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無聊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董治國 (2012) 探討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外事專勤人員休閒阻礙因素,針對 23 位專勤事務第一大隊專勤人員進行質性訪談,結果發現外事專勤人員最常從事 的休閒活動是看電視、散步、逛街購物以及與同事朋友聚餐。主要的個人內在阻礙 是因工作壓力而導致沒有心情參與休閒活動;人際間阻礙主要是因工作輪班導致作 息與家人及朋友不同,因而無法與其他人共同參與休閒活動;結構性阻礙主要是沒 有時間與金錢參與休閒活動。

邢慧芬 (2013) 針對臺北地區某醫學中心淡水院區 285 位全職護理人員進行 研究,探討護理人員之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身心健康之情形,結果發現:不同背 景變項之護理人員在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均有顯著差異,無子女者之休閒參與程度 較高;年輕、資淺、基層護理師、月固定制輪班、住宿舍者所感受到之休閒阻礙較 高。排班、沒有時間、缺乏體力等三大因素則是造成護理人員參與休閒最大的阻礙。

林思誼 (2013) 探討網球運動的休閒阻礙,對象為 506 位大臺北地區之網球運 動參與者及未參與者,問卷題項係參考 Raymore 等人 (1993) 發展之休閒阻礙量表 及相關討論結果,結果發現:網球運動休閒阻礙的人際間阻礙最高、其次為結構性 阻礙、再其次為個人內在阻礙。不同的人口背景變項在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上呈現顯 著差異。參與者與未參與者在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上具顯著差異。

第四節 休閒無聊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的目的在於說明本研究之相關文獻,以利於在研究的時候,作為理論基礎的依 據。本節共有四段,分別如下:一、無聊感的定義,二、休閒無聊感的定義,三、休閒 無聊感的相關研究,四、小結。

一、無聊感的定義

Geiwitz (1966) 認 為 無 聊 感 是 知 覺 到 有 關 不 快 樂 (unpleasantness) 、 阻 礙

30

(constraint) 、重複 (repetitiveness) 、低社交刺激 (low societal arousal) 等感受。Shaw, Caldwell, 與 Kleiber (1996) 認為無聊感是緊張時間的相反,亦即表示有太多空閒 的時間,及未利用這些時間去安排活動。是覺醒度不足及缺乏動力或是對工作情境 感到不滿導致使心理上涉入程度低 (引自陳南琦,2000,頁 7) 。

Partrick (1982) 認為,無聊感產生的原因是人們覺得無法逃離而且是無意義的 例行休閒活動,或因責任太多而無法享有滿意的休閒活動,或因缺乏休閒技巧的能 力等原因所致。Oppenhiem (1984) 則認為在休閒行為方面覺知的社交能力和無聊有 關 (引自張秀慧,2000,頁 27) 。楊敏玲 (1996) 定義無聊感,是在休閒情境中所 感受到無聊、倦怠及煩躁的程度。

二、休閒無聊感的定義

Zuckerman (1979) 將休閒無聊感定義為一種無法逃脫不斷重複面對呆板、例行 工作或人、事、物的經驗,同時有些人的人格特質是比較無法忍受此類單調環境的 傾向。所以有些人的人格特質可以感受到無聊感。Zuckerman 認為休閒無聊感是一 種刺激尋求 (sensation seeking) 不滿足的狀態。其研究顯示高刺激尋求動機的人,

比較喜歡參加複雜且多變化的休閒活動,一旦無法滿足高刺激尋求,就會產生無聊 感 (Iso-Ahola & Weissinger, 1990 ; Vodanovich, Verner, & Gilbride, 1991) 。Farmer 與 Sundberg (1986) 亦認為有些人的人格會有無聊感的特質。具有這種特質的個體 常經驗到憂鬱、無助、寂寞與精神混亂 (distractibility) 的狀態,並且對工作的表現 和還有心理健康常感到不滿。Geiwitz (1966) 、Hamilton, Haier, 與 Buchsbaum (1984) 以及 Vodanovich, Verner, 與 Gilbride (1991) 的研究,都將休閒無聊感的狀態視為一 種暫時性。O’Hanlon (1981) 則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無聊感,認為無聊感是一種衝 突的狀態,介於低的、單調的激發狀態與努力維持適當激發感之間。

雖然休閒無聊感的成因很複雜,但 Iso-Ahola 與 Weissinger (1990) 認為可從心 理與社會因素觀點來解釋,實証研究亦支持這個看法 (Iso-Ahola & Crowley, 1991 ; Perkin & Hill, 1985) 。從適當覺醒 (optimal arousal) 的觀點來看,休閒無聊感的產

31

生大致可分為時間和技能這兩個層面來探討。在時間的層面上,Iso-Ahola 與 Weissinger (1990) 認為休閒無聊感的產生,是因為個體覺察到時間很多,卻無事可 做,從這兩個因素所導致的一種結果。而從技能的層面言,如果個人本身具備的技 能遠超過休閒活動的難度時,個體就會有無聊的感受產生 (高俊雄,1994;Iso-Ahola

& Weissinger, 1990) 。

另外,Brissett 與 Snow (1993) 、Larson 與 Richards (1991) 、 Caldwell 與 Smith (1995) 以及 Shaw, Caldwell, 與 Kleiber (1996) 則從「抗拒模式」 (resistance model) 的觀點來說明休閒無聊感。從這些學者的研究中推論,青少年可能在休閒 時間裡,因著社會規範來控制自己的休閒活動,而產生休閒無聊感,導致偏差行 為,此狀態為一種反社會控制 (轉引自陳南琦,2000) 。我國學者對休閒無聊感有 幾種看法。楊敏玲 (1996) 認為,「休閒無聊感」是一種程度上的差異,在休閒情 境中所感受到的無聊、倦怠及煩躁的程度。張玉玲 (1998) 指出,休閒無聊感是在 休閒活動中需求無法滿足以及沒有得到適當激發感的主觀感受。施清發 (1999) 則 認為,休閒無聊感是指一種負面的情緒或心理狀態,反應期待之最佳經驗與個體 實際體會的經驗間有出入的 (mismatch) 情形。陳淑湘 (1999) 亦指出,休閒無聊 感係指一種失衡的狀態,在個人對於經驗的需求與休閒行為中的實際體驗之間,

而這種無法獲得滿足的情況,即促使個人產生無聊的感受。至於陳南琦 (2000) 則 認為休閒無聊感係個體未能有效安排休閒時間,並於休閒體驗中知覺較低程度的 覺醒及需求未得到滿足。綜合學者的看法,本研究將休閒無聊感說明為無法有效 安排休閒活動和活動後未能滿足需求。

三、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在休閒無聊感相關研究中,Weissinger, Caldwell, 與 Bandalos (1992) 針對 474 位大學生,研究內在動機與無聊感的關係,發現在休閒活動時缺乏內在動機是產生 無聊感的主要因素,而且自我抉擇能力較低,或較缺乏休閒技能者,也容易在休閒 中感到無聊 (引自陳南琦,2000) 。Iso-Ahola 與 Crowley (1991) 針對 39 位藥物濫

32

用與 81 位非藥物濫用青少年之休閒無聊感的研究中說明,藥物濫用青少年 (M=2.7) 比非藥物濫用青少年 (M=2.1) 有較高的休閒無聊感;無聊感傾向較強的青少年,

其休閒參與型態比較傾向於較劇烈的體能活動。

張玉鈴 (1998) 針對全國 19 所大學 1,182 名大學生,研究內在動機、休閒阻礙 和休閒無聊感中,結果發現整體的大學生休閒無聊感是在中低程度 (M=47.62,

SD=11.60) ,顯示大學生在休閒參與中的無聊感程度不算高。

施清發 (1999) 以高雄市 300 位 55 歲以上的老人為樣本,研究老人在休閒參與 情形、休閒體驗中之自由感、無聊感及休閒需求彼此的關係,結果發現較顯著差異 的是老人的教育程度、自評健康狀態及經濟狀況,並發現休閒參與程度與無聊感有 顯著的負相關 (r=-.66~-.78,p<.01) 。

陳淑湘 (1999) 在青少年休閒生活和偏差行為的研究中,針對臺中地區 12-18 歲的青少年,抽取 226 名一般少年與 168 名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為受試對象,結果發 現青少年所選擇的休閒型態愈負向,其產生的休閒無聊感就愈強;青少年的休閒無 聊感會影響其偏差行為的產生;一般少年與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在休閒無聊感上有顯 著差異 (t=-3.80,p<.001) ,且偏差行為的青少年較一般少年更容易在休閒活動的 參與中產生無聊的休閒感受。

陳南琦 (2000) 在研究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 之相關研究中,以臺北市 800 名國高中學生為樣本,結果發現男女生在休閒無聊感 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t=-2.95,p<.05) ,其休閒滿意度與休閒無聊感有顯著負相關 (r=-.36~-.63,p<.05) ,並且休閒無聊感不同的青少年在休閒參與的活動有所不同,

休閒無聊感高的青少年偏向靜態的休閒如沉思,相反的休閒無聊感低的青少年會出 門去逛書店、逛街。

許建民 (2001) 以國小 326 名學童為對象,在國小學童休閒內在動機、休閒知 覺自由與休閒無聊感關係發現,學童知覺的休閒無聊程度並不高 (M=32.57,

SD=8.39) ,且男女並無顯著差異;學童的休閒內在動機、休閒知覺自由與休閒無

33

聊感間距有顯著的負相關,且有可能的負向因果關係存在。

陳靖宜 (2004) 在研究桃園地區國教師休閒無聊感的研究中,發現不同性別對 休閒滿意度的差異達顯著水準。其中在心理及生理滿意分量表上男性教師之休閒滿 意度均有高於女性教師之傾向,而且休閒組礙在各分量表與休閒無聊感均有正相關 存在;休閒滿意度各個分量表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均達負相關。

李美婷 (2010)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行政院各部會員工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情 形,有效問卷為 438 份,結果發現各部會員工的休閒無聊感程度偏低,並以反向題

「如果我現在能有一筆不錯的退休收入,我的退休生活將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 做」的得分最好,顯示一生奉公守奉的各部會員工很期待退休後的生活,可以好好 規劃及從事很多自已有興趣的活動。另不同背景變項的員工在休閒無聊感上僅「上 班通勤時間」有顯著差異存在。

呂淑菁 (2013) 以 346 位高雄市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高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 其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及休閒無聊感之現況,結果發現:國小一般智能資 賦優異學生在休閒阻礙及休閒無聊感程度均不高。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 阻礙來源主要為結構性阻礙,休閒無聊感來源主要是覺得休閒時間對他們而言是漫 長的。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有顯著正相關存在,休閒阻礙程度愈高,休閒無聊感 也愈強烈。

梁鴻鑑 (2013) 針對 295 位醫療單位工作人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不同背景 變項之單位醫療工作人員在休閒無聊感有顯著差異;男性、單身、無子女、需要輪 班、超時工作、休閒花費 1,000 元以下者休閒無聊感較高。

四、小結

地政士的工作十分需要休閒,然而國內外學者對休閒無聊感之研究多以學生、

偏差行為學生或老人為主要對象,是社會的特定人士或弱勢族群,少有以地政士為

偏差行為學生或老人為主要對象,是社會的特定人士或弱勢族群,少有以地政士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