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俄羅斯與西北歐國家的能源關係

第三章 俄羅斯與歐洲諸國的能源關係

第三節 俄羅斯與西北歐國家的能源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俄羅斯與西北歐國家的能源關係

立陶宛(Lithuania)

立陶宛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關係隨著雙方的政治關係曾經多次退步,俄羅斯 為了政治目的曾多次以能源做為籌碼與制裁工具,與立陶宛進行談判。在 1992 年 2 月俄羅斯突然無欲警中斷向立陶宛輸送石油,要求現金支付購買石油的帳款 並清償之前的債務,立陶宛要求俄羅斯中央銀行率先歸還該國的存款與俄羅斯企 業積欠該國的五十億美元盧布。接著在 7 月,俄羅斯以該國積欠能源債務以及將 俄羅斯石油重複出口賺取外國貨幣為理由,再度中斷石油的運輸並減少 55%的 天然氣運輸。237在同年秋季,為了影響該國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而第三度中斷石 油供應,但仍然無法阻止民族主義派候選人取代前共黨領導人,該民族主義派總 統在選舉結束後指控俄羅斯對該國施加『能源禁運』。2381992 冬季到 1993 年春 季,在影響波羅的海三國要求俄羅斯駐軍撤離三國的政策失敗後,俄羅斯將石油 與天然氣的價格調漲四倍,立陶宛也將轉運到加里寧格勒與歐洲市場的轉運關稅 提高四倍作為回應。239

盧克石油公司在 1994 年要求購買蒲亭芝(Butinge)的裝卸碼頭被該國政府 拒絕。接著政府在 1997-1999 年進行馬澤寇石油公司(Mažeikių Nafta)民營化,

該公司擁有馬澤寇的煉油廠、蒲亭芝裝卸碼頭及數量龐大的石油運輸管線々該國 政府原本意屬由美商威廉斯國際公司(Williams International)接手,俄羅斯突然 指派前國家安全委員會(Committee for State Security, KGB)官員祖巴科夫(Yuri Zubakov)替換駐該國大使,一般相信俄羅斯此舉是要藉由國安會在該國的勢力 影響政府決策,幫助尤科斯石油公司買下該公司,並獲得成功。該事件也是冷戰 結束後俄羅斯第一次使用情治單位影響商業談判的政治活動。240 2000 年 5 月,

盧克石油公司與威廉斯國際公司合作進行在波羅的海三國的油氣運輸配送業 務。盧克石油波羅的海公司(Lukoil Baltija)在 2003 年宣布它已經控制立陶宛 25

%的燃料零售市場。241尤科斯公司破產後,由立陶宛政府支持的波蘭奧爾良石油 公司(PKN Orlen)在 2006 年 6 月買進它擁有的馬澤寇公司 53.7%股份,防止俄 羅斯公司再度買進該國的基礎設施。2422007 年 1 月 17 日,盧克石油公司宣布它 放棄與波蘭奧爾良石油公司對馬澤寇煉油廠的股份競逐。243

237 John Kramer, ―Energy Shock From Russia Jolts the Baltic States‖, RFEIRL Research Report, Vol. 2, No. 17, 23 April, 1993, p.42.

238 Ibid., p.43.

239 Kieth C. Smith, Russian Energy Politics in the Baltics, Poland and Ukraine: A New Stealth Imperialism?, (Washington, D.C. :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4), p. 6.

240 Ibid, p. 6.

241 ―First-half sales by Lithuania's gas station chain LUKoil Baltija amounted to LTL 490‖, Baltic Business Monitor, 2 August, 2003.

242 Jan Cienski, ―Baltic lessons for EU in dealing with a resurgent Russia‖, Financial Times, 24 November, 2006.

243 ―Lukoil unleashing competitive fight with Mazeikiu Nafta in Latvia, Estonia‖, Baltic Business Monitor, 27 January, 2007.

購買股票,天然氣工業公司遂在 1992 年成立天然氣配送公司 Dujotekana,並購 買國營天然氣配送公司 Stella Vitae 的 30%股份。1993 年,Dujotekana 從立陶宛 天然氣公司搶下 60%的立陶宛天然氣市場。2002 年天然氣工業公司與 Dujotekana 和克萊門特電力公司(Clement Power Venture)共組財團買下立陶宛國內第二大 發電廠考那斯發電廠(Kaunas)的股份244。2004 年,天然氣工業公司買進 Lietuvos Dujos 的 37%股份。245

拉脫維亞(Latvia)

拉脫維亞與立陶宛一樣,曾在 1992-1994 年因為政治因素而遭到俄羅斯多 次的能源禁運。在 1997 年,天然氣工業公司要求購買拉脫維亞天然氣公司

(Latvijas Gāze)股份,並與德國盧爾天然氣公司個別獲得 16.25 股份。246之後 在 2004 年增加到 25%後,再向伊代拉公司購買另外 9%的股份,並以天然氣運 輸合作交換持有股份,讓天然氣工業公司在 2005 年 1 月持有的股份達到 34%。

247 2007 年 7 月 19 日,伊代拉拉脫維亞分公司表示將與天然氣工業公司、拉脫 維亞電力公司(Latvenergo power utility)合作建造新的燃氣發電廠,擴大俄羅斯 天然氣在該國市場的佔有率。248

兩國能源關係的第二個焦點是波羅的海最大的石油裝卸碼頭,萬特斯比爾港

(Ventspils Nafta)。1998 年,俄羅斯與拉脫維亞之間為了該國境內俄裔民眾公民 權與受到歧視的政治議題,切斷對該國的石油供應藉以施壓,之後決定減少使用

244 Peter Zashev, ―RUSSIAN INVESTMENTS IN LITHUANIA – POLITICS, BUSINESS, CORPORATE CULTURE‖,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of Pan-European Institute, 2004, p.16-17.

245 ―Lithuania: Gazprom Purchase Prompts Concern Over Russian Influence‖, RFE/RL, 13 January, 2004.

246 Aigars Štrupišs, Alf Vanag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LATVIA, (Vilniu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9), p.9.

247 Miller, Vasilieva, GAZPROM FINANCIAL REPORT 2004, Moscow, 17 May, 2005, p.71.

248 ―Itera Latvia considers building natgas power plant in Latvia‖, (The Netherlands Embassy in Latvia:

Latvia Economic Newsletter No.34, July 2007).

249 ―Russia Cutting Oil Exports Through Latvia‖, New York Times, April 10, 1998.

250 Kieth C. Smith, Russian Energy Politics in the Baltics, Poland and Ukraine: A New Stealth Imperialism?, (Washington, D.C. :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4), p.37.

251 ―Latvia's Oil Routes Dry Up as Russia Alters Flow‖,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1, 2003.

252 ―Ventspils Nafta--1Q 2007 Performance Strong, Future Uncertain‖, Hansabank Market, 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愛沙尼亞(Estonia)

鑑於該國擁有豐沛的油頁岩資源,天然氣只佔 14%該國總能源消費量々以 及該國地理位置並未提供重要的油氣運輸基礎設施,愛沙尼亞與俄羅斯之間的能 源關係沒有很熱絡。愛沙尼亞在 1993 年進行產業民營化,天然氣工業公司買進 愛沙尼亞天然氣公司(Eesti Gaas)30%股份、以及天然氣工業公司子公司買進 10%股份,為了制衡俄羅斯的主導優勢,愛沙尼亞政府同意讓德國魯爾天然氣公 司購買 15%股份。253

芬蘭(Finland)

由於歷史與地理因素,俄羅斯自 1930 年即開始與芬蘭進行能源貿易,天然 氣工業公司提供該國 100%的天然氣進口量,在瑞士註冊的莫斯科石油公司

(Nafta Moskva)擁有該國前兩大石油公司 Oy Teboil 與 Soumen Petroli Oy 主導 地位的持股,並為該國供應 80%的石油進口量。254

富頓公司(Fortum Oyj)是該國最大的能源公司,業務包括配送電與熱、煉 油並銷售石油製品、以及進口原油與天然氣。旗下的子公司 Neste Oyj 主導該國 石油產業運作々Gasum Oyj 建立於 1994 年,主導該國天然氣產業、管線營運與 配送業務等,目前該公司持股比例為芬蘭國庫局 24%、富頓公司 25%、天然氣 工業公司 25%、魯爾天然氣公司 20%。2551997 年,天然氣工業公司與富頓能源 公司合資成立北方天然氣運輸公司,該公司在 2001 年 4 月接納德國的魯爾天然 氣公司與穩得勝公司,之後改名成北歐天然氣管線公司,原本預設由該公司負責 北流天然氣管線在芬蘭灣的建築工事,但該公司在 2005 年 5 月撤離該公司,並 將該公司的持有股份售予天然氣工業公司,該管線遂由德國巴斯夫公司與天然氣 工業公司接手。

2005 年 3 月,盧克石油公司購進 Oy Teboil 與 Suomen Petrooli Oy 公司的股 份,接手這兩家公司在芬蘭的 23%石油製品市場,包括 289 座加油站及 132 家 柴油批發商店。256

瑞典(Sweden)

瑞典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集中在北歐天然氣管線的諸多技術問題,包括路線 規劃、水域與生態環境、是否經過戈特蘭島(Gotland)等等。前大使暨前國安 顧問華爾巴克(Krister Wahlback)在 2006 年 11 月 20 日表示,由於該管線經過

253 Märt Ots, ―Regulation of gas market in Estonia‖, (Tallinn: Baltic Gas Market Forum, 4 October, 2007.

254 Vahtra, Peeter and Lorentz, Harri, Russian Involvement in Finnish Companies: The Energy Sector in Focus, (Turku: The 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Pan-European Institute, 2004), p.43.

255 Ibid, pp. 34-37.

256 ―Lukoil Gets Sole Control Over Finnish Oy Teboil AB And Suomen Petroli Oy‖, Capital Link Russia, 23 March, 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該國的排外經濟區,一旦造成生態環境的傷害,在國際法的立場上瑞典負貣全部 的責任,這尌是北歐天然氣管線對瑞典造成的兩難々此外瑞典的立場是沒有興趣 妨礙能夠促進俄羅斯與歐盟之間整合的俄羅斯能源出口,然而兩個強權在準備這 個計畫時並沒有顧及到瑞典對管線預設路線的立場。257 由於管線的預設路線必 頇在戈特蘭島建造加壓站,島上居民一致反對,認為可能為成為俄羅斯間諜進入 該國的跳板、俄羅斯軍事人員的出現、或是埋下未來其他政治糾紛的地雷,然而 主流的反對聲音大多是建造工事會破壞波羅的海的生態與環境,普亭總統則在訪 問德國時承諾,他的國家將會擔貣所有環境上的要求。2007 年 11 月,瑞典再度 對該管線發出反對意見,要求修改管線路線,降低潛在的機會造成環境破壞。258 能源關係的第二個焦點是逐漸高昇的俄羅斯石油進口比例。瑞典從俄羅斯進 口原油的比例從 2001 年的 5%劇烈提升到 2002 年的 20%、2004 年的 27%、2006 年的 36%,在可見的未來,瑞典將會繼續提高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259

挪威(Norway)

作為油氣資源生產大國,以及位在北極的地理位置,挪威與俄羅斯聯邦的能 源關係集中在北極油氣資源的合作開發。2004 年 6 月 4 日,天然氣工業公司與 挪威水能公司(Norway Hydro)簽署合作開發挪威奧門〃朗卲氣田(Ormen Lange)

以及俄羅斯斯托克曼氣田的合作備忘錄,作為兩國互相合作的商業基礎。260天然 氣工業公司在 2005 年 9 月 16 日列出有資格參與合作談判的名單上尌包括挪威國 家石油公司與挪威水能公司。2006 年 12 月,這兩家挪威能源公司合併成國家水 能公司(StatoilHydro)。2007 年 7 月,天然氣工業公司選擇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 作為開發氣田的第一商業伙伴,接著在 10 月 25 日,再度與這國家水能公司共同 簽署合作開發該氣田的合作備忘錄,並擁有該氣田 24%的持股。261

兩國能源關係的第二個焦點是合作開發油氣資源。2007 年 6 月 5 日,天然 氣工業石油公司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共同宣布在俄羅斯以及國境外第三國的石 油生產和富含生產前景的地方合作開發油源。262 2003 年 2 月 14 日,盧克石油 公司與挪威水能公司合作開發伊朗安亞拉油田(Anaran oil field),但在 2007 年 10 月 22 日,盧克石油公司畏於美國的制裁禁令,暫停與挪威在伊朗的合作。263

德國(Germany)

257 ―Baltic Sea: Sweden's Nord Stream 'Dilemma' ‖, RFE/RL, 20 November, 2006.

258 ―Sweden raises a new hurdle for German-Russian pipelin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6 November, 2007.

259 Robert. Larsson, Sweden and the NEGP: A Pilot Study of the North European Gas Pipeline and Sweden’s Dependence on Russian Energy, (Stockholm: Swedish Defence Research Agency, 2006), p.41.

260 ―Norsk hydro set to partner with Gazprom‖, ―Gazprom may join Ormen Lange‖, Aftenposten,

261 ―Gazprom and StatoilHydro sign agreement on main condition for cooperation in phase 1 of Shtokman field development‖ Gazprom Press Release, 25 October, 2007.

262 ―Russia's Gazprom Neft, Norway's Statoil set for oil partnership‖, RIA Novosti, 5 June, 2007.

263 ―Drilling of First Exploration Well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n Anaran Block‖, LukoilPress Release, 13 May, 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德國最早在 1973 年藉由魯爾天然氣公司(Ruhrgas)與蘇聯天然氣工業部簽 定長期供氣契約與建造西伯利亞天然氣管線的可行性研究協定,打開蘇聯天然氣 輸往西歐的道路。1996 年中期至 1998 年間,魯爾天然氣公司與天然氣工業公司

德國最早在 1973 年藉由魯爾天然氣公司(Ruhrgas)與蘇聯天然氣工業部簽 定長期供氣契約與建造西伯利亞天然氣管線的可行性研究協定,打開蘇聯天然氣 輸往西歐的道路。1996 年中期至 1998 年間,魯爾天然氣公司與天然氣工業公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