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意涵與理論

人是群體、社會性的動物,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團體之間會產生溝通、互動,

進而彼此影響,就形成了人際關係。因此,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人格形成、

學習成就、生活、工作、生涯發展…等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壹、人際關係的定義

有關人際關係的定義,各專家學者的看法不同,在此列舉部份觀點如下:

一、國外學者部份

Heider(1958):最早提出人際關係的平衡理論的大師,這位持歸因理論的學 者,認為人類的行為可以用內在或外在的因素解釋。而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之間的 關係,是個人對他人的想法、期望、知覺與反應。個體在友誼的關係中,對事物的 看法會隨著對方而有所調適。(林淑華,2001)

Schutz(1973):這位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因此都有人際關係的 需求。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種目的的交互作用。

WM.Bukowski(2005):認為友誼的發展是影響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環,每個人 的成長背景,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二、國內學者部份

李燕、李浦群(1998)認為要理解各種人際關係就必須注意關係本身,而不 是注意關係的某一方。人際關係要發揮作用,參與雙方都必須力爭成為有能力的溝 通者。

林靜芬(1995)認為人際關係指互有關聯的少數人,其間互動的狀態或歷程。

時蓉華(1996)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在活動過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關 係,或心理上的距離。

林淑華(2001)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以及生 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涵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等之間的 互動、依存關係。

陳嬿竹(2002)認為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在互動過程中影響 著彼此的想法、感受和行為。

劉香妏(2003)認為人際關係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之關聯性,彼此藉由思 想、情感及行為所表現吸引或排拒等互動關係性之歷程。

陳柔蓁(2005)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溝通、彼此心理覺知的 狀態、生命互動的歷程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涵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 學等之間的互動關係。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可以發現,人際關係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從出 生和家人的關係、隨著個體成長,求學階段和同學、師長的關係、生活上和朋友的 關係、工作上和同事、上級主管的關係…等,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都深深影響著 每個人的生活。

貮、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際關係理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原先應用於企業界,是對官僚科層組 織的一種反動(陳葇蓁,2005)。後來才被運用在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 理學,不同的社會科學對人際關係的探討焦點是不同的,以下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 文獻,茲將較重要的人際關係理論基礎,分別加以說明:

一、人際需求論

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個人的基本需求。Schutz認為人類有三種最基本的人際需 求,分別是接納(inclusive)和控制(control)、情感(affection)的需求。情感的需 求反映出一個人有表達愛和接受愛的慾望。接納的需求是希望在團體中被認同的慾 望。控制的需求則是指個人希望成功地影響週遭人們的慾望。Schutz 更是認為人際 關係的和諧來自於人們之間這三方面需求的相容與互補。茲將三種人際需求敘述如 下(許明遠,2005;陳騏龍,2001;羅佳芬,2002;Schutz. & Luckmam,1973):

(一)接納

又稱歸屬需求。根據Schutz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被團體接納的需求,但這種接 納需求的強度則是因人而異,過度與不及,對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無所助益,唯 有適度的接納需求,才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就是個體希望能夠存在於團體的一 種慾望。Schutz認為個人如能被團體接納,獲得重視,就不會有孤單的感覺。青春 前期的兒童藉由次級團體的形成,談論共同話題、交換秘密,而獲得情感的接納與 歸屬。

(二)控制

控制需求是希望能夠成功的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望。控制需求低的人,服從 權威,控制需求高的人,競爭性強,唯有適當控制的人,才能控制別人及被別人控

制,較能成功扮演社會角色,且控制需求與接納需求一樣,具有個別差異。兒童在 人際互動中,會努力表現優點,讓同儕對他產生認同,以凝聚情感獲得情誼。人際 需求論強調人際關係能滿足個人在情感、歸屬和控制的基本需求,以及個人在互動 行為具有程度上的差異性。

(三)情感

是指個人有表達情感與獲得情感的慾望,並以語言或肢體語言的方式表達情 感,和他人建立並維持情感上聯繫的需求。太過與不及的情感表達方式存有強烈的 焦慮,皆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唯有合宜的情感表達才能擁有滿意的人際關係。

兒童在人際關係中的情感表達大部分是既直接而明顯的,進入青春期前期的兒童,

在情感的表達上容易受同儕的影響。

二、社會交換論

美國社會學家Homans,是社會交換理論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從微觀的角度去探 討人類的社會行為,強調人和人之間心理動機的研究。此理論認為個人與他人形成 關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簡單的說,此理論的中心議題是人,它研究人 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換關係,其中酬賞與互惠概念是交換理論的基礎。它更是以經濟 學的投資報酬率觀念來解釋人際關係的互動,強調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酬賞

(reward)與成本(cost)的互換上。酬賞包括物質性的酬賞,或能滿足對方心理需 求的語言或非語言行動;成本則是為了維持繼續的關係所必須付出的時間、金錢或 精力等。交往過程中,酬賞與成本會相抵,而得到一個正或負的結果(黃淑玲,1995;

黃瑞琴,1994;陳騏龍,2001)。

Homans 還認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此種社會行為就是一種商品交換。他假設 個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reward)和逃避懲罰(punishment),人類動機 全是利己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在這種機制下建立的。

此外,同樣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學者Thibaut 及Kelly(1959) ,發展出代價與報 酬的關係理論(cost-reward relationtheory),認為任何的人際關係,皆可藉由與他人 互動過程中所獲得報酬和代價的交換而得到解釋。在報酬和代價的交換過程,比個 人的人格特質更為重要,報酬包括物質性的及能滿足對方心理需求的語言或非語言 活動,如:好的感覺、聲譽、經濟收益、情感滿足;代價是指對方不想蒙受的損失,

如時間、金錢、精力、焦慮。在人際交往互動的關係中,人們期待低代價高報酬的 互動,因此,人們會被自己認為最能夠提供報酬的人吸引,並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權 衡得失,以維持人際關係的平衡(許明遠,2005;陳雪梅,2004;詹欽銘,2003)。

三、人際關係的人格論

美國精神醫療學家Sullivan (1953),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建立了人際關係 的人格論。人一出生後,就生活在一個複雜,變動的人際關係之中,這種人際關係 就是人的社會性。而人格是社會的產物,只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單單研究 個人而不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就無法確定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問題,所以,

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原因(李佩怡,1999;

徐西森等,2002;許明遠,2005)

因此,人際關係是否良好,對於個人的人格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人出生前 幾年,人際互動始於父母,父母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隨後同儕關係逐漸增加其重 要性,再到成年前期,親密關係的建立。在不同的階段,人格的發展乃涵括於不同 的人際關係中進行。人在此發展的脈絡下,Sullivan 關切的是在早期發展中人際關 係裡的焦慮喚醒(anxiety-arousing)。因為嬰兒完全依賴重要他人來滿足其生心理的 需求,缺乏愛與關懷將導致人感到不安全及焦慮,他強調兒童早期的人際關係扮演 塑造自我概念的角色,兒童的自我系統之發展,乃於與父母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因此,親子的互動模式不僅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也影響未來的人際關係。所以,

前青春期是孩童首度放棄對年長者的依賴關係,發展第一個真正同儕親密關係的關

鍵時期;他認為此時期發展這種親密的、同性間的友誼關係是必須的,因為它可以 培養兒童對他人需求的敏感度,增加快樂情緒,及為未來的社會調適奠定基礎(引 自羅佳芬,2002)。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來自社會化過程及他人的評價,當兒童 接收到外在的評價時,將標籤個人的行為是「好的我」(good-me)及「壞的我」

(bad-me),而「壞的我」會帶來個體的焦慮及人際安全的威脅。

因此,我們被他人評價的方式會影響我們評價自己的方式,當孩子在發展過程 中能和重要他人有正向人際互動,將使之對自我有正向觀念;反之,負向的人際互 動則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及自尊。所以,自我概念不是天生的自我,而是由他人「所 反應之評價」所形成的,因此,人際關係能使一個未成熟的青少年發展成為一個心 理健康的個體。

參、人際關係的發展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身心發展。隨著生理成熟、生活領域的擴展,

個體也從社會化過程中,學習不同的社會適應能力,因而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人 際關係也是隨著個體的成長而發展,個體若在人生每個階段都能有良好的人際關 係,一定會有積極快樂的生命觀,有關人際關係的發展,在此列舉部份專家學著的 觀點:

一、Devito

Devito(1997)認為人際關係的發展可分為六個階段:

(一) 接觸期

這是人際關係的一開始,雙方在第一次見面時,彼此打量對方,也就是給

這是人際關係的一開始,雙方在第一次見面時,彼此打量對方,也就是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