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人口遷移理論與模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人口遷移理論與模型

本節將較常談到的人口遷移理論及模型分為三大類:推拉理論、引力模型 及經濟觀點的遷移理論。4

一、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推拉理論認為遷移發生的原因是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push force)和 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交互作用而成。排斥力及吸引力因人而異,

例如對某些人而言,缺少就業機會是排斥力,對他人而言,不良的政治情況可 能是排斥力;相同的,吸引力的感受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因某地方的氣候吸 引而遷入,有些人因較完善的公共設施而遷入;然而,也有人同時受推力與拉 力的影響而遷移。推拉理論隱含兩個假設,一是人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選擇,

二是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有某種程度的了解。

推拉理論的概念源自於 Ravenstein(1889)的論文「The Laws of Migration」,

文中分析 1881 年英國人口普查資料中的遷移情形,並參考二十多個國家的資 料,發表了遷移法則,計有七則,依序為一、遷移與距離的關係,二、遷移為 階段性,三、流向與反流向同時存在,四、城鄉遷移傾向之差異性,五、短距 離遷移以女性居多,六、技術與遷移,七、經濟動機為主,其中第七個法則含 有推拉理論的概念。他認為拉力對遷移的影響比推力大, 雖然不良的政治環境 或不合適的生活條件會迫使人們遷移,然而多數的遷移貣因於人類改善生活的 動機。

4 有關人口遷移理論的分類乃參考廖正宏(1985)所著之”人口遷移”一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後來經過一些學者的修正補充,例如俄籍社會學家 Kulischer,5其理論貣源 於研究歷史的觀點,偏重強制性的遷移,認為遷移乃是人們為帄衡人口數與可 運用的資源之反應,且認為遷移無法用人為的移民法律加以阻止,歷史的經驗 顯示,人類會一直遷移至充滿機會的地方。

而 Lee(1966)截長補短而完成較有系統的遷移理論,依照 Lee 的解釋,遷 移的因素有四種,即原住地的因素、遷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及個人因素。

前三種因素如下圖 2-1-1 所示,6在每個地方同時存在吸引因素(+)、排斥因素

(-)以及無關緊要(0)因素。

圖 2-1-1:影響人口遷移因素圖 二、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隨著統計的興貣,人口研究也日趨量化,人口學者嘗詴使用數量模型來解 釋人口遷移的現象。其中較重要的為引力模型,其名稱由物理學上兩物相吸,

與其質量乘積呈正比,與其距離帄方呈反比的原理發展而成。

5 Kulischer 的理論並未經系統整理,主要參考 Jaffe(1962)”Notes on the Population Theory of Eugene M. Kulicher,”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Vol.40,No.2,p187-206。

6 圖 2-1-1 影響人口遷移因素圖,來源:全人教育百寶箱 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1000,

李孟茵繪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最 為 大 眾 所 熟 悉 的 引 力 模 型 為 Zipf ( 1946 ) 的 互 動 假 設 ( Interactance Hypothesis)。其假設兩地間的總遷移量與兩地人口數量的乘積呈正比,與其距 離呈反比,公式為:

Mij = K * PiPj / (Dij)a

Mij 表示 i 地與 j 地間遷移人口總數

Pi、Pj 分別表示 i 地與 j 地之人口數量;K、a 為常數 Dij 表示 i 地與 j 地間之距離

此模型表示兩地人口互動是隨機的,互動頻率決定於潛在行動者和距離(移 動困難程度)。此模型缺點是無法說明人口遷移的動機及其他心理及社會因素。

為擴大引力模型的用途,Stouffer(1960)提出中介機會模型(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model)。此模型認為,人口遷移並不受地區人口多寡及距離的影 響,而是與該地區中介機會有關,即與正機會成正比,與負機會成反比。所謂 中介機會如就業機會、住宅機會等。此模型以原住地與目的地之間累積的中介 機會的多寡,重新解釋兩地間的遷移現象。

三、經濟觀點的遷移理論

從經濟的觀點解釋人口遷移的現象,有兩種理論較常為學者們所引用。第 一種是以新古典投資理論為基礎,重視勞動力之再分配,以芝加哥學派之 Schultz

(1962)和 Sjaastad(1962)為代表。其以境內遷移視為投資成本與報酬之架構。

投資成本包括現金成本,如遷移後於食、衣、住、行等所增加之支出,非現金 成本,如遷移和找工作時所減少之收入,以及心理成本如適應、緊張等;預期 報酬包括因預期遷移後有更佳的工作機會而增加之收入等。另外年紀大的勞工 較少遷移,因其終身所能增加收入的期限較年輕勞工為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第二種解釋以哈佛學派為代表,特別是 Kuznets(1960)和 Thomas(1964)

等人的著作常被引用。其認為經濟成長與人口的再分配乃是由一些互相關聯的 變項所連接。有二點假設,其一是經濟改變是決定人口再分配的因素,另一是 人口再分配影響經濟成長。並用人口的選擇來解釋人口遷移和經濟發展的關 係,就性別、種族、年齡、教育程度等特徵而言,遷移是具有選擇性的。其美 中不足的是無法對遷移結果有所說明,且成本效益理論對於如何測度心理成本 和社會成本亦無清楚的交代。

其實,此三種模型並無衝突,只是強調的重點不同,本研究所探討的絕對 所得及相對所得因素,有類似經濟觀點所說的人們因經濟因素,所得、就業、

社會福利而遷移;也有推拉理論所說的由原住地的推力(如預期低所得)和遷 入地的拉力(預期高所得)相互作用而成;亦有引力模型的影子,遷移與兩地 區中介機會有關,與所得高低的正負機會相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