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經過研究者的協助輔導後,研究參與者團隊呈現積極正向,在老人 與青年們之間,從排斥到包容,從勉強接納到關係的融合,使代間的融合內涵 充分展現,是本研究最重要的發現與結果。茲將結論分述如下:

一、 在服務長輩的動機部分,大多研究參與者表示由老師介紹推荐,才決定 服務社區服務老人,雖然有些參與者是為了逃避其他領域的服務,才選擇 服務社區老人,但大多數參與者自覺能有開放的、多元的心接受它,也覺 得不排斥服務老人,是運氣、緣分占了一大部分,也懷著聽故事是一件愉 快的事來提供服務,也有參與者從陌生恐懼排斥到學習與彌補。初期的害 怕是對內在價值的差異不了解,這與 Howe and Strauss(2000)提出的社 會的內在價值發生變化概念相符。Howe and Strauss(2000)指出社會事件 會影響不同世代形成週期代間差異出現,有世界危機(secular crisis),也 有精神覺醒(spiritual awakenings)。其中一種類型的精神覺醒,這是一個 時期中,社會的內在價值發生變化,青年人常是自我改變價值觀而不自 覺。

二、 在互動融合後感受對個人生涯之益處部分,研究參與者會表示,這對於 往後的人生生涯有其意義,而且初期的擔心在服務後也都能獲得解答,更

163

感受到自己雖然做得不多卻獲得很好的回應,而且看到、聽到老人都是說 故事的人,都得到的是莫名的感動成長。

三、 在互動融合後感受對老人長輩之益處部分,研究參與者表示老人有人關 心將不至與社會脫節,而且參與活動可達到生命統整,其中更可感受到青 年人如孫子女般的陪伴與關懷,這是最值得肯定的一部分。

四、 在互動融合後學得之老人溝通技巧部分,研究參與者發現,最易打動心 的方式就在於撒嬌,獲取信任關係的技巧在於傾聽,沉默並不一定代表不 想回答,給予等待的時間極為重要,不論多少擔心觀察肢體語言,也就學 得老人的溝通技巧。

五、 在互動融合後感受會談技巧差異部分,研究參與者發現,老人從防備 信任到開放,從率真、親切到貼心,其實老人有非常多的「可能」,可以 完善打理自己的生活,老人的溝通與互動方式年紀是因素外,機構與社區 老人仍有相當大的不同。他們也發現,老人會撒嬌,更需要他人滿滿的關 心與陪伴,即使是單純的陪伴也有其意義。此外,不流利的台語反而是互 動的橋樑,也了解老人跟青年一樣,心裡都住了一個孩子,這是以前從未 想到的事。

六、在代間融合後的感受與看法部分,研究參與者發現,方案執行後,會常回 憶起外公外婆,也因為方案增加了自己與家中長輩的互動交流機會,最關 鍵的重點是部分參與者甚至覺得有願意照顧長輩直至終老的感受 。 Beresnevièiûtë (2003)指出社會融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一個複雜的 概念,不少人認為,此乃一個積極正向的目標,意即全人類有平等的機會

與權利。在此情況下,增進高社會人口群如果有高的融合度意味著提昇生 活品質的機會,這是在融合後,從量變所產生的質變,值得肯定。其次,

Brannen & Moss (2004)指出,「社會融合(Social Integration)」係指個 人(行動者、機構或個體)彼此進入對方社會空間的概念,它指的是行動 之個人之間的關係及行動之個人如何接受社會規則。一個社會系統的「融 合」意味著在社會結構中某一部分之互惠的互動。不論「融合」一詞的直 接意義為何,它是設定其人際關係或相互作用是和諧的。透過方案服務,

確實促進了人際關係或相互作用的和諧。

1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