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健康行為

一、 健康行為的定義

國內外學者針對健康行為(Health Behavior)的定義與分類各有 陳述,以下分述說明並整理如表 2-1:

Kasl & Cobb(1966)將健康行為分為三類,包括(一)健康行 為或預防保健的方法(health behavior),包含運動、飲食、不吸菸、

不飲酒、預防注射、騎車戴安全帽等;(二)疾病行為或疾病的診斷 治療(illness behavior),即尋求醫療照護等行為;(三)病人角色 行為(sick role behavior),亦即經醫師確診為病人後的角色行為。

Harris & Guten (1979)將生活型態的內容分為五大類,包含(一)

健康行為(health practice),如飲食體重控制、充足睡眠等;(二)

安全行為(safety practice),如準備急救設備、使用安全帽等。(三)

預防性健康照護(preventive health care),如全身健康檢查等。(四)

避免環境中的危險(environmental hazard avoidance),如高犯罪率等。

(五)避免有害物質(harmful),如菸酒使用等。

12

Gochman(1982)定義健康行為,意指個人維護健康、保持健康 或促進健康有關的行為模式、行動或習慣。

Pender, Walker , Sechrist & Frank-Stromoborg(1990)將健康行為 分為「預防疾病」和「健康促進」,預防疾病部分則如事故的預防、

口腔及視力保健、職業安全等;而積極促進良好的健康行為,則如營 養、運動、壓力調適及人際關係。

國內學者李蘭於 1991 年則提出健康行為是預防性與保護性的行 為,是指相信自己是健康而不感覺有任何疾病症狀時,為保有健康所 採取的行動。

李蘭、晏涵文(1997)則提出個體在和其周圍的人或環境交互作 用中所產生的反應,無論是感受、想法、態度或行動,凡與健康有關 者稱之為健康行為。

Ling Shediac-Rizkallah Celentano & Rohde(1999)則將健康行為 分為三類,包括(一)危害健康行為,如吸菸、飲酒、未戴安全帽等;

(二)健康檢查行為;(三)健康促進行為,如體適能運動、蔬果攝 取等。

13

表 2-1 各學者定義之健康行為

學者 年代 健康行為分類及定義

Kasl & Cobb 1996

1.健康行為或預防保健的方法(health behavior):

包含運動、飲食、不吸菸、不飲酒、預防注射、騎 車戴安全帽等。

2.疾病行為或疾病的診斷治療(illness behavior):

尋求醫療照護等行為。

3.病人角色行為(sick role behavior):經醫師確 診為病人後的角色行為。

Harris & Guten 1979

1.健康行為(health practice):如飲食體重控制、

充足睡眠等。

2.安全行為(safety practice):如準備急救設備、

使用安全帽等。

3.預防性健康照護(preventive health care):如全 身健康檢查等。

4.避免環境中的危險(environmental hazard avoidance):如高犯罪率等。

5.避免有害物質(harmful):如菸酒。

Gochman 1982

定義:個人維護健康、保持健康或促進健康有關的行 Celentano & Rohde

1999

1. 危害健康行為:如吸菸飲酒、未戴安全帽等。

2. 健康檢查行為:如醫療檢查等。

3. 健康促進行為:如體適能運動、蔬果攝取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2012。

14

綜上各學者對於健康行為的定義,本研究之健康行為乃針對飲食 行為、運動及休閒行為、吸菸及飲酒行為、心理壓力調適、事故傷害 預防等五面向進行探討。

二、 國中學生飲食行為

青少年正值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需要豐富與均衡的營養攝取,

因此,此時期的飲食習慣特別值得重視,特別是會影響到營養的攝取 量及均衡與否的飲食習慣,如三餐是否定時(是否會誤餐)、吃西式 速食的頻率、吃零食點心的狀況等(李明禹,2000),且此時期的飲 食習慣對其日後成人的飲食習慣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其飲食型態往往 成為日後習慣的模式(袁智芬,2005;陳妍伶,2008)。

國內外飲食議題的文獻,關於飲食行為所探討的角度包含許多方 面。黃淑貞、姚元青(1999)、張琪敏(2008)將飲食行為分為飲食 型態與飲食內容兩個部分。飲食型態即攝食的狀況,分為偏食、吃過 量、吃零食和不吃正餐的情形。而飲食內容包括攝取高鈉食品、含糖 食品、含脂肪和膽固醇食品以及糙米飯和全麥食品的頻率。由民眾實 際攝取的食物群和營養素組合所代表的飲食型態概念,可反映出真實 的飲食行為模式和內涵(Hu, Rimm, Smith-wamer, Feskanich, Stampfer, Ascherio, Sampson & Willet, 1999)。李明禹(2000)、林姿伶(2000)

與林湜婷(2006)等,也透過對於各類食物的選擇或攝取,所產生出

15

的不同食物種類的組合方式,來瞭解個體不同的飲食型態,且李明禹

(2000)更將台灣地區青少年依飲食型態特性分為四個集群:偏差飲 食族群、傳統飲食族群、健康飲食族群及節制飲食族群。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1998)針對國人在 1993-1996 年的國民營養 狀況變遷調查指出,青少年吃飯不定時不定量者約 42%;每天都有 吃早餐者佔 72.5%,比每天吃午餐(89.9%)與每天吃晚餐(92.3%)

比率較低。

青少年攝取油炸食物、汽水、可樂、沙士的情形,均高過其他年 齡層(李蘭,1999)。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 2000 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有吃速食的 習慣,只有 15%的青少年從未喝甜飲料,13-17 歲有 92.6%的男生及 95.3%的女生有邊吃零食邊看電視或聊天的習慣。

2001 至 2002 年學齡兒童健康行為調查(HBSC)指出 13-15 歲 學童吃早餐比率為 64.1-67.8%(Candace et al., 2004)。

蔡淑芳(2004)針對我國青少年營養調查指出,青少年有攝取蛋 白質及之脂肪比例過高的情形,而在鈣、鎂、維生素 B1B2、B6與 葉酸的攝取亦有不足的情形。

行政院衛生署於 2006 年規劃辦理「提升青少年正確飲食觀念」

宣導計畫中「Yummy 健康飲食巡迴研習營」,從學生飲食記錄結果指

16

出,有 98%的研究對象一天的奶類攝取量不足兩杯,82-83%的研究 對象蔬菜水果攝取不足,65%的研究對象以含糖飲料解渴。

吳源美(2010)針對桃園縣某國中 350 位學生的研究指出,僅有 5.1%學生從不吃速食類食物;4.3%的學生從不吃油炸食物;1.1%學 生從不喝含糖飲料。

由上述文獻得知,食物的種類、攝取的頻率、用餐習慣、含糖飲 料的攝取等項目是青少年飲食行為調查的重點,因此本研究將食物的 選擇、用餐習慣作為飲食行為探討的重點。

三、 國中生運動及休閒行為

規律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青少年建立和維持健康的骨骼、肌肉和 關節、控制體重、減少肥胖並有利心肺功能發展,尤其對其身心發展 多有助益;個體透過身體活動的參與,不僅可獲得身體生理、心理及 社會方面的效益,對青少年的人格發展,在經由身體活動的學習與實 際參與的過程中,更可激發青少年正向的自我概念,引導其正面人格 發展(劉建廷、卓俊伶,2007)。

美國衛生福利部(2010)在「全民健康 2010」中建議,將身體 活動列為國民健康的十大指標之一,透過日常身體活動來改善健康、

體適能及生活品質的目標。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17

1995)建議,健康的成人應每週執行 3 至 5 次,每次 20 到 60 分鐘,

運動強度達最大心跳數(220-年齡)的 60%至 90%,或是最大攝氧量 50%至 80%之有氧運動,方可改善或維持心肺適能。但須考慮個體差 異性,如遺傳基因、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身體組成等,若無法一 次完成上述標準時,可累計但每次持續時間至少 10 分鐘以上,才有 助生理機能之健康效益(ACSM, 2007)。

我國教育部體育司於 2002 年提出「運動 333 計畫」以推廣學生 規律運動,定義「運動 333」為每週從事運動至少 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以上,心跳率達每分鐘 130 次。

我國行政院衛生署(2010)在運動的指引中說明,從事改善心肺 耐力及身體組成的運動,建議規律運動行為頻率能每週至少 3 次,每 次至少 20 分鐘,運動時心跳率應達最大心跳率 60%以上,稍流汗並 自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

吳淑玲(1995)認為,休閒除了彌補的功能之外還有增加身體健 康、促進心理健康、拓展個人經驗、增加個人知識、促進家庭和諧、

預防青少年犯罪、增進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士氣的功能。陳美芬(1996)

從多元角度探討指出休閒活動對青少年具有社會化功能、文化的功能、

增進親子關係、心理、培養獨立能力、生涯探索的功能。

以下針對國中生從事規律運動與休閒行為現況的文獻進行整

18

理。

林靖斌(2001)探討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發現有固定從事規 律運動者僅佔 21.5%。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6 年針對全國國中學生進行健康行 為調查,結果指出國中學生在調查日過去 7 天內,至少有 3 天(含)做 過連續 10 分鐘以上的中等程度(含以上)運動之百分比有 61.5%,而 於過去 7 天內,在有運動的那幾天之中,平均一天運動多於 30 分鐘 的百分比為 45.6%,然在過去 7 天內,至少有 3 天(含)進行中等程度 (含以上)運動,並且每天多於 30 分鐘之百分比為 32.0%。而在 2008 年全國國中學生的調查則發現在過去過去 7 天內,至少有 3 天(含)做 過連續 10 分鐘以上的中等程度(含以上)運動之百分比有 64.1%,而 於過去 7 天內,在有運動的那幾天之中,平均一天運動多於 30 分鐘 的百分比為 48.6%,然在過去 7 天內,至少有 3 天(含)進行中等程度 (含以上)運動,並且每天多於 30 分鐘之百分比則為 36.1%。

尤秀菁(2008)調查台北縣某國中 501 名學生健康生活型態,結 果發現有 22.55%的學生每星期除了體育課外至少有 3 次運動,每次 都在 30 分鐘以上,並感覺到身體流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林碧蓮(2010)對台北市某國中 1440 名學生進行規律運動行為 之研究,結果指出研究對象有 16.2%在最近一個月內一直都有從事規

19

律運動,有 18.5%則於最近一個月內完全沒有從事規律運動。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6 年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指出,

研究對象在過去 7 天內最常做的至少連續 10 分鐘以上的運動項目依 序為球類運動(43.9%),騎腳踏車(18.6%),跑步、健走、爬山郊 遊(16.2%)。而在 2008 年的調查其常做的運動項目次序亦同。

林碧蓮(2010)調查台北市某國中 1440 名學生進行規律運動行 為,結果發現研究對象於最近六個月內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前五名依 序為跑步(64.7%),爬樓梯(59.1%),打籃球(49.5%),騎腳踏車

(37.3%)。

綜合上述文獻,針對運動及休閒行為的研究多以運動的時間、頻 率、方式及強度等面向進行探討,故本研究將以此作為研究的重點。

綜合上述文獻,針對運動及休閒行為的研究多以運動的時間、頻 率、方式及強度等面向進行探討,故本研究將以此作為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