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偏遠小校的再生策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偏遠小校的再生策略

壹、偏遠小校 一、定義

「偏遠」一詞具有相對比較的意義,以地理位置而言應是相對偏離「中心」

概念,亦含有「不利」的貶意(鄭同僚等,2008)。就「偏遠小校」而言,依教 育優先區計畫指標之一所稱,指:「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學校,普遍有年輕人大 量外流、文化不利、家庭多為單親或是隔代教養,導致孩童難有良好照顧,需採 取積極性措施,以維持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正義的相對弱勢地區學校者」;吳振 福(2007)認為偏遠小校並不僅限於離島或山區者,範圍擴及平地與都市的小校,

採相對地理位置概念,指:「在相對缺乏特色與人口外流嚴重的小學,有廢併危 機者」。其次,伊甸基金會公益創投案稱「偏遠小校」是「2007 年有廢併校或降 至分校分班之虞,但有潛力發展為特色小學、提升教育品質學校者稱之」。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偏遠小校」概念是相對的,主要指:「學校具相對 弱勢地區特點,文化與經濟資源不足,人口外流嚴重而有廢併校之虞,需發展特 色、提升教育經營品質的學校者稱之」。

二、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經營的優劣勢

依據文獻,偏遠地區學校有其特有的經營條件(林彩盆,2003;徐易男,2005;

邱玉玲,2006;陳幸仁、王雅玄,2007;陳啟榮,2006;湯蔓俐,2004;張國輝,

2005;劉恩綺,2006;蘇清泉,2004;Hampel,2002),本研究將優劣勢分述之:

(一)偏遠小校經營優勢

1.偏遠小校與社區間的關係緊密,學校是社區的「心(heart)」與「靈魂(soul)」。 2.小校因人數少,反而容易營造團體學習文化、成員之間互動佳、機動性強,

較能形塑正向的社會關係,形塑社群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師生之間互動頻繁,教師較能關注每個學生,有助學生身心健全發展。

4.偏遠地區有其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資源。

(二)偏遠小校經營劣勢

1.學生來自弱勢家庭比例高,學生家長社經地位偏低,經濟、人力、社會與文 化資本普遍不利,來自家庭的資源與照顧不足,影響學生受教權與教育機 會均等。

2.因學生人數少,不利群性學習,其次,學生欠缺競爭氣氛,學科能力有明顯 的城鄉差距。

3.學校經費拮据、硬體設備不足,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

4.小校編制員額不多8,使得教師皆需身兼數職,工作負擔大,影響教育品質。

5.偏遠小校因地處偏遠,生活機能不佳、對外進修不便,導致教師流動率高,

學校儼然是「新兵訓練」中心,教師不易對學校產生高度承諾感與認同感。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偏遠小校經營不論是外在環境或學校本身,就偏遠小 校經營的優勢而言,歸納出兩項有利的經營條件:

1.關係緊密互動頻繁,機動性強。

2.獨特文化與自然資源。

其次,就偏遠小校經營的劣勢而言,歸納有三項不利的經營條件:

1.有形的人力與物力資源不足。

2.無形的文化刺激不足。

3.學生學科能力有待提升。

8 現行國中小教師員額編制係依教育部 1999 年修正之「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員額編制標準」規 定,各校除校長 1 人以外,每班置教師 1.5 人為原則,未達 9 班者,得增至教師一人」據推算 6 班以下小校成員大致為 10 人,須負擔與都是地區相當之學校事務,因此小校成員工作負荷量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偏遠小校的再生策略

一、定義

為了解決學校生存危機,各學者專家以不同觀點提出解決策略,如:以「教 育品質」觀點稱之(葉連祺,2007)、以「學校創新經營」觀點(林新發,2009)、

以「學校轉型經營」(郭雄軍,2007;劉文通,2007),研究論文更多以「因應策 略」稱之,其無外乎強調:組織為求永續發展,而積極尋求任何促進組織內外 改變的可能作為。對此,本研究主要採行鄭同僚等(2008)以「再生策略」稱之,

廣義含有學校轉型、重生與創新經營策略等意涵,係指:「學校採取有別以往的 經營方式,以創造學校經營的良性變革(change)之謂」。

二、模式

偏遠小校在面臨組織衰退危機時,須重新開展偏遠小校存在價值,以保持 學校競爭力與永續生存(李聖民,2007)。現階段討論偏遠小校所實施的轉型與 再生策略之相關文獻,大致從藍海策略的價值創新(黃麗美、郭雄軍,2007;

郭雄軍,2007)論之與學校創新經營(林新發,2009;黃彥超,2006)等面向加 以開展,其再生策略的實施皆需符合教育規準,不能脫離「堅守教育本質」與

「課程改革」此兩學校教育存在的價值核心(曾俊凱,2006;張景添,2007;劉 文通,2007),鄭同僚等(2008)研究歸結現階段偏遠小校再生策略主要是立基 於「鄉土在地化教育」,並提出「回歸教育本質」、「創新經營與特色課程」、「生 活與學業能力的提升」等三項再生策略之實施。

歐用生等(2000)研究指出有近八成五以上教育相關人員贊成偏遠小校重 新思考學校發展定位並提出偏遠小校三項辦學模式,即:(一)公辦民營模式;

(二)學校改造模式9;(三)學校整併模式。然而據郭秀玉(2008)、蘇龍輝(2006)

9 學校改造模式又分為:(一) 改變學校體質:如:提供私人辦理實驗學校、轉型成回歸主流之融合教育班、

招收中輟生之中途學校與改設成學生住宿型學校等。(二) 增強功能:如:營造為「特色學校」、改設自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指出,家長與教育相關人員不主張「學校整併」,以「與其他學校資源合作 與共享」為主,因此,本研究認為洪若審(2007)提出學校轉型模式較為適用,

並參照巫有鎰(2004)、陳鴻賢(2003)、郭雄軍(2007)、楊雅惠(2006)、鄭同 僚等(2007)文,歸結學校實施再生策略模式有二,即:

(一)學校內部轉型:

1. 體制內經營學校特色,轉型為體制內的「特色學校」。

2. 體制外的公辦民營,轉型為「理念型學校」。

(二)學校外部整合:

1. 採行「跨區聯盟」,轉型為「雙子星學校」或「聯合學校」。 2. 異業結盟,與社區產業結合,建立「觀光遊學」。

3. 附加式經營或擴大學區:學校附設社區文教養護服務中心、附設英語村、

擴大學區,善用閒置空間,以增強學校功能。

三、實務推動情形

(一)日本

日本也曾於 1980 年代左右進行學校整併,但 1990 年代後發現學校裁併政 策並不利地方農村經濟發展與地方文化培育功能,因此於 2000 年後,積極鼓 勵偏遠學校採用「山村留學制度」、「小規模特學校」與地方進行「社區總體 營造」、設置「偏遠地區教育研究中心」以創造可供都會區的教育發展範例,

如:社區學校示範、小班人際關係發展與教學示範等(玉井康之,2009),再 者更透過中央立法以保障偏遠小校學生的受教權,如:保障教師教學穩定性、

課程發展不受文科省限制、與交通和產業一同納入一般財源,思考如何將環 保、地方生態與觀光做結合等,讓小校與社區都有活化的可能(胡慕情,

2009)。2002 年文部科學省相繼提出「教育改革彩虹計劃」、「全國兒童計劃」

學區學校、增加為城鄉交流資源中心與觀光遊學之辦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等具體施行政策,歸納有七大項,即:1.鼓勵紮根於地方之學校再造;2.促進 活用地方素材與地方資源的課程創新;3.促進地方環境教育;4.促進生活體驗 與自然體驗學習;5.促進農作等勤勞體驗學習;6.促進高齡者接觸以及義工活 動;7.培養親密人際關係與促進心靈教育(詹志禹,2010b)。

據此,日本偏遠小校再生策略乃一併思考「社區再生」的可行性,強調

「紮根地方」的重要,並以偏遠小校之優勢條件著手,從豐富自然與人文資 源以發展「體驗學習課程」、從人際關係密切以發展「心靈教育」,重新開展 偏遠小校存在之價值。

(二)台灣

台北縣 2003 年起推動「特色學校方案」,發展「場域課程─創意教學─

體驗學習」的經營模式,其辦學模式有五,即:(鄭福妹,2004)

1.開辦「假期學校」:規劃「遊學」課程以促進學生互訪學習。

2.遊學資源中心:提供各校教學交流與觀摩學習的平台。

3.締結姊妹校:增進和都市學校學生間交流。

4.場域實驗學校:結合民間團體,試辦教育產業。

5.文化節慶之旅:依據地方節慶舉辦營隊活動。

雲林縣政府以「優質化」、「特色化」與「多元化」現代教育目標,提「雲 林縣小型學校轉型優質計畫」,發展學校特色,進行優質轉型三階段:

1.優質轉型學校發展出的特色有「遊學課程學校」、「多元文化融合學校」、「自 然特色學校」、「茶園暨生態小學」等。

2.優質轉型學校也朝著「策略聯盟」或「發展學校特色」來努力。

3.學校藉由優質轉型,提升學校創新經營以獲得家長認同。

教育部在 2004 年推行全國 100 條遊學路線與 100 所特色學校的「在地遊 學 Discovery Formosa」方案,各校規劃遊學課程,全面推動「旅遊新概念;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習新主張」的創意教育,展現多元學習樣貌(劉佩修,2009)。

2007 年提出「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暨推動特色學校計 畫」,利用在地特色與人文特質發展特色課程,並以在地產業、地方文史工作 室與民間業者等進行異業結盟,形成「品牌特色學校」。其實施重點:

1.運用空間資源和社區專業人士,規劃「在地化特色課程」平台。

2.提供學生體驗學習處所,進行城鄉交流。

3.規劃不同課程的風貌與教學型態,實施真實情境的校外教學。

綜合上述實務推動情形,現階段台灣偏遠小校再生策略,主要是以學校 內部轉型為「主題特色學校」並兼採學校與外部產業整合的遊學模式,著重 於「場域課程─創意教學─體驗學習」的在地化教育,其次是學校採附加式 增設「英語村」者為最多。考量篇幅故另以下面第四小節接續說明之。

四、我國現階段偏遠小校主要實施的再生策略

(一)主題特色學校 1.意義

林志成、林仁煥(2008)認為「特色學校」係:「透過增能創價與策略聯盟,

經由閒置空間的活化、人員觀念的活化、課程教學的活化與學生學習的活化,

使教育活化而能散發更大活力,創造學校教育新價值」。

使教育活化而能散發更大活力,創造學校教育新價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