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自我一致性為基礎的認知與情感回應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以自我一致性為基礎的認知與情感回應

人們在開始觀影之後,便會開始接收且處理不斷映入眼簾的一個個畫面,每 分每秒都在評價眼前所觀看的影片。換句話說,影片態度之形成不必等到影片播 畢,時刻都有態度形成,時刻都可以選擇中止觀影。回顧廣告研究與消費者研究,

Chang(2008)透過其所提出的模型,驗證了自我-模特兒認知年齡一致性的廣 告效果;Chang(2012)提出一「網站-自我一致性」之調節中介模型,證實網 站視覺設計的效果。本研究欲探討之「文化一致性」效果,亦可自社會心理學取 經,剖析閱聽人觀影時的心理機制,加以分析文化在媒介內容消費過程中所扮演 的角色。本研究取出以自我一致性為基礎的認知與情感回應作為中介變項,於下 方分別說明,並據此推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

一、 以自我一致性為基礎的認知反應

(一)自我參照(self-referencing)

自我參照意指,人們處理與自我一致的訊息時,會將訊息與自我本身連結的 過程(Chang, 2000, 2005, 2008),並以此開展一自我參照過程。Debevec et al.,

(1988)將自我參照定義為「是一認知過程,指人們將與自我相關的新資訊與先 前儲存在記憶中的舊資訊連結,以賦予新資訊意義」。換言之,自我參照的程度 越高,乃是指新資訊與自我相關性高,可以提取出多種過往經驗對該新資訊進行 處理,方能產生更大量的自我參照。過去研究證實,訊息中蘊含與自我概念一致 的個性、價值觀或文化,會提高人們將該訊息與自我參照的程度(Chang, 2000, 2005, 2008a, 2012),據此,可推論訊息與自我概念的一致性越高,自我參照的 程度就越高,故本研究得假設如下:

H1a: 觀眾的文化認同會調節觀影後產生的自我參照程度。當影片中的文化 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一致時,會產生較高程度的自我參照;當影片中的 文化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不一致時,會產生較低程度的自我參照。

上述所及的自我參照過程將增強閱聽人對於影片的態度。過去研究證實,自 我參照的程度越高,會產生較佳的廣告與品牌態度(Debevec et al., 1992)。此 外,自我參照在廣告-自我一致性研究中的中介效果已被多次證實,協助提高品 牌、廣告態度(Chang, 2008a, 2012),據此:

H1b: 在地化程度與身份認同之交互作用對於影片態度的效果,會受到自我 參照之中介。

(二)自我-影片連結(self-video connection)

在廣告與消費者研究當中,「自我-品牌連結」指的是消費者把品牌納入本 身自我概念的程度(Escalas & Bettman, 2003)。在自我一致性作用之下,自我

-品牌連結已被證實產生,例如,使用母語而非外語命名品牌名稱,會在消費者 心中產生較高的自我-品牌連結(Chang, 2008b);使用消費者較喜歡的代言人,

有助於在消費者心中提升自我-品牌連結(Escalas & Bettman, 2009)。

然而,上述文獻是否可以移植至觀影消費研究,則尚未有研究驗證過。本研 究認為影片內容的視覺本質,亦可以使得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將影片中所蘊含的文 化納入人們自身既有的自我概念之中,進而形成「自我-影片連結」,承接上段 針對自我-品牌連結的描述,本研究認為自我-影片連結亦是以自我一致性起始 的認知過程。如同上述針對自我參照的假設推導,訊息與自我概念的一致性越高,

自我-影片連結的程度就越高,故假設:

H2a: 觀眾的文化認同會調節觀影後產生的自我-影片連結程度。當影片 中的文化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一致時,會產生較高程度的自我-影片 連結;當影片中的文化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不一致時,會產生較低程 度的自我-影片連結。

上述產生自我-影片連結過程將強化閱聽人對於影片的態度。過去的消費者 研究證實,品牌-自我連結的程度越高,會產生較佳的廣告與品牌態度(Chang, 2012)。此外,品牌-自我連結在作為中介變項強化效果已被數度證實,有效提 升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喜愛(Dwivedi et al., 2014, 2015)。本研究試圖將上述文獻 推及觀影消費研究,故得假設:

H2b: 在地化程度與身份認同之交互作用對於影片態度的效果,會受到自 我-影片連結之中介。

(三)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

心理距離指的是人們心中感知到的距離,對象可以為一目標、人物、過去、

未來等(Lewin, 1951)。心理距離的單位可以是空間的,與客觀地理距離有所區 隔;心理距離的單位也可以是時間的,相較於個人對於身處較近未來(near future)

自我的描述,對於身處較遠未來(distant future)的描述會較為單調(Wakslak et al., 2008);此外,心理距離的單位也可以是社會的,相較於心理距離較近的他

人,人們對於心理距離較遠的他人,會產生較多的自發特質推論(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s),因為人們對於心理距離較遠的他人僅有著抽象想像,只能進行去 脈絡化的推斷(Rim et al., 2009)。根據上述文獻,可以推論當影片內容與閱聽 人本身自我概念之相關性高時,會產生較近的心理距離,故本研究假設:

H3a: 觀眾的文化認同會調節觀影後產生的心理距離。當影片中的文化與 觀眾的文化認同一致時,會產生較近的心理距離;當影片中的文化 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不一致時,會產生較遠的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會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在空間上,相較於知覺距離較近的情況,

人們對於知覺距離較遠的路途比較容易卻步(例如:半馬與全馬);時間上,相 較於心理距離較遠的事件,人們對於心理距離較近的事件,比較容易產生情緒反 應(例如:旅遊前夕、期末考前夕);而在社會層面上,相較於心理距離較遠的 事物(例如:陌生人),人們對於心理距離較近的事物(例如:家人),也會產 生較強的情緒反應(Boven et al., 1999)。根據先前研究之結果,僅能確定強度,

無法確定為正向或者負向。然而,由於自我-影片一致性與心理距離呈現負相關,

一致性越高而心理距離越近,反之一致性越低,心理距離越遠。在一方面,若是 心理距離近,表示影片內容與自我概念的一致性高,如同上述推論,自然會產生 較佳的影片態度;而在另一方面,心理距離遠,內容與自我概念的一致性低,進 而產生較負向的態度。因此,本研究推理假設如下:

H3b: 在地化程度與身份認同之交互作用對於影片態度的效果,會受到心 理距離之中介。

二、 以自我一致性為基礎的情感反應

(一)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是所有情感現象(affective phenomena)中的一支(Diener, 1999),

喜悅(joy)、嗜好(interest)、滿足(contentment)以及愛(love)皆屬此類。

情緒起於人們對於所接收之事物的經驗,在心中評價及賦予意義之後,有意識或

者無意識地形成喚起(appraisal),形成情緒。Chang(2005、2008)將正向情 緒聚焦於「快樂(happiness)」加以測量,研究結果證實,訊息描繪的形象與人 們自我概念越一致,便會產生較高程度的正向情緒反應。根據上述推論,本研究 假設:

H4a: 觀眾的文化認同會調節觀影後產生的正向情緒。當影片中的文化與 觀眾的文化認同一致時,會產生較高的正向情緒;當影片中的文化 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不一致時,會產生較低的正向情緒。

觀影過程中所產生的正向情緒,會中介閱聽人最後對於影片之態度。基於情 感轉移(affect transfer)的原則,人們會根據當時的情緒對當時的情況做出判斷;

也就是說,人們在決定自己是否喜歡一個節目的時候,乃是憑藉著自己在觀影過 程中所感受到的情緒而定。若是觀影帶來了快樂感,則會將該快樂感視為喜歡節 目的證據,據此評價該支影片,反之,若是觀影帶來了不快樂,亦會成為人們不 喜歡該節目的依據。Chang(2005, 2012)證實了正向情緒影響人們對於訊息的 評價,確立了正向情緒的中介效果。據此:

H4b: 在地化程度與身份認同之交互作用對於影片態度的效果,會受到正 向情緒之中介。

(二)觀影享受(watching enjoyment)

影視產品消費屬於高度娛樂導向,因此,享受(enjoyment)一直是媒介效 果研究中的一大重點。享受是一種由享樂性滿足(hedonic gratification)所驅動 的正向情緒(Oliver & Bartsch, 2010),與由心靈性滿足(endaimonic gratification)

所驅動的「欣賞(appreciation)」有所區隔,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用觀眾收看悲

劇的行為加以解釋(Lewis et al., 2014)。換句話說,影視產品消費的動機都是 享樂性的,因為不同層面的滿足,而有了不同的情緒反應。Chang(2012)研究 結果證實,網站個性與閱聽人的自我概念一致時,會產生較高程度的享受程度。

相較於瀏覽網頁而言,影片的線性持續播放的本質應更會佔去觀眾大部份的認知 資源,也就更能刺激出享受感。根據上述推論,本研究假設:

H5a: 觀眾的文化認同會調節觀影後產生的觀影享受。當影片中的文化與 觀眾的文化認同一致時,會產生較高的觀影享受;當影片中的文化 與觀眾的文化認同不一致時,會產生較低的觀影享受。

如同上述針對正向情緒影響影片態度的推論一樣,情感轉移的效果同樣會發 生在觀影享受之上,觀影過程中的享受程度,會決定最後對於該影片的評價。人 們對於影片的評價,會受到觀賞影片過程中的享受程度所影響,享受程度高低成 為了評價影片的依據之一。據此,研究假設推論:

H5b: 在地化程度與身份認同之交互作用對於影片態度的效果,會受到觀 影享受之中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