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代幣制度與學習動機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代幣制度與學習動機

就學習而言,動機是學生獲得任何學習成就的要素,在教學現場,教師應在 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及將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獎賞有其好處,在一般 人的觀念中,多多益善,但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的獎賞可能會將胃口養得越來越 大,一旦無法獲得滿足時,其學習動機可能消失或降到谷底,不可不慎。對教師 而言,學生的動機甚為重要,動機越強的學生越能有效學習,而動機不強的學生 則在學習上比較容易出現困擾。本節將探討學習動機的意涵、相關理論及代幣制 度與學習動機之關係。

壹、學習動機的意涵

Spranger(1928)認為行為是個體的外顯活動,而動機則是引發個體外在行為的 推力。Brown(1987)則指出動機是個人進行某一行動的本能、衝動和情緒,這種 驅力來自內在,而表現的強度則受環境影響。在學習上,動機可用來解釋學生發 動和維持某種學習行為以達到一定目標的一種中介變量(施良方,1996)。學習動 機屬於動機的一種,張春興(2002)認為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及 維持該學習活動,並引導此學習活動朝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一種內在心理歷程。

又可分成「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前者所指為學習者內在感覺需要,或對 學習目標有所領悟而產生自發的動機;後者則是指受到外力驅迫,例如學習者害 怕受罰,為了考試、比賽而被引發的動機(李詠吟、單文經,1997)。

當學生發現課業活動的意義與價值時,試著鞭策自己追求成長之傾向即是學 習動機,也是影響課業學習的主因之一(朱敬先,1997)。根據上述,在學生學習 過程中提升其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參與意願,激發其學習動機是十分重要的。

貳、學習動機相關理論 一、行為學派的觀點

行為學派的動機理論認為人類的動機是經由學習而來,其模式為「需求→趨 力→行為」,強調藉由增強物的運用,以建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盡量利用 增強原理來促進學習,以引起及維持學習的動機(李咏吟,2001)。增強原則為:

1. 當學生表現新的且是好的行為時,立即給予增強;2. 當好的行為建立至穩定 時,減少增強的次數,並改採間歇性的增強或延宕增強;3. 增強物要考慮個別差 異;4. 將目標行為分為小部份再漸次的增強,以達成目標行為;5. 訂定行為契 約(張春興,2001)。在增強過程中應注意增強只是手段,目的在使其自主學習產 生學習動機。張春興(1997)認為行為主義的論說重視外在動機而忽視內在動機的 教學方式,會造成無法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忱,趨獎避罰的心理對學生不利,再 者,目的化的教學手段有礙學生未來人格發展,短暫的功利取向亦不利產生學習 遷移,因此運用上述行為學派的觀點於教學中,教師對於學生的良好行為應多加 鼓勵,並仔細考量如何善用外在誘因來達到改變學生行為,且又可避免外在動機 完全取代內在動機的結果。

二、人本學派的觀點

人本學派的動機理論將動機視為一種需求,為追求或創造需求滿足機會的動 力,以Rogers 及 Maslow 為代表。Maslow 以動機需求論的觀點,強調動機必須 兼顧環境與個人的因素,環境與個人動機二者間相互影響,他提出需求層次論,

說明人類所有的行為均是由需求所引起,當較低層次需求獲得滿足後,較高層次 需求才會產生,而人類最大需求就是追求自我實現,其需求層次論依序分為:1. 生 理的需求。2. 安全的需求。3. 愛與隸屬的需求。4. 尊重的需求。5. 自我實現的 需求。6. 知識和理解的需求。7. 審美的需求。其中,生理、安全、愛與隸屬、

尊重等需求,屬於低層次需求或稱為「匱乏需求」(deficiency needs,簡稱 D 需求,

即匱乏動機),通常由外人所提供。自我實現、知識和理解、審美的需求則屬於高 層次需求或稱「存在需求」(being needs,簡稱 B 需求,或成長動機),有賴獨立 自主的自我使其獲得滿足(張春興,1998)。

依據人本學派的動機理論可得知,學習動機是個人的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後,

為了朝向更高層次的需求發展而產生。故教師在教學中,對於具有高學習動機 者,可採用高層次需求的外在誘因,對於較低學習動機者,則可考慮採用低層次 需求的外在誘因(蔡宜倖,2003)。人本主義強調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和諧的學 習環境是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兩大重要因素,因為良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的心 理層面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支持,因而產生信心並自動學習;和諧的學習環境讓 學生的心理層面感到安全,不會有失敗而須接受懲罰的恐懼,便能勇於嘗試學習 (張春興,2004)。

三、認知學派的觀點

認知學派的動機理論,主要將動機視為自己能了解預想的計畫並向預定計畫 前進的內發驅力,此內發驅力主要來自我們對客觀事實的解釋、我們所想、所信 的以及所期望的會影響動機,而人對環境的認知會受到過去的經驗、目前環境、

未來期待三種因素的影響。認知觀點的學習動機,主要以滿足認知需求為中心(張 春興,1994)。李咏吟、單文經(1997)認為我們人類的行為,並非只是受到純由本 能驅力或刺激的聯結所所控制,亦即人類腦中所想、所信的以及所期望的都會對 人類行為產生影響。以下針對與成就行為有密切關係的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 論、歸因理論、自我效能理論加以說明。

(一) 成就動機理論

Atkinson 的動機理論主張個體的動機是由兩個相反方向的心理需求交互作用 所產生心理現象,一是「追求成功」,另一個是「避免失敗」,亦即當個體追求成 功的動機大於避免失敗的動機,才會表現出追求成就的動機(張春興,2004)。因

此,成就動機高的學生抱持成功的希望大於失敗的恐懼,喜歡接受具有挑戰的工 作,以獲得成功的樂趣;反之,成就動機低的學生對於失敗的恐懼大於成功的希 望,對於工作容易抱持著消極的態度,因此喜歡極度簡單或困難的工作,因為結 果不是容易成功,不然就是失敗了可把責任推給工作的難度太高(李坤崇,1990)。

因此根據成就動機理論的觀點,教師對於成就動機低落的學生,可以根據多方面 的資料,分析造成學生成就動機低落的影響因素,協助學生建立其成就動機。

(二) 歸因理論

Weiner 的自我歸因論旨在探討個體學習動機的各相關問題,他提出了三點假 設:1. 個體對自己在某種情境下所表現的行為有自求瞭解的動機產生;2. 解釋 自己行為後果時所做的歸因是複雜且多向度的;3. 個體對往後類似行為的強弱取 決於他自己對之前行為結果所作的歸因。經由實證研究後,Weiner 將成敗歸因為 六項: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其他因素等原因(張春興,2001),

這六項歸因又可歸納為三大層面,分別是穩定性(穩定-不穩定),內外在(內在-外 在)及控制性(可控制-不可控制)等三大向度。

張春興(1992)指出如果學生將考試失敗歸因為外在因素,因無法控制外在因 素,所以依舊缺乏學習動機。Weiner 的歸因論在教育上的涵義,在於教師要明瞭 學生自我歸因的方式,然後可預測之後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自我歸因未必真實但 卻是重要的,長期消極歸因心態有礙於學生人格成長(張春興,1994)。依據 Weiner 對學習動機的認知,教師的回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因此對於缺乏信 心,個性較為依賴的學生,教師應在回饋中給予鼓勵和支持,維持他學習動機。

(三) 自我效能論

Bandura 從社會學習的觀點提出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theory),認為個人在 特定情境中,對自己所擁有的特殊表現能力的評估。自我效能是指依據個人以往 的經驗,對某一特殊工作或事務,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張春

興,1994)。依照自我效能論的觀點,具有高效能感的學生喜歡選擇困難的工作,

願意努力並堅持到底,也較會運用適當的策略解決問題、對工作較少感到恐懼與 焦慮(Schunk, 1989)。孫志麟(1991)歸納自我效能的性質為:1. 是動態的,非固定 不變或被動消極的。2. 具有特定性,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效能。3. 是多向度 的,包括不同難易水平的效能預期及不同強度的效能預期。4. 具有個別性,不同 人具有不同效能。5. 具發展性,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效能。6. 屬於認知機制的一 種。7. 可以訓練。因此,教師在教學上可以先了解不同學習動機學生的自我效能,

再幫助學生增進自我效能,即能增進學生努力且願意持久學習的信心。

綜合以上各學派動機理論的看法,人本論、認知論重視動機的內在歷程,人 本論認為動機是一種需求,每個人都具有使自己成長的動力;認知論則認為人類 的動機是來自於我們對客觀事實的解釋,我們所想、所信以及所期望的均會影響 我們的行為。行為論則說明行為動機與增強作用有關(李美誼,2005)。研究者認 為運用代幣制度在英語科教學時應注意:1.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因材施教,設 定適合學生的目標。2. 教學中運用代幣制度,多給予學生成功的經驗,藉以提高 自我效能及工作價值知能。3. 協助學生建立適當歸因,如:學生未獲得代幣時,

可歸因為自身的努力不足,只要多努力就可以達到標準。4. 多給予學生肯定的回 饋,在學生表現出好的行為時,給予適當的獎賞,利用增強方式產生並維持學生 學習動機。

此外,Deci 與 Ryan(1985)提出有助內在學習動機的策略,包括:提供成功的 經驗、配合表現給予獎勵、常用口頭的讚美、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設定實際的表

此外,Deci 與 Ryan(1985)提出有助內在學習動機的策略,包括:提供成功的 經驗、配合表現給予獎勵、常用口頭的讚美、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設定實際的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