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代幣制度的內涵

本節將探討代幣制度實施步驟、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壹、實施步驟

代幣制度的實施步驟,必須因時制宜,因人而異,教師在使用上,可依據情 境、對象的不同制定合適的流程。以下是學者們的看法。

Martin & Pear(1996)認為代幣制度的實施,應考慮下列幾項步驟逐一進行:

一、決定目標行為

目標行為係決定於所欲執行的個體之目的而定,而目標行為應明確界定,不 宜一次選擇多項,例如一位老師欲改善學生上課吵鬧的情形,其目標行為可訂為

「學生能安靜上課」,更進一步的目標也可以是「學生能確實完成習題」。 在同質性的團體可能會有幾位特定的學生,需要根據其個別表現訂定個人化 目標,也會增加代幣制度處理的複雜度,但在國中階段老師並不需要立即處理許 多個案,因此因應個別差異所做的處理仍有其必要性。

二、建立基準線(baseline)

在每個階段開始前,基準線的建立是必須先完成的工作,以作為代幣制度實 施的參考,在代幣制度執行後,再與基準線做一比較以了解代幣制度執行的成效。

三、選擇實質增強物(backup reinforcers)

代幣制度的實質增強物在選擇上務必多樣化,且必須是受試者在意或喜歡 的,可以先與個案討論之後,再決定增強物的內容。劉春榮(1984)的研究也指出,

有後援增強物的代幣處理優於無後援增強物。因此,在實施代幣制度時,可在教 室成立一家小型店面,並明確登記以代幣兌換之清單,讓學生確知其可能擁有的 增強物,滿足其需求,並在預算允許範圍內隨時補充貨源。

四、代幣的形式

代幣必須是有形的,一般而言,代幣的外觀設計必須是具有吸引力的,符合 耐用、好管理、便於攜帶,及不易仿造等條件,任何材質樣式都可以,如:點數、

貼紙、小卡片、星星、戳章、玩具鈔票等小東西。在執行代幣方案前也應確保準 備有足夠數目的代幣可提供给學生來兌換。

五、尋求既有的協助資源

實施代幣制度之前,可先瞭解並掌控可能影響建立目標行為的相關人際因 素,加以運用或調適;善用人際關係,有助於個體在代幣方案執行中改變行為,

對於行為的維持有加分的效果(黃世鈺,2001)。因此,在國中階段執行代幣制度,

可能不需他人的協助,但可指派較有責任感的學生協助管理、紀錄。此外,詹傑 森(2008)研究指出,教師可尋求學校附近的商家或商場等社區資源,提供教師折 價券作為班級增強物來源之一。

六、代幣制度實施地點的選擇

代幣制度實施並無特定的地方,只要考慮到方便執行即可。在教室中執行代 幣制度,一開始可能會出現吵雜、混亂的現象,但對學生而言,很快便能適應,

並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張世彗(2003)認為代幣系統的建立程序如下:

一、 確定一到四項欲改變的行為目標。

二、選擇使用的代幣種類,年幼兒童可使用具體的代幣,如郵票、彩色卡片,年 齡較大的兒童則可採用積分制。

三、建立每天給予學生獲得數目的回饋方式,一天通常可以有幾次,對於高發生 率的問題或是年幼的兒童,教師可縮短回饋時間,例如每隔半小時就提供回饋。

四、決定後援增強物。在酬賞單上列出權力或活動範圍,以確保多元性和新奇性。

五、設定每一目標行為的代幣值及酬賞的購買價值。

六、提供學生根據每日和每週的積分數來賺取每日和為期較長的酬賞。

七、利用圖表追蹤每日所賺取的籌碼。

黃世鈺(2001)認為代幣制度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審視相關文獻紀錄,規劃合適的處理方法。

二、確立目標行為,列出短程與長程的目標及優先次序,並兼顧目標間的統整性 與連貫性。

三、建立目標行為的基準線作為參考。

四、選擇回饋增強物以有效、同儕間流行為主,蒐集學生所關心的語彙作為增強 的措辭。

五、選擇合適的代幣:有吸引力、輕便易攜帶、堅固耐用、易於掌握。

六、了解並掌控可運用之人際資源。

七、安排適當的情境,達到境教的功能。

八、配合個別差異,採行特別的流程:

(一) 將特殊流程隨時記錄在資料單上,例如決定誰負責記錄,如何與何時記 錄資料。

(二) 瞭解代幣制度的各項細目,例如誰負責給予代幣,如何給予增強,以及 增強哪些行為。

(三) 紀錄當事者每日獲得代幣增強的行為事件與頻率。

(四) 設定累積代幣的積點數,以及兌換增強物的規則。

(五) 與相關人員討論目標行為的代幣處理問題,並取得共識。

(六) 密切注意潛藏的問題。

九、準備代幣制度使用手冊給每一位參與者,說明相關實施步驟及相關問題的解 決方法。

綜上所述,代幣制度主要實施步驟,可以歸納如圖 2-2-1:

圖2-2-1 實施步驟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首先,藉由相關文獻紀錄的探討,決定本研究之目標行為,並建立基準線 (baseline),使代幣制度在執行時有所依循,再者,選擇適當的增強物及代幣形式,

代幣選擇必須兼具輕便、方便保存、有吸引力的特性,最後是設計實施流程,擬 定適合的代幣兌換系統,並在實施過程中詳細紀錄,定期檢視實施成效,在目標 行為達到後可逐漸減少代幣之給予,或逐漸撤離代幣,協助學生從外在獎賞轉為 內在對自我的肯定。

因此,在實施上,仍需注意以下原則(孟瑛如,1996):一、公平原則:實施 時,考量個別差異,每個人都應有自己要增強的行為,僅有目標或增強物上的不 同,且應納入代幣交換系統中,避免單獨實施造成不公。二、有意匱乏原則:學 生僅能由代幣系統中得到列於增強物中的物質增強部分,以增強其為獲得增強物 而改善行為的動機。三、特殊原則:教師與家長增加增強物的特殊性,以增強學 生得到此增強物的動機。或者多使用社會性增強,例如:一本有老師勉勵話語的 筆記本。四、多元原則:物質性增強物應注重多元化,避免因單一增強物而失去 吸引力,最好能參考學生的意見,注重其喜好程度、可行性及多元化原則。五、

集中原則:每次所選定的目標行為盡量勿超過三項,以避免有注意力及短期記憶 問題的孩子因目標難以達到而失去努力的動機。之後根據其改善進度逐步調整,

避免一次列項過多,致使學生注意力分散,延誤進度與動機。

目標行為 的訂定

代幣形式 的選擇

增強物的 安排

代幣兌換系 統的擬定

趙蕙英、戴宏真(2001)則認為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握的原則有:一、即 時性:當學生出現好的行為表現時,立即給予增強;二、全面性:凡是校內的教 師均可給予或扣除學生代幣;三、整體性:以德、體、群、美育為主,智育為輔,

建立全人教育;四、累積性:代幣可逐年累積,追求最高榮譽;五、漸進性:階 段式的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與榮譽感;六、適度性:獎勵要適度,不可濫用或過 度嚴苛;七、公平性:獎勵要公平、公開、公正,不可以教師之主觀意識做為獎 勵標準;八、鼓勵性:多鼓勵學生正向行為,減少負向行為的懲罰。

貳、代幣制度的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班級教學中,教師使用代幣制度,除了方便、容易實施外,學生也樂於接受,

不管是行為或學業方面,不論是個人或團體,都有機會獲得獎勵,也是代幣制度 到目前為止仍受到大家的重視。綜合各家學者(許天威,1990;陳千玉譯,1997;

黃裕惠,2000;Alberto & Trouman,1995)觀點,代幣制度優點整理如下:

一、代幣本身:具有可攜帶性、持久性及長效性、不易損壞性,具有增強效果。

代幣數量也能確實代表增強物的數量。

二、多多益善,避免飽足感:代幣可無限累積,以換取較大或較有價值的實質增 強物,如果代幣太多用不完,還可累積至下次再用,因此不易產生飽足感的現象,

並可訓練學生習慣於需求的延宕滿足。

三、使用對象人數不限:可同時使用在若干人的團體中。因此許多研究報告指出 代幣適用於精神醫院、學校、特殊班、輔育院等團體。

四、給予方式標準客觀:代幣給予的標準必須按照規定,不會受到教師情緒或喜 惡影響而有失公正,給予標準也可隨著行為表現的進步而調整。

五、附帶的學習效果:從計算與使用獲得的代幣,可學到金錢的概念、算數的技 術、理財的能力,培養榮譽和成就感。

六、代幣兌換多樣化:代幣可換取的實質增強物可多樣化,給予對增強物有不同 偏好的人更多選擇。如果學生對某一兩種後援增強物不再感興趣,也還會有其他 的增強物吸引他。

張德銳(1996)指出代幣制度的實施可能產生的問題主要如下:1.學生太過在乎 獲得獎賞與否,而有過度競爭情形;2. 習慣受到獎賞的學生,一旦未能獲得獎賞,

心理常產生焦慮和不安;3. 學生可能因為太常獲得同一項增強物而對該項增強物 毫不在乎;4. 學生可能會為了獲得獎勵,而遷就教師的喜怒好惡,導致個人的價 值判斷和創造力無法充分發展;5. 學生可能會認為獲得獎賞的學習活動本身缺乏 意義、價值和興趣,而只是獲得獎賞的工具。再者,代幣制度在設計上若缺乏周 延考量,可能會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佔據老師的教學時間,太過複雜的規則及 廣泛的使用範圍會造成教師困擾,老師也會因管理代幣及紀錄行為次數而耗費許 多時間影響教學(林謙宏,2004)。詹傑森(2008)也認為代幣制度會獎勵多者得到愈 多,少者愈少的馬太階級效應。張世彗(2007)、陳政見(2008)則認為一成不變的代

心理常產生焦慮和不安;3. 學生可能因為太常獲得同一項增強物而對該項增強物 毫不在乎;4. 學生可能會為了獲得獎勵,而遷就教師的喜怒好惡,導致個人的價 值判斷和創造力無法充分發展;5. 學生可能會認為獲得獎賞的學習活動本身缺乏 意義、價值和興趣,而只是獲得獎賞的工具。再者,代幣制度在設計上若缺乏周 延考量,可能會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佔據老師的教學時間,太過複雜的規則及 廣泛的使用範圍會造成教師困擾,老師也會因管理代幣及紀錄行為次數而耗費許 多時間影響教學(林謙宏,2004)。詹傑森(2008)也認為代幣制度會獎勵多者得到愈 多,少者愈少的馬太階級效應。張世彗(2007)、陳政見(2008)則認為一成不變的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