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參與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基於前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以下分四部分來探討相關文獻:第一節休閒參 與之探討;第二節工作投入之探討;第三節生活滿意度之探討:第四節休閒參與、

工作投入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休閒參與 一、休閒的定義

有關「休閒」一詞之看法可以說五花八門,但由英文字源之觀點來看,休閒

(leisure)一字源自於拉丁文licere,代表「被允許」(permitted)的意思,意指從 事生產勞動之後的自由時間,個體可以自由活動(鄧建中,2002)。希臘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則將休閒定義為是為自己而做的活動(A state of being in which activity is performed for its own sake),其與工作或有目的之行動相對立(蔡 宏進,2013)。Dumazedier (1967)指出,休閒乃是在工作、家庭及社會種種義務 之外,個人依其所好所從事的活動。Kelly (1990)從時間、活動、體驗三個向度 來闡釋休閒的定義:休閒是指在剩餘、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下行使的;休閒活動的 形式不拘,但須具有正向意義的;在休閒的過程中,個體對人、事、物均能有所 感受,進而產生滿足感。賴雪芬 (2008)亦指出用個體願意的方法,喜歡做什麼 就去做,在休閒時間從事的活動就是「休閒活動」。另外,根據Tinsley & Tinsley (1986)的觀點指出,休閒經驗能使休閒活動參與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有 助於維持和增進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並進而刺激個人成長。柯政利 (2008)也認為休閒是在自由的時間內使自己全心投入活動,並從中獲得滿足。

綜合上述,休閒可說是個人在工作以外的自由時間,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 任何正當活動,具有紓解壓力、促進身心健康或自我成長的功能,從而提升個人 在工作上的成效或生活上的滿足程度。

二、休閒參與的定義與理論

依據Ragheb & Griffith (1982)對休閒參與之定義,係指個體參與某種休閒活 動的頻率或個體參與之休閒活動的類型;鄧建中 (2002)認為休閒參與和人類其 他行為模式相似,其最終目的是從參與過程,獲得個體不同需求之滿足;王福生 (2003)、曹以樂 (2004)認為休閒參與是一種藉由目標引導,有選擇性的行為模 式,依據個人需求層次之不同,選擇適當之時間、地點及方式從事休閒活動,以 達到最佳休閒品質;施進義 (2009)則認為休閒參與是個人利用自由時間自主從 事的活動,其中包括休閒參與的頻率與休閒活動的類型,並藉由休閒參與的過程 中獲得生理或心理上的滿足。人們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能從中獲得不同休閒的 體驗及感受,有助於維持生理、心理的健康,隨著休閒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 希望參與休閒活動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放鬆身心、紓解壓力,更希望能獲得新的休

6

閒活動知識與技能(鍾偉志,2006)。

本研究認為休閒參與是個人依據不同的需求程度,利用閒暇時間,自由地選 擇從事所喜歡的任何正當休閒行為的頻率或活動過程,最終目的是從參與過程 中,獲得個體不同需求的滿足。

休閒參與的理論常見的有以下三種(賴雪芬,2008):

(一)休閒參與體驗理論:

休閒參與活動中,透過感官、知覺、心智及行為和環境產生互動,個體獲 得的感受及經驗,稱為休閒參與體驗。

(二)休閒參與需求理論

莊慧秋 (1989)的研究中依心理需求方面,提到休閒活動分為四類:

1.休息需求;消除工作的疲勞,降低身體的倦怠,以恢復精神和活力。

2.放鬆需求:掙脫角色束縛,讓自己放鬆、自由。

3.娛樂需求:為活動而活動,達到愉悅及享受樂趣的感覺。

4.求新需求:個體在智能的發展或心靈上的提升。

(三)休閒參與層次理論

Nash (1953)把休閒參與價值分為層級,個體選擇休閒活動除了放鬆、享樂 以外,會因參與的功能、種類及層次的影響而達到不同的境界。數字越低 代表負面與消極,數字越高代表正面與積極:

1.「0以下」代表危害社會的參與:

個人因不當的行為,違反社會秩序以致造成社會的混亂。

2.「0」代表危害自身的參與:

最常見的行為有酗酒、吸毒、飆車及不當性行為等。

3.「1」代表旁觀者類型的參與:

指被動的參與休閒活動,或跟隨大多數人的意見而參與,沒有自己的興 趣及需求,屬於消極性的參與。

4.「2」代表情緒的參與:

在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激起內心的感受並和自身的經驗做連結,而產 生情緒上的共鳴。

5.「3」代表積極的參與:

指對熱衷參與休閒活動,即使對於休閒活動不熟練仍積極並主動的參 與。

6.「4」代表創作的參與:

休閒參與過程中,依個人經驗尋求創作來源及靈感,以創作、發明為主。

綜合上述,休閒參與理論上是個體因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選擇不同層次活 動的參與,並透過感官、知覺、心智等體驗,使自己獲得放鬆、愉悅或成就感。

三、休閒參與的效益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形形色色的壓力,調適壓力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探

7

討壓力調適與促進健康之休閒效益研究逐漸受到重視 (Iwasaki, 2001; Iwasaki &

Schneider, 2003; Lehto, 1998)。休閒效益是一種個人主觀的經驗感受,人們從事 休閒遊憩行為活動,可有的休閒遊憩效益,可從休閒參與經驗中獲得六項效益 (Bammel & Burrus-Bammel, 1996):

(一)社交效益 (Social benefits):

休閒參與的時候,能與擁有相同嗜好的朋友及家人相聚,分享珍貴的情誼 與樂趣,並藉此達到社交效益。

(二)放鬆效益 (Relaxation benefits):

具研究約有50%-80%的各類疾病皆導因於心理壓力太大,休閒活動對於 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疲勞有非常大的助益。

(三)教育效益 (Education benefits):

休閒活動提供藝術、人文科學等不同興趣的體驗,可從中學習到新的事 物,讓人浸淫在吸收新知識,充實生活,提高個人生活的品質並有機會接 觸社會、甚至宗教、文化等其他領域的事務。

(四)心理效益 (Psychological benefits):

每個人都有被肯定、認同的慾望,休閒活動提供機會讓每個參與者均能從 中獲得有形或無形被肯定的機會,因此獲得成就感亦是其效益的一種,對 於情緒的緩衝及恢復心態的調適有所助益。

(五)美學的效益 (Aesthetic benefits):

藝術活動是休閒活動的一種,因此藝術活動中所具有審美意識與美學價值 即成為休閒效益所在。

(六)生理的效益 (Physiological benefits):

從事休閒活動如慢跑、游泳、打網球等運動,能避免因缺乏運動而發胖或 罹患與心臟血管有關的疾病,定期的肢體動作活動能確保身體的健康。

由上述可知,休閒是為了打發工作以外的自由時間,是屬於消遣的性質;可 以獲得精神、物質上的滿足感,得到休閒參與後所到來的效益。根據張少熙 (2003) 的觀點指出,休閒效益是偏重活動中或活動後內在的心靈滿足,無論是目標的達 成或獲得,休閒效益都是必須透過休閒參與者在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中,所獲得 不同的休閒體驗與感受,這些主觀的體驗在經過個人主觀的評價後,進而對個人 產生不同的影響。Ajzen (1991)則指出休閒效益能否有效產生與休閒參與者的主 要認知有關,如當人們相信參與休閒可以幫助他們達到某些目標獲改善生活品 質,或社會群體對休閒參與行為給予較高支持與肯定時,即會積極參與休閒(引 自高俊雄,1995)。因此,休閒效益不僅是一種主觀的個人經驗感受,休閒效益 的意義與內涵還會隨著個人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余玥林,2004)。除此之外,人 們也可以利用休閒來促進其他方面的進步,並培養共同的興趣和美學的鑑賞能 力,且從中獲得愉快的經驗,可以從繁重的工作或其他強制性活動所帶來的危害 中得到宣洩及紓解緊張的壓力,並使得呆板的工作感受更加豐富化(Godbey,

8

1988;陳彰儀,1989)。余嬪 (1999)的研究認為休閒可維持生理及心理的平衡,

並促進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及個人成長等。所以參與休閒活動能消除工作帶來的

1974 McKenchnie 選取151種休閒活動分為機械性、手藝活動、

知性活動、緩慢性活動、鄰居活動、特殊設備運動

9 工作投入的解釋係以心理學家Allport (1947)的「自我投入」以及社會學家Dubin (1956)的「生活興趣中心」兩種概念為基礎,發展出工作投入的概念架構。他們 認 為 工 作 投 入 是 個 人 認 同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程 度 , 或 是 工 作 在 個 人 自 我 印 象 (Self-Image)中重要性的程度;而工作投入程度是根據個人自我尊嚴受到個人工 作績效影響程度而定。爾後許多學者亦展開工作投入的相關研究並對工作投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