩》,嘗試將中國樂器─古箏與絃樂 結合,透過作品,帶出具有東方色彩的音響效果,礙於時間以及經濟要素,此 曲先以室內樂形式呈現,往後若有機會,再朝更大編制來創作。

古箏與絃樂五重奏《漩》由《I 啟》、《II 霧》、《III 漩》、《IV 歸》四段 落樂曲組成,藉由這四段落表達在人生的旅途上,是不斷的開始─迷惘─掙扎

─結束,亦是一種“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思維。筆者創作過程先設計音高 材料,並使用音列堆疊出不同之和聲音響,設計不同的節奏與力度互相牽制,

來達到音樂所要的結構與織度,以此來實踐筆者的音樂思維。

在文檔中 室內樂─《漩》創作理念 (頁 9-1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