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乾〉〈坤〉成卦說及占筮成卦說

在《易》學中,有所謂「卦變」之說。此說首創於漢代的荀爽(128-190)

及虞翻(164-233),乃據〈彖傳〉「剛柔內外」、「上下往來」之理而來。

所謂「卦變」,是指甲卦的某爻,由乙卦的某爻轉變而來,而由乙卦變

為甲卦,其間並不一定須要經過〈乾〉、〈坤〉的階段。101到了宋代的蘇 軾(1037-1101)和程頤,便明確指出,卦變是由乙卦變成〈乾〉、〈坤〉,

再變成甲卦的過程。蘇軾《東坡〈易傳〉》說:

《易》有剛柔往來、上下相易之說。而其最著者,〈賁〉之〈彖〉

也。故學者治是,爭推其所從變。曰〈泰〉變為〈賁〉,此大惑 也。一卦之變為六十三,豈獨為〈賁〉也哉?學者徒知〈泰〉之 為〈賁〉,又烏知〈賁〉之不為〈泰〉乎?凡《易》之所謂剛柔 往來相易者,皆本諸〈乾〉〈坤〉也。〈乾〉施一陽於〈坤〉,以 化其一陰,而生三子,皆一陽而二陰。凡三子之卦有言剛來者,

明此本〈坤〉也,而〈乾〉來化之。〈坤〉施一陰於〈乾〉,以化 其一陽,而生三女,皆一陰而二陽。凡三女之卦有言柔來者,明 此本〈乾〉也,而〈坤〉來化之。凡言此者,皆三子三女相值之 卦也,非是卦也,則無是言也。102

其後程頤《易傳》亦說:

卦之變皆自〈乾〉、〈坤〉。先儒不達,故謂〈賁〉本是〈泰卦〉。

豈有〈乾〉〈坤〉重而為〈泰〉,又由〈泰〉而變之理?下〈離〉

本〈乾〉,中爻變而成〈離〉。上〈艮〉本〈坤〉,上爻變而成〈艮〉。

〈離〉在內故云柔來,〈艮〉在上故云剛上,非自下體而上也。

〈乾〉、〈坤〉變而為六子,八卦重而為六十四,皆由〈乾〉、〈坤〉

之變也。103

蘇、程二氏認為的卦變,就是說六十二卦都是由〈乾〉、〈坤〉二卦變來 的。二氏舉〈賁〉卦為例。有以為〈賁〉卦是由〈泰〉卦變來的。殊不 知〈賁〉卦〈離〉下〈艮〉上,下面的〈離〉卦是由〈乾〉卦中爻由陽

101 有關荀爽、虞翻的「卦變」說,可參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 一卷)》(濟南:齊魯書社,1994),頁 180-183、190-204。

102 宋•蘇軾,《東坡〈易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卷三,

頁4-5。

103 宋•程頤,《伊川〈易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卷二,

頁55。

變陰而來;上面的〈艮〉卦是由〈坤〉卦上爻由陰變陽而來。所以準確 地說,〈賁〉卦是由〈乾〉、〈坤〉卦變而來的,其餘六十一卦亦莫不如 此。此即所謂的「乾坤成卦說」。朱熹曾作〈卦變圖〉,載《易學啟蒙》

一書中,對卦變有不同看法,他認為一陰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姤〉

而來。二陰二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臨〉、〈遯〉而來。三陰三陽之卦 各二十,皆自〈泰〉、〈否〉而來。四陰四陽三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壯〉、

〈觀〉而來。五陰五陽之卦各六,皆自〈夬〉、〈剝〉而來。104朱熹的說 法和蘇軾、程頤都不同。宋末王應麟(1223-1296)亦服膺《啟蒙》之 說。105但明顧炎武(1613-1682)則取程頤《易傳》,認為六子之變,皆 出於〈乾〉、〈坤〉,無所謂由〈復〉、〈姤〉、〈臨〉、〈遯〉而來者。106當 代經學家屈萬里(1907-1979)解荀爽卦變之例,認為其說不能自圓,

並不可恃。107至於虞氏卦變之說,屈氏亦認為其自相枘鑿。108但金景芳 雖沒有解荀、虞說之文,卻完全服膺於蘇、程二氏之說,並舉〈損〉卦 為例說:

「〈損〉,損下益上」,怎麼叫「損下益上」?那就是把內卦看成

〈乾〉,把外卦看成〈坤〉。怎麼變成〈損〉了呢?內卦〈乾〉的 第三爻,陽爻變為陰爻了。外卦〈坤〉的第三爻,陰爻變為陽爻 了。從這個意義來說,是損下益上。〈損〉卦的〈六三〉談到「三 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實際上也是談這個問題。蘇

104 宋•朱熹,《〈易〉學啟蒙》,見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 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第一冊,頁259-311;又何澤恆,《王應麟之經史學》,見林慶彰主編,《中 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三編,第 18 冊,頁43。

105 何澤恆,《王應麟之經史學》,見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三編,第18 冊,頁 43-44。

106 明•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卷一,〈卦變〉條,頁5。

107 詳見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4),頁 119-121。

108 同前註,頁 136-147。

軾、程頤講卦變,認為各卦全是從〈乾〉、〈坤〉兩卦變來的。這 個意思看來是對的。〈乾〉純剛,〈坤〉純柔,以下各卦都是剛柔 交錯形成的。從〈損〉的結構意義來看,也是這樣。所以〈繫辭 傳〉講「〈乾〉〈坤〉《易》之蘊」,「〈乾〉〈坤〉《易》之門」,也 就是說,《易經》的安排,本來就是這樣,並不是穿鑿附會。應 當這樣認識。109

金氏所舉的〈損〉卦,是〈兌〉下(內卦)〈艮〉上(外卦)。下面的〈兌〉

卦是由〈乾〉卦上爻(第三爻)由陽變陰而來;上面的〈艮〉卦是由〈坤〉

卦上爻由陰變陽而來。所以〈損〉卦又是〈乾〉、〈坤〉的卦變。卦變是

《易》學上一個重要的觀念,其說由蘇、程二氏發其端,雖然有不同意 其說者,但歷來卻得到大部分《易》學家首肯,金氏不過是其中一人而 已。110

筆者認為卦變之說,應是由〈易大傳〉的義理之辭中啟發而來的一 個系統。〈易大傳〉說:「〈乾〉〈坤〉,其《易》之蘊邪?」「〈乾〉〈坤〉,

其《易》之門邪?」〈乾〉、〈坤〉是《易經》六十四卦的始蘊門戶,便 是說六十四卦都由〈乾〉、〈坤〉而來。〈易大傳〉又說:「〈乾〉〈坤〉成 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便是說沒 有〈乾〉、〈坤〉二卦,便沒有其餘六十二卦。〈易大傳〉三說:「是故闔 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是說《易經》六十四卦,是由〈乾〉、〈坤〉二卦一開一合而來。〈易大

109 金景芳,《〈周易〉講座》,頁 262。

110 卦變之例,除見於今本《周易》外,亦見於 1978 年春湖北江陵天星觀出土 的戰國中期(約350 B.C.左右)竹簡數字卦資料,其中據張政烺說,有遇〈姤〉

之〈解〉、遇〈訟〉之〈咸〉、遇〈噬嗑〉之〈乾〉、遇〈剝〉之〈坤〉、

遇〈剝〉之〈剝〉等卦變記錄;又1958-1959 小屯苗圃北地出土陶片上則有 遇〈豫〉之〈歸妹〉的記載;而《鄴中片羽第二集》爵範刻文則有遇〈中 孚〉之〈漸〉;張家坡卜骨有遇〈比〉之〈剝〉,可見卦變的資料自商代 已出現,歷西周、戰國都有存在(春秋則無),但這批資料上的卦變是如 何進行的,張氏並未說明,不可而知。張說見其〈《易》辨─近幾年根 據考古材料探討《周易》問題的綜述〉一文,收入氏著、李零等整理,《張 政烺論〈易〉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 51-54。

傳〉四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 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 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所謂剛柔相推相摩,便是指〈乾〉、〈坤〉

二卦。因為〈乾〉是純剛,〈坤〉是純柔。〈乾〉、〈坤〉相推相摩產生了 變化,即是〈乾〉、〈坤〉二卦產生了六十四卦。這便是筆者所說的「〈乾〉

〈坤〉成卦說」。這是根據《易》理而形成的一個系統。和〈易大傳〉

上篇第九章比較,我們便發現這個系統和第九章所說的卦象生成法有很 大的不同。第九章雖也說到「乾之策」、「坤之策」,但它所指的是陽爻 和陰爻,並不是〈乾〉、〈坤〉二卦。據第九章的筮法,每一卦的陽爻或 陰爻都是獨立地通過四營(分二、挂一、揲四、歸奇)三變而來,再由 十八變筮得六爻而形成一卦。所以每一卦都是占筮而來,而不是由

〈乾〉、〈坤〉二卦卦變而來的。而這就是筆者所說的「占筮成卦說」。

由此可見,第九章所述的成卦法,顯然又是另一套語言,另一個系統。

這樣不同的兩套語言,兩個系統,便只能理解為談〈乾〉〈坤〉成卦的,

和談占筮成卦的,本來便是獨立的兩篇。通行本〈易大傳〉的編者一時 不察,把兩個不同的成卦系統編在一起,做成前後扞格不入,兩者其實 是應該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