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依附行為的探討

「依附」(attachment)一詞最早由英國精神病理學家Bowlby(1958)提出,基於對 早年失母兒童的研究以及從青少年、成人作的心理分析,所提出的依附理念,並將依附 定義為是一種愛的聯結,是個體與親近的人之強烈的感情連繫,一種互惠的情感關係。

Bowlby並認為依附行為是一種生理基本需求,嬰兒會因所處的外在環境的不同,而發展 出不同的依附行為模式,嬰兒的依附行為可以維持與熟悉喜愛的照顧者親近,產生安全 感,避免分離(陳姿曄,2008;林翠湄、黃俊豪譯,2005)。而關於依附的相關研究,

除了Bowlby所提出的依附理論,陸續有學者相繼提出依附的概念,因此研究者將此節分 成四個部份來探討,第一部分為依附的內涵;第二部分為依附理論;第三部分為依附類 型;第四部為影響依附之相關研究,以下分別予以說明。

一、 依附的內涵

在Bowlby提出依附理論之後,入續有學者分別提出依附的重要性,其中Ainsworth

(1978)以實證的方式提出依附理論與依附型態的測量,並將依附定義為是對一個特定 的人或群體具有特殊的情感連結關係,它是具有區別性、特殊性,並是跨越時空的持久 關係(陳姿曄,2008;丁心平,1990)。

Hughes(1997)與Maier(1994)指出依附是個體與照顧者一種特定的情感,且通 常需要在一個特定關係下而相互展開(引自周玗霈,2006)。

而Ainsworth提出依附特性中的區別性、特殊性,即與Leslie Cohen(1974)提出依 附定義相似,其定義為個體與依附對象的特別反應,例如嬰兒與一位照顧者產生依附關 係後,嬰兒特別喜愛照顧者陪伴在身旁,若有陌生人出現,則會讓嬰兒產生害怕與不安

(引自丁心平,1990)。除了依附特性中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性外,Weiss(1993)認為依 附關係還具有下列幾種特性(張瑋娟,2010;紀怡如,2002):

35

(一)依附者會試圖親近依附對象。

(二)依附對象具有安全保壘的作用,即依附對象的出現會增加兒童的安全感。

(三)兒童若持續無法接近依附對象,會產生抗拒來阻止分離。

(四)對依附對象的情感聯結無法被意識控制,即使依附對象已經死亡,個體對依 附對象的情感會持續存在。

(五)依附現象已成為習慣性,即使沒有增強,仍會持續不斷。

(六)依附關係一旦建立之後就不易改變,即使依附對象與依附者在日後經歷了完 全不同的相處經驗,亦不容易改變過去所建立的依附關係。

另外Honig(2002)認為依附是一種長期性的情感,特別是當個體感到有壓力時,

便會尋求或接近特定對象的情感反應,如哭、叫或尋找照顧者的生物性行為,而產生了 依附關係。此外Ainsworth(1973)指出個體與依附對象建立起情感連繫後,個體便會尋 求與依附對象接近或身體接觸及溝通產生的行為,即為依附行為(attachment behavior), 如嬰兒期所表現的哭、親密接觸、擁抱、跟隨等,這些行為會隨著個體與照顧者間互動 的時間長短而有不同的反應,如與依附對象長期的陪伴下,依附行為會減少,取而代之 的是探索行為會增加,有時甚至不會表現出依附行為,但如果與照顧者分離的時間較 長,再與個體重聚時,便會出現依附行為,增加依附行為的強度(黃凱倫,1991;丁心 平,1990)。

隨著成長的改變依附行為會逐漸組織成一個統整性的行為系統,而個人會利用依附 行為與他人接觸,藉亦維持親密的關係並獲得安全感,依附行為是尋求與依附對象親近 的行為表現,而主要有四個特性(郭啟瑞,2005;引自蘇建文,1995):

(一) 嬰兒主動親近特定的對象。

(二) 特定對象離開時,嬰兒會表現出分離焦慮。

(三) 再見特定對象時,嬰兒會顯得雀躍歡欣。

(四) 注意特定對象一切活動。

36

綜合上述可得知,個體從一出生便與依附對象產生強烈情感上的聯結,而依附關係 是不容易改變的,會長久橫貫時間與空間,但依附行為是會隨著時間、環境、經驗與發 展階段而有所改變。故個體自幼與照顧者間建立起的依附關係具有深沉的重要性,不但 有助於個體成長,在照顧者安全的堡壘下,個體可自由探索環境,在人格的發展上給予 很大的支持與鼓勵,更能建立出日後對自己的信任與價值感。

二、依附的理論

依附理論主要由各方學派,從不同層面來探討依附,而嬰幼兒對照顧者的依附關係 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根據 Bowlby 提出的依附理論從心理分析論、社會學習論、認知發 展論、動物行為論、客體理論所整合而成,茲分述如下:

(一)心理分析理論

從心理分析理論的觀點,Freud提出嬰幼兒的基本需求即為口腔上的滿足,而口腔 期主要為吸吮及口中含物而得到滿足,Freud認為母親是嬰兒尋求安全及情感依附的主 要對象,此時嬰兒便與母親建立出安全的依附關係(蘇建文,1995),Ainsworth(1969)

提出此時建立的依附關係為日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引自劉佳閔,2005)。

另外,Erikson認為母親的餵奶方式會影響嬰兒依附的強度與安全性,但他認為子女 需求的滿足比餵奶更重要,母親對於嬰兒的回應若是一致,將可促使嬰兒對他人的信任 感,將影響日後對他人的人際關係(引自紀怡如,2002)。

(二)社會學習論

傳統的學習論以操作制約原則來解釋依附關係,同樣以餵食為主要產生依附關係,

從餵食過程中,照顧者與嬰兒產生情感,照顧者與食物、親密接觸等刺激的連結,讓嬰 兒漸漸了解照顧者的出現而需求即被滿足,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嬰兒學習與照顧者接 近並引起照顧者的注意,現代的學習論者認為除了餵食與接觸的舒適感兩項因素外,照 顧者所提供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的刺激,聯繫著照顧者與嬰兒的依附情感,亦更為重

37

要(引自紀怡如,2002;蘇建文,1995)。

(三)認知發展論

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嬰兒形成依附的能力,為嬰兒智力發展的層次,如嬰兒需先瞭解 物體恆存的概念,才能瞭解照顧者離開時仍是存在的,故才能與照顧者產生依附關係,

而根據Schaffer(1971)研究指出,嬰兒與照顧者產生的依附關係大約為嬰兒七個月大 時,此期的嬰兒會去尋找藏起來的物品,此時為感覺動作期第四階段,此證明早期依附 的開始與物體恆存概念的層次有關(引自林翠媚、黃俊豪譯,2005;郭啟瑞,2005)。

(四)動物行為論

動物行為觀點認為依附的長期目的為物種為了求生存,而能繁衍下一代,使物種能 綿延不絕(林翠湄、黃俊豪,2005),從動物學者透過動物依附研究中發現,依附可增 加嬰兒的生存機會(周玗霈,2006),Bowlby(1969)認為動物學者提出的銘印及依附 都為一種適應性的反應能力,嬰兒天生的一些反應,能使他們與人保持接觸,引發他人 照顧,確保嬰兒成長,形成依附關係,更確保人類能繼續繁衍後代(許淑芬,2008)。

(五)客體理論

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是指童年時,兒童與重要他人或稱呼的親密對象所建 立的關係發展,特別是指兒童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柳慶茂,2004)。Bowlby(1969)認 為幼兒透過客體依附以降低焦慮及痛苦來與人際產生互動。

Winnicott(1965) 並且強調母親照顧品質的重要,嬰兒從絕對依賴到相對依賴再 到獨立自主的逐步進展中,母親(主要照顧者)提供照顧的特性也隨之改變;出生一個 月的撫抱環境,可培養嬰兒的安全感並啟動自我發展基礎,故嬰兒所接收的撫抱將影響 他們如何建立與客體的關係(引自柳慶茂,2004)。

從客體關係理論中認為人格的發展與行為模式,受到家庭深遠的影響,強調個體原 初是融合而無法和母親這個客體分化清楚,當能分化清楚與母親離開時,使之能更為獨 立,早期客體給予的關愛如果沒辦法滿足個體,則會使個體產生分離焦慮,進而影響個

38

體對未來客體的愛,以及個體本身的行為、人際關係等等(陳孟吟,1999),因此,個 體與早期客體之間關係、互動感受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六) Bowlby之依附理論

依附是母親與嬰兒之間一種雙向、自發且深情的情感連結,且由母親與嬰兒雙方共 同建立此一情感關係(黃慧真譯,1994),在 Bowlby 理論中重要論點包含控制系統(control system)、目標調整的夥伴關係(goal-corrected behavior system)、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以及依附發展的四階段,論述如下:

1.控制系統

Bowlby(1973)認為依附行為是一種本能的行為(instinctive behavior)是具有特別 功用與組織性的,是個體求生存的方式,就人生全程的觀點而言,乃是在維持生物性的 功能故將這層組織觀點稱為控制系統。

而 Bowlby 認為嬰兒天生便具有一些自發性的本能行為,如哭泣急發出的聲音等,

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行為,其實具有重要的目的,可促使嬰兒與其照顧者間依附關係的發 展,從嬰兒發出的訊息可使其主要照顧者趨近,從而獲得身體和社會性親密接觸,此訊 息 Bowlby 稱為「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除此之外,嬰兒也會表現出「親近行 為」(approach behavior)如:注視、抓緊、擁抱、等,藉由此兩種依附行為,使得嬰兒建 立起對母親的信任感與安全感,而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產生回饋作用(引自徐易男,

2004;張芝鳳,2000)。 2.目標調整的夥伴關係

除了內在系統的作用外,Bowlby 亦考慮了環境因素,提出人類依附行為是一種認 知學習目標調整系統,是與嬰兒的認知發展同步進行的,隨著個體的成長,角色取替能 力、語言能力逐漸成熟,依附行為會持續人生全程,個體與依附對向的互動會視當時環 境與對象產生變化,發展出適宜的目標導向的夥伴關係,平衡個體依附行為與探索行為

除了內在系統的作用外,Bowlby 亦考慮了環境因素,提出人類依附行為是一種認 知學習目標調整系統,是與嬰兒的認知發展同步進行的,隨著個體的成長,角色取替能 力、語言能力逐漸成熟,依附行為會持續人生全程,個體與依附對向的互動會視當時環 境與對象產生變化,發展出適宜的目標導向的夥伴關係,平衡個體依附行為與探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