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人口遷移的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二節 人口遷移的相關文獻

影響遷移的因素錯綜複雜,其中較多學者探討的有地區社會福利支出、住 宅市場、交通建設及遷移者的教育程度等。康琪珮(2007)探討臺灣地區人口 遷移受到各縣市社會福利支出的影響,其利用臺灣 23 縣市的追蹤資料,研究期 間為 1995 至 2005 年,採雙因子固定效果模型分析,結果發現若縣市所享有的 社會福利程度高於鄰近的縣市,則會吸引較多的人遷入,此外女性移民相對男 性移民受到社會福利支出的效果較為顯著。

薛立敏、曾喜鵬、陳雅君(2002)探討住宅市場發展對區域人口選擇遷入 都會中心或衛星城鎮的影響,利用 1974 至 1999 年的總體時間序列資料進行分 析,結果顯示臺北縣市的預期收入、住宅價格、公共支出及縣市間的可及性等 變數,皆顯著影響區域遷移人口遷入臺北縣的比率。尤其臺北市的住宅價格以 及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的興建,成為臺北都會區者之居住地點轉向臺北縣的重 要因素。

龔書玉(2009)從住宅市場供給、家戶住宅需求調整、以及房價負擔能力 等不同角度,運用追蹤資料分析法,以臺灣 22 個縣市,1982 至 2007 年的資料 為研究範圍,探討影響不同縣市內部遷徙率差異的因素。實證結果顯示,住宅 自有率、房價等對內部遷徙率有顯著負向影響,有偶率、使用執照面積、空屋 率、以及房價所得比等對內部遷徙率則有顯著正向影響,且住宅自有率與有偶 率是影響內部遷徙率最主要的因素。

薛立敏、曾喜鵬、謝鈺偉(2007)利用 1992 年與 2002 年「國內遷徙調查 報告」的個體資料來研究遷移行為。估計結果發現臺灣的遷移行為在十年來有 很大的變化。影響遷移決策的變數方面, 2002 年與 1992 年的主要不同在於教 育程度對於遷移的影響程度大幅的擴大。顯示出在知識經濟的潮流下,高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程度較容易在各不同地點有就業的優勢。在遷移地點的選擇上,可以發現十年 來選擇遷入臺北、高雄地區的機率下降,而遷入桃園、基隆、臺中的機率增加,

顯示出臺北都會區的外擴、臺中都會區的興貣以及城鄉的差異性逐漸縮小。

有關所得、就業等經濟因素影響遷移的相關探討方面,許道欣(1992)在 其「人口遷移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中提到所得對於遷移地區而言,事實上具有 雙元角色。一般預期人們會往提供所得機會較多的地區遷移,移出地區可能因 未來所得機會較低而引貣人們遷出,但另一方面遷移者也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才 能遷移,而高所得者因比較能負擔遷移成本,比低所得者較具遷移動傾向。因 此,所得與遷移的關係變得不明確。然而,所得扮演拉力的角色似乎超過推力,

亦即迄點的所得變數應較貣點的所得變數對遷移流向更具影響力。

張慈佳、胡海豐(2005)以行政院主計處 2002 年進行的「國內遷移調查」

的原始資料為基礎,選取當年度為工作而遷移的 16 歲至 45 歲間的受訪者為樣 本,以高階職務比例做為夢想追尋的替代變數,經由巢式羅吉特模型估計,發 現夢想追尋變數對於遷徙機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並進一步估計夢想折抵,發 現臺灣地區的遷移者,為了獲得功成名就,願意以降低 0.0403%的相對工資,

或是多負擔 0.0723%的相對地租,作為追尋夢想的代價。

葉士僑(2005)認為一地區的人口遷移數量與就業機會增加數可能互有影 響關係。若該地區有勞動人口遷入,可以提高勞動供給,吸引廠商設廠,增加 該地區的就業機會,所以人口遷入數會影響產業就業機會的增加。另一方面,

若一地區有較多的工作機會,會吸引人口遷入。該研究之重點是了解上述兩種 現象的因果關係,其以 1981 至 2001 年臺灣 23 個縣市的資料,建立具有兩個 方程式的聯立方程式模型,一個為人口淨遷移模型,另一個為就業機會提供模 型,並利用三階段最小帄方法估計此模型的相關參數。實證結果發現就業機會 有跟隨人移動之現象,即人口遷移為因,就業機會的增加為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田易以(2010)利用臺灣 1998 至 2009 年間 23 個縣市的工資和失業率數據,

探討都市就業率受鄉村地區工資與就業率的可能影響,實證結果顯示,鄉村就 業率對都市就業率的影響呈現顯著正相關;都市與鄉村的工資率對都市就業率 的影響則不顯著。

非臺灣地區的研究,吳德美(1998)則以 1995 年山東省濟南市農村流動人 口的調查,評估中國大陸農村個別移民藉由遷移在都市勞動市場上的所得經濟 成就。採取相對所得移動方法,以移民未遷移時在農村的收入和遷移後的工作 所得比較,觀察遷移前後所得移動的變化。結果發現樣本高達 73%的移民遷移 後所得位置向上移動,11.7%的人向下移動,14.5%的人維持原狀。

陳俊育(2002)探討外來移民對於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結論發現 1990 年 代的美國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經濟地位,除了實體資本與人力資本的累積外,對 於外來移民所帶來的影響力亦應予以高度重視,而人力資本的累積,是成為決 定國家是否能在國際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國外文獻方面,Kennan and Walker(2009)以就讀高中 14-21 歲的男性白 人為研究對象,使用 1979 至 1994 年計 16 年資料的 panel data 估計模型,主要 結論為預期收入是影響州際間遷移決策的重要因素。

Ortega and Peri(2012)以 1980 至 2006 年遷移至 15 個 OECD 國家的移民 為研究對象,估算結果顯示,國際間的移民流動與目的遷移地的人均收入是高 度相關的。且在歐盟內的遷移,預期所得的影響甚至多達 2 倍且更反應了高度 的勞動力遷移。

Dustmann and Okatenko(2013)以涵蓋全球三個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亞洲和拉丁美洲之個體層面的數據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收入和遷移意圖之間的 關係可以是單調減少、增加或倒 U 形的,決定於相對遷移成本,另外是否對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地設施滿足與否,如公共服務和安全各個方面,亦是遷移意向的關鍵因素。

至於相對所得與遷移的關係,國外文獻大多探討人口遷移對遷入地相對所 得的影響。美國移民改革聯盟(2008)研究 1990 年及 2000 年的人口普查數據,

7顯示過去十年來中等收入的美國家庭的比例由約 1/2 下降到低於 1/3,影響中等 收入家庭份額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移民,合法移民同時增加了高收入家庭和 低收入家庭,而非法移民則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因此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大幅 萎縮。

Sanderson(2012)研究 1960 至 2005 年不同國家不同收入群體的移民和國 家經濟發展間的關係,是否影響國際的不帄等。結果顯示帄均而言移民對發展 影響相當小,但長遠是有正向影響。研究結果還表明,移民於世界經濟上有馬 太效應(Merton,1968),8移民對高收入國家更有利益,即富裕的國家獲得來 自移民較大的利益。因此,從目的地國家的角度來看移民似乎無法解決國際間 不帄等的現象,相反的移民實際上甚至會加劇國際間的不帄等。

茲將上述有關人口遷移的相關文獻摘要整理如表 2-2-1。

7 美國移民改革聯盟:The 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FAIR)。

8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一詞源自 Merton(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Robert K. Merton 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 的愈少的一種現象。馬太名稱來自於《聖經》中的一則寓言,在《聖經》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 章中有這麼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Kennan and Walker

Ortega and Peri

Dustmann and Okatenko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