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格特質

壹、 人格的定義 personality

人格(personality)一辭,原含意為歌劇中演員所穿戴的面具(mask)。程 言美(2003)認為,人格是面對情境所產生的反應,可做為個人身份的表 徵,亦代表彼此個體間的差異(吳秉恩,1991),有別於他人的獨特性及 持久性特徵。

Guilford (1959)認為人格具備七大特質包括生理、需求、興趣、態 度、氣質、愛好及型態等。人格特質是個體成分的綜合表現(林欽榮,

2002),因此人格特質被定義為人格與特質的結合。獨特的人格特徵會經 由個體的行為反應出來,包括害羞、順從、膽怯、懶惰、忠誠或富攻擊性 等,將在許多不同的情況下持續出現,稱之為人格特質。

近代特質論主張人格特質是一種動態的影響,並非只是一種靜態特徵 表現,個體對周遭環境的選擇、適應會受其影響(李雯娣,2000)。迄今,

對人格特質的定義繁多,本研究整理國內、外學者對人格特質的定義論 述,如表 2-1 所示。

表 2- 1

1956 Menninger

& Levison

人格是一個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總體,也 是遺傳和學習經驗的結合。

1959 Guilford

人格是個人的一種持久、特殊的特質,卻與

1965 R.B.Cattell

人格是個人的所作所為在某種特定環境中能

1970 R.M.Goldenson

人格是個人所具有並可以適應各種環境的各 種特性的獨特模式,具有各種行為。包括主 要的人格特性、興趣、價值觀、態度、自我 形象、情感與智慧行為模式。

年份 學者 人格特質定義

1971 Kassarjian 人格特質是對外部環境刺激的一致反應。

1972 Socott

& Mitchell

人格特質的演變是由一系列心理學方面累積

& Zaltman

人格是你的個人屬性、特質及特性與他人的差

年份 學者 人格特質定義

& McCrae

人格是個人獨特的行為,可以有效地回應個人 的個性特徵(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並在 許多不同的情境下繼續出現,包括害羞、侵略

年份 學者 人格特質定義

異,導致人格特質有多種分類方式,例如:內、外控人格特質(Rotter, 1966)、五大人格特質(McCrae et al., 1986)與 A/B 型人格(Roseman &

Friedman, 1974)等,為符合研究目的,依據其研究主題及需求,可以選擇 研究所需類別,使調查研究更具有效益。本研究整理國內、外學者對人格 特質分類相關學說整理論述,如表 2-2 所示。

表 2- 2

人格特質分類文獻整理

年份 學者 人格特質分類

1943 Sheldon

 矮胖型,器官功能良好強健,好食、享受生活 並善與人結交特質。

 鬥爭型:人格特質具獨立自主且勇敢,活力,

身體強健,有魅力。

 瘦體型:人格特質會抑制自我,性情較柔弱,

頭腦思想發達,但容易因內向而害怕接觸群體。

1943 Cattell

將人格特質分類為 16 種人格特質:樂群性、智慧 性、緊張性、恃強性、興奮性、不斷變化性、大膽 性、自律性、懷疑性、幻想性、激進性、焦慮性、

複雜性、獨立性、敏感性、情感穩定性。

1966 Rotter

 內控型:認為由本身的能力能控制事件的結 果,較積極、努力,不為任何外在環境影響且 可預測。

 外控型:認為由外在因素如運氣、命運、權勢、機 會控制事件的結果,順從環境不抵抗、消極、暗沉,

自身無法掌握。

年份 學者 人格特質分類

1974 Frideman

& Roseman

A/B 型人格特質

年份 學者 人格特質分類

(Roseman & Friedman, 1974)等,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管理者應該要瞭 解員工的人格特質,善用「比馬龍效應」來正面肯定組織成員;並且積極 提昇員工間信任感,促使組織成員間願意彼此知識分享,有效並且靈活運 用;惟有管理者不斷的鼓勵和讚美,才能促使組織成員努力不斷,期許快 速達到組織目標。 故採用 Rotter(1966)提出的內外控人格特質分類方式

參、 內、外控人格特質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外控型人格特質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1964 Butterfield

積極、自主、內在導向、

年份 學者 內控型人格特質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外控型人格特質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1973 Brissett

& Nowicki 自動、自主、積極。 依賴、聽天由命、消極。

年份 學者 內控型人格特質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外控型人格特質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2002 甘水美 主動積極。 聽天由命。

肆、 近年相關研究

1.

黃家齊、許雅婷(2006)探究個人與團隊層次在人格特質對知識 分享及創新績效間之關係,發現個人知識分享的意願確實受人格 特質影響,在個人層次方面,人格特質宜人性構面對於知識分享 呈顯著正相關。在團隊層次方面,人格特質經驗開放性及宜人性 構面對於知識分享呈正相關;另當團隊神經質較低時,有助團隊 知識分享行為。

2.

林孟鋒(2008)針對高科技產業內人格特質與組織文化在知識分 享與組織績效間之研究。在人格特質親和性、勤勉正直性與外向 性構面與知識分享呈正相關;監督激勵型與保守獨自型組織文化 構面與知識分享呈正相關;監督激勵型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呈負 向極顯著相關。代表企業過於嚴苛或員工過度顧慮個人績效,卻 使企業整體績效呈現負向影響。

3.

吳韻竹(2014)針對績效評估公平認知與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 究以人格特質為調節作用,發現當組織透過制式績效評估方式來 評斷員工工作績效時,員工的人格特質對知識分享意願部份有顯 著影響,員工對於績效評估公平認知對知識分享意願有顯著影 響、以及人格特質在績效評估公平認知與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中具 調節作用。

4. 沈素真(2014)探究以工作壓力為干擾變數,臺南市公立小學教 師內外控人格特質對組織承諾的影響,發現內控人格特質對組織 承諾及努力承諾呈顯著正相關;專業知能壓力對努力承諾有負向 影響。對努力承諾有顯著的干擾效果在內控人格特質與專業知能 壓力交互作用時。

伍、 小結

綜合以上論述,學者認為內控傾向者往往相信命運在自己的手中,是 自身努力得來的結果。而外控傾向者則相信命運是受外力所控制。內控傾 向者面對逆境或困境時,總是帶著積極、自信、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較容 易達成既定目標且從中獲得滿足;相對於外控傾向者常以消極、逃避、依 賴及被動的態度面對,較容易導致失敗的結果,而消弱個體對增強事件的 期待。經由文獻整理得知,內控傾向高者,其面對逆境或困難習慣以自信、

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因此,本研究採用內控型人格特質構面來探討較符合 研究目的。

因此,本研究欲經由實證結果分析是否內控型人格特質的員工在職場 上較容易被比擬為龍,因其被比擬為龍為較自信者,而其知識分享的型態 是否更為積極且直接? 期望將實證結果運用在管理方面,管理者應該了解 員工的人格特質傾向,落實人格特質從「外控型」提升至「內控型」的相 關議題工作實施,以塑造員工信任感環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