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臺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臺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十四屆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立 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對人口遷移的影響. ‧ 國. 學. -以臺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 The Impact of Absolute Income and Relative Income on. Nat. n. al. er. io. sit. y. Migration in Taiwan-A County-level Analysis. Ch. engchi. 指導教授 研究生. i n U. v. 羅光達 博士 侯玉仲 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十二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臺灣 23 縣市的絕對所得(帄均所得)及相對所得(所得 分配)對縣市間人口遷移的影響,並進一步分別探討對男性、女性遷移的 影響。影響因素除了絕對所得及相對所得外,也參考其他文獻加入失業 率、犯罪人口率、帄均每人享有政府公共支出淨額及就業者之行業結構等 變數,探討其對縣市間人口遷移的影響。 本研究人口遷移資料採用內政部戶政司網站公布之縣市遷入及遷出資. 政 治 大 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縣市重要統計指標查詢系統;所得不 立 料;帄均所得、失業率、犯罪人口率、公共支出及行業結構等採用行政院. ‧ 國. 學. 均度使用行政院主計總處「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原始家戶所得 資料計算出縣市別的家戶吉尼係數來代表各縣市的所得分配程度;本研究. ‧. 使用 1999 年至 2010 年之資料。實證結果顯示,代表絕對所得的帄均每戶. sit. y. Nat. 可支配所得對總遷移率、男性遷移率、女性遷移率均呈現顯著正相關,且. er. io. 由絕對所得帄方的係數均為顯著負相關,顯示縣市帄均所得影響遷移是正. n. 向的,而其影響強度是遞減的,即邊際效果遞減,表示所得影響遷移的效 a v. i l C n hengchi U 果會漸漸達到一最高點後緩降;代表相對所得的所得分配吉尼係數對總遷 移率、男性遷移率、女性遷移率均呈現不顯著正相關,表示所得分配程度 對遷移決策的影響並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關鍵詞:淨遷移率、絕對所得、相對所得、吉尼係數. I.

(4) The Impact of Absolute Income and Relative Income on Migration in Taiwan-A County-level Analysis.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bsolute income and relative income on migration rates in Taiwan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23 counties for the period. 政 治 大 unemployment rate, criminal 立 rate, public expenditure per citizen and industry. 1999-2010. In addition to the absolute income and relative income, the. ‧ 國. 學. structure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estimation models..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verage household income as a. ‧. proxy for absolute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total, male and. y. Nat. sit. female migration rates. Besides, the coefficient of the square of absolute. a. er. io. income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n inverse U-shape. n. i v in Taiwan. However, l income and migrationnr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lute. Ch. our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U i e h n c g that the income inequality.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Taiwan.. Keywords: migration rate, absolute income, relative income, Gini coefficient. II.

(5)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9 第一節 人口遷移理論與模型 ............................................................................................. 9 第二節 人口遷移的相關文獻 ........................................................................................... 13. 政 治 大. 第三節 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相關文獻 ........................................................................... 19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22. 立.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 23. ‧ 國. 學. 第一節 各縣市人口遷移概況 ........................................................................................... 23 第二節 各縣市所得概況 ................................................................................................... 27. ‧. 第三節 各縣市所得分配概況 ........................................................................................... 29. 第四章 研究設計 ............................................................................................. 33. y. Nat. sit. 第一節 實證模型設計 ....................................................................................................... 33 第二節 變數設定與資料來源 ........................................................................................... 36. er. io.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模型檢定......................................................................... 39 a. n. v i l n Ch 第一節 敘述統計 ............................................................................................................... 39 U i e h n gc 第二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 41 第三節 模型敏感性測詴 ................................................................................................... 4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7 第一節 結論 ....................................................................................................................... 47 第二節 建議 ....................................................................................................................... 49. 參考文獻 ........................................................................................................... 51. III.

(6) 表 目 錄 表 2-2-1:人口遷移相關文獻摘要 ................................................................. 17 表 2-3-1:所得及所得分配相關文獻摘要 ..................................................... 21 表 3-1-1: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淨遷入人口數 ............................... 24 表 3-1-2: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人口淨遷移率(單位:‰)....... 26 表 3-2-1: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帄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單位:元) ... 28 表 3-3-1: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 GINI 係數 .................................... 30 表 3-3-2: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大島指數(OSHIMA INDEX) . 32. 政 治 大 表 5-2-1:實證結果 ......................................................................................... 44 立. 表 5-1-1:各變數之敘述統計 ......................................................................... 40. ‧. ‧ 國. 學. 表 5-3-1:敏感性測詴實證結果 ..................................................................... 46.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圖 目 錄 圖 1-1-1:桃園縣 2001~2012 年之人口變動率 ............................................... 2 圖 1-1-2:彰化縣 2001~2012 年之人口變動率 ............................................... 3 圖 1-1-3: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2012 年人口淨遷移率比較 ....................... 3 圖 1-1-4: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2012 年帄均家戶所得比較 ....................... 4 圖 1-1-5: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2012 年 GINI 係數比較 ............................ 4 圖 1-3-1:研究流程圖 ....................................................................................... 8 圖 2-1-1:影響人口遷移因素圖 ..................................................................... 10. 政 治 大 圖 3-1-2:臺灣各縣市 1999~2010 年帄均人口淨遷移率(單位:‰) .......... 25 立. 圖 3-1-1:臺灣各縣市 1999~2010 年累計淨遷入人口數 ............................. 23. ‧ 國. 學. 圖 3-2-1:臺灣各縣市 1999~2010 年之帄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條狀圖......... 27 圖 3-3-1:臺灣各縣市之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比較圖 ................................. 31. ‧. 圖 5-2-1:各縣市之帄均家戶所得與人口淨遷移率之關係示意圖 ............. 42.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人口是構成國家和社會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數量多寡能展現一地區勞動. 政 治 大 人力資源,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良好發展的重要憑藉。 立. 力多寡及市場潛力大小,適當的人口數量、健全的人口結構不僅能提供充足的. ‧ 國. 學. 人口成長為動態性的人口特徵,人口自然變動之原因為出生、死亡,人口 社會變動之原因為遷入、遷出,人口遷移是造成人口空間變化的重要原因,也. ‧. sit. Nat. 遷徙至較好的地區,所以自古以來,有人類就有遷移。. y. 往往是社會變遷的主要因素之一。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迫使人們. a. er. io. 就臺灣而言,根據內政部統計,過去 6 年間,北部地區人口淨遷入 16 萬餘. n. i v 月底止的 6 年間,以 人,顯示人口持續朝北部集中,200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l. n U engchi 北部淨遷入 16 萬餘人最多,中部、南部及東部仍呈淨遷出趨勢。其中又以新北. Ch. 市、桃園縣、臺中市、金門縣及新竹縣為人口主要淨遷入縣市,而彰化縣及屏 東縣則為人口淨遷出縣市。以 2013 年來看,社會增加為正值的淨遷入縣市,1以 桃園縣 8,077 人最多、臺中市 7,351 人次之、金門縣 6,828 人居第 3,社會增加 為負值的淨遷出縣市,以彰化縣 6,148 人最多。 以 2013 年淨遷入人口最多的桃園縣及淨遷出人口最多的彰化縣來簡單分 析,圖 1-1-1 為桃園縣 2001 至 2012 年的人口變動率,其人口淨遷移率為正值, 1. 自然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表示一地區因出生、死亡而造成的人口增減。 社會增加率=移入率-移出率,表示一地區因移入、移出而造成的人口增減,即人口淨遷移率。 1.

(10)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表示遷入人口多於遷出人口,且大多高於自然增加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1-1-1:桃園縣 2001~2012 年之人口變動率. ‧. y. Nat. 反觀彰化縣,因當地未有重大建設,無法吸引外來人口就業,人口外流明. er. io. sit. 顯,圖 1-1-2 為彰化縣 2001 至 2012 年的人口變動率,其社會增加率均為負值, 表示遷出人口比遷入人口多,且小於自然增加率。圖 1-1-3 為桃園縣及彰化縣. al. n. v i n Ch 2001 至 2012 年社會增加率(人口淨遷移率)比較,可明顯看出歷年來桃園縣的 engchi U 社會增加率均高於彰化縣且前者為淨遷入,後者為淨遷出。. 2.

(11) 第一章 緒論.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1-1-2:彰化縣 2001~2012 年之人口變動率.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3: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2012 年人口淨遷移率比較. 一般而言,遷移是為了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而一地區的絕對所得(帄均 所得)是反映該地區生活水準最直接的指標。以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 至 2012 3.

(12)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年間之帄均家戶所得(圖 1-1-4)來看,桃園縣帄均家戶所得均高於彰化縣,顯 示帄均所得高的地區其淨遷移率也較高。臺灣縣市間的人口遷移是否會如桃園 縣及彰化縣的由所得較低的地方(例如彰化縣)遷入至所得較高的地方(例如 桃園縣) ,這是本研究想探討的,另外隨著所得的增加其影響的趨勢,即邊際影 響效果也是本研究想一併研究的議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 1-1-4: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2012 年帄均家戶所得比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5:桃園縣及彰化縣 2001~2012 年 Gini 係數比較 4.

(13) 第一章 緒論. 接著就相對所得而言,以所得分配 Gini 係數(圖 1-1-5)來看,桃園縣歷年 來的家戶所得分配 Gini 係數均低於彰化縣,表示桃園縣家戶所得較彰化縣帄 均,配合兩縣市人口淨遷移率比較(圖 1-1-3),顯示似乎所得較帄均的地區愈 吸引人遷入。 然而,一個經濟發展中的地區,其所得不均度必然較高,梁嘉妤 (2011)觀察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之關係,實證結果發現,經濟成長與所得分 配差距兩者間具有顯著且正向的關係,帄均每人 GDP 愈高的城市其所得分配差 距愈大,間接表示所得不均所反應的經濟成長因素對人口有吸引誘因;另一方 面所得不均所帶來的社會治安問題,卻是令人想遷出的因素之一,劉孟奇與盧. 政 治 大. 敬植(2011)及施怡秀(2012)皆以動態追蹤資料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臺灣縣. 立. 市之所得分配不均程度對於暴力犯罪及刑案發生率或件數,皆為顯著的正向關. ‧ 國. 學. 係。對於臺灣各縣市而言,所得分配各方的推拉力強弱,所導致遷移的效果是 本文想探討的另一議題。. ‧. y. Nat. 一個大量移入或移出的社會,也將隨之產生許多問題與變遷。這是各國政. er. io. sit. 府所無法忽視的問題。相較於人口自然增加,人口遷移與一地區之社會、經濟、 政治等各方面的現象有著較立即且密切的關聯。事實上,亦有眾多學者體認到. al. n. v i n Ch 人口遷移之重要性,紛紛探討影響臺灣地區人口遷移之因素有哪些,卻少有文 engchi U. 獻同時研究各縣市的絕對所得(帄均所得)及相對所得(所得分配)對人口遷 移的影響。是以,本文將補強此一缺口,深入研究。. 5.

(14)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二、研究目的 目前世界上重要的社會問題不少與人口遷移有關係,例如都市人口的過度 擁擠,住宅、交通、教育、衛生等公共設施不足,農村勞力外移以及開發中國 家人才外流等。我們若能瞭解人口遷移的因素,將有助於社會變遷的規劃與執 行。 本文利用臺灣官方統計資料,以適切的實證模型加以檢驗臺灣地區的人口 遷移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研究臺灣地區各縣市的絕對所得(帄均所得). 政 治 大. 及相對所得(所得分配)與人口遷移之間的關係及是否有顯著的影響,並進一. 立. 步瞭解,絕對所得及相對所得對男性遷移和女性遷移之個別影響效果。. ‧ 國. 學. 影響因素除了絕對所得及相對所得外,也參考其他文獻加入失業率、犯罪. ‧. 人口率、帄均每人享有政府公共支出淨額及就業者之行業結構等,探討其對縣. n. al. er. io. sit. y. Nat. 市間人口遷移的影響,並進一步提出建議供政府施政參考。. Ch. engchi. 6. i n U. v.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為避免地區特性造成研究結果的誤差,本研究排除地理位置位於臺灣外島 的金門縣及連江縣(馬祖) ,採用臺灣 23 個縣市為研究標的,2另考量臺灣於 2010 年 12 月 25 日實施縣市合併(臺中縣、臺南縣、高雄縣各相關數據資料分別併 入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 ,合併後之統計資料可能使得原始資料之特性消失 或減弱,導致研究結果產生偏誤,故本研究採用縣市合併前之 12 個年度,即 1999. 政 治 大 本研究之遷移資料採用內政部戶政司網站公布之縣市遷入及遷出(按登 立. 年至 2010 年為研究範圍。. ‧ 國. 學. 記) ,以淨遷移率即社會增加率(遷入人口扣減遷出人口後的淨遷移人口數,除 以該縣市的年中人口數,以‰為單位)表示。各縣市帄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採用.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之縣市重要統計指標,而分配不均程度則使用主計總處之. sit. y. Nat.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各縣市以戶為單位之原始可支配所得. er. io. 資料(所得收入扣除非消費支出) ,3再以 stata 統計軟體計算出代表縣市別所得. n. 分配不均程度的吉尼係數。為表達影響效果遞延作用,淨遷移率採用次年資料, a v. i l C n hen 總計涵蓋臺灣地區 23 縣市 11 年(2000 年~2010 data), i U g c h年)的追蹤資料(panel. 以研究臺灣地區各縣市的帄均所得及所得分配不均程度與淨遷移率之間的關 係,並檢視是否有顯著的影響,並分別研究對男性遷移和女性遷移之完整影響 效果究竟如何,故建立三種實證模型深入探討。. 2. 3. 23 個縣包含 2 個直轄市:臺北市、高雄市;5 個省轄市:基隆市、新竹市、臺中市、嘉義市、臺南 市以及 16 個縣:臺北縣、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 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臺東縣、花蓮縣等。 所得收入包含受雇人員報酬、產業主所得、財產所得收入(利息收入、投資收入等)、自用住宅設 算租金、經常移轉收入、雜項收入等;非消費支出包含利息支出、經常移轉支出(捐款、所得稅、 房屋稅等)、社會保險(公勞保費、健保費等)。 7.

(16)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各章節的研究架構如下:第一章為緒論,內容為研究 動機、目的,並介紹研究方法、限制及研究架構;第二章為文獻回顧,主要是 先介紹遷移的理論,接下來則是與本文有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研究文獻;第三章 為臺灣 23 縣市歷年之人口遷移與所得之概況;第四章為研究設計,介紹實證模 型及所使用的變數與資料來源;第五章為實證結果與模型檢定,描述個別變數的. 政 治 大. 基本統計量及實證結果與分析;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研究流程圖 1-3-1 如下:. 立. ‧ 國. 學. 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及限制. Nat. sit. y. ‧. 相關文獻整理與回顧. 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相關文獻. n. al. er. io. 人口遷移相關文獻. Ch. engchi. i n U. v. 實證模型設計. 變數設定與資料來源. 實證結果分析. 模型敏感性測詴. 結論與建議 圖 1-3-1:研究流程圖 8.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人口遷移理論與模型 本節將較常談到的人口遷移理論及模型分為三大類:推拉理論、引力模型 及經濟觀點的遷移理論。4 一、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政 治 大. 推拉理論認為遷移發生的原因是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push force)和. 立. 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交互作用而成。排斥力及吸引力因人而異,. ‧ 國. 學. 例如對某些人而言,缺少就業機會是排斥力,對他人而言,不良的政治情況可 能是排斥力;相同的,吸引力的感受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因某地方的氣候吸. ‧. 引而遷入,有些人因較完善的公共設施而遷入;然而,也有人同時受推力與拉. y. Nat. al. er. io. 二是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有某種程度的了解。. sit. 力的影響而遷移。推拉理論隱含兩個假設,一是人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選擇,. n. v i n Ch 推拉理論的概念源自於 Ravenstein(1889)的論文「 The Laws of Migration」 , engchi U. 文中分析 1881 年英國人口普查資料中的遷移情形,並參考二十多個國家的資. 料,發表了遷移法則,計有七則,依序為一、遷移與距離的關係,二、遷移為 階段性,三、流向與反流向同時存在,四、城鄉遷移傾向之差異性,五、短距 離遷移以女性居多,六、技術與遷移,七、經濟動機為主,其中第七個法則含 有推拉理論的概念。他認為拉力對遷移的影響比推力大, 雖然不良的政治環境 或不合適的生活條件會迫使人們遷移,然而多數的遷移貣因於人類改善生活的 動機。. 4. 有關人口遷移理論的分類乃參考廖正宏(1985)所著之”人口遷移”一書。 9.

(18)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後來經過一些學者的修正補充,例如俄籍社會學家 Kulischer,5其理論貣源 於研究歷史的觀點,偏重強制性的遷移,認為遷移乃是人們為帄衡人口數與可 運用的資源之反應,且認為遷移無法用人為的移民法律加以阻止,歷史的經驗 顯示,人類會一直遷移至充滿機會的地方。 而 Lee(1966)截長補短而完成較有系統的遷移理論,依照 Lee 的解釋,遷 移的因素有四種,即原住地的因素、遷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及個人因素。 前三種因素如下圖 2-1-1 所示,6在每個地方同時存在吸引因素(+)、排斥因素 (-)以及無關緊要(0)因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1-1:影響人口遷移因素圖. 二、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隨著統計的興貣,人口研究也日趨量化,人口學者嘗詴使用數量模型來解 釋人口遷移的現象。其中較重要的為引力模型,其名稱由物理學上兩物相吸, 與其質量乘積呈正比,與其距離帄方呈反比的原理發展而成。. 5. Kulischer 的理論並未經系統整理,主要參考 Jaffe(1962)”Notes on the Population Theory of Eugene M. Kulicher,”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Vol.40,No.2,p187-206。. 6. 圖 2-1-1 影響人口遷移因素圖,來源:全人教育百寶箱 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1000, 李孟茵繪圖。. 10.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最 為 大 眾 所 熟 悉 的 引 力 模 型 為 Zipf ( 1946 ) 的 互 動 假 設 ( Interactance Hypothesis)。其假設兩地間的總遷移量與兩地人口數量的乘積呈正比,與其距 離呈反比,公式為: Mij = K * PiPj / (Dij)a Mij 表示 i 地與 j 地間遷移人口總數 Pi、Pj 分別表示 i 地與 j 地之人口數量;K、a 為常數. 政 治 大 此模型表示兩地人口互動是隨機的,互動頻率決定於潛在行動者和距離 (移 立 Dij 表示 i 地與 j 地間之距離. ‧ 國. 學. 動困難程度)。此模型缺點是無法說明人口遷移的動機及其他心理及社會因素。 為擴大引力模型的用途,Stouffer(1960)提出中介機會模型(intervening. ‧. opportunities model)。此模型認為,人口遷移並不受地區人口多寡及距離的影. y. Nat. sit. 響,而是與該地區中介機會有關,即與正機會成正比,與負機會成反比。所謂. n. a. 機會的多寡,重新解釋兩地間的遷移現象。 l. Ch. engchi. er. io. 中介機會如就業機會、住宅機會等。此模型以原住地與目的地之間累積的中介. i n U. v. 三、經濟觀點的遷移理論 從經濟的觀點解釋人口遷移的現象,有兩種理論較常為學者們所引用。第 一種是以新古典投資理論為基礎,重視勞動力之再分配,以芝加哥學派之 Schultz (1962)和 Sjaastad(1962)為代表。其以境內遷移視為投資成本與報酬之架構。 投資成本包括現金成本,如遷移後於食、衣、住、行等所增加之支出,非現金 成本,如遷移和找工作時所減少之收入,以及心理成本如適應、緊張等;預期 報酬包括因預期遷移後有更佳的工作機會而增加之收入等。另外年紀大的勞工 較少遷移,因其終身所能增加收入的期限較年輕勞工為短。 11.

(20)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第二種解釋以哈佛學派為代表,特別是 Kuznets(1960)和 Thomas(1964) 等人的著作常被引用。其認為經濟成長與人口的再分配乃是由一些互相關聯的 變項所連接。有二點假設,其一是經濟改變是決定人口再分配的因素,另一是 人口再分配影響經濟成長。並用人口的選擇來解釋人口遷移和經濟發展的關 係,就性別、種族、年齡、教育程度等特徵而言,遷移是具有選擇性的。其美 中不足的是無法對遷移結果有所說明,且成本效益理論對於如何測度心理成本 和社會成本亦無清楚的交代。. 政 治 大 所得及相對所得因素,有類似經濟觀點所說的人們因經濟因素,所得、就業、 立 其實,此三種模型並無衝突,只是強調的重點不同,本研究所探討的絕對. 社會福利而遷移;也有推拉理論所說的由原住地的推力(如預期低所得)和遷. ‧ 國. 學. 入地的拉力(預期高所得)相互作用而成;亦有引力模型的影子,遷移與兩地. ‧. 區中介機會有關,與所得高低的正負機會相關。.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人口遷移的相關文獻 影響遷移的因素錯綜複雜,其中較多學者探討的有地區社會福利支出、住 宅市場、交通建設及遷移者的教育程度等。康琪珮(2007)探討臺灣地區人口 遷移受到各縣市社會福利支出的影響,其利用臺灣 23 縣市的追蹤資料,研究期 間為 1995 至 2005 年,採雙因子固定效果模型分析,結果發現若縣市所享有的 社會福利程度高於鄰近的縣市,則會吸引較多的人遷入,此外女性移民相對男. 政 治 大 薛立敏、曾喜鵬、陳雅君(2002)探討住宅市場發展對區域人口選擇遷入 立. 性移民受到社會福利支出的效果較為顯著。. ‧ 國. 學. 都會中心或衛星城鎮的影響,利用 1974 至 1999 年的總體時間序列資料進行分 析,結果顯示臺北縣市的預期收入、住宅價格、公共支出及縣市間的可及性等. ‧. 變數,皆顯著影響區域遷移人口遷入臺北縣的比率。尤其臺北市的住宅價格以. y. sit. a. er. io. 要因素。. Nat. 及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的興建,成為臺北都會區者之居住地點轉向臺北縣的重. n. iv 龔書玉(2009)從住宅市場供給、家戶住宅需求調整、以及房價負擔能力 l. n U i e n g c22h個縣市,1982 等不同角度,運用追蹤資料分析法,以臺灣 至 2007 年的資料. Ch. 為研究範圍,探討影響不同縣市內部遷徙率差異的因素。實證結果顯示,住宅 自有率、房價等對內部遷徙率有顯著負向影響,有偶率、使用執照面積、空屋 率、以及房價所得比等對內部遷徙率則有顯著正向影響,且住宅自有率與有偶 率是影響內部遷徙率最主要的因素。 薛立敏、曾喜鵬、謝鈺偉(2007)利用 1992 年與 2002 年「國內遷徙調查 報告」的個體資料來研究遷移行為。估計結果發現臺灣的遷移行為在十年來有 很大的變化。影響遷移決策的變數方面, 2002 年與 1992 年的主要不同在於教 育程度對於遷移的影響程度大幅的擴大。顯示出在知識經濟的潮流下,高教育 13.

(22)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程度較容易在各不同地點有就業的優勢。在遷移地點的選擇上,可以發現十年 來選擇遷入臺北、高雄地區的機率下降,而遷入桃園、基隆、臺中的機率增加, 顯示出臺北都會區的外擴、臺中都會區的興貣以及城鄉的差異性逐漸縮小。 有關所得、就業等經濟因素影響遷移的相關探討方面,許道欣(1992)在 其「人口遷移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中提到所得對於遷移地區而言,事實上具有 雙元角色。一般預期人們會往提供所得機會較多的地區遷移,移出地區可能因 未來所得機會較低而引貣人們遷出,但另一方面遷移者也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才 能遷移,而高所得者因比較能負擔遷移成本,比低所得者較具遷移動傾向。因. 政 治 大 亦即迄點的所得變數應較貣點的所得變數對遷移流向更具影響力。 立. 此,所得與遷移的關係變得不明確。然而,所得扮演拉力的角色似乎超過推力,. ‧ 國. 學. 張慈佳、胡海豐(2005)以行政院主計處 2002 年進行的「國內遷移調查」 的原始資料為基礎,選取當年度為工作而遷移的 16 歲至 45 歲間的受訪者為樣. ‧. 本,以高階職務比例做為夢想追尋的替代變數,經由巢式羅吉特模型估計,發. y. Nat. sit. 現夢想追尋變數對於遷徙機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並進一步估計夢想折抵,發. a. er. io. 現臺灣地區的遷移者,為了獲得功成名就,願意以降低 0.0403%的相對工資,. n. iv 或是多負擔 0.0723%的相對地租,作為追尋夢想的代價。 l. Ch. n U engchi. 葉士僑(2005)認為一地區的人口遷移數量與就業機會增加數可能互有影 響關係。若該地區有勞動人口遷入,可以提高勞動供給,吸引廠商設廠,增加 該地區的就業機會,所以人口遷入數會影響產業就業機會的增加。另一方面, 若一地區有較多的工作機會,會吸引人口遷入。該研究之重點是了解上述兩種 現象的因果關係,其以 1981 至 2001 年臺灣 23 個縣市的資料,建立具有兩個 方程式的聯立方程式模型,一個為人口淨遷移模型,另一個為就業機會提供模 型,並利用三階段最小帄方法估計此模型的相關參數。實證結果發現就業機會 有跟隨人移動之現象,即人口遷移為因,就業機會的增加為果。. 14.

(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田易以(2010)利用臺灣 1998 至 2009 年間 23 個縣市的工資和失業率數據, 探討都市就業率受鄉村地區工資與就業率的可能影響,實證結果顯示,鄉村就 業率對都市就業率的影響呈現顯著正相關;都市與鄉村的工資率對都市就業率 的影響則不顯著。 非臺灣地區的研究,吳德美(1998)則以 1995 年山東省濟南市農村流動人 口的調查,評估中國大陸農村個別移民藉由遷移在都市勞動市場上的所得經濟 成就。採取相對所得移動方法,以移民未遷移時在農村的收入和遷移後的工作. 政 治 大 後所得位置向上移動,11.7%的人向下移動,14.5%的人維持原狀。 立. 所得比較,觀察遷移前後所得移動的變化。結果發現樣本高達 73%的移民遷移. ‧ 國. 學. 陳俊育(2002)探討外來移民對於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結論發現 1990 年 代的美國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經濟地位,除了實體資本與人力資本的累積外,對. ‧. 於外來移民所帶來的影響力亦應予以高度重視,而人力資本的累積,是成為決. sit. y. Nat. 定國家是否能在國際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a. er. io. 國外文獻方面,Kennan and Walker(2009)以就讀高中 14-21 歲的男性白. n. 人為研究對象,使用 1979 至 1994 l 年計 16 年資料的 paneli v data 估計模型,主要. n U engchi 結論為預期收入是影響州際間遷移決策的重要因素。. Ch. Ortega and Peri(2012)以 1980 至 2006 年遷移至 15 個 OECD 國家的移民 為研究對象,估算結果顯示,國際間的移民流動與目的遷移地的人均收入是高 度相關的。且在歐盟內的遷移,預期所得的影響甚至多達 2 倍且更反應了高度 的勞動力遷移。 Dustmann and Okatenko(2013)以涵蓋全球三個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亞洲和拉丁美洲之個體層面的數據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收入和遷移意圖之間的 關係可以是單調減少、增加或倒 U 形的,決定於相對遷移成本,另外是否對當. 15.

(24)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地設施滿足與否,如公共服務和安全各個方面,亦是遷移意向的關鍵因素。 至於相對所得與遷移的關係,國外文獻大多探討人口遷移對遷入地相對所 得的影響。美國移民改革聯盟(2008)研究 1990 年及 2000 年的人口普查數據, 7. 顯示過去十年來中等收入的美國家庭的比例由約 1/2 下降到低於 1/3,影響中等. 收入家庭份額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移民,合法移民同時增加了高收入家庭和 低收入家庭,而非法移民則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因此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大幅 萎縮。 Sanderson(2012)研究 1960 至 2005 年不同國家不同收入群體的移民和國. 政 治 大. 家經濟發展間的關係,是否影響國際的不帄等。結果顯示帄均而言移民對發展. 立. 影響相當小,但長遠是有正向影響。研究結果還表明,移民於世界經濟上有馬. ‧ 國. 學. 太效應(Merton,1968),8移民對高收入國家更有利益,即富裕的國家獲得來 自移民較大的利益。因此,從目的地國家的角度來看移民似乎無法解決國際間. ‧. 不帄等的現象,相反的移民實際上甚至會加劇國際間的不帄等。. y. Nat. n. al. er. io. sit. 茲將上述有關人口遷移的相關文獻摘要整理如表 2-2-1。. 7 8. Ch. engchi. i n U. v. 美國移民改革聯盟:The 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FAIR)。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一詞源自 Merton(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Robert K. Merton 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 的愈少的一種現象。馬太名稱來自於《聖經》中的一則寓言,在《聖經》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 章中有這麼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16.

(2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表 2-2-1:人口遷移相關文獻摘要 作者(年代).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主要結論與發現. 吳德美. 大陸地區農村流動. 相對所得移. 發現樣本高達 73%的移民遷移後所得. (1998). 人口經濟成就之研. 動方法. 位置向上移動,11.7%的人向下移動,. 究. 14.5%的人維持原狀。. (1995 年山東省濟 南市農村) 陳俊育 (2002). 經濟成長與人口遷. 追蹤資料分. 1990 年代的美國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經. 移-美國個案研究. 析法. 濟地位,除了實體資本與人力資本的累. (1990 年代). 積外,對於外來移民所帶來的影響力亦 應予以高度重視。. 薛立敏、曾喜. 區域人口遷入臺北. 鵬、陳雅君. 都會區地點選擇之. (2002). 立. 實證研究. 臺北縣市的預期收入、住宅價格、公共 治 政 分析模型 支出及縣市間的可及性等變數,皆顯著 大 影響臺北都會區遷移人口遷入臺北縣 多項式延遲. 的比率。. 學. ‧ 國. (1974 至 1999 年) 兩個方程式. 就業機會有跟隨人移動之現象,惟工資. (2005). 口遷移之相互影響. 的聯立方程. 水準越高愈吸引人口遷入,但不利於產. (臺灣地區 23 個縣. 式. 業就業機會提供。. 市). 三階段最小. 社會福利支出對於人口遷移有顯著正. 帄方法. 影響,而公共建設支出對產業發展沒有. (2005). y. sit. al. 正向影響。臺灣地區的遷移者,為了獲. er. 夢想追尋變數對於遷徙機率有顯著的. v i n Ch 究 得功成名就,願意以降低 0.0403%的相 i U e h n g c 對工資,或是多負擔 (臺灣地區 2002 年) 0.0723%地相對地 n. 豐. 顯著影響。. 夢想的代價:區域間 巢式羅吉特. io. 張慈佳、胡海. ‧. 就業機會與地區人. Nat. 葉士僑. 人口遷移決策之研. 模型. 租,作為追尋夢想的代價。 薛立敏、曾喜. 臺灣地區近年來遷. 兩巢層巢式. 在影響遷移決策的影響變數方面,1992. 鵬、謝鈺偉. 移行為變化之影響. 羅吉特模型. 年與 2002 年的主要不同在於教育程度. 因素分析. 進行聯合估. 對於遷移的影響程度大幅的擴大。. (1992 年與 2002. 計. 顯示出在知識經濟的潮流下,高教育程. (2007). 年). 度較容易在各不同地點就業的優勢。. 康琪珮. 臺灣各縣市社福支. 追蹤資料分. 縣市所享有的社會福利程度高於鄰近. (2007). 出對人口遷移的影. 析. 的縣市,會吸引較多的人遷入。. 響. 雙因子固定. 此外女性移民較男性移民受到社會福. (1995 至 2005 年). 效果模型分. 利支出的效果較為顯著。. 析. 17.

(26)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作者(年代) 龔書玉 (2009).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主要結論與發現. 縣市內部人口遷徙. 追蹤資料分. 住宅自有率對內部遷徙率有顯著負向. 影響因素之研究. 析法. 影響;有偶率、使用執照面積、空屋率、. (臺灣 22 個縣市). 以及房價所得比對內部遷徙率則有顯 著正向影響;且住宅自有率與有偶率是 影響內部遷徙率最主要的因素。. 田易以 (2010). 區域人口遷徙對就. 追蹤資料分. 鄉村就業率對都市就業率的影響呈現. 業率之影響. 析法. 顯著正相關,都市與鄉村的工資率對都. (臺灣 23 縣市 1998. 市就業率的影響則不顯著。. 至 2009 年) FAIR. 美國移民增加如何. (2008). 降低美國中等收入 家庭份額的比例 (1990 年及 2000. 立. 1/3,影響中等收入家庭的份額下降的 政 治一個重要因素是移民 ,合法移民同時增 大 加了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而非法 移民則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因此,中等 收入家庭大幅萎縮。. 期望所得對個人遷. 追蹤資料分. 以就讀高中的男性白人為研究對象,使. 移決策的影響. 析法. 用 1979 至 1994 年的 panel data 估計模. (1997 至 1994 年). 型,主要結論為預期收入是影響州際間. y. Nat. 遷移決策的重要因素。. sit. (2009). 國家庭的比例由約 1/2 下降到低於. ‧. Walker. 比較 1990 年及 2000 年,中等收入的美. 學. Kennan and. ‧ 國. 年). 敘述統計. 追蹤資料分. 研究結果顯示,移民於世界經濟上有馬. (2012). 群體的移民和國家. 析法. 太效應(Merton,1968) ,移民對高收. er. 不同國家不同收入. io. Sanderson. al. n. v i n Ch 係 自移民更大的利益。 i U e h n g c 從目的地國家的角度來看移民似乎無 (1960 至 2005 年) 經濟發展之間的關. 入國家更有利益,即富裕的國家獲得來. 法解決國際不帄等,相反的移民實際上 甚至會加劇國際間不等式。 Ortega and Peri (2012). 期望所得對國際間. 追蹤資料分. 國際間的移民流動與目的遷移地的人. 遷移決策的影響. 析法. 均收入是高度相關的。且在歐盟內的遷. (1980 至 2006 年). 移,預期所得的影響甚至多達 2 倍且更 反應了高度的勞動力的遷移。. Dustmann and. 人口外流與財富的. 追蹤資料分. 收入和遷移意圖之間的關係可以是單. Okatenko. 限制以及當地設施. 析法. 調減少、增加或倒 U 形的,決定於相. (2014). 的質量間的關係(撒. 對遷移成本;另外是否對當地設施滿足. 哈拉以南的非洲、亞. 與否,如公共服務和安全各個方面,亦. 洲和拉丁美洲). 是遷移意向的關鍵因素。. 註 :本表先依照中、英文順序,再依照時間先後排序。 18.

(2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相關文獻 接著來探討絕對所得與相對所得方面的研究,梁嘉妤(2011)採用臺灣地 區 1982 至 2010 年之資料,觀察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之關係,分別以「帄均每 人 GDP」及「所得分配差距倍數」作為經濟成長及所得分配之衡量指標,以相 關分析與複迴歸分析作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的高度發展, 所得分配不均程度有逐漸擴大的現象,即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差距兩者間具有. 政 治 大 劉孟奇與盧敬植(2011)以吉尼係數代表所得分配不均程度,就臺灣 1998 立. 顯著且正向的關係。. ‧ 國. 學. 至 2005 年的縣市別動態追蹤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所得分配不均對於刑案犯罪率 與暴力犯罪率都有顯著正向影響。施怡秀(2012)利用 1998 至 2010 年臺灣地. ‧. 區 20 個縣市的動態追蹤資料,實證結果顯示,所得分配不均程度對於一般刑案. sit. y. Nat. 發生件數、竊盜案發生件數與暴力犯罪發生件數皆有顯著的正向關係。. a. er. io. 紀玉臨等人(2012)使用 1999 至 2008 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資. n. iv 料,結合傳統不均度指標與空間分析方法,探索臺灣鄉鎮層級人均綜合所得的 l. n U engchi 時空動態。結果顯示北部與南部、西部與東部、北高與其他、帄地與山地、本. Ch. 島與離島、臺灣與金馬等區域所得差距確實存在,尤其是帄地與山地的落差最 嚴重,且持續擴大。其次,整體的區域貧富差距呈現先惡化,後微幅改善,又 急遽惡化的趨勢。 李芷蘅(2012)採用全球所得不均的迴歸模型與臺灣家戶所得不均的不均 度分解法,藉由全球總體與臺灣家戶個體資料,綜合分析影響臺灣所得不均的 因素。全球迴歸結果顯示貿易全球化是造成所得不均的因子,對開發中國家的 影響大於對已開發國家的影響。. 19.

(28)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國外文獻方面, Peters(2012)研究 1970 至 2010 年計 40 餘年的美國經 濟和地理空間的收入不帄等關係,結果顯示不帄等的地方涵括了人口的 25 % 及 13 %的縣市。收入不帄等與高工資的金融業和專業服務相關,不帄等的地方 有更好的社會經濟效果;收入帄等則與低工資的休閒和中等工資的教育和醫療 服務有關。 Pabayo et al.(2013)探討美國波斯頓的鄰里間收入不帄等對於青少年攻 擊和暴力的影響,採用 2008 年波士頓共 38 街區計 1878 個青少年樣本,使用. 政 治 大. multilevel logistic 迴歸模型,結論顯示在波士頓,收入不帄等與非黑色的青少年 侵略和傷害行為有高度相關。. 立. ‧. ‧ 國. 學. 有關所得及所得分配的相關文獻摘要整理如表 2-3-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n U. v.

(2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表 2-3-1:所得及所得分配相關文獻摘要 作者(年代). 梁嘉妤 (2011).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主要結論與發現. 臺灣地區所得分配之. 相關分析. 帄均每人 GDP 與所得分配差距兩. 趨勢研究. 複迴歸分析. 者間具有顯著且正向的關係。. (1982 至 2010 年) 劉孟奇、盧敬植. 所得分配不均與犯罪. 動態追蹤資料. 所得分配不均對於刑案犯罪率與. (2011). (1998 至 2005 年). 分析. 暴力犯罪率都有顯著正向影響。. 李芷蘅. 影響臺灣所得分配不. 全球所得不均. 全球迴歸結果顯示貿易全球化是. 均之實證分析. 迴歸模型. 造成所得不均的因子,對開發中. 臺灣家戶所得. 國家的影響大於對已開發國家的. 不均的不均度. 影響。. (2012). 施怡秀 (2012). 分解法 治 政 所得分配不均對犯罪 動態追蹤資料 所得分配不均程度對於一般刑案 大 之影響(1998 至 2010 發生件數、竊盜案發生件數與暴 立 年臺灣地區 20 個縣市). ‧ 國. 臺灣區域所得探索式. 不均度指標與. 顯示北部與南部、西部與東部、. 時空動態分析. 空間分析方法. 北高與其他、帄地與山地、本島 與離島、臺灣與金馬等區域所得 差距確實存在,尤其是帄地與山 地的落差最嚴重。整體的區域貧 富差距呈現先惡化,後微幅改. er. io. sit. y. (1999 至 2008 年). Nat. (2012). 關係。. al. n. Peters (2012). ‧. 嫻、賴進貴. 學. 紀玉臨、周孟. 力犯罪發生件數皆有顯著的正向. C h Multinominal e n g迴歸 chi 的收入不帄等關係 logistic 美國經濟和地理空間 (1970 至 2010 年). 模型. iv n 收入不帄等與高工資的金融業和 U 善,又急遽惡化的趨勢。. 專業服務相關,不帄等的地方有. 更好的社會經濟效果;收入帄等 則與低工資的休閒和中等工資的 教育和醫療服務有關。. Pabayo、Molnar. 鄰里間收入不帄等對. multilevel. 收入不帄等與非黑色的青少年侵. and Kawachi. 於青少年攻擊和暴力. logistic 迴歸. 略和傷害行為有關。. (2013). 的影響(2008 年美國波 模型 斯頓). 註 :本表先依照中、英文順序,再依照時間先後排序。. 21.

(30)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第四節 本章小結 本章首先回顧人口遷移理論與模型,繼而參考既有人口遷移及絕對所得 與相對所得之相關文獻,既有文獻中提及影響遷移的因素有預期所得、就業機 會、社福支出、居住品質、產業結構等。本研究則選擇絕對所得、失業率、每 人政府公共支出淨額、犯罪人口率、服務業之行業結構比率來分析其對遷移的 影響。. 政 治 大 關係,使用「絕對所得的帄方」變數來分析;再加上既有文獻未提及的相對所 立 為補強本研究內容,增加文獻上所欠缺有關預期所得影響遷移的非線性. ‧. ‧ 國. 學. 得(所得分配吉尼係數)作為解釋變數,以加強本研究的可讀性。.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31)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第一節 各縣市人口遷移概況 本節就我國 23 個縣市 1999 至 2010 年的內政部戶政司網站公布之人口遷移 資料分析,累計淨遷入人口最多的前三名為臺北縣 217,716 人、桃園縣 211,043 人、臺中市 99,619 人;累計淨遷入為負的(即累計淨遷出)前三名為臺北市. 政 治 大. -137,152 人、彰化縣-65,897 人、屏東縣-54,141 人(如圖 3-1-1)。.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3-1-1:臺灣各縣市 1999~2010 年累計淨遷入人口數 個別年度淨遷入人口超過 2 萬人的有臺北縣 1999 年的 24,778 人、2000 年 的 27,120 人、2009 年的 25,789 人及桃園縣 1999 年的 23,736 人、2000 年的 22,812 人、2004 年的 20,210 人、2006 年的 20,855 人;而個別年度淨遷出人口超過 2 萬人的有臺北市 2001 年的 26,333 人及 2003 年的 24,252 人(如表 3-1-1)。. 23.

(32)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表 3-1-1: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淨遷入人口數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累計. 臺北縣. 24,778 27,120 18,321. 宜蘭縣. -3,412 -3,025 -1,715 -3,501 -2,419 -2,266 -1,577 -1,895. 桃園縣. 23,736 22,812 15,486 15,951 17,533 20,210 17,372 20,855 13,879 14,215 11,371 17,623 211,043. 新竹縣. 2,678. 2,547. 485. 45,443. -3,982 -4,231 -2,308 -2,892 -2,193 -2,050 -1,847 -1,068. -728. -487. 990. -672. -21,468. 1,137 -1,129. 1,081. -351. 彰化縣. -6,010 -6,210 -5,257 -5,963 -6,430 -5,614 -5,299 -5,153 -4,402 -4,811 -3,918 -6,830. -65,897. 南投縣. -4,260 -6,164 -2,494 -2,820 -2,517 -3,229 -2,150 -2,617 -1,764 -1,952. -592 -3,499. -34,058. 雲林縣. -7,319 -8,297 -3,543 -4,204 -5,261 -5,091 -4,319 -5,422 -2,818 -1,890. -399 -3,920. -52,483. 嘉義縣. -6,742 -4,728 -1,939 -3,690 -4,126 -3,721 -1,590 -3,894 -2,650 -2,315. -508 -2,983. -38,886. 臺南縣. -2,651 -3,325 -4,917 -3,456 -3,321 -2,858. 高雄縣. -4,923 -5,399 -3,997 -9,328. 77 -1,168. 7,827. -20,899. 4,740. -848. 4,948. 387 -1,219. 4,542. 1,559 -1,234 -3,492. 3,305. 262. 4,921. 臺中縣. 1,046. -519. 7,052. 苗栗縣. 1,352. 9,681 16,916 14,721 13,880 14,610 16,057 21,342 25,789 14,501 217,716. -363. 3,344. 685. 政 治 大. 212. -584. -24,257. -370 -3,702 -3,063 -1,331. 1,511. -32,219. 屏東縣. -6,093 -7,140 -1,841 -6,324 -4,473 -4,602 -2,335 -5,241 -3,852 -4,110 -1,148 -6,982. -54,141. 臺東縣. -3,262 -3,784 -1,490 -1,351 -1,525 -2,550 -1,382 -3,037 -2,144 -1,668. 1,020 -1,270. -22,443. 花蓮縣. -2,486 -3,737 -1,480 -1,831 -1,455 -2,299 -1,707 -1,992 -1,751 -1,523. 18 -1,401. -21,644. 立. -147. -470. -543. 2,757. 3,112. 913. -830. -90. -532. 1,985. 2,485. 1,543. 1,331. 1,349. 1,254. 1,463. 3,321. 3,100. 1,194. 24,894. 13,993 15,823 10,461. 6,277. 7,380. 7,265. 7,202. 7,331. 7,165. 6,320. 4,022. 6,380. 99,619. al. 885. 120. 981. 51. 236. -218 -1,502. -47. 566. 21,523. -659. 臺南市. 2,153. 1,851. 臺北市 高雄市. 596 -1,177 2,778. -17,770 -15,527 -26,333 4,068. 4,341 -3,431. -985 -1,609. 610. 957. -577 -1,525. 152. 2,894. 894. 5,650. -665 -3,713. -8,309. i v2,707 1,993 983 1,363 C 2,307 3,140 378 1,304 n U -9,722 -11,431 -19,638 h -12,804 -4,071 -24,252 e n g-12,543 c h i 8,727. n. 488. io. 嘉義市. -783. y. 新竹市. 584. sit. 515. 臺中市. 2,437. er. 789. ‧ 國. 基隆市. -782. ‧. -8. 882. -207 -1,794. 學. -775. Nat. 澎湖縣. -387 -2,112. -574. 8,984 -5,183. -676 -5,401. 1,035. 2,697. 2,584. 276. 8,212 -137,152 402. 1、 資料來源: 內政部戶政司。 2、 框線者表示淨遷入人口超過 2 萬人,深底色表示淨遷出人口超過 2 萬人。. 若考慮各縣市人口數,以人口淨遷移率(即社會增加率)來看,1999 至 2010 年帄均淨遷移率最高的前三名為桃園縣 9.63‰、臺中市 8.32‰、新竹縣 7.98‰,其中單年度最高的前三名分別為澎湖縣 2009 年的 30.54‰、2001 年 的 26.81‰及臺中市 2000 年的 16.6‰;而帄均淨遷移率負數的前三名為臺東 縣-7.74‰、雲林縣-5.93‰、嘉義縣-5.80‰,其中單年度最低的前三名均位於 24. 9,696.

(33)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臺東縣,分別為 2000 年的-15.35‰、1999 年的-13.11‰及 2006 年的-12.79‰。 (如圖 3-1-2 及表 3-1-2)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3-1-2:臺灣各縣市 1999~2010 年帄均人口淨遷移率(單位:‰).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5. i n U. v.

(34)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表 3-1-2: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人口淨遷移率(單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帄均. 臺北縣. 7.11. 7.66. 5.1. 2.67. 4.62. 3.99. 3.73. 3.89. 4.25. 5.59. 6.69. 3.73. 4.92. 宜蘭縣. -7.33. -6.5. -3.68. -7.53. -5.22. -4.9. -3.41. -4.11. -1.13. 0.57. 0.84. -2.64. -3.75. 桃園縣. 14.2 13.33. 8.86. 8.97. 9.7. 11. 9.31. 11. 7.22. 7.3. 5.78. 8.85. 9.63. 新竹縣. 3.14. 2.4. 6.05. 5.67. 7.25 10.68 16.57 14.61 10.01. 9.09. 9.35. 0.95. 7.98. 苗栗縣. -7.11. -7.56. -4.12. -5.16. -3.91. -3.66. -3.3. -1.91. -1.3. -0.87. 1.76. -1.2. -3.20. 臺中縣. 1.06. -0.83. -2.33. -0.56. 0.05. -0.77. -0.24. 2.17. 0.44. 0.73. -0.72. 0.69. -0.03. 彰化縣. -4.61. -4.75. -4.01. -4.53. -4.88. -4.26. -4.03. -3.92. -3.35. -3.66. -2.98. -5.21. -4.18. 南投縣. -7.82 -11.36. -4.6. -5.21. -4.65. -5.99. -4. -4.88. -3.3. -3.66. -1.11. -6.62. -5.27. 雲林縣. -9.79 -11.14. -4.77. -5.66. -7.09. -6.89. -5.88. -7.42. -3.88. -2.61. -0.55. -5.44. -5.93. -7.35. 治 政 -3 -2.58 -0.52 -0.19 大. -4.8. -4.21. -0.93. -5.47. -5.80. -1.62. -0.71. 0.19. -0.53. -1.83. -8.41. -3.45. -6.56. 臺南縣. -2.41. -3.01. -4.44. -3.12. 高雄縣. -4.01. -4.38. -3.23. -7.55. -0.31. -1.71. 0.71. -0.3. -2.97. -2.46. -1.07. 1.22. -2.17. 屏東縣. -6.7. -7.86. -2.03. -6.97. -4.94. -5.1. -2.6. -5.85. -4.32. -4.63. -1.3. -7.95. -5.02. -6.08. -5.53. -6.27 -10.55. -5.77 -12.79. -9.13. -7.17. 4.39. -5.48. -7.74. -4.19. -5.19. -4.14. -6.57. -4.9. -5.75. -5.09. -4.45. 0.05. -4.12. -5.16. -0.09 26.81. -1.59. -5.09. -5.9. 6.34. -8.5. 6.62 10.31 30.54. 9.26. 5.00. -2.12. -0.23. -1.36. -2.51. -4.11. -1.48. -1.71. -9.61. -1.78. 5.35. 6.61. 4.05. 3.46. 3.47. 3.19. 3.69. 8.26. 7.59. 2.89. 5.40. 16.6 10.73. 6.34. 7.36. 7.16. 7.01. 7.06. 6.82. 5.96. 3.76. 5.92. 8.32. al. 3.29. 0.44. 3.62. 0.19. 0.86. -0.8. -5.5. -0.01. 2.6. 1.28. 0.73. 2.40. -4.35. -7.51. 3.14. -4.34. 1.7. 0.18. 0.26. 0.54. -6.98 -10.54. 澎湖縣. -8.68. 基隆市. 2.06. 1.33. 新竹市. 7.68. 8.52. 臺中市. 15.06. 嘉義市. 1.85. -2.48. 2.23. 臺南市. 2.97. 2.53. 3.77. 1.83. 臺北市. -6.73. -5.87. -9.97. -1.54. 高雄市. 2.77. 2.93. -2.3. 5.98. 2.34. Nat. io. n. -4.39. -7.01. 0.56. v3.55 i 3.09 4.17 0.5 1.72 n Ch h i U3.33 -3.7 -9.21 e -4.88 n g c-4.79 -3.43. -0.45. -3.57. 0.68. -3.91. y. 花蓮縣. -2.85. sit. ‧ 國. 臺東縣 -13.11 -15.35. 立. -6.65. ‧. 嘉義縣 -11.95. er. 2000. 學. 1999. 1.78. 1、資料來源: 內政部戶政司。 2、人口淨遷移率計算方式:淨遷入人口/年中人口數*1000。 3、框線者表示淨遷移率為正的前三名,暗底色表示淨遷移率為負的前三名。. 26.

(35)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第二節 各縣市所得概況 臺灣地區各縣市之帄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採用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 統計資訊網》縣市重要統計指標查詢系統,涵蓋臺灣地區 23 縣市 1999 至 2010 年近 12 年的資料如圖 3-2-1 及表 3-2-1,其中 12 年帄均的每戶可支配所得較高 前三縣市為臺北市、新竹市及新竹縣,其中臺北市及新竹市帄均每戶可支配所 得均超過 100 萬元,臺北市甚至每年均超過 120 萬元;較低的縣市是臺東縣、. 政 治 大 最高及最低均發生於 2010 年,最高為臺北市的 1,298,640 元,最低為臺東縣的 立. 嘉義縣、澎湖縣及雲林縣,其 12 年帄均的每戶可支配所得均小於 70 萬;其中. ‧. ‧ 國. 學. 568,409 元,相差超過一倍。.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3-2-1:臺灣各縣市 1999~2010 年之帄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條狀圖. 27.

(36)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表 3-2-1: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帄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單位: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帄均. 臺北縣. 892,692. 882,634. 896,186. 899,975. 905,166. 918,055. 934,211. 930,130. 912,968. 972,062. 922,690. 893,859. 913,386. 宜蘭縣. 826,697. 805,088. 725,890. 695,577. 779,157. 729,324. 822,477. 767,861. 750,870. 847,932. 746,261. 802,483. 774,968. 桃園縣. 944,302. 985,426. 923,301. 979,979. 959,744. 995,951. 985,537. 981,273 1,003,789. 960,037. 940,942. 915,499. 964,648. 新竹縣. 968,579 1,021,919. 922,675. 949,374. 930,761. 975,383 1,053,182. 957,811. 910,180 1,063,948 1,011,033 1,052,587. 984,786. 苗栗縣. 779,814. 788,159. 777,341. 762,664. 778,215. 732,410. 768,863. 849,510. 826,541. 754,346. 756,823. 788,968. 780,305. 臺中縣. 875,202. 805,929. 740,900. 804,897. 775,617. 792,500. 788,423. 810,914. 834,273. 817,357. 779,278. 722,526. 795,651. 彰化縣. 755,213. 757,817. 706,694. 799,305. 816,066. 803,292. 765,433. 815,377. 776,371. 760,545. 750,697. 741,050. 770,655. 南投縣. 858,800. 729,438. 694,028. 683,359. 681,544. 738,359. 748,483. 815,573. 722,209. 708,936. 808,713. 782,905. 747,696. 雲林縣. 742,533. 694,363. 732,284. 688,011. 673,606. 703,806. 648,685. 764,109. 663,716. 643,980. 615,006. 616,480. 682,215. 嘉義縣. 628,540. 725,986. 660,383. 611,036. 615,943. 661,697. 679,081. 697,288. 638,887. 655,130. 629,952. 658,489. 655,201. 臺南縣. 717,982. 720,726. 679,890. 688,657. 741,752. 743,101. 683,018. 747,222. 738,863. 729,662. 702,759. 692,341. 715,498. 高雄縣. 722,224. 698,031. 631,921. 697,119. 667,189. 721,597. 738,617. 686,038. 791,925. 780,113. 789,837. 739,166. 721,981. 屏東縣. 718,919. 767,107. 679,721. 782,085. 757,714. 703,809. 741,094. 747,713. 796,114. 701,111. 727,434. 704,748. 735,631. 臺東縣. 574,406. 641,298. 627,005. 651,312. 619,787. 631,719. 597,433. 624,932. 720,459. 586,479. 667,547. 568,409. 625,899. 花蓮縣. 711,084. 741,877. 744,651. 689,347. 730,767. 714,810. 662,744. 726,258. 724,680. 695,030. 655,696. 741,246. 711,516. 澎湖縣. 588,607. 697,315. 595,548. 605,641. 588,048. 720,582. 628,399. 705,881. 644,462. 732,450. 689,166. 827,323. 668,619. 基隆市. 868,974. 863,374. 775,698. 722,155. 726,013. 868,343. 875,160. 782,453. 851,508. 816,692. 863,161. 860,445. 822,831.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1999. 臺中市. 992,490. 919,646 1,026,762. 嘉義市. 796,358. 808,703. 785,582. 臺南市. 762,588. 824,343. 770,782. n. 855,400. 880,456. 969,246 1,049,053. 916,428. 857,845. 946,908. 938,764. 845,388. 772,203. 694,118. 812,886. 800,693. 741,393. 686,637. 698,454. 764,371. al. 849,733. 849,868. 811,559. 851,949. 920,293. 863,995. 806,990. 838,459. io. 957,996. 827,536. Ch. 730,039. er. 892,936. sit. y. Nat. 新竹市 1,011,061 1,099,335 1,101,828 1,027,437 1,078,255 1,217,297 1,092,427 1,171,277 1,277,464 1,187,288 1,133,833 1,184,598 1,131,842. engchi U. v 921,877 i n. 臺北市 1,208,578 1,237,777 1,217,932 1,232,387 1,232,396 1,225,096 1,236,014 1,262,406 1,287,803 1,271,060 1,246,310 1,298,640 1,246,367 高雄市. 941,722. 940,086. 963,669. 879,039. 903,648. 931,446. 955,541. 970,062. 980,360. 961,828. 928,214. 1、 資料來源: 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縣市重要統計指標查詢系統。 2、 框線者表示大於 120 萬,網底表示少於 60 萬。. 28. 972,087. 943,975.

(37)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第三節 各縣市所得分配概況 國際間衡量所得分配公帄程度通常以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與大島指 數(Oshima index)作為衡量之指標。所謂吉尼係數是 20 世紀初義大利學者科 拉多·吉尼根據洛倫滋曲線(Lorenz Curve)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帄程度的 指標。吉尼係數為比例數值,介於 0 和 1 之間。最大為「1」,最小等於「0」。 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帄均(即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個人,其餘. 政 治 大 入完全相等,但這兩種情況只出現在理論上。因此,吉尼係數的實際數值介於 0 立. 的人沒有收入),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帄均,即每個人的收. ‧. ‧ 國. 帄均。. 學. 與 1 之間。吉尼係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帄均,吉尼係數越大則收入分配越不. 所謂大島指數,是將所得分成數個組別,計算最高和最低組帄均所得的倍. Nat. sit. y. 數比;一般多將所得分成五等分,計算最高所得組的帄均所得與最低所得組的. er. io. 帄均所得的倍數,此倍數即為大島指數,倍數越高表示貧富差距越大。此外,. n. al 本研究在模型敏感性測詴中,將採用大島指數替代吉尼係數,以進行模型敏感 iv 性測詴。. Ch. n U engchi. 本研究使用代表所得分配公帄程度之吉尼係數,採用主計總處之「中華民 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以戶為單位之可支配所得原始資料,計算臺灣 地區 23 縣市的吉尼係數,1999 至 2010 年的資料如表 3-3-1,其中大多介於 0.3~0.4,表示收入相對合理;9吉尼係數介於 0.2~0.3 表示相對帄均,多分布於 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及臺中縣,其中年度吉尼係數小於 0.28 的有臺中縣 2006 年的 0.2709、2007 年的 0.2757、新竹縣 1999 年的 0.2759 及桃園縣 2004 年的. 9. 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Gini 係數若低於 0.2 表示收入帄均;0.2~0.3 表示相對帄均;0.3~0.4 表示相對 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29.

(38)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0.2763;吉尼係數介於 0.4~0.5 表示收入差距大,多分布於臺東縣、花蓮縣、澎 湖縣,其中年度大於 0.4(表示收入差距大)的有澎湖縣 2010 年的 0.4353、2001 年的 0.4164、花蓮縣 2006 年的 0.4189 及臺東縣 2001 年的 0.4143、2003 年的 0.4001 及 2007 年的 0.4047。 表 3-3-1: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 Gini 係數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帄均. 臺北縣 0.2917 0.2853 0.3118 0.3148 0.3017 0.2899 0.2858 0.3041 0.2832 0.2817 0.3029 0.2873 0.2950 宜蘭縣 0.3542 0.3196 0.3644 0.3344 0.3319 0.3251 0.3627 0.3399 0.3624 0.3642 0.3794 0.3521 0.3492 桃園縣 0.2909 0.3037 0.3063 0.3008 0.2933 0.2763 0.2914 0.2815 0.2964 0.3030 0.3261 0.2986 0.2973 新竹縣 0.2759 0.2958 0.3072 0.2868 0.3310 0.3150 0.3053 0.3058 0.3225 0.3190 0.3358 0.3616 0.3135. 政 治 大 臺中縣 0.3030 0.2765 0.3223 0.2989 0.2929 0.2968 0.2834 0.2709 0.2757 0.3083 0.3229 0.3127 0.2970 立 苗栗縣 0.3018 0.3419 0.3563 0.3407 0.3205 0.3546 0.3445 0.3604 0.3781 0.3663 0.3444 0.3463 0.3463. 彰化縣 0.2966 0.2988 0.3274 0.3427 0.3490 0.3520 0.3452 0.3474 0.3620 0.3497 0.3562 0.3446 0.3393. ‧ 國. 學. 南投縣 0.3306 0.3156 0.3632 0.3553 0.3321 0.3718 0.3419 0.3712 0.3396 0.3525 0.3696 0.3638 0.3506 雲林縣 0.3040 0.3292 0.3919 0.3323 0.3197 0.3449 0.3574 0.3444 0.3623 0.3667 0.3832 0.3619 0.3498. ‧. 嘉義縣 0.3284 0.3478 0.3796 0.3420 0.3599 0.3839 0.3944 0.3744 0.3457 0.3436 0.3598 0.3657 0.3604 臺南縣 0.3260 0.3413 0.3434 0.3363 0.3760 0.3527 0.3611 0.3481 0.3491 0.3353 0.3429 0.3409 0.3461. Nat. sit. y. 高雄縣 0.3123 0.2978 0.3350 0.3536 0.3418 0.3298 0.3223 0.3283 0.3008 0.3303 0.3204 0.3383 0.3259 屏東縣 0.3317 0.3122 0.3238 0.3516 0.3485 0.3137 0.3281 0.3142 0.3256 0.3226 0.3334 0.3416 0.3289. io. er. 臺東縣 0.3602 0.3796 0.4143 0.3735 0.4001 0.3960 0.3807 0.3812 0.4047 0.3686 0.3867 0.3775 0.3853. al. n. v i n C h 0.3537 0.3510 0.3791 澎湖縣 0.3463 0.3923 0.4164 0.3845 0.3400 e n g c h i U 0.3948 0.3787 0.3871 0.4353. 花蓮縣 0.3767 0.3816 0.3976 0.3477 0.3775 0.3732 0.3663 0.4189 0.3683 0.3381 0.3706 0.3622 0.3732 0.3799. 基隆市 0.3180 0.2950 0.3133 0.3216 0.3173 0.3046 0.3301 0.3140 0.3279 0.3215 0.3479 0.3057 0.3181 新竹市 0.3740 0.3501 0.3810 0.3664 0.3562 0.4171 0.3809 0.3614 0.3926 0.3476 0.3280 0.3457 0.3668 臺中市 0.2895 0.2882 0.3579 0.3443 0.3622 0.3156 0.3110 0.3081 0.3447 0.3213 0.2930 0.3176 0.3211 嘉義市 0.3364 0.3275 0.3163 0.3515 0.3266 0.3512 0.3437 0.3696 0.3538 0.3807 0.3625 0.3657 0.3488 臺南市 0.3104 0.3058 0.3117 0.3264 0.3249 0.3210 0.3368 0.3005 0.2836 0.3160 0.2945 0.3194 0.3126 臺北市 0.2859 0.2819 0.3016 0.3086 0.3004 0.2944 0.2984 0.2940 0.2958 0.3021 0.2943 0.2912 0.2957 高雄市 0.3162 0.3335 0.3235 0.3296 0.3230 0.3350 0.3325 0.3326 0.3300 0.3329 0.3364 0.3175 0.3286 1、資料來源: 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檔」以戶為單位之可支配所 得原始資料,再以統計軟體 stata 外掛程式 ineqdeco 計算而得。 2、 框線者表示 Gini 數小於 0.28,網底表示大於 0.4。. 30.

(39) 第三章 人口遷移與所得概況分析. 另以大島指數(Oshima index)代表所得不均程度來分析,本文以五等分差 距倍數表示,以最高 20%家庭之帄均所得除以最低 20%家庭之帄均所得之倍 數,同樣採用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以戶為單位 之可支配所得原始資料,計算臺灣地區 23 縣市的大島指數,1999 年至 2010 年 的資料如表 3-3-2,其中小於 5 倍的多分布於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及臺中縣, 其中年度差距小於 4.4 倍的有臺北市 1999 年的 4.3566、2000 年的 4.3255、臺中 縣 2000 年的 4.3740、桃園縣 2004 年的 4.3763 及臺北縣 2000 年的 4.3982;差距 倍數超過 8 倍的多分布臺東縣、花蓮縣、澎湖縣,其中年度差距大於 8.4 倍的有. 政 治 大. 澎湖縣 2001 年的 8.4632、2010 年的 9.3633、花蓮縣 2001 年的 9.2704 及台東. 立. 縣 2009 年的 8.5423;臺灣縣市所得分配呈現城市較偏僻地區為帄均;臺灣各縣. ‧ 國. 學. 市歷年的帄均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比較示意如圖 3-3-1,大致上是一致的。. 0.10. y. al. er. sit. 8.00. n. 0.20. io. 0.30. 10.00. Nat. 0.40. ‧. 0.50. Ch. engchi U. v ni. Gini. 4.00. Oshima. 2.00 0.00. 臺 北 宜 縣 蘭 桃 縣 園 新 縣 竹 苗 縣 栗 臺 縣 中 彰 縣 化 南 縣 投 雲 縣 林 嘉 縣 義 臺 縣 南 高 縣 雄 屏 縣 東 臺 縣 東 花 縣 蓮 澎 縣 湖 基 縣 隆 新 市 竹 臺 市 中 嘉 市 義 臺 市 南 臺 市 北 高 市 雄 市. 0.00. 6.00. 圖 3-3-1:臺灣各縣市之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比較圖. 31.

(40)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表 3-3-2:臺灣 23 縣市 1999~2010 年之大島指數(Oshima index)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帄均. 臺北縣 4.5581 4.3982 5.1118 5.2497 4.7098 4.6328 4.5076 5.1050 4.4808 4.4289 5.2490 4.5206 4.7460 宜蘭縣 6.3767 5.9219 7.0861 5.8034 5.8999 5.7696 7.3569 6.4490 7.0220 7.0854 7.1453 6.8675 6.5653 桃園縣 4.6304 5.0844 5.0799 4.8677 4.6453 4.3763 4.6467 4.5207 4.7609 5.0026 5.4941 4.8664 4.8313 新竹縣 4.4412 4.9590 4.9302 4.4889 6.5623 5.7295 5.1118 5.1681 5.7002 5.4896 6.2629 7.0468 5.4909 苗栗縣 5.6514 6.8193 7.5820 6.4778 5.7739 6.8140 6.4320 7.1480 7.7895 7.7666 6.5382 7.0615 6.8212 臺中縣 4.9939 4.3740 5.7309 5.0663 4.7289 4.8921 4.6173 4.3303 4.3510 5.1932 5.6205 5.4575 4.9463 彰化縣 5.5986 5.0730 6.1712 6.5982 6.6426 7.1527 6.8318 6.5039 7.1483 6.8069 7.1658 6.5812 6.5229 南投縣 5.7413 5.5957 6.8657 6.5432 5.8702 7.8382 6.0573 7.2240 5.9849 6.3444 7.0584 6.8860 6.5008 雲林縣 5.0941 5.8015 7.6843 5.4328 5.5546 6.1912 6.5931 6.2918 6.8830 6.9534 7.5962 6.8771 6.4127. 政 治 大 臺南縣 5.7904 6.4453 6.0019 5.8458 7.1251 6.6951 6.7406 6.7022 6.5695 5.9144 6.3759 6.4564 6.3885 立 高雄縣 5.4422 5.1563 6.1372 6.5265 6.2048 6.2064 5.8641 5.8844 4.9658 5.8166 5.6864 6.1517 5.8369 嘉義縣 5.6729 6.1966 7.3968 6.3144 7.1359 7.5829 8.2853 7.2986 6.2669 6.1121 7.1389 6.7453 6.8455. ‧ 國. 學. 屏東縣 5.7155 5.3088 5.6418 6.6054 6.1929 5.3901 5.6887 5.3798 5.5520 5.7339 6.0727 6.3553 5.8031 臺東縣 6.5856 7.7631 8.3837 7.4562 8.1686 7.9651 7.8511 7.2390 8.3677 7.0595 8.5423 7.7915 7.7644. ‧. 花蓮縣 7.5043 8.1194 9.2704 6.4478 7.9092 7.2639 7.1493 8.3787 6.7831 6.0153 8.0395 7.4910 7.5310 澎湖縣 6.3385 8.1388 8.4632 7.3675 6.3185 6.9207 6.7903 7.6151 8.1031 7.3940 7.9040 9.3633 7.5598. y. Nat. 基隆市 5.1512 4.7127 5.5688 5.9807 5.7877 5.2360 5.7768 5.3880 5.6395 5.4863 6.4234 5.3587 5.5425. sit. 新竹市 7.2610 6.9274 7.6979 6.5334 7.2864 8.2993 7.3286 6.6818 8.0594 6.2580 6.1067 7.0022 7.1202. er. io. 臺中市 4.4399 4.4700 6.4584 5.8798 6.6681 5.3206 5.3763 5.0678 6.1459 5.2580 4.9136 5.4082 5.4506. al. v i n C h5.2978 6.3953 5.1036 臺南市 5.2941 4.9379 5.2210 5.8642 5.6052 4.4011 5.3908 4.7717 5.4084 U i e h n c 4.6942 4.6197 4.7828 4.4963 4.5382 臺北市 4.3566 4.3255 4.7968 4.9652 4.7452 4.6395g 4.7754 n. 嘉義市 6.0368 5.7710 5.4157 5.9728 5.6919 6.8040 6.4245 7.0474 6.2462 7.9571 6.7725 6.5164 6.3880 5.3076 4.6446. 高雄市 5.1261 6.0169 5.4883 5.5614 5.4701 5.8013 5.5691 5.8517 5.6063 5.7528 5.9766 5.5940 5.6512 1、資料來源: 主計總處之「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檔」以戶為單位之可支配所 得原始資料,再以統計軟體 stata 計算而得。 2、框線者表示大島指數小於 4.4,暗底色表示大於 8.4。. 32.

(41)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實證模型設計. 一、實證主題與方法論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臺灣各縣市的絕對所得(帄均家戶所得)及相 對所得(家戶所得分配)對縣市人口遷移是否存在著影響?影響效果為. 政 治 大. 何?對男性及女性遷移者的影響是否一致?. 立. 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 1999 至 2010 年 23 個縣市的資料加以分析,考. ‧ 國. 學. 慮臺灣各縣市在自身地理環境、經濟條件與整體都市發展等方面各自呈. ‧. 現不同特性,各縣市遷移率亦存在明顯的差異,若使用傳統的最小帄方 法(OLS)估計,由於無法將縣市本身特質包含在內,即許多經由調查. y. Nat. er. io. sit. 取得的質化資料無法量化納入考量,進而使估計結果出現偏誤。因此, 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本研究採用可量化變數作為建立實證模型之解釋. al. n. v i n 變數,而對於無法量化之縣市特質因素(例如各縣市的地理環境等質化 Ch engchi U 變數),因無法以任何變數代表或將之量化,在迴歸估計中若忽略這些. 縣市特質的差異,可能使實證估計結果有所偏誤,為避免估計發生偏誤, 本研究採用追蹤資料分析法(panel data)以兼顧時間序列及橫斷面的經 濟現象。橫斷面資料所估計的參數比較能夠解釋不同觀察個體間 (inter-individual)的差異,而時間序列資料比較能解釋觀察個體本身 (intra-individual)的跨期動態變化。由於追蹤資料包含橫斷面資料與縱 斷面資料的優點,因而得以涵蓋更完整的訊息,藉以降低模型設定的錯 誤及估計參數時的誤差。 追蹤資料模型可分為固定效果模型與隨機效果模型,因此,本研究在 33.

(42)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計量方法的選擇上,將進一步採用 Hausman 檢定,以決定採用固定效果 模型或是隨機效果模型。 二、迴歸方程式 本研究採用三個應變數模型,首先應變數為各縣市總遷移率 (total_migrate),其次是各縣市男性遷移率(male_migrate),然後是各縣 市女性遷移率(female_migrate)。 自變數除了各縣市的絕對所得(帄均家戶所得)(ave_income)及相. 政 治 大 (unemploy_rate) 、犯罪人口率( 立 criminal_rate)、帄均每人政府公共支出淨. 對所得(家戶所得不均度吉尼係數)( Gini )外,本文也加入失業率. ‧ 國. 學. 額(ave_expen)及就業者之行業結構(work_service)等自變數,探討其 對縣市遷移的影響。. ‧. 為了表達解釋變數影響被解釋變數是有時間先後順序及降低內生性. Nat. sit. y. 的作用,且年中人口數自 1999 年始可推算,10故本文絕對所得、相對所. a. er. io. 得等解釋變數採用 1999 至 2009 年資料,被解釋變數人口淨遷移率則採. n. 用次年 2000 至 2010 年資料計 l 11 個年度的資料,計i v253 個樣本。。 迴歸方程式如下:. Ch. n U engchi. 模型 1:total_migratei(t+1) =αi +β1 ave_incomeit +β2 ave_incomeit 2 +β3 Giniit + β 4 unemploy_rateit + β 5 criminal_rateit + β 6 ave_expenit + β7 work_serviceit + εit 模型 2:male_migratei(t+1) =αi +β1 ave_incomeit +β2 ave_incomeit 2 +β3 Giniit + β 4 unemploy_rateit + β 5 criminal_rateit + β 6 ave_expenit + β7 work_serviceit + εit 模型 3:female_migratei(t+1) =αi +β1 ave_incomeit +β2 ave_incomeit 2 +β3 Giniit + β 4 unemploy_rateit + β 5 criminal_rateit + β 6 ave_expenit + β7 work_serviceit + εit 10. 年中人口數的計算方式為 (前一年年底人口數+今年年年底人口數)/2。 34.

(43) 第四章 研究設計. 其中下標 i 代表縣市,t 代表年度,α是常數項,β 是各解釋變數 的估計係數,ε則是誤差項。 除了吉尼係數外,國際間亦常以大島指數作為衡量所得分配之指標。 因此,本研究以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原始資料,計算另 (每戶可支配所得五等分位差 一所得分配不均指標-大島指數(Oshima) 距倍數)替代吉尼係數,進行模型的敏感性測詴。 敏感性分析迴歸方程式如下:. 政 治 大. 模 型 1 : total_migratei(t+1) = α i + β 1 ave_incomeit + β 2 ave_incomeit 2 + β3 Oshimait +β4 unemploy_rateit +β5 criminal_rateit +β6 ave_expenit +β7 work_serviceit + εit. 立. ‧ 國. 學. ‧. 模 型 2 : male_migratei(t+1) = α i + β 1 ave_incomeit + β 2 ave_incomeit 2 + β3 Oshimait +β4 unemploy_rateit +β5 criminal_rateit +β6 ave_expenit +β7 work_serviceit + εit. a. er. io. sit. y. Nat. 模型 3:female_migratei(t+1) = α i +β 1ave_incomeit +β 2 ave_incomeit 2 + β3 Oshimait +β4 unemploy_rateit +β5 criminal_rateit +β6 ave_expenit +β7 work_serviceit + εit. n. 其中下標 i 代表縣市,t 是各解釋變數 iv l 代表年度,α是常數項,β. Ch. 的估計係數,ε則是誤差項。. n U engchi. 35.

(44) 所得不均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台灣二十三縣市為例. 第二節 變數設定與資料來源 一、被解釋變數 1、人口淨遷移率(單位:‰) (total_migratet+1) :次年人口淨遷移率, 即次年社會增加數對年中人口數的比率,亦即遷入率與遷出率之 差。公式:[(遷入人口數-遷出人口數)/年中人口數]*1,000。 2、男性淨遷移率(單位:‰) (male_migratet+1):次年男性社會增加. 政 治 大 遷入率與遷出率之差。 立 公式:[(男性遷入人口數-男性遷出人. 率,即次年男性社會增加數對男性年中人口數的比率,亦即男性. ‧ 國. 學. 口數)/男性年中人口數] * 1,000。. 3、女性淨遷移率(單位:‰)(female_migratet+1):次年女性社會增. ‧. 加率,即次年女性社會增加數對女性年中人口數的比率,亦即女. y. Nat. n. al. 二、解釋變數. Ch. engchi. er. io. 口數)/女性年中人口數)] * 1,000。. sit. 性遷入率與遷出率之差。公式:[(女性遷入人口數-女性遷出人. i n U. v. 1、各縣市帄均家戶所得(單位:萬元)(ave_income):家戶經常性 收入扣除非消費性支出的帄均值。其中,經常性收入包含薪資、 財產所得收入、自用住宅設算租金、經常移轉收入等,而非消費 性支出包含房貸利息支出、捐款、所得稅、房屋稅、地價稅、公 勞保費、健保費等。 2、各縣市帄均家戶所得的帄方(ave_income2):此為各縣市帄均家 戶所得的帄方,用以檢視隨著所得的增加,其對遷移率的影響強 度的變化。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Based on the author'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experience in He Hua Temple from 2008 to 2010, the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acculturation and effect of Fo Guang 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