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自主研發與國際參與的兩難窘境

此外,經濟官僚偏好授權製造與大企業青睞兩用科技,造成日本 國防工業長期偏低的研發投入與高度仰賴政府採購。1995-2011 年日本 政府在軍事研發的投資額逐漸下降,1990 年代末還能維持在 1,400 億 日圓,到 2008 年後只有 1,200 億日圓左右。83在 1995-1999 年,政府

防衛産業 技術基盤研究会,〈防衛産業 技術基盤 維持 育成 関

軍事研發投資額占國防預算比例上,相較於美國與法國的 11-14%左 右,日本平均只有 3%左右,1999-2012 年間更下降至平均 2.5-2.7%

的水準。84另外,在國產化政策下,日本國防工業高度仰賴政府採購。

武器裝備的取得主要以國內生產為主,1990-2011 年國產武器裝備占總 體國防採購都在九成左右。85

在缺乏出口誘因下,廠商寧願消極配合政府政策,也使得國防工 業過度依賴外來科技。86對廠商而言自主研發必須投入大量人力與資 源,且研發成果無法出口轉換成商業利益,僅部分軍事科技能轉用於 商用生產,極度缺乏市場誘因。所以寧願配合政府的技術授權與國產 化政策,在商業利益與保持軍事技術間取得平衡。一方面從技術授權

基本的方向 21 世紀 基盤 構築 向 〉,2000 年 11 月,頁 29,《経済産業省》,<http://www.meti.go.jp/report/downloadfiles/g01120bj.

pdf>;朝雲新聞社,《自衛隊裝備年鑑 2012-2013》(東京:朝雲新聞社,

2012 年),頁 534。

防衛産業 技術基盤研究会,〈防衛産業 技術基盤 維持 育成 関

基本的方向 21 世紀 基盤 構築 向 〉,頁 29;朝雲新聞

社,《自衛隊裝備年鑑 2012-2013》,頁 534。

防衛省,〈平成 6 年版防衛白書:資料 41 装備品等調達額 調達方法別推 移〉,《防衛省》,1994 年 10 月,<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

data/1994/w1994_9141.html>;防衛省,《平成 19 年版防衛白書》(東京 都: 株式会社,2007 年),頁 446;防衛省,《平成 20 年版防 衛白書》(東京都: 株式会社,2008 年),頁 397;防衛省,

《平成 21 年版防衛白書》(東京都: 株式会社,2009 年),頁 392;防衛省,《平成 22 年版防衛白書》(東京都: 株式会社,

2010 年),頁 477;防衛省,《平成 23 年版防衛白書》(東京都:

株式会社,2011 年),頁 533;防衛省,《平成 24 年版防衛白書》(大 分縣:佐伯印刷,2012 年),頁 447;防衛省,《平成 25 年版防衛白書》

(東京都:日経印刷,2013 年),頁 390。

Michael J. Green, Arming Japan: Defense Production, Alliance Politics, and the Postwar Search for Autonomy, pp. 1-6.

吸取國外尖端科技與部分能轉化為商業利益的兩用科技,另一方面也 能從國產化政策取得國內軍事採購一定份額,保持軍事科技與生產實 力。這種傾向在發展幾十年後也讓日本廠商在尖端武器的研發能力逐 漸下降。87日本航空宇宙工業會指出,日本航空機產業有兩大結構問 題:第一,過度依賴外來核心科技,如引擎與系統整合能力;第二,

高度仰賴政府國防採購。88政府國防採購金額占整體航空產業總產值的 55%。

慹柵╖ỵ烉€㖍⚻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600 400 200 0 慹柵

㗪攻

圖2 日本政府軍事研發投資額(1995-2011 年)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防衛産業 技術基盤研究会,〈防衛産業 技術基盤 維

持 育成 関 基本的方向—21 世紀 基盤 構築 向

—〉,頁 29;朝雲新聞社,《自衛隊裝備年鑑 2012-2013》,頁 534。

Reinhard Drifte, Arms Production in Japan: The Military Applications of Civilian Technology, pp. 34-41.

日本航空宇宙工業会,〈第一部日本 宇宙機器:第 8 章 21 世紀

航空機産業 発展 向 〉,2003 年 5 月,頁 79-85、90,《日本航空宇 宙工業会》,<http://www.sjac.or.jp/common/pdf/toukei/50nennoayumi/4_5_

nihonnokoukuki7-8.pdf>。

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快速變遷,為因應尖端武器研發費用不斷提 高,世界各國開始對內進行軍需企業的組織合併與資源整合,對外開 始進行聯合研發。89全球最大的軍火製造商,美國 Lockheed Martin 便 是在 1995 年由 Lockheed 與 Martin Marietta 合併而成。此外,著名的 國際聯合研發案如 F-35 隱形戰機,便是由美國、英國與澳洲等九國聯 合出資進行。但日本卻自絕於國際趨勢之外,仍然維持嚴格的武器出 口禁令、授權製造與國產化政策。授權製造與兩用科技造成日本國防 工業自主研發能力的下降,而出口禁令也阻礙日本參與尖端武器的國 際聯合研發趨勢,導致日本陷入無法獨立開發卻也不能加入國際研發 的窘境。經團連便表示,日本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財力與科技能力自主 研發第五代戰機,另一方面則受限於出口禁令,無法參與 F-35 戰機多 國聯合研發,致使國家利益遭受巨大損失。90

Kenneth Flamm, “Redesigning the Defense Industrial Base,” pp. 226-231;

Christopher W. Hughes, Japan’s Remilitarisation, p. 73.

日本経済団体連合会,〈 防衛產業政策 確立 向 提言〉,

《日 本 経 済 団 体 連 合 会--政 策 提 言 / 調 査 報 告》,2009 年 7 月 14 日,

<http://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2009/064.html>。

表4 日本國產與進口武器採購比例(1990-2011 年)

1990 18,103 834 1,376 2,211 20,313 89.1 1991 17,010 869 1,023 1,893 18,903 90.0 1992 17,676 1,011 474 1,486 19,162 92.2 1993 16,408 1,356 1,574 2,930 19,338 84.8 1994 17,349 1,195 1,056 2,251 19,600 88.5

1995 18,131 914 598 1,512 19,642 92.3

1996 18,725 938 541 1,478 20,204 92.7

1997 18,479 1,173 376 1,548 20,027 92.3 1998 17,344 1,127 348 1,474 18,818 92.2 1999 17,704 1,185 390 1,575 19,280 91.8 2000 17,685 1,249 439 1,687 19,372 91.3 2001 17,971 1,156 489 1,646 19,617 91.6 2002 17,218 1,326 1,101 2,427 19,645 87.6 2003 17,598 1,292 1,006 2,298 19,896 88.4 2004 18,233 1,334 979 2,313 20,546 88.7 2005 18,917 1,525 937 2,462 21,379 88.5 2006 18,818 1,158 1,047 2,205 21,022 89.5 2007 18,649 1,327 856 2,183 20,831 89.5 2008 19,382 1,153 642 1,795 21,177 91.5 2009 18,219 1,290 620 1,911 20,130 90.5 2010 17,611 1,023 551 1,574 19,185 91.8 2011 21,764 1,471 589 2,060 23,824 91.4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防衛省,〈平成 6 年版防衛白書:資料 41 装備品等調達額 調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