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李美蘭(2004)研究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以淡江大學為 例,探究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 價之情形,以及個人背景變項、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對社團評價的預測力,研究 發現不同性別、就讀學院、年級、住宿情形、父母態度、高中社團經驗、有無打 工的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

薛凱方(2004)研究的大學師生非正式互動的情形,及大學同儕間互動的情 形,以693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顯示:現今大學師生的非正式互動 頻率偏低,而互動的品質良好。此外,年級會影響大學師生非正式互動的頻率;

性別及學院別會影響師生非正式互動的品質;而現今大學生與同儕的互動頻率相 當頻繁,且互動的品質良好。與男性大學生相較,女性大學生與同儕的互動頻率 較高且互動品質較為良好。研究也指出,當大學師生非正式互動以及同儕間的互 動越頻繁且互動品質越良好時,大學生生活適應也越良好。

張雪梅(1999)在其「大學教育對學生衝擊情況」的研究發現,住宿生對大 學教育目標的期待、對學校環境的滿意度、以及是否積極參與校內活動等項目,

均比租屋在外或居住親友家或居住於自宅的學生更為正向。

教育部(2005)透過網路調查國內104所公私立大學校院各年級大學日間部

在學學生14591人之後,公布「大學生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 學習意向方面,當前國內大學生以住親友家之學生用功程度居首,平均每日花費 兩小時以上達43.9%,住宿者情況亦較佳;而在生活意向方面的結果,住校學生 在溫習課業所花費的時間或參加學校社團活動之比率為49.2%,較非住校者高出 許多。

Hernandez、Hogan與Hathaway (1999) 指出在最常測量的領域當中,住在學 校顯示是對學生發展與學習有正向影響的因素。住在宿舍裡頭會有較多與同儕和 老師互動的機會,且已經證實能夠形塑某些方面的認知成長 (Terenzini et al., 1996, p152)。在他們的研究中,住宿生在批判性思考能力表現出較多收穫,而在 閱讀技巧方面收穫較通勤生小。最顯著的效果發生在那些有特別方案的住宿生,

例如Living and Learning Center (LLC),或者像師生互動、學術指導、知識取向的 方案,以及同儕支持等,對住宿生有最深刻的效果。

Pascarella、Bohr 與 Nora (1993) 也有類似的研究,他們發現在他們所研究一 所大規模的、城會的研究型大學中的學生中,大一住宿生在批判性思考方面比通 勤生成長的多。這個研究的發現建議,住宿對於學生在大學中的智力以及個人成 長都有潛在的影響 ( Pascarella et al., 1993, p219 ) 。最特別的是,住在學校也被 認為在對文化多元性或挑戰有較大的開放性,或兩者都有 ( Edison et al., 1996, p.185 )

Astin (1977;1993) 及 Chickering (1974a) 在他們有關學生居住環境的研究中 指出,住在校外的學生發展的比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要來的慢。在通勤生和住宿 生比較的研究裡頭,Chickering (1974b) 發現住宿學生有較廣泛的經驗使得他們 較容易留在學校以及拿到學位。他推論當控制能力、學生先前的教育背景、先前 的課外活動、家庭背景等因素,住宿生學習與發展的成長,包含自主性,是超越 通勤生的。

澄清住宿生與通勤生的差異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支持先前的發 現,Astin (1993) 的研究推斷「住宿經驗有助於留住學生」。Herndon (1984) 也有

類似的發現,他發現住宿生比通勤生更容易在大學中成功以及畢業,對住宿生來 說,發生在大學生涯中的成長遠比那些不住在學校的學生要多。

Tryon (1983) 的研究指出,大學生的個人問題和心理需求可能會因為他們住 宿的情況而有不同。為了比較大學輔導中心裡頭,住宿生與通勤生問題的型態與 數量,這個研究找了345 位(152 住宿生,193 通勤生;177 個女性,168 個男性)

在1981-82 學年尋求個別諮商的學生作為分析對象。資料依據性別、問題的類型 與數量、住宿型態以及年級。

分析的結果顯示住宿生尋求個人問題的輔導方面比預期的多,而通勤生在尋 求兩個以上的問題方面比預期更高。54%的一年級生尋求輔導,只有 13%的三年 級生以及10%的四年級生會尋求輔導,而一年級生較常透過各種測驗來獲得回 饋,高年級生則傾向個人問題的輔導。雖然女性在學生中佔40%,卻有 51%接 受輔導的學生是女性。有個人問題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常出現在輔導中心,三年 級生是最多的一群,接著是二年級、一年級生。最後,三年級和二年級的住宿生 比通勤生更常出現在輔導中心,而四年級的通勤生較住宿生更常到輔導中心。

Sears (1998) 比較住宿生與通勤生在利他行為上的差異,他指出住宿生因為 較能獲得一些環境上以及發展上的機會,因此在利他行為的表現是較被預期的。

他以Georgia State 大學(以通勤生為主的都會型公立大學)的學生為對象,採訪 談、量表質量並進的方式研究學生的利他行為,在這個研究當中,量表的得分方 面住宿生的利他行為表現優於通勤生,而訪談的結果也支持這樣的說法,但是兩 者的差異並未達到顯著差異。Sears 推論,此研究結果和許多過去的研究或文獻 均強調通勤生與住宿生存在顯著差異的不同的原因,可能在於學校的性質。在以 通勤生為主的學校中,各項學生通勤生服務方案的設計會以通勤生為出發點,因 此相較於過往植基於以住宿為傳統的校園環境,兩種學生的差異便不那麼明顯。

Wood 與 Barbara (1986) 在 Pennsylvania State 大學進行了一個研究,企圖瞭 解年紀在25 歲以上的通勤生投入大學生活的程度。研究樣本為 502 個通勤生(住 在離學校5 英里外的地方)。問卷調查學生對於學校環境的態度,課外活動的投

入,文化/娛樂活動的投入,以及通勤生需求。502 份問卷中,有 174 份有效問卷 回收。在性別比例上近乎相等,73%介於 25 到 34 歲,有 26%在 35 到 54 歲。在 樣本中,有60%是全職學生。在理論的連結上,早期 Chickering 和 Astin 的研究 指出—通勤生在大學校園中不論學術及社交上投入的都較少,這個研究也支持了 這樣的說法。較年長的通勤生比較不喜歡在學校唸書,因此較難廣泛地投入校內 外的組織,也很少參與校內外活動,因此並不太覺得自己是學生團體中的一員,

大多數感到疏離、甚至孤立於校園的主流之外。這份研究發現這些通勤生需要更 好的停車設備、更彈性的日程安排、更多休息室或安靜的讀書場所,以及促進溝 通。

Hail (1997) 在 Southwest Missouri 州立大學的研究中,則以大學部通勤生 中,25 歲以下以及 25 歲或更年長(典型的全職非傳統學生)的學生為對象,瞭 解他們對學習需求的不同反應,例如校園訊息及資訊來源,校園服務、學術指導、

孩童照料等。而發展社會角色、學校資源的可及性、資訊以及學術指導是Hail 的四個主要研究方向,並研究傳統與非傳統年紀對於發展社會角色、校園資源可 及性、資訊以及訊息需求、孩童照料需求、修課動機以及工作比率的關係。

結果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年紀的確會造成學生需求的不同,不過,這個研 究的發現在多數的比較中兩個團體並無顯著差異。除了年紀外,通勤生似乎在特 性上相同點多於相異點。

Alford (1998) 的研究中提出,對傳統學生來說,校園社群的建立因為住在宿 舍而自然產生,友誼通常就在相同的興趣中發展出來。但對貧民區的通勤學生而 言,大學經驗被分為兩個部分,他們居住的社區以及學校。通勤生的研究指出這 樣的學生在適應學校方面比較有困難,因為他們仍與家庭環境有強烈的連結而保 持著原來的文化價值,對在學校中發展人際關係是種阻礙 (Alford,1995) 。

雖然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學校,家庭成員和鄰居同儕常常還是影響他們生活 最大的兩個團體,這些外部連結對不管是不是通勤的學生來說,都在他們在大學 中發展關係的形式有直接的影響 (Alford,1995;Tinto,1987) 。整體來說,考量鄰

居以及家庭阻礙通勤生融入大學的方式是輔導學生值得參考的面向。

Smith (1996) 的研究調查通勤生對於遠距教學的態度。調查對象為在 Purdue University 至少已經兩個學期的 397 位學生,結果指出,如果學生有機會選擇在 家在教室上某堂課,59%的人會選擇遠距教學,而這些學生當中超過半數為女 性。有30%的學生對遠距教學不感興趣,不論傳統年紀或較年長的學生當中,多 數喜歡教室裡頭的直接回饋、參與課堂討論、在課堂前後能夠與教師和同學互 動、以及身處一個以學習為焦點的場所。幾乎有半數學生喜歡有特定場所與特定 時間的上課結構,而當被問到是否在家透過遠距教學上課可以獲得滿足,大部分 都認為如果能結合一些課堂教學的話可以;29%的學生覺得整個課程都在家上課 是滿意的,而18%的學生覺得這樣不滿意。由這些結果可以推斷出當學生有遠距 教學的選擇時,他們仍是有所保留的,同時這份調查也指出要讓遠距教學同時能 兼顧傳統校園的學習型態對學校來說是一項花費很大的艱鉅工作。

在Elder (2006) 的研究則以 Tinto 以及 Kalsner 的探討學生流失的相關理論為 基礎,並假設通勤生的經驗可能會讓他們產生邊緣感而使他們存在較高的流失 率。為了瞭解通勤生的經驗,他以質性、現象學的方式進行研究,選取六個18-24

在Elder (2006) 的研究則以 Tinto 以及 Kalsner 的探討學生流失的相關理論為 基礎,並假設通勤生的經驗可能會讓他們產生邊緣感而使他們存在較高的流失 率。為了瞭解通勤生的經驗,他以質性、現象學的方式進行研究,選取六個18-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