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可好可壞,好的環境可以支持、刺激以及挑戰學生邁 向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Newton & Smith, 1996) 。Strange (2001) 提出了四個用來

評估環境的基本模型,分別為物理模式 (Model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s) 、群 體共同模式 (Models of Human Aggregates) 、組織/結構模式 ( Models of

Structural /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知覺/建構模式 (Models of Perceptual / Constructed Environments) 。

物理模式包含所有校園中包含自然的和人為的物理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學校 的地理區位、天候溫度、噪音等;人為的環境包括建築設計、空間與景觀規劃、

生活與學習設施的安排等,二者交織形成物理環境中光線、噪音、氣溫、空氣品 質和美學的條件,而直接影響校園中人們的喜好和滿意度,甚至影響態度和行為 (Strange, 1996, 2003; Strange & Banning, 2001) 。

群體共同特質模式認為環境的特質是由處在其中的人所共同決定的,是居 於其中的人們主要特質的反映,而群體的共同特質亦影響居住於該環境的個體。

Moos (1976) 指出各種具有共同特殊背景的團體,會創造出不同的社會氣氛,並 轉而助長個人行為或態度的不同。因此,學校雖有相似的目標,但不同背景的群 體,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社會氣氛。群體共同特質模式除可幫助我們從居於其中 人們的主要特質去了解校園環境外,更告訴找們環境與人要一致 (congruence) 才能適配與發展。因此,學校可針對學生的共同特質特性觀察學生適應的狀況,

並提供學生適配環境的建議與安排 (Strange, 1996, 2003;Strange & Banning, 2001 ) 。

組織/結構模式強調環境的目標決定組織的結構,而組織的結構會影響組 織當中成員的行為或態度。在大學校園中不論是教室、學生活動中心、宿舍,都 會顯現組織系統的特質,每一場所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並透過團體的計畫或指導 原則、資源分配、權責劃分等組織的型態,以形成使用各種設施,維護或改變 這些場所的決定 (Strange, 1996, 2003; Strange & Banning, 2001) 。

知覺/建構模式強調個體對環境的主觀知覺,才是決定環境對個人的影響 及個人因應方式的主要因素 (Strange, 1996, 2003)。個體面對外在的物理環境與 社會環境時,會以個人關注的角度觀察環境的特徵,並以自己的背景經驗、人

格特質與需求,主觀的賦予環境特定的意義,而影響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由於環境的意義係由個人所賦予和解釋,因而又稱為建構的環境 (constructed environment) ,其與前述三種模式不同的是,強調參與者主觀的觀點,而認為 學生集體共同的知覺是對環境最好的解釋,也是了解學生在此環境中可能反應 的重要資訊。事實上,學生是否喜愛或滿意特定環境,決定於他們對環境的知 覺、建構和評價,而只有學生所知覺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才是真實的 (Strange, 1996, 2003: Strange & Banning, 2001) 。

Strange (2003) 指出,學校若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社群環境,協助學生參 與學習發展,必須透過三個層次的發展階段,如圖2-1 所示:

圖2-1 學習目標環境發展層次圖

(資料來源:Strange & Banning, 2001, p109;Strange, 2003, p310;黃玉,2005,p447)

根據Strange 的學習環境目的階層,要改善現有校園環境或宿舍環境,首先 要瞭解改進的意圖和目的,Strange 提出的三個層次可供學生事務人員規劃與設 計環境時做為參考,三層次分別為從安全與融入 (safety& inclusion) (安全與歸 屬感)、投入 (involvement) (參與、承諾、承擔角色)到社群 (community) (完 全、充分的成員) (Strange,2003) 。

而 Strange 進一步針對學校環境發展三層次,提出了四個面向的設計:

(一)促進融入與安全

社群(Community)

(完全的一份子)

參與(Involvement)

(參與、承諾、承擔角色)

安全與融入(Safety & Inclusion)

(歸屬與安全的需求)

1.物理環境上:如讓學生知道校園各處室位置、功能。

2.共同特質上:如針對不同學生次團體提供不同的安排。

3.組織上:如人性化的學校組織運作。

4.知覺建構上:如瞭解學生知覺的社會氣氛

(二)鼓勵參與

1.物理環境上:如方便學生使用各種設備、服務。

2.共同特質上:如為不同次團體設計不同的方案。

3.組織上:組織中鼓勵創新與多元。

4.知覺建構上:如促進學生參與的文化

(三)建立社群

1.物理環境上:如考量領域性、隱私性、適當空間大小的空間設計。

2.共同特質上:如環境能與學生特質適配並有區別性 3.組織上:如動態的組織結構

4.知覺建構上:如學校傳統及象徵器物等學校文化的形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