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滿意度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研究—以台北縣市二十所大學校院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滿意度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研究—以台北縣市二十所大學校院為例"

Copied!
2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市大學校院通勤生之學習需求與學習投入之影 響,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陳述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進行名詞釋義,第四節提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敘述研究價值與重要 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學生事務服務對象日趨多元 高等教育目標在於培養人才乃不爭之事實,然而培養怎樣的人才在不同的 時空背景下會有不同的詮釋。近年來,全人教育的理念漸漸獲得各大學校院的認 同,體認高等教育不再僅為一職業養成的機構,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已成為各大 學校院積極追求的目標。依據大學法及相關法規,國家高等教育之主要目的,在 於培育國家高級人才,因此,大學校院有責任培育出具有崇高理想,豐富知識, 專業素養,卓越能力,篤實作法及樂觀進取人生態度的青年人(教育部訓育委員 會,2004)。 在前述的脈絡下,刺激了大學政策隨之調整,學校需正視顧客之需求。大學 主要的內部顧客是學生,而大學中的學生事務工作則是站在服務學生及促進學生 發展的第一線,學生事務工作朝向專業化更是提昇服務品質與績效之重要課題。 近年來,大學校院的數量快速增加,專科學校升格改制的校數也逐漸提升, 各校性質的不同使得學生事務工作越趨複雜,尤其學生數因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增 而增加,學生在素質上的差異甚大,以往以對待單一類型學生(傳統年紀、住宿) 為主的學務工作,已不敷時代需求,如何滿足不同族群學生的需要,促進全體學 生的學習與發展,是學生事務工作當前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教育部訓委會,. 1.

(2) 2005)。 九十三年度的教育部訓育委員會「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 略規劃報告」研擬了十三項策略與具體措施,其中第十一項「建立多元文化校園, 並為不同特質學生提供合適的參與、學習及成功機會」中,即強調學務工作應針 對不同背景學生的需要訂定適當的輔導與輔助策略,並應設計相關方案與安排適 當環境給予特別關注與輔導,讓每個學生均有相同的參與、學習及成功機會(訓 委會,2004)。 綜上所述,現今學生事務工作在整個高等教育脈絡變遷的影響下,工作範 圍、內容、本質及體制方面都面臨與過去不同之境況,在肩負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的前提下,因學生的多元背景而遭逢許多新的挑戰,如外籍生、轉學生以及通勤 生等,均是現今學務工作必須了解與協助的對象。. 二、通勤生佔學生中相當高之比例,但學校普遍缺乏輔導措施與方案 承上所述,隨著大學校院規模之擴張,大學校院的學生數也隨之增加,目前 我國大學校院學生人數約 132 萬餘人,然而各校在校地、經費等限制下,能提供 的校舍並不充足。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08)所提供的資料,目前住校的學生數 為 27 萬餘人,約佔總人數的 20.5%,也就是說,將近有八成的學生為通勤生, 所佔的比例相當高。 以台北縣市地區的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大學、私立東吳大學以及國立台灣科 技大學四所大學校院為例,台灣大學之學生總數由民國 90 年的 27504 人增加至 96 學年度的 33316 人,而 27 棟宿舍的容納人數約為九千三百餘人,通勤生佔學 生總數之比例約為 72%。政治大學 96 學年度之住宿生人數為 5992 人,而其學生 總數為 15391 人,通勤生佔學生總數之比例約為 61%。東吳大學自民國 91 年松 江學舍落成後,宿舍床位數即維持 1300 床,而其學生數至 96 學年度已攀升至 15751 人,通勤生佔學生總數之比例高達 92%。台灣科技大學 96 學年度之學生 人數為 9668 人,住宿生為 2691 人,通勤生之比例約為 72%(教育部統計處, 2.

(3) 2008)。 然而,即使各校學生宿舍均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各校現有宿舍床位卻仍有 空缺,有的學校甚至缺住床位佔總床位數的二成以上,進一步究其原因觀察則多 為宿舍老舊,硬體設施較差,以及管理辦法如門禁、管制時間等,以致學生不願 住宿而改住校外(黃玉,2004),另一方面,台北縣市為典型的都會地區,在學 校選擇較其他地區為多的情況下(台北縣市之大學校院數即佔全國大學校院總數 的四分之一),就近就讀為許多學子的重要考量,同時,都會地區所提供的打工 機會較多,也是吸引當地學生就近就讀的因素之一。因此,台北縣市各大學校院 學生在校外租屋、與家人同住或住在親友家的情況相當普遍,相較於中南部學校 住宿機會較多的情況來看,在台北縣市中,通勤生是大學校院中一相當大的學生 族群,因此本研究決定以台北縣市之大學校院為起點,開啟國內通勤生之研究。 根據中國時報 2007 年 1 月 16 號的報導,東華大學楊超甯同學因為租屋糾 紛,自殺身亡震撼了東華大學(徐誌謙,2007) 。七百多位同學發起「有一份心, 盡一份力」靜坐連署,要求建立學生校外租屋安全機制,提供各項資訊與協助。 副校長張瑞雄表示,學校會研究成立學生住宿服務組,並調查事件處理過程中學 校人員有無疏失。而透過網路查詢,目前有此類組織的大學校院並不多,如台大 在學務處下設有「學生住宿服務組」,提供學生校內外住宿問題與法律諮詢,淡 大亦有類似服務。發起同學吳貞育指出,雖然學校網站設有租屋資訊網,供同學 查詢校外租屋資訊,但沒有提供專業服務管道,且對曾與學生發生租屋糾紛的房 東,學校竟無法幫助學生採取有效、妥善的調解措施。2008 年 7 月 5 日由中天 電視台所開闢的「大學生了沒」節目,亦以「校外租屋問題多」為題探討大學生 校外租屋的種種困難與因應,上述事件凸顯了學校重視校外租賃學生之必要,校 外租賃學生即為本研究所定義之通勤生重要族群一環。. 3.

(4) 貳、研究動機 一、國外對通勤生研究相當重視 美國有關大學校院通勤生之研究,從 1970 年代便已起步,當時的研究著眼 在通勤生與住宿生學習經驗上的不同,也開始關心並計算在美國高等教育中通勤 生族群的數量,並指出通勤生有其不同的特性與特殊的學習需求。1980 年代起, 更多有關通勤生的研究陸續發表,許多大學開始調查學校通勤生的需求,亦有許 多學者疾呼為通勤生設計方案的必要性 (Jacoby, 1989; Ortman, 1995; Rue, 1981) 。而 1990 年代後,以通勤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 「通 勤生」在美國高等教育中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了。 美國大學迄 1998 年已有超過 86%的比例為通勤生 (Horn & Berktold, 1998) ,長期以來,美國高等教育的住宿文化製造了通勤生和學校間的隔閡,大 學校院常常有所誤解,認為為住宿學生做的事情也同樣對通勤生有所助益。1979 年正式成立的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CAS) 在 1986 年出版第一本的「高等教育專業標準與指導原則」 (The Boo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Higher Education) ,包含十六個實務工作 準則,為協助實務工作者針對每一個工作標準落實並能作自我評量,而通勤生即 為其中之一。CAS 對通勤生方案 (Commuter student programs, CSP) 服務的標準 和指導準則提供了一個學校自我檢視和發展方案的基礎,在(一)任務;(二) 方案;(三)領導;(四)組織與管理;(五)人力資源;(六)財物資源;(七) 設備和技術;(八)法律責任;(九)平等機會;(十)學校與外部關係;(十一) 多元性;(十二)倫理標準;(十三)評量,共十三個方面詳述其工作準則。 此外,期刊以及論文亦有相當多觸及通勤生的研究,例如 The Student as Commuter: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al response. (Jacoby, 1989) 、The collegiate experience of first term traditional age commuter students (Johnson, 1991) 、Accommodating commuter students--The majority! 4.

(5) (Jacoby, 1994) 、Traditional-aged commuter student usage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student services at four-year institutions (Dunham, 2000) 、Integration and marginality: Narratives of commuter students (Elder, 2006) 等。這些期刊文章與會 議論文指出,通勤生的教育目標和一般住宿的學生是一樣高的,他們希望在學習 時能融入學校的社群當中,但是他們有更多挑戰,如平衡工作、家庭等,而通勤 生通常無法透過室友、住宿生在休息室的對話或學校的公佈欄來學習與學校社群 有關的細節,以致於在學習投入方面會比住宿學生困難許多。 而相關文獻除了不斷強調通勤生是校園中一個亟需關注的學生族群外,也從 各種面向的理論基礎來探討通勤學生的問題,提出不少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同 時,更歸納出許多影響通勤學生學習投入、校園適應、學業成功等方面的變項, 如年紀、性別、宗教背景、社經地位、財務狀況、工作狀況、家庭狀況、生活安 排、校園距離、交通模式、教育期望以及學術能力等 (Jacoby, 1989) 。. 二、國內通勤生之研究尚未起步 相較於美國高等教育對於通勤生之重視,國內對於通勤生的關注便顯得亟需 加強,目前國內對於大學校院學生的相關研究均以一般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 多元學生族群為主要對象的研究並不多見,目前僅有少數對同志學生、僑生、成 人學生等的相關研究,如: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吳明玲,2005) 、 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為例(張毓 凌,2004) 、從「107 號房」到同志文化研究社─女同志認同、現身與同志學生社 團的關係(王思萍,2002)、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之研究 ─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為例(劉鎔毓,2007)、大學轉學生轉學因素與轉 學適應之研究--以六所大學為例(洪錦珠,2007)等。 然而,以通勤生為題之專門研究卻付之闕如,反映國內高等教育長期對此一 議題的忽略,究其主要原因,在於一般大學校院仍未將通勤生視為一個重要議. 5.

(6) 題,在前述高等教育脈絡的變遷以及通勤生人數增加的趨勢之下,針對此類學生 進行深入的瞭解,是各大學校院必須重視的工作面向。 目前在國內相關研究中,通勤生多作為以住宿生為主之研究中,相對於住宿 生之變項,而其結果大多顯示住宿生在學習發展上較通勤生來得好,如教育部 (2005)所公布的「大學生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即指出,住校學生在溫習 課業所花費的時間或參加學校社團活動之比率為 49.2%,較非住校者高出許多。 而研究者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彭森明教授主持的「台灣高 等教育資料庫」 (2007)中,94 年度大一以及大三問卷部分的資料進行分析,以 大學生居住之狀況為自變項,比較住宿與非住宿生之學習投入狀況,在課堂表 現、社團參與以及同儕互動等方面,也都呈現住宿生多於非住宿生的情形。 由於國內尚無專門針對通勤生之相關研究,因此首要之工作便在於定義通勤 生之族群,以及瞭解通勤生的普遍需要、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情況以及學習上所 遭遇之困難,才能促使各校能採取適當的措施與方案,以利提升學生服務工作的 內涵與層次,改善通勤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三、研究者個人之經驗 研究者在大學時期住學生宿舍,同儕互動相當頻繁,除了課業上的相互扶持 外,同學們生活上的互相照應,對從桃園遠下高雄求學的研究者來說,的確是相 當大的支持,而當時對通勤同學的印象總是來去匆匆,除了在課堂上見面外,沒 有什麼機會能夠認識他們,班上的活動也鮮少看到他們的出現。 研究者自研究所起開始通勤,兩年多來,深深感受通勤對學習造成的挑戰。 碩一在校外租賃,發現身為通勤生在求學上會遭遇的困境,一來租賃訊息搜尋不 易,二來與同學互動的時間明顯減少,常會因此遺漏許多課業上的相關訊息,例 如選課、加退選的時機。碩二上時在東吳大學的「學生事務專業實習」中,瞭解 到不同學校對於通勤生的政策與方案有很大的落差,例如東吳大學在校外租賃方. 6.

(7) 面做得相當完善,不但系統性的提供學生良好的租屋訊息,也對校外租賃的學生 有定時的追蹤與輔導,不過,普遍來說一般大學校院對通勤生缺乏照顧,許多學 校在置物櫃、交誼廳等基本硬體設施都相當不足,對於通勤生的學習與發展,更 缺少特別的關注與投入。 研究者在與其他通勤同學的心得交換中也發現,通勤除了花費時間之外,也 會影響學習動機,例如氣候因素或交通狀況很差的時候,有些同學會乾脆選擇蹺 課,或者因此影響上課的情緒,造成學習效果不彰。更重要的,通勤減少了停留 在校園裡的時間,久而久之,很多通勤的同學覺得自己僅是學校的過客,無法對 學校產生認同與歸屬感。瞭解多元的學生背景並予以適切的幫助是學務工作的重 要目標之一,通勤生既已為學生族群之一大宗,探究其特性並瞭解其學習需求應 是不容待緩的工作。. 參、小結 由於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伴隨使學生事務服務對象日趨多元,其中,通勤 學生佔有相當高的比例,而長期以來卻普遍缺乏專門針對通勤學生的輔導方案與 措施,相較於美國對通勤生研究的重視,以及從東華大學女同學因租屋糾紛自殺 的事件,凸顯國內亟需重視通勤生學習與發展之議題,投入通勤學生的相關研究 是國內高等教育刻不容緩的工作。 因此,承上述之脈絡,國內首要之研究應為瞭解大學校院通勤生的學習需求 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程度。目前各大學校院對於通勤學生的照顧與方案提供上 可說相當之貧乏,一方面各校缺乏將「通勤生」視為校園一重要學生族群之認識, 二方面,相關人員不瞭解通勤學生特殊之學習需求,無從提供促進通勤生學習與 發展之措施和機會,同時,從相關研究也可得知通勤生學習投入狀況是值得深入 去探究及瞭解的,因此,瞭解通勤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促進他們學習與發展的第一 步,同時,透過瞭解通勤學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現況的調查,亦為相關人員據以. 7.

(8) 瞭解通勤學生之學習困難,並對症下藥以改善通勤學生學習品質的重要工作。 此外,國外的相關研究指出,年齡、性別、宗教背景、社經地位、財務狀況、 工作狀況、家庭狀況、生活安排、校園距離、交通模式、教育期望以及學術能力 等,是影響通勤學生學習投入、校園適應與學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Jacoby, 1989) ,因此,本研究在個人背景部分,除了參考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外,亦參 酌國內與大學生學習發展有關之相關研究(洪幸妙,1996;許淑穗,1997;薛凱 方,2004;李美蘭,2004;楊淑民,2005)建構本研究之個人背景變項。同時, 台灣高等教育近年大量擴增,不同類型學校快速增加,由於台灣不同類型之大學 校院各有其不同之發展脈絡,在目標、規模、歷史、校風、服務等方面各異其趣, 根據黃玉(2006)的研究指出,不同類型學校對大一學生之學習、情緒、成熟人 際、興趣目標四方面的主要適應與發展情況有不同影響,本研究在探討通勤生學 習需求與學習投入時,亦將學校類型視為一重要之影響變項,以期瞭解學校類型 對於通勤生學習與發展可能產生之影響。 綜上所述,國外相關的論點、變項以及目前國內對於大學生學習發展的相關 研究是否可以用來研究或解釋台灣今日的大學通勤生,是一值得探討的問題。職 是之故,本研究基於相關研究指出通勤生重要之個人背景變項以及學校類型變 項,除瞭解通勤生學習需求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情形外,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及 學校類型變項之通勤學生在學習需求與學習投入方面的關係,同時從學校數、通 勤生人數最多,並為典型都會地區的台北縣市為研究出發點,希望喚起各大學校 院對通勤生議題之重視,也期待研究之結果能作為各校促進通勤學生之學習與發 展上的參考。. 8.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探討台北縣市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 與通勤對學習投入之影響,研究之目的、問題與假設分別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瞭解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與學習需求滿意度之情況。 二、瞭解大學校院通勤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情況。 三、比較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與滿意度是否因個人背景而有差 異。 四、比較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與滿意度是否因學校類型而有差 異。 五、比較大學校院通勤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是否因個人背景、學校類型而有 差異。 六、探究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學習需求滿意度與通勤影響學習 投入的關係。 七、歸納研究結果,對教育主管機關及大學校院通勤生服務方案提出相關之 建議。. 貳、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與學習需求滿意度之情況為何? 二、大學校院通勤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情況為何? 三、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及學習需求滿意度(通勤生服務方案面 向、人際互動與學習面向、學校重視與支持面向、行政與設備面向)是 否因個人背景(性別、年齡、日、夜(進修推廣)間部、年級、主修領 域、工作狀況、住宿情形、通勤時間、通勤方式、社經背景)而有差異? 假設3-1 不同性別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案」、 「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 9.

(10) 顯著差異。 假設3-2 不同年齡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案」、 「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 顯著差異。 假設3-3 日、夜(進修推廣)間部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 生服務方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 與設備」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4 不同年級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案」、 「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 顯著差異。 假設3-5 不同主修領域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6 不同工作狀況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7 不同住宿情形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8 不同通勤時間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9 不同通勤方式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10 不同社經背景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 10.

(11)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11 不同性別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案」、 「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 顯著差異。 假設3-12 不同年齡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案」、 「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 顯著差異。 假設3-13 日、夜(進修推廣)間部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 勤生服務方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 政與設備」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14 不同年級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案」、 「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 顯著差異。 假設3-15 不同主修領域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16 不同工作狀況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17 不同住宿情形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18 不同通勤時間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11.

(12) 假設3-19 不同通勤方式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3-20 不同社經背景之大學通勤生在學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 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 面向有顯著差異。. 四、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與學習需求滿意度(通勤生服務方案面 向、人際互動與學習面向、學校重視與支持面向、行政與設備面向)是 否因學校類型(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校院、私立技職校院) 而有差異? 假設 4-1 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校院、私立技職校院之通勤生在學 習需求重要性的「通勤生服務方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 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 4-2 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校院、私立技職校院之通勤生在學 習需求滿意度的「通勤生服務方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 視與支持」以及「行政與設備」面向有顯著差異。. 五、大學校院通勤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課業學習面向、課外活動參與面向、 師生互動面向、同儕互動面向)是否因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年 級、主修領域、工作狀況、住宿情形、通勤時間、通勤方式、社經背景) 而有差異? 假設5-1 不同性別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課 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2 不同年齡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課 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12.

(13) 假設5-3 日、夜(進修推廣)間部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 業學習」、「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 顯著差異。 假設5-4 不同年級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課 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5 不同主修領域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 「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6 不同工作狀況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 「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7 不同住宿情形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 「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8 不同通勤時間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 「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9 不同通勤方式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 「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假設5-10 不同社經背景之大學通勤生在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 「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六、大學校院通勤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課業學習面向、課外活動參與面向、 師生互動面向、同儕互動面向)是否因學校類型(公立大學、私立大學、 公立技職校院、私立技職校院)而有差異? 假設 6-1 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校院、私立技職校院之通勤生在通 勤影響學習投入的「課業學習」、「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以 及「同儕互動」面向有顯著差異。. 七、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滿意度)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的關 13.

(14) 係如何? 假設 7-1 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各面向與不同面向之通勤影響學 習投入有顯著典型相關。 假設 7-2 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滿意度各面向與不同面向之通勤影響學 習投入有顯著典型相關。. 14.

(1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之題目為「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研究—以 台北縣市二十所學校為例」 ,茲將相關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壹、大學校院 大學校院係指依據大學法及私立學校法之規定並報經教育部核准之公私立 大學及獨立學院。除一般公私立綜合大學外,同時也包括公私立技術學院、師範 校院及科技大學。而本研究之大學校院係指台北縣市地區之二十所大學校院(國 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 台北大學、私立東吳大學、私立淡江大學、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私立輔仁大學、 私立實踐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私 立華夏技術學院、私立中國科技大學、私立聖約翰科技大學、私立致理技術學院、 私立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私立中華技術學院、私立亞東技術學院)。. 貳、通勤生 通勤生係指所有不住在學校於校園內所提供住所的學生 (Jacoby, 1989) 。本 研究所指之通勤生,係為 96 學年度台北縣市 20 所大學校院當中,不居住於學校 在校園內所提供住所之公私立大學及公私立技職校院在學日、夜(進修推廣)間 部共 775 位學生。. 參、學校類型 本研究所稱之「學校類型」,係指台北縣市大學校院中之公立大學、私立大 學、公立技職校院、私立技職校院四種類型學校,大學部分包含一般大學、師範 大學;技職校院部分包含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專科學校則不包含在內。本研究 共所選取 20 所大學校院,其中包含公立大學 5 所、私立大學 5 所、公立技職校. 15.

(16) 院 3 所及私立技職校院 7 所。. 肆、個人背景 本研究所稱的「個人背景」,係指台北縣市二十所大學校院通勤生,在本研 究中作為自變項的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日夜(進修推廣)間部、年齡、 年級、主修領域、工作狀況、外宿情形、通勤時間、通勤方式、社經背景。其中, 性別分為男、女;年齡層分為「傳統年紀」(22 歲以下)、「非傳統年紀」(23 歲 以上)二組;年級分為「一年級」 、 「二年級」 、 「三年級」 、 「四年級」四組;主修 領域分為「文、史、哲學」 、 「醫、農、生命科學」 、 「理、資電、工程、機械」 、 「商 業管理」 、 「法律、政治、公行」 、 「心理、社會、教育」 、 「藝術、建築、設計」 、 「新 聞傳播科學」八類;每週平均通勤時間分為「0-1 小時」 、 「1.1-4.9 小時」 、 「5.0-9.9 小時」 、 「10 小時以上」四類;每日平均通勤時間分為「0-0.4 小時」 、 「0.5-0.9 小 時」 、 「1.0-1.9 小時」 、 「2 小時以上」四類;工作狀況分為「目前有全職工作」 、 「目 前有兼職工作」「目前沒有工作」三類;外宿情形分「與家人、親戚同住」、「與 同學、朋友合住」 、 「自住」三類;父母教育程度分為「不識字」 、 「小學畢業或肄 業、未上學但識字」 、 「國中、高中、高職畢業或肄業」 、 「大學、學院、專科畢業 或肄業」 、 「研究所畢業或肄業」四類;通勤方式分「機車」 、 「汽車」 、 「大眾運輸 工具」、 「校車」、「其他」、「兩種以上交通工具」六類。. 伍、學習需求 林振春(1993)認為「學習需求」是個體生命發展過程中,為完成各發展階 段任務,所需要藉教育手段以滿足發展需求的各項教育措施。依據此定義及國外 相關文獻探討之學習需求內涵,本研究所指之學習需求,係由大學校院通勤生在 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理論及研究文獻自編之「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問卷」 的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學習需求(重要性、滿意度)越高。問卷包含兩個部 16.

(17) 分,第一部分為學習需求重要性,程度分為不重要、有點重要、重要與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為學習需求滿意度,程度分為很不滿意、不太滿意、滿意、非常滿意。 問卷內容包含四個主要層面:一、通勤生服務方案。二、人際互動與學習。三、 學校重視與支持。四、行政與設備。. 陸、通勤影響學習投入 Astin (1984) 將學習投入定義為學生在學習經驗中,其所投入身心精力的總 和,而學習投入的程度可以用質的與量的方式來測量。他所指的學生學習經驗涵 蓋教室內的學習以及課外活動的參與。 本研究所指之「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係指大學校院通勤生在「大學校院通 勤生通勤影響學習投入量表」的得分,本研究為深入瞭解通勤因素對學生各項投 入的影響,在量表各題項的敘述上均以通勤因素為出發點,因此得分越高,表示 其學習投入受通勤影響之程度越高。量表共分為四個主要層面:一、課業學習。 二、課外活動參與。三、師生互動。四、同儕互動。量表之選項分為非常不符合、 不太符合、有時符合、符合與非常符合。. 17.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及限制,將分從文獻、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等三方面說明 之。. 壹、文獻方面 有關相關文獻探討之部分,本研究主要以美國學生事務的專書和文獻為主, 而少有國內和其他國家的文獻,最主要的原因係美國為學生事務專業學術研究的 大本營,而國內在大學校院通勤學生的研究尚待開發。因此,文獻探討的結果反 映的是美國大學校院的背景以及觀點,對於大學學生事務專業剛起步的國內而 言,可參考作為對國內通勤學生的理解,但無法直接說明或採為國內實徵研究的 基礎。. 貳、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地區大學校院通勤生為研究標的,但進行研究中,在取 得四十所學校所有通勤生母群資料時發生困難,有些學校沒有該項資料或基於隱 私不願提供,因「學校類型」差異是本研究重要研究主題,故只能依照台北縣市 四十所大學校院學校類型比例選取二十所學校作為研究樣本,而取得之 20 所學 校係研究者透過所上在職專班之學長姐及服務於各校學務處之同學協助而得,而 在二十所學校內亦無法取得所有通勤生之完整「個人背景」分佈資料,故無法按 照本研究之「個人背景」分層隨機取樣,但在各校取樣上已儘量要求兼顧各項「個 人背景」,因此,本研究抽樣上屬方便取樣,研究結果之推論受此限制。. 參、研究方法方面 一、本研究之研究法採量化研究取向之問卷調查法,透過本研究僅能瞭解台北縣 市二十所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以及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現況及其間的. 18.

(19) 關係,無法解釋現象以及關係背後的「為何」及「如何」的問題。 二、本研究問卷調查所使用之問卷,係屬自陳式量表,受試者在填答時可能會因 為社會期許或心理防衛等作用,而對題目反應有所保留。 三、本研究期望探究台灣地區台北縣市二十所大學校院通勤生在學習需求與通勤 影響學習投入可能有的不同差異,其結果可作為該二十所學校思考與檢視其 通勤學生之特性與需求,但無法推論出國內普遍而概括的現象。. 19.

(20) 第五節. 研究價值與重要性. 壹、凸顯大學校院通勤學生族群之重要性 大學校院通勤生在國內尚未成為一研究議題,然而以國內大學校院通勤學生 族群之多,自不可忽視其存在。本研究之價值之一即在於凸顯大學校院通勤生作 為國內一研究議題之必要,由國外相關文獻與研究之介紹與彙整,強調重視通勤 學生族群學習之重要性與其理論基礎,並藉由本研究之提出,引發大學校院相關 人員對於校園中通勤學生族群之注意,同時,吸引更多後續學術研究者對於此一 議題之投入。. 貳、促進參與研究之通勤學生對自身學習之重視 本研究之進行,能夠讓參與之通勤學生反思與表達其學習上之特殊需求,透 過問卷不同的需求面向,刺激通勤學生對自身學習環境與學習品質之重視。同 時,透過問卷促使參與學生對於「通勤生」一詞建立認同感,認識其作為校園文 化中多元社群之一,進而有建立其自身社群之可能。. 參、提供學生事務實務工作提升之參考 本研究之結果,除在瞭解大學校院通勤學生之學習需求與學習投入之影響 外,更可作為相關校院據以提升自身學務工作之參考。目前國內大學校院有關通 勤學生之學習通勤生服務方案寥寥無幾,除了未能瞭解通勤學生之特殊學習需求 與困難外,缺乏參考之模範亦為發展通勤生方案之困境,而本研究之文獻探討部 分除探討通勤學生之相關理論基礎外,亦提供許多國外優良之實務工作範例,學 務工作人員若能在瞭解國內通勤學生之特殊性後,對照優良之實務範例,對於通 勤生方案之提升必有相當助益。. 2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相關文 獻。在本章中研究者將相關文獻彙整為三節,第一節首先說明大學通勤生及其學 習需求;第二節介紹美國大學對通勤生服務要求之態度與準則;第三節探討國內 外通勤生學習需求與學習投入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大學通勤生及其學習需求. 本節介紹美國學者為通勤生所下之定義,以及描述美國通勤生在校園適應、 課業學習以及師生、同儕關係等發展上的共同特質,並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 鑑與發展研究中心彭森明(2006)主持的「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所得之結果, 說明國內通勤生學習與發展之現況。. 壹、大學通勤生之定義與意涵 Jacoby (1989) 將通勤生定義為所有不住在學校於校園內所提供住所的學 生。Ortman (1995) 在 Commute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除了呼 應 Jacoby 之闡釋,清楚定義了通勤生之性質,也提出學校應該關注此一族群的 重要性。他指出今日的學生已經不像過往,取代傳統、年輕的男性白人,今日的 學生族群有漸增的成人、女性、少數族群以及兼職的學生。美國大學自 1998 年 已有超過 86%的比例為通勤生 (Horn & Berktold, 1998) ,而通勤生將會持續的增 加且變得更多元。 Banning 與 Hughe (1986) 認為通勤生是高等教育中最大、最複雜與多元的族 群。他們指出通勤生通常在學校上完課以後就回家,並可能有其他的角色或責 任,因此沒有時間在課堂外與教師、同儕發展關係,失去同儕的支持將使他們成 為高風險的學生。雖然通勤生是多數,但他們卻普遍遭到學校的忽略或誤解。例 如,通勤生被認為是冷淡的、對校園生活缺乏興趣的。 21.

(22) 事實上,通勤生的教育目標和住宿生是一樣高的,他們希望在學習中融入學 校的社群當中,但是他們有更多挑戰,如平衡工作、家庭等。然而毫無疑問的, 某些通勤生或住宿的學生只希望能獲得文憑,但重要的是不能假設所有的通勤生 都如此。 雖然通勤生的成員多元,他們還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與關切。例如交通問題、 夜歸的安全問題、停車問題等;以住宿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空間就在學校裡頭, 這和他們的學生生活是重疊、相容的,而通勤生的生活空間則交織在他們的交通 工具以及背包或書包中 (Banning & Hughe, 1986) 。. 貳、通勤生的基本需求和關注 由於時間掌控上的困難,通勤生在建立校園歸屬感方面有更多的困難。他們 常會認為學校把他們當作外部的學生而不比住宿生重要。 根據 Likins (1991) 的研究,在 1382 名通勤生中有 65%的學生想要更融入學 校。而在大多數的大學校院中,並沒有替通勤生提供置物櫃以及休息空間,而在 課程中也沒有建立師生以及同儕間關係的方法。對通勤生而言即使是課堂外,想 要和老師有所接觸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雖然通勤生本身的背景是多元的,他們仍有一些共同的需求和關注,主要包 括以下幾種 (Wilmes & Quade,1986) : 一、交通問題 因為交通問題,通勤生常會把課排得很密,以至於很少有時間待在校園 裡頭。因此,課程、服務以及方案的方便性便顯得重要。 二、多重的生活角色 很多通勤生有工作,有的還得兼顧家庭、小孩等,因此,他們在校園各 種活動投入上選擇的很小心,活動能為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是他們決定參 與與否的一個主要因素。. 22.

(23) 三、整合支持系統 支持系統對通勤生來說通常會在校園外,例如家人、小孩、兄弟姊妹、 同事等。每個學期通勤生都必須在上述對象中取得協調,若這些重要他人缺 乏對於高等教育中各種挑戰和機會的認識,通勤生在協調上會更加困難。 四、發展歸屬感 通勤生通常會缺少一種歸屬於學校的感受,或者覺得自己並不是學校想 要的學生。有些學校沒辦法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例如置物櫃、休息室,在許 多案例中,學校沒有適當的機會讓通勤生和教師、職員以及其他學生建立關 係。如果沒有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人很難和一個地方產生連結。沒有歸屬 感的學生會抱怨他的大學經驗本質就好像生活在人聲鼎沸的超級市場或加 油站一般。 基於這些問題與挑戰,Astin (1985) 指出大學必須明暸事實上每個學校的政 策和實務都會影響學生如何投資他的時間,以及他願意投入多少努力在他的學業 上。. 參、通勤生之學習困難 大學人員並不瞭解通勤生的需要,相關人員並未在實務、政策和方案上針對 通勤生的需要一起合作 (Jacoby, 1989) 。不論在研究或實務上,通勤生常被視為 一個單一群體,在促進大學適應方面,他們的多元性並沒有被考量,甚至大學人 員一直以來都習慣於以對待住宿生的方式來對待通勤生,以致於忽略通勤生的多 元以及獨特性,無法發展適當的政策與方案。 許多大學人員認為通勤生較不重視他們的學習,他們認為通勤生對自己的學 習所應達到的成就缺乏承諾。這樣的迷思讓教育人員進而覺得通勤生不用什麼特 別的關注和服務,事實上,如果教育人員不投入時間去瞭解通勤生,他們不會瞭 解通勤生的複雜性。許多教育者認為通勤生在學術上不如住宿生,這樣的假設是. 23.

(24) 毫無根據的。同時,他們也會認為通勤生無法發展出住宿生藉由不同學習經驗中 所發展出的成熟和自主。 Jacoby (1989) 指出,高等教育住宿傳統的優勢不斷的影響學校政策與實務 的發展,即便是那些以通勤生為主的學校。大多數的老師和行政人員都是在傳統 住宿學校中獲得學位,並傾向將自身在其他教育環境經驗中的價值和目標加諸於 現在的學校。行政人員常單純地認為可以用停車場來代替宿舍服務通勤生,而維 持本質上相同的課程和方案的形式,學校裡頭大多的準備、訓練以及學生事務參 與人員的專業工作一直都是以住宿生為主,住宿大廳從很早開始便一直是學生發 展相關活動的重要場所,比其他任何的學生服務要多;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學術 研究方面,學生發展理論和模式一直以來也都建立在傳統年紀、住宿的大學生身 上。 Bolender (1994) 指出通勤生通常沒辦法透過下列管道學習與學校社群有關 的細節:(一)閱讀學校餐廳或宿舍的公佈欄;(二)室友;(三)住宿生休息室 的對話;(四)校園中緊密的非正式社交網(朋友或同學)。 而給通勤生的溝通資訊(攸關需要的行政程序和可獲得的校園服務)是學校 需要特別努力的一部份 (Copland, 1989; Jacoby 1989) 。通勤生一般很難會注意 到那些和他們有關的學校服務,但學校不僅必須讓他們注意到相關的服務,也必 須讓他們知道這些服務是對所有學生開放的。 此外,通勤生的研究在量與廣度都很不足,許多的研究都以住宿經驗即為大 學經驗的前提去做的,通勤生的經驗顯得較不正統或者不值得注意。同時,通勤 生的研究通常是不一致且不確定的,這也是造成學校人員無法瞭解通勤生,而不 能提供適切幫助的因素之一。. 肆、通勤生學習與發展之相關理論 Chaffee (1987) 提出幾個理論框架,並提供我們在瞭解如何促進通勤生的學. 24.

(25) 習投入上許多有用的概念與方法:高層次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概念; Maslow 的需求理論提示學生學習需求的面向,以及需求滿足的階層性與順序 性;重要性理論 (Rosenberg & McCukkough, 1981) 提出重要性、邊緣性的相對 概念;投入理論則闡述學生學習參與的基本假定。除此之外,晚近 Strange (2001) 所提出的環境理論,以及從安全、融入發展到社群的概念,亦為促進通勤生學習 上值得應用的方向。. 一、高層次學習 高層次學習理論 (Higher learning) 的主要主張,在於高等教育社群應將其注 意力轉移至透過以學生的學習為出發點的方式來提升教育品質。Angelo (1993) 將高層次學習的任務形容為一種行動、互動的過程,而此一互動的結果是使成員 在知識、理解、行為、欣賞以及信念等方面有意義及持續的改變,他強調主動學 習比被動學習有更多的影響力。根據 Newton 與 Smith (1996),積極主動的學習 是當學生能夠投入身心的能量在那些對他們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Chickering 與 Gamson (1987) 便曾據此提出了一套鼓勵高等教育學生、教師交流、合作、積極 學習等的良好實務的原則。 根據上述的原則和其他類似的主張,像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學習社群 等策略均以一種非常大的比率在成長。以學習社群為例,Gabelnick, MacGregor, Matthews 與 Smith (1990) 提出學習社群能夠有目的的重構課程,讓科目之間或 科目與工作間產生連結,使學生能更凝聚在學習上,同時也能增進與老師和同儕 在知識上的互動;在現有的教育實務上,學習社群也通常和合作學習或主動學習 的方法連結,有些為協同教學,以及以各學科主題作為連結的標的,而這些方法 的產生,都是建立在以學生學習為出發點所激盪出的火花。. 二、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 25.

(26)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Need-hierarchy theory) 在高等教育的脈絡中可以 應用在許多方面 (Jacoby, 1989) 。根據 Maslow (1982) 的理論,個人必須先滿足 基本的需求,才會產生追求較高層次需求的動機。他的理論對於研究通勤生在學 校以及校外的經驗時特別有用,因為通勤生多變的生活形態,他們常常專注於滿 足他們的低層次需求,因此,學校提供服務來先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例如租屋、 交通、飲食、安全、健康以及托兒是重要的工作。在下一個層次,所有學生需要 有一種歸感屬以及被學校社群接納的感覺,在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來達到自我 潛能的發揮之前,他們的自尊感必須被滿足。學校必須對每個個人展現尊重,並 建立學校社群中的成員感,一個在交通和住宿安排上都滿足不了的學生無法專注 在學習的投入上,而一個覺得自己像次等公民的學生不會去校園社群中尋找那些 可以創造深度學習和促使個人成長的、具挑戰性的經驗 (Jacoby, 1989) 。. 三、重要性理論 重要性 (Mattering) 的概念 (Rosenberg & McCullough, 1981) 是根據 Maslow 的觀點而來,重視歸屬感以及尊重的需求。這個理論將重要性定義為「一 種他人仰賴我們,關心我們命運的感覺」 (Rosenberg and McCullough, 1981, p.165) ,Schloossberg, Lynch 與 Chickering (1989) 應用這個觀念發展了一個重要 性的量表來決定高等教育的政策、實務工作以及課堂活動是不是能夠幫助成人學 生感覺他們是受重視的。 Schlossberg (1985) 定義邊緣化為重要性的相對概念,是一種不受重視、缺 乏歸屬的感覺。通勤生在參與美國高等教育之初便已經有被邊緣化的感覺了,雖 然通勤生已經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學校還是應該運用策略和實務來讓所有的學生 感到受重視。. 26.

(27) 四、學生投入 Astin (1985) 提出了他的投入理論,他認為學生投入 ( student involvement ) 是指「學生對於學習所投入的心力」。他的投入理論包含了五個基本的假設: 一、投入是指在學術經驗上所參與的精神與體力,它們可能是普通的事物如校園 中的生活,也可能是特定的事物,如準備考試等。 二、投入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不同的學生會表現不同程度的投入在特定的任 務上,相同的學生表現不同的程度的投入在不同的任務以及時機。 三、投入的程度可以用質的與量的方式來測量。 四、學生在教育方案中或獲得的學習與發展與他投入多少有直接的關係。 五、教育政策的效果取決於他們能夠引起怎樣程度的學生投入。 Astin 明白的鼓勵學校以最後兩點論述來設計有效的方案給學生。 Astin 的理論為美國學界此後評量學生「學習投入」上建立了一個極佳的模 式;他同時強調投入程度 (commitment) 和投入時間 (time) 。投入程度係指投 入的品質或內涵,投入時間指投入的量。他也指出,學生基本上僅對大學生活中 的經驗、重要的校內學習及校外活動所能帶來的滿足感到興趣,因此,學校的重 心必須放在學生對活動設計的反應,而非活動設計本身。 許多通勤生並不能用對待傳統年紀、住宿學生的方式來促使他們投入 (Jacoby, 1989) ,然而,我們如透過對通勤生的瞭解,就可以創造許多以符合他 們學習需求的方式來提升他們的學習投入,與其期待通勤學生改變他們的生活形 態和作息,學校應該要負起責任,設計一些特別的、意圖能促進通勤生學習投入 的機制。. 五、環境模式 ( Environmental Models ) 大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可好可壞,好的環境可以支持、刺激以及挑戰學生邁 向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Newton & Smith, 1996) 。Strange (2001) 提出了四個用來 27.

(28) 評估環境的基本模型,分別為物理模式 (Model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s) 、群 體共同模式 (Models of Human Aggregates) 、組織/結構模式 ( Models of Structural /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知覺/建構模式 (Models of Perceptual / Constructed Environments) 。 物理模式包含所有校園中包含自然的和人為的物理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學校 的地理區位、天候溫度、噪音等;人為的環境包括建築設計、空間與景觀規劃、 生活與學習設施的安排等,二者交織形成物理環境中光線、噪音、氣溫、空氣品 質和美學的條件,而直接影響校園中人們的喜好和滿意度,甚至影響態度和行為 (Strange, 1996, 2003; Strange & Banning, 2001) 。 群體共同特質模式認為環境的特質是由處在其中的人所共同決定的,是居 於其中的人們主要特質的反映,而群體的共同特質亦影響居住於該環境的個體。 Moos (1976) 指出各種具有共同特殊背景的團體,會創造出不同的社會氣氛,並 轉而助長個人行為或態度的不同。因此,學校雖有相似的目標,但不同背景的群 體,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社會氣氛。群體共同特質模式除可幫助我們從居於其中 人們的主要特質去了解校園環境外,更告訴找們環境與人要一致 (congruence) 才能適配與發展。因此,學校可針對學生的共同特質特性觀察學生適應的狀況, 並提供學生適配環境的建議與安排 (Strange, 1996, 2003;Strange & Banning, 2001 ) 。 組織/結構模式強調環境的目標決定組織的結構,而組織的結構會影響組 織當中成員的行為或態度。在大學校園中不論是教室、學生活動中心、宿舍,都 會顯現組織系統的特質,每一場所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並透過團體的計畫或指導 原則、資源分配、權責劃分等組織的型態,以形成使用各種設施,維護或改變 這些場所的決定 (Strange, 1996, 2003; Strange & Banning, 2001) 。 知覺/建構模式強調個體對環境的主觀知覺,才是決定環境對個人的影響 及個人因應方式的主要因素 (Strange, 1996, 2003)。個體面對外在的物理環境與 社會環境時,會以個人關注的角度觀察環境的特徵,並以自己的背景經驗、人 28.

(29) 格特質與需求,主觀的賦予環境特定的意義,而影響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由於環境的意義係由個人所賦予和解釋,因而又稱為建構的環境 (constructed environment) ,其與前述三種模式不同的是,強調參與者主觀的觀點,而認為 學生集體共同的知覺是對環境最好的解釋,也是了解學生在此環境中可能反應 的重要資訊。事實上,學生是否喜愛或滿意特定環境,決定於他們對環境的知 覺、建構和評價,而只有學生所知覺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才是真實的 (Strange, 1996, 2003: Strange & Banning, 2001) 。 Strange (2003) 指出,學校若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社群環境,協助學生參 與學習發展,必須透過三個層次的發展階段,如圖 2-1 所示:. 社群(Community) (完全的一份子) 參與(Involvement) (參與、承諾、承擔角色). 安全與融入(Safety & Inclusion) (歸屬與安全的需求) 圖 2-1 學習目標環境發展層次圖 (資料來源:Strange & Banning, 2001, p109;Strange, 2003, p310;黃玉,2005,p447). 根據 Strange 的學習環境目的階層,要改善現有校園環境或宿舍環境,首先 要瞭解改進的意圖和目的,Strange 提出的三個層次可供學生事務人員規劃與設 計環境時做為參考,三層次分別為從安全與融入 (safety& inclusion) (安全與歸 屬感) 、投入 (involvement) (參與、承諾、承擔角色)到社群 (community) (完 全、充分的成員) (Strange,2003) 。 而 Strange 進一步針對學校環境發展三層次,提出了四個面向的設計: (一)促進融入與安全. 29.

(30) 1.物理環境上:如讓學生知道校園各處室位置、功能。 2.共同特質上:如針對不同學生次團體提供不同的安排。 3.組織上:如人性化的學校組織運作。 4.知覺建構上:如瞭解學生知覺的社會氣氛 (二)鼓勵參與 1.物理環境上:如方便學生使用各種設備、服務。 2.共同特質上:如為不同次團體設計不同的方案。 3.組織上:組織中鼓勵創新與多元。 4.知覺建構上:如促進學生參與的文化 (三)建立社群 1.物理環境上:如考量領域性、隱私性、適當空間大小的空間設計。 2.共同特質上:如環境能與學生特質適配並有區別性 3.組織上:如動態的組織結構 4.知覺建構上:如學校傳統及象徵器物等學校文化的形塑。. 伍、國內通勤生之現況 研究者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彭森明教授主持的「台灣 高等教育資料庫」(2007),94 年度大一以及大三問卷部分的資料進行分析,以 大學生居住之狀況為自變項,在大一部分,將居住狀況分為住宿以及非住宿(與 家人同住、住親友家、自己獨立租屋、與朋友合組及其他)兩類;而大三部分因 考量大一、二的住宿狀況不定,僅取出兩年半來一直住宿舍以及都沒住宿舍兩類 作為分析樣本,分析非住宿學生(即本研究定義之通勤生)的特殊之處,以及兩 類學生的差異,而所得的結果如下:. 30.

(31) 一、大一部分 根據統計分析結果,在大學經驗的期許方面,多數學生對於能夠讀遍中外名 著、在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帶領大型活動、擔任校隊、社團幹部等方面均為負 向得分,而非住宿生在這方面較住宿生顯得更為消極,且兩者間差異均達統計上 之顯著差異(α<.05)。 同時,在「能到業界實習」 、 「能結交許多朋友」兩方面,住宿與非住宿學生 的得分平均均為正分,且住宿生較非住宿生在此兩方面的期許更為積極,由此可 推論大致而言,非住宿生在大學經驗的期許上是較住宿生為低落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非住宿學生在打工時數上明顯較住宿生為多,此與其在 學雜費以及生活費兩方面自行支付的比例較住宿生為高可以相互呼應,加上通勤 時間明顯高於住宿學生,因此在上網時間、準備課業時間等方面均較住宿學生 少,分析結果亦在統計上達到顯著差異。 在社團參與上,非住宿學生與住宿學生平均的參與得分均為負分,而每類社 團參與的情形都呈現非住宿學生較住宿學生為低,顯示非住宿學生較不願參與學 校社團。 在選課方面,上課時段與授課教師風評對兩類學生來說均有相當影響,而學 長姐和導師對兩類學生選課影響程度為「有點影響」,但對非住宿生而言,導師 影響程度較高,對住宿生而言學長姐影響程度較高,且均達顯著差異,此種結果 或與非住宿生與同儕或學長姐的互動時間較少有關。. 二、大三部分 研究者將大三問卷之住宿情況分為「一直都住宿舍」以及「從來沒住過宿舍」 兩群,而統計分析之結果如下: 在選課方面,導師對選課的影響上非住宿生生大於住宿生,而同儕或學長姐 對選課的影響上則住宿生大於通勤生,兩類學生對於教授的風評以及上課的時段 31.

(32) 影響選課的動機較大,均接近有相當影響之程度,而非住宿學生相對更重視上課 的時段。 而在課堂表現方面,在「上課前是否預習」 、 「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及「蹺 課」三個方面,住宿生的表現均較非住宿生為積極,即在上課前住宿生預習的頻 率高於非住宿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亦高於非住宿生,而蹺課的頻率則低 於非住宿生,三項之考驗均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α<.05)。 在社團參與方面,無論哪一類型之社團,非住宿學生的參與程度均低於住宿 生,除了在校外的社團活動(如政治團體、救國團)參與並無達顯著差異外,其 他在自治性、服務性、體育性、藝術性、綜合性、學藝性和音樂性的社團參與, 兩類學生的差異均達顯著。 此外,在「預習、複習功課或完成作業(含上網蒐集資料)每天所花時間」、 「找與課業有關的資料每週所花的時間」、「收看學校公共訊息之每週所花時 間」 、 「去圖書館的頻率」以及「準備升學或證照考試每週所花的時間」這幾個面 向,也呈現非住宿生較住宿生為消極的結果,即非住宿生在預習、複習功課等每 天所花的時間比住宿學生要來得少,去圖書館的頻率亦較為低,同時這些差異也 達統計上之顯著。 同儕互動方面,在「我可以找到知心的朋友」以及「我常常得到同學的協助」 兩個問題上非住宿學生和住宿學生也有所差異,結果顯示住宿學生在這兩方面更 能得到支持。此外,相關的問題如「和不同的人互動之興趣」以及「在團體中我 可和不同的人相處融洽」,亦顯示出非住宿學生得分低於住宿學生且達顯著差異 的情況。. 32.

(33) 陸、小結 綜上所述,透過對美國對於通勤生的概念闡述,以及對其學習需求、特質以 及學習投入狀況的描述,可得知美國高等教育已經發現通勤生可能遭遇的學習問 題,並重視通勤生的學習與發展。從相關理論來看,綜合各家學者之論述,從 Higher Learning 將學生中心視為高等教育中之一新派典,重視學生主動學習、合 作學習、學習社群的建立等概念的提出,到環境模式強調在學生學習上不同的影 響因素與結果,以及 Maslow、Rosenberg 等人對於學生學習需求與歸屬感、重要 性的重視,均為瞭解通勤生以及進行相關之研究提供了一個方向與基礎。同時, Astin 的學習投入理論亦呼籲學校設計方案促使學生的學習投入,對通勤生而 言,他們常認為學校沒有提供一個能夠滿足他們需要的環境,也常覺得是不受校 園社群歡迎的一群,從 Strange 的學校環境發展三個層次來看,通勤生的確是尚 須協助與提升學校服務品質的一群。 從國內高等教育資料庫的資料分析結果,我們也可從中看出,國內大學校院 之通勤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相對於住宿學生普遍較為負面,然而其原因是否為通 勤所影響,值得進一步探究,此亦為本研究之重要研究目的之一。 因此,綜合本節相關文獻所提出的概念,研究者以為有必要開啟國內專對於 通勤學生之研究,以提升國內高等教育對於通勤學生的認識,並能針對其特殊之 學習需求提供適切之幫助,促進其學習上的投入。本節為本研究對象下了清楚的 定義,而對於通勤生學習需求的描述,以及相關理論、國內高等教育資料庫所提 供之分析面向,均為本研究通勤生學習需求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調查問卷設計之 重要參據,如學習需求部分所包含的通勤生服務方案、人際互動與學習、學校重 視與支持及行政與設備,即參酌 Maslow 需求理論、Strange 三階層的概念以及 Rosenberg 與 McCullough 所提出的重要性概念所設計,而通勤影響學習投入部分 所包含的課業學習、課外活動參與、師生互動及同儕互動面向,則以 Astin 的投 入理論作為設計的主要參考。. 33.

(34) 第二節. 美國大學對通勤生服務要求之態度與準則. 從對通勤生概念之理解至相關理論基礎對於提升通勤生學習品質提出建 議,本節以美國大學對於通勤生服務要求之態度與準則說明對於通勤生服務實務 工作上之指引,並介紹美國通勤生資訊中心之通勤生服務實務工作範例。Ackell (1986) 提出適用於檢視通勤生學校適應的三階段模式,Jacoby (1989) 則說明學 校應如何回應通勤學生的需求,並提出十三項參考原則,最後,CAS 對於通勤 生方案標準之陳述,以及美國通勤生資訊中心所提出之實務範例,更是直接而具 體的闡述學校應所依循的觀念與作法。. 壹、通勤生適應學校之模式 The Wingspread Group on Higher Education (1993) 指出: 「在各個層級的教育 中,似乎有太多的作為是為了教育者以及學校的利益、程序和聲望,而鮮少聚焦 在學生的需要上」。 Ackell (1986) 提出一個描述學校使成人學生適應的模式,且是一個同樣能應 用在讓通勤生適應上的模式。這個模式包含學校適應的三個發展階段,從最初與 組織有關的階段,到更特殊形式的,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的最後階段。每個學校可 以運用這個模式來評量學校接納所有在校團體的程度—住宿或通勤、全職或兼 職、傳統年紀或較年長、日間或夜間等等 ( Jacoby, 1989 )。 在第一階段,學校只單純的移除明顯的阻礙或人為的限制,允許學生在學校 系統當中盡量不違反學校地作他們能做的事。一些基本的學校運作考量如住宿地 點、年紀以及學生的入學狀態在此階段並不重要。 第二階段,特性為為不同的學生族群提供不同的方案和服務(例如在學生主 要為住宿生的學校所提供的通勤生方案)。雖然這些努力比沒有要好,但這些方 案常是分散與部分的,少數學生的方案在優先性和地位都還是不比住宿、傳統年 紀、全職學生的方案 ( Jacoby, 1989 )。 34.

(35) 第三個階段是公平的階段,以積極重視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對待每個學生團 體。當一個學校能公平的對待所有學生並提供相同程度的學習品質,它已經開始 進入這個階段。雖然現在可能沒有學校是能夠充分的發展到公平的階段,但能朝 向這個階段邁進對學校幫助通勤生投入學習的方案而言,長期來說會是成功的。. 貳、學校對通勤學生應有之態度與服務 一、學校如何回應通勤生的需求 Jacoby (1989) 指出,高等教育住宿傳統的優勢持續的影響政策與實務的發 展,即使在那些主要是通勤生的學校。大多數的老師和行政人員都是在傳統住宿 學校中獲得學位,並傾向將自身在其他教育環境經驗中的價值和目標加諸現在的 學校。行政人員常認為可以用停車場來代替宿舍服務通勤生,而維持本質上相同 的課程與方案的形式。大多的準備、訓練以及學生事務參與人員的專業工作一直 都是以住宿生為主,相似的,學生發展理論和模式一直以來也都建立在傳統年 紀、住宿的大學生身上。 Jacoby 建議,種種的理論或模式對於瞭解學生、通勤、高等教育之間的複雜 關係是有幫助的。多元的通勤生以及他們的教育目標需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瞭 解:人類發展理論(心理社會、認知以及人與環境) 、校園生態的設計、Maslow 的需求階層論、重要性理論、過渡理論以及家庭系統;教育人員應該將這些可以 運用的理論發揮功用,以促進學校政策與實務的發展。 而要評估通勤學生的教育目標和需求是不是滿足,每個學校必須獲得其學 生、方案、設備、服務、基本假設、氣氛以及環境、學生在學校互動的本質的這 些資訊。他們指出,與通勤生有關的關鍵變項是年紀、性別、宗教背景、社經地 位、財務、工作狀況、家庭狀況、生活安排、校園距離、交通模式、教育期望以 及學術能力等。 學校自我評估其對所有學生福利的公平性可以從幾個方面學生知覺的調查 35.

(36) 來看:如任務、形象、政策、招生、錄取;資金與費用的公平;定向與轉換的方 案;課程和教室;教育及生涯規劃、學術指導、輔導;教師/職員發展以及獎勵; 社群感、歸屬感;獎學金,校內工讀、經驗學習;課外活動和方案;社區關係; 服務與設備,以及資訊和溝通等。 一旦學校獲得了這些資料,以及開始研究通勤生對學校不同方面的知覺,便 能夠從中瞭解學校中學生互動的情形,如有關中輟、對教育經驗的滿意度、達到 教育目標的程度、服務與設備的使用,以及不同方面校園生活的參與。他們也指 出了幾個學校對待通勤生的原則: (一). 必要時,學校應該修正它的任務,以表達對所有學生教育品質的承. 諾以及獲得董事會的背書。 (二). 校長、副校長、教務長以及所有其他領導階層的人在與教師、行政. 人員、學生、董事會、校友以及社區成員互動時,應該清楚的表達學校 對於通勤生的承諾。 (三). 學校應該定時收集有關學生以及他們在校園經驗的資訊。. (四). 學校應該定期評鑑學校的方案、服務、設備以及資源是否公平地對. 待所有學生的需求。 (五). 改正校園同仁中對待通勤生刻板的模式或者不正確的刻板印象,以. 確保通勤生能被視為學校社群裡頭完全的一份子。 (六). 不論長短期的行政決定,只要有關資源、政策或實務都應該考量到. 通勤生的觀點。 (七). 學生在學校裡頭某部分的經驗會影響到他們整體的教育經驗,有品. 質的實務工作應該是整個學校一致而協調的。 (八). 對通勤生教育的品質來說,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課堂的經驗以及其. 中與教師的互動。 (九). 課內外活動是彼此互補的,確保學生瞭解課堂與課外間相互的關係. 是一項應投入相當精力的必要工作。 36.

(37) (十). 所有層級的教師和行政人員都應該學習那些可以幫助他們瞭解通. 勤生的理論框架。 (十一). 高層領導階級應該積極的鼓勵不同處室的合作,共同提升通勤. 生的表現。 (十二). 廣泛的應用科技在提升學校與學生溝通的能力上。. (十三). 政府的高層人員應該積極在確保通勤生和通勤學校能在國. 家、州與地方上的決策被公平的對待。. 二、CAS 的通勤生方案標準陳述 CAS 對通勤生方案 (Commuter student programs, CSP) 和服務的標準以及指 導準則提供了一個學校自我檢視和發展方案的基礎。CAS 共有十三項標準與指 導準則,分別在任務、方案、領導、組織與管理、人力資源、財物資源、設備和 技術、法律責任、平等機會、學校與外部關係、多元性、倫理標準以及評量十三 個方面詳述通勤生方案的工作準則 (CAS, 2003) 。 以任務和方案兩部分來說,在任務方面,通勤生方案的任務必須整合學生的 發展與學習。方案必須對整個教育經驗有所幫助,且所有的方案都必須從任務出 發,而任務的敘述必須包含學校的目標以及標準。在學校的整個任務裡頭,CSP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任務方面,CSP 的目標必須達成下列幾項要求: (一)提供通勤生他們需要學校幫助的物質的、個人的以及教育需求上的服 務。 (二)確保在學校的服務和設備的使用上通勤生擁有與一般學生相同的權 益。 (三)提供通勤生個人發展的機會和協助。 (四)扮演通勤生們的支持者。. 37.

(38) 而 CSP 必須包括以下內涵: (一)通勤生特殊的需求,例如適當的停車位,自修室等。 (二)發展的機會,例如回流學生的輔導教師、讓學生彼此認識的社交方案、 支持團體等。 (三)讓職員和教師了解通勤生的資訊,例如婚姻狀況、生活型態的特徵、 工作狀況等。 很多大學為了回應通勤生的問題,會在學務處裡頭設一個通勤生辦公處。. 在方案上,正式教育應包含學生課內和課外兩部份,且必須有目的以及全面 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CSP 必須指出和學生有關且能夠達到的學習成 果,並提供能夠達成這些成果的方案,此外,CSP 必須是國際性的、連貫而協調 的、基於學習的理論和知識以及發展理論、反映學生人口的發展和變化、能回應 個人、特殊對象的需要。 和學生相關且可預期的學習成果包括:知識的成長、有效的溝通、適切的自 我評價、自尊、清楚的價值觀、生涯選擇、領導能力的發展、健康的行為、有意 義的人際關係、獨立、合作、社會責任、滿意和積極的生活型態、對多元性的欣 賞以及達成個人和教育的目標等。而 CSP 必須提供它影響學生這些學習和發展 成就的證據。 因此,在方案部分 CSP 的人員必須達成以下幾點目標: (一)在交通需求上幫助學生,以及扮演校園安全以及學校所在地的交通運 輸機構的聯絡者,溝通及反映通勤生的需求。 (二)幫助學生獲得租屋資訊以及和房東或社區管理中心溝通。 (三)幫助學生獲得需要的資訊以及正確的指導(例如與學校服務有關的資 訊、方案、網站、校刊等等)。 (四)針對不同通勤生的需求,提供教育上、休閒上以及社交上的方案。 (五)在學校的計畫、預算以及管理方面鼓勵通勤生表達他們的期望或意見。 38.

(39) (六)提供包含住宿方式、與校園的鄰近度、年紀以及工作狀態等變項的研 究,讓學校的決策者在做決定時能了解通勤生生活型態的複雜性。 其他在領導、組織、領導、組織與管理、人力資源、財物資源、設備和技術、 法律責任、平等機會、學校與外部關係、多元性、倫理標準以及評量方面,CAS 也都以相同的方式指出通勤生方案在這些面向上的精神與應有的作為。 CAS 提出通勤生方案與服務的角色,以及種種的標準和指導準則,已經明 白的指出在高等教育領域當中,通勤生族群的重要性。我國目前尚未發展出類似 的工作準則,因此在瞭解通勤生的需求以及促進其學習投入方面,CAS 指出的 面向以及標準是非常值得國內大學校院相關人員重視的一項參考。. 三、美國通勤生方案資訊中心的方案介紹 通勤生方案資訊中心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Commuter Programs, NCCP) 是美國提供通勤生實務工作範例的重要單位,它是一個單純提供資訊、 諮詢和幫助給那些創新或提升通勤生方案的專業人員的國家組織。NCCP 提供所 有類型學校在處理通勤生問題所遇到的挑戰的協助。在他們所提供的創新方案與 服務中,每個方案會包括一段簡短的方案描述、目標的陳述、基本原理,以及適 當的背景資訊。而那些方案的選取標準,是依據它們為通勤學生帶來的效能、它 們創新的特徵為何、它們與大學中種種職務領域的關係,以及它們對不同類型學 校的適用性。方案總共被分為八個部分:(一)活動與組織(二)成人學生方案 與服務(三)溝通策略(四)設備(五)租屋(六)定向(七)研究與資料收集 (八)交通 (NCCP, 1993)。 (一)活動與組織方案案例--期末衝刺(Exam Cram) 從期末考週的前一個週日晚上六點開始,Hazel H. Smith 的校外學生中 心就開設了一個讀書區並且持續 24 小時的開放直到星期五下午最後一科考 試開始的 3:30 為止。在這裡對聊天、看電視、放音樂等事項有非常嚴格的 39.

(40) 限制,並且持續的提供咖啡、熱茶、熱巧克力以及各種零食和水果。電腦/ 打字室則擴大開放從早上 7:30 到晚上 10:00,並且會有至少一部全天候監視 器在中心來確保安靜的氣氛以及環顧整個中心的運作。 這個方案的設計背景,在於舒適、安靜的讀書場所在期末考週期間是很 難找的,學校圖書館通常很擁擠且並沒有提供一整晚的服務,學生組織的單 位也一樣,但通勤生和住宿生都一樣,渴望能有一個長時間在學校唸書的場 所。在秋季時,這個方案也考量到通勤生因為氣候條件所造成的不便,所以 當學生可能被大雪擱置或得花錢到旅館的時候。校外學生中心會提供休息與 過夜的場所給住在城鎮外的學生。 在資源方面,中心有工讀生以及志工人員一起參與這個活動,而中心支 付相關的薪酬。不同的學生組織提供從批發大賣場買來的飲料和食物,而除 此之外,這個方案的宣傳透過傳單在各宿舍及學生團體間發放,同時也在經 費允許時在校刊廣告。 Exam Cram 參與者的數量在每個期末考週大約有 3000 個學生,大多數 學生都非常感謝這個服務。1992 年秋季學期結束時,他們發現中心的學生 人數有顯著的集中,特別晚上 11 點到兩點,以及早上六點到八點半。因此 中心 1993 春季再度恢復 24 小時的唸書期間;而在學生團體方面的擴展支援 也在持續進行中。. (二)成人學生方案與通勤生服務方案案例--校外研究生的指導教授 (Faculty Advisor to Off-Campus Graduate Student) 為了服務那些距離學校兩到三個小時車程的研究生,Kanas State University 的教育學院指定一個教授住在他們附近作為他們的校園聯絡中 介、生涯輔導員、學業顧問以及他們的「危機熱線」。這個教授會去瞭解學 生的需求並且能夠保證讓學校知道這些需求。因本身也需要通勤,這個教授 知道遠距離通勤會遇到的困難,因此足以作為通勤學生的代表,同時身為授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研 究 生:黃仁性 敬啟 指導教授:楊錦章 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吸取更多課本以外之課外知識。基於此,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焦 點訪談的研究過程當中去發現學生學習之情況及態度,探討是否 

以往運動鞋的相關研究,其研究對象皆以廣大市場消費者為對像,例如:消費者對量

渾沌動力學在過去半世紀已被學者廣為研究,但對分數階渾沌系 統及其應用之研究卻相當少。本篇論文主要研究分數階 Chen-Lee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