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一、 研究限制

(一)實驗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實驗法,將同一集的影片內容配上不同的翻譯與配音製成兩種版 本的影片做為實驗刺激物,便於研究者進行比較。然而,受試者在施測時的心態 亦與真實閱聽人觀影心態存在落差,就專注度而言,研究環境要求受試者專注接 收刺激,但真實環境並不然;再者,就閱聽人自主而言,研究環境要求受試者須 將影片內容全數收看完畢,而真實情境當中,閱聽人可以自由選擇何時停止觀影,

晚近的隨選服務與線上觀影亦可以自行掌握收視節奏。

(二)量表問題

本研究所採用之知覺影片文化量表與文化認同量表存在問題。知覺影片文化 量表為研究者自行發想,文化認同量表改編自 Zou(2011)之研究,即使兩者信 度分析結果達良好水準,但都仍存在著以下問題。

首先,量表用字不精確。兩個量表之題項陳述以「文化」二字為主軸,每題 搭配不同之動詞成句,如喜歡、認同、融入等。然而,個人對於文化二字的想像 不同,同樣是美國文化/台灣文化這幾個字,每個人腦中浮現的面向並不相同,

受試者當時想到的是該文化之好或壞,並無從得知,故存在著有失精準之虞。再 者,台灣處於華人社會,傾向避免批判與衝突,故在涉及價值判斷的題項中,也 存在著鄉愿的偏差或護短之虞,是否進而影響台灣/美國文化認同測量知結果亦 不得而知。最後,考量到華人避免極端的傾向以及文化認同此一概念的複雜本質,

本研究採用李克特七點尺度測量似有過於狹隘之虞,無法容納對於文化的多元認 知。

(三)依變項過於侷限

本研究以影片在地化出發,試圖檢視高在地化影片與低在地化影片兩者之間 的差異,驗證在地化之效果。然而,本研究僅挑選影片態度作為唯一的依變項,

影片態度的內涵與在地化的內涵似乎也存在著分歧。影片態度關懷的是受試者對 於該支影片的總體態度,然而在地化關懷的則是利用文化表徵置入細節以提升文 化熟悉度。因此,可以合理懷疑,影片態度之測量並未能完整回應在地化影視產 品之轉變。

二、 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選擇一真實素材作為實驗刺激,在操弄檢定部分亦確認兩支實驗用影 片存在顯著差異,然而研究結果卻與原先預設大相逕庭,考量到在地化與文化息 息相關之本質,研究者認為問題在於效果測量的方式過於單一。因此,研究者試 圖於下文中提出幾個測量效果的其他方式,供後續研究參考。

(一)依變項多元化

如同上文提及,本研究僅選擇影片態度作為唯一之依變項。若以語言與文化 密切相關這個層次切入,或許未來研究可以新增次級依變項補充影片態度之不足。

研究者認為可由佈滿文化表徵的影片元素——「語言」進行態度測量,包含影片 人物態度、台詞態度、配音態度等作為影片態度測量的次級面向。

(二)新增開放性問題或訪談

除了上述提及的量化效果之多面向測量之外,研究者認為量化研究之限制將 永遠無法窮盡文化之內涵,故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於實驗中新增開放題題項,讓受 試者書寫下對於影片之看法,亦可以在實驗之後進行訪談獲取質化數據,方能開 拓在地化量化研究之版圖。

(三)允許自然收視行為的機制

除了受試者自評、自述的質、量化數據之外,未來研究亦可以增設允許自然 行為發生的機制,就受試者自然發生的行為作為研究觀察數據,例如,真實收視 環境中,閱聽眾可以自己選擇中止影片觀看的時機。有鑑於此,除了本研究實驗 設計所規劃之高、低在地化影片兩個強迫影片收看完畢的實驗組別之外,未來研

究或許可以增設可隨時自由中止觀影的組別,以不強迫受試者收看完整支影片的 機制記錄下受試者中止觀影的時間點,將此數據做為一效果衡量標準。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文化部(2014)。《102 年電視產業調查》(編號:1010400392)。臺北:文化 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李天鐸(2002)。〈有線電視的產業命脈是內容,不是硬體〉。《國改分析》。

李政忠(2003)。〈以「連結」觀點思考媒體業者在全球化趨勢中的經營策略〉。

《新聞學研究》,75: 1-36。

陳炳宏(2002)。〈台灣電視產業組織與經營管理之變遷〉,《台灣電視四十年 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351-378。

黃琮軒(2015)。《辛普森家庭在台灣:翻譯、改編、全球在地化的探討》。輔 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論文。

褚姵君(2004 年 11 月 29 日)。〈台北電視節市場開鑼 賣 10 集台劇 才夠買 1 集韓劇〉。《民生報》,C2 版。

楊起鳳(2005 年 6 月 6 日)。〈鄭文華:台劇 拿什麼跟韓劇比〉。《星報》,

11 版。

顏雅玲(2005)。《從創造文化經濟的角度論台灣電視戲劇產業之革新:以韓劇 發展模式為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Chang, C. (2000) Th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product evalua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8, 26–33.

Chang, C. (2002). Self congruency as a cue in different advertising processing contex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9, 503–536.

Chang, C. (2005a). 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ad framing for ad-self congruency effects. Psychology & Marketing, 22(12), 955-968.

Chang, C. (2005b). Seeing the small picture: ad-self versus ad-culture congruency in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3), 445-465.

Chang, C. (2008a). Chronological Age Versus Cognitive Age For Younger Consumers: Implications for Advertising Persuas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7(3), 19-32.

Chang, C. (2008b). The global look: the effectiveness of ads featuring western models and English brand names in an Asian marke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8, 199–214.

Chang, C. (2012). Is that website for me? Website-self-congruency effects triggered by visual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1(4), 835-860.

Debevec, K. & Iyer, E. (1988) Self-referencing as a mediator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ex-role portrayals in advertising.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5, 71-84.

Debevec, K. & Romeo, J.B. (1992) Self-referent processing in perceptions of verbal and visual commerci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

83-102.

Diener, E. (1999).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5), 803-804.

Dwivedi, A., Johnson, L. W., & McDonald, R. E. (2015). Celebrity endorsement, self-brand connection and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24(5), 449-461.

Escalas, J. E. (2004), “Narrative processing: building consumer connections to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4(1), 168-180.

Escalas, J.E. & Bettman, J.R. (2003) You are what they eat: the influence of reference groups on consumer connections to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3, 339–348.

Escalas, J. E., & Bettman, J. R. (2009). Connecting with Celebrities: Celebrity Endorsement, Brand Meaning, and Self-Brand Connec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elab.vanderbilt.edu/Documents/PDF/Connecting%20with%20Celebritie s%20-%20Celebrity%20Endorsement,%20Brand%20Meaning,%20and%20Se lf-Brand%20Connections%20%5BEscalas,%20Bettman%5D.pdf

Hall, S., Held, D., Hubert, D., & Thompson, K. (1997)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Hoskins, C., & Mirus, R. (1988).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Iwabuchi, K. (2002).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Matthews, G., Jones, D. M., & chamberlain, A. G. (1990). Refining the measurement of mood: The UWIST Mood Adjective Checklist.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81, 17-42.

Tajfel, H. (1978).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

Lu, X., & H. P. Lo. (2007). Television Audience Satisfac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7(3), 354-363.

附錄一、在地化元素整理

附錄二、正式施測問卷

自我參照 想請問對於下列陳述,你的同意程度為何?

的看法,或者反映了我想要呈現

【台灣文化】相似。

2. 在普遍的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我與

【美國文化】相似。

1 2 3 4 5 6 7

3. 總體來說,我喜歡【台灣】文化。 1 2 3 4 5 6 7 4. 總體來說,我喜歡【美國】文化。 1 2 3 4 5 6 7 5. 我覺得我很融入【台灣】文化。 1 2 3 4 5 6 7 6. 我覺得我很融入【美國】文化 1 2 3 4 5 6 7 7. 我很重視【台灣】文化與價值觀。 1 2 3 4 5 6 7 8. 我很重視【美國】文化與價值觀。 1 2 3 4 5 6 7 9. 我覺得當【台灣人】很好。 1 2 3 4 5 6 7 10. 我覺得當【美國人】很好。

11. 總體來說,在態度和價值觀方面,

我與【台灣文化】相似。

1 2 3 4 5 6 7

12. 總體來說,在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我與【美國文化】相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