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階段教學法實驗課程設計與教學

本實驗課程教材與教學法的設計經過事前擬定、前導課程實施與修 正、徵詢專家意見、最後正式實驗課程等步驟。以下分別說明「課程設 計理論依據」、「課程設計目標」、「課程教學法」、「前導課程的內容與修 改」、「正式課程之教材與教法」與「課程內容分析」此六部分陳述自編 實驗課程的產出過程。

一、

課程設計理論依據

本課程理念以 van Hiele 幾何發展理論為依據,從幾何思考發展 5 層 次做為課程設計的源頭,並參考國內外研究,中年級學生幾何思考的層 次多位於層次 1~層次 3 這三個層次內,因此安排教學活動多以形體分 類、辨認形體性質與形體間關係為主。

(一) 形體分類:從正方形連塊為第一單元進而推演至第三單元三角形 連塊,從圖形輪廓與特徵分類正方形連塊與三角形連塊的差異。

(二) 形體性質:培養學生從分類圖形的過程中,解釋圖形邊角之間的 性質,爾後定義連塊的基本組成條件。

(三) 形體間關係:比較正方形與三角形之圖形性質後,利用多邊形的 概念或各式三角形類型(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來定義或重 新詮釋連塊的圖形變化。

再者,本課程教材係參考張英傑、周菊美(2005)譯「中小學數學 科教材教法」一書與謝如山、謝名起、謝名娟(2002)譯「數學科教材 教法」中自編而成,從兩書幾何圖形教材的議題作為發想,並融合研究 者六年資優班教學實務經驗以改編而成。針對以上述三種不同幾何思考 類型,研究者茲以課程總表說明本實驗課程安排方式。本研究共分三個 單元,依序為俄羅斯方塊、笛卡爾方塊與三角形連塊。

圖 3-02 實驗課程設計大綱

二、

課程設計目標

因應最新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0)的修訂,符 應融合教育的推動-特殊教育應與普通教育接軌,資優資源班課程與教材 需以普通教育課程九年一貫能力指標為主,進而規劃及調整課程。因此,

本研究的課程目標以九年一貫數學領域「幾何」的能力指標為依據 並搭 配 van Hiele 幾何發展理論前 3 層次的教學目標。

【形體性質】

 找出 12 種正方形五連 塊的組合型式。

 找出 35 種正方形六連 塊的組合型式。

【形體間關係】

 找出 12 種六個三角 型的連塊型式。

 說明多邊圖形/三角 形角度在各式形狀 拼組的限制。

【形體分類】

 說明四塊正方形連塊的 組合特徵。

 從圖形輪廓與特徵解釋 連塊旋轉、翻轉皆相同。

笛卡爾方塊

俄羅斯方塊 三角形連塊

幾何連塊

表 3-3-1

van Hiele(引自許媚,2007)為促使學習者能從一個思考層次提升到另 一個較高思考層次,也提出「五階段學習模式」:

(一) 資訊(Information):經過討論,教師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

(二) 引導方向(Guided orientation):學生探索圖形的構造與性質,

如摺疊、測量、作圖。

(三) 解釋(Explication):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學、教師介紹相 關數學概念。

(四) 自由取向(Free orientation):學生運用自己建構的圖形關係解 決相關問題。

(五) 綜合化(Integration):學生總結習得概念,並建立新知識網絡。

研究者融合兩者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幾何概念的學習,以「五階

表 3-3-2(續)

 七種圖形(3×5、4×5、5×5、7×5、10×5、

8×5、6×5)的難易度如何分辨。

四、

前導課程的內容與修改

1. 教師於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引導不夠明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反 應有時教師的提問不夠明確,導致學生無法確切從教師的引導中 探究知識。研究者針對問題提問,列出兩項修改:

(1) 於正式上課前將欲引導的重點問題謄寫為逐字稿,並與觀察老 師討論以確認問題條件是否充足。

(2) 請教相關專家或校內資深數學教師,多加練習提問技巧的鋪陳 與命題方式。

2. 班級經營的方式:有三位同學於學習回饋單反應,對於上課中同 組學生表現不好而被扣團體分數的處罰作法表示不認同。對於營 造友善學習環境的方式,研究者提出兩點修改:

(1) 改以鼓勵的方式,授課中用口頭方式警告表現不佳的同學,同 時讚揚其他組表現佳的同學,利用正面加分或團隊楷模學習的 方式取代扣分的班級經營。

(2) 請課間觀察老師提醒表現不佳的同學,必要時給予一對一指 導,避免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

3. 上課時間掌控度不佳:半數同學認為教師上課時間的掌控度待改 進,間接影響其他分項小活動的進行時間。針對上課時間的設計 問題,研究者提出兩項因應修改方式:

(1) 將各小組分享報告的方式調整為以小白板方式呈現,再請各小 組派一名代表簡述重點即可,將節省下多餘時間留給小組討論 或個人實作的進行。

(2) 濃縮第一單元「俄羅斯方塊」的電腦操作時間,改為回家作業,

利用家中電腦資源以進行該項作業。

五、

實驗課程內容分析

為了解本實驗課程是否符合九年一貫能力指標「幾何」教材與建構 式教學精神之教學設計原則,除論文指導教授及兩位論文口試評審教授 外,再邀請國內熟悉資優班數學科教材教法或建構式教學之專家,以專 家審核內容是否具代表性以確認實驗課程之內容效度,以下為邀請之專 家名單:

表 3-3-4 邀請專家名單邀請專家名單邀請專家名單邀請專家名單

專家 服務學校 專長

郭靜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資優教材教法 許瑛珍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資優教材教法

黃嘉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課程設計

李乙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資優教材教法 吳德邦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科教材教法 柳 賢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科教材教法 李源順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學科教材教法 郭重吉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建構取向教學法

張世忠 私立中原大學 建構取向教學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