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試題知識結構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受測學童目前的關聯詞語知識結構,並加以分析。

因此,為了進一步呈現順序理論所顯示的訊息,除了依橫斷面、縱切面來分析試 題順序結構之外,更將分別以整體受試者試題知識結構圖及高、中、低分組的試 題知識結構圖來作探討。

壹、群體試題順序結構圖之分析

關聯詞語測驗試題共有 20 題,閥值以 0.04 為標準,依順序理論的作法,利 用試題順序結構分析程式(IOSA),將試題彼此間反應所得的關係,以答對率為縱 軸,繪成具有指向性的箭頭圖形,再進一步分析試題的特性。

繪製後,必須先簡化試題順序結構圖。因為試題的順序性具有遞移性,所以

,必須在試題順序結構圖上找出遞移指向,並將其消除,以簡化試題順序結構圖

。例如:試題i指向試題

j

的順序關係(

i

j

),試題

j

指向試題

k

( ),試 題 指向試題 ( )。此時,試題i指向試題 的順序關係( )為遞移指 向,將之消除,只保留 。

k j

i

k i

k k i

k

k j i

最後將等價(例如:

i

j

,即

i

j

j

i

)的試題合併。

為了更深入探究不同關聯詞語之間的次序關係,現將配合各家學者對關聯詞 語的邏輯語義關係之不同看法,將試題分成七個子結構如下:

(一)因果結構:「只有…才」(試題 14)、「因為…所以」(試題 13)、「既然

…就」(試題 11)、「為了…」(試題 16)、「如果…就」(試題 12)。

(二)順序結構:「一邊…一邊」(試題 1)、「先…再」(試題 2),另加「只 有…才」(試題 14)、「因為…所以」(試題 13)。

(三)遞進結構:「不但…而且」(試題 3)、「不但不…反而」(試題 4)、「何 況」(試題 5),另加「因為…所以」(試題 13)。

(四)假設結構:「既然…就」(試題 11)、「如果…就」(試題 12)、「即使…

也」(試題 19)、「否則」(試題 20),另加「因為…所以」(試題 13

)。

(五)條件結構:「只有…才」(試題 14)、「只要…就」(試題 10)、「不管…

都」(試題 15)、「否則」(試題 20),另加「因為…所以」(試題 13

)、「先…再」(試題 2)。

(六)選擇結構:「或者…或者」(試題 6)、「不是…就是」(試題 7)、「與其

…不如」(試題 8)、「寧可…也不」(試題 9),另加「只有…才」(試 題 14)、「因為…所以」(試題 13)。

(七)轉折結構:「但是」(試題 17)、「儘管…還」(試題 18)、「即使…也」

(試題 20)、「否則」(試題 20),另加「只有…才」(試題 14)、「因為

…所以」(試題 13)、「先…再」(試題 2)、「不但不…反而」(試題 4)

、「如果…就」(試題 12)。

一、依橫斷面來分析

各試題可依答對率的高低來分成三類,如表 4-1 所示。

從表 4-1 可以從整體答對率高的複句關係中觀察出以下幾點:

(一)國小三年級學童對於典型的遞進、假設、目的、因果、承接、並列等 典型的關聯詞語皆已具備基本的知識。即使是含有假設意味的「推論 因果」複句關係的關聯詞語(既然…也),也能掌握其基本的知識概念

(二)條件句中「必要條件」關係、取捨句中「先取後捨」關係和選擇句中

「取捨限選」關係的關聯詞語,可能因前後分句關係明確而唯一,因 此,比起其他同類關係詞語,對國小三年級學童來說是較易掌握的。

(三)「轉折」類、「讓步」類的複句關係關聯詞語對於國小三年級學童而言

,皆是較不易掌握的。

(四)邏輯關係較為複雜(如讓步假設關係、逼進遞進關係)或分句關係較

不明確(如充分條件關係、取捨任選選擇關係)的關聯詞語,對學童 來說是較難理解的知識概念。

(五)儘管是同一複句關係類型的關聯詞語,也因其所含的邏輯關係是否複 雜,而影響學童表現的通過率。

表 4-1 試題順序結構圖之橫斷層面分析

答對率 複句關係(子關係) 子結構類別 關聯詞語 題號

答對率低者

(0.4 以下) 選擇(取捨任選) 選擇 或者…或者 6

讓步(假設) 轉折、假設 即使…也 19

讓步(事實) 轉折 儘管…還 18

條件(充分條件) 條件 只要…就 10

條件(無條件) 條件 不管…都 15

轉折(輕轉) 轉折 但是 17

取捨(先捨後取) 選擇 與其…不如 8

遞進(逼進) 遞進 何況 5

轉折(重轉) 假設、條件、轉折 否則 20

答對率居中者

(0.4~0.8 之間)

遞進(反遞) 遞進 不但不…反而 4

選擇(取捨限選) 選擇 不是…就是 7

取捨(先取後捨) 選擇 寧可…也不 9

目的(典型) 因果 為了 16

假設(典型) 假設、因果 如果…就 12

因果(推斷) 因果、假設 既然…就 11

並列(典型) 順序 一邊…一邊 1

遞進(典型) 遞進 不但…而且 3

承接(典型) 順序 先…再… 2

因果(典型) 因果 因為…所以 13

答對率高者

(0.8 以上)

條件(必要條件) 因果 只有…才 14

二、依縱切面來分析

現在,進一步討論子結構的個別試題順序結構圖,如果是與子結構直接相關 的關聯詞語,以「實線」表示,如果只是配合子結構參與討論的,則以「虛線」

表示。結果如下:

(一)因果結構

因為房玉清(1992)以及邢福義(2001)認為「只有…才」、「因為…所以」

、「既然…就」、「為了…」、「如果…就」皆具有因果關係,因此將其合併來討論 因果結構之試題順序。

圖 4-1 因果結構的試題順序結構圖

通過率

0.8

0.9

1.0

14 13 11

12 16

如果…就 為了…

既然…就

因為…所以

只有…才

由圖 4-1 的試題順序結構圖可以發現:

1. 14→13,並且顯示試題 14、13 是試題 11、12 和 16 的共同下位試題,推 測學童可以透過必要條件句「只有…才」的唯一條件造成的結果,來建 立因果關係「因為…所以」的概念知識。

2. 13→12、13→11 以及 13→16,學童先理解因果句「因為…所以」的關係 後,才進一步理解推斷因果句「既然…就」、目的句「為了…」和假設句

「如果…就」的關係。

3.目的句「為了…」的通過率較低,有可能是如胡承佼(2004)所提的原因 造成的-目的句中所蘊含的廣義上的因果邏輯關係是雙向性的。換言之

,分句之間雖互為因果關係,但表達所要實現的某種目的,實際上也是 採取某種行動的原因,不像因果句、條件句和假設句中所蘊含的是單向 性的,目的句是需要兒童具有較高的思維轉換能力和語言處理能力。

(二)順序結構

因為「一邊…一邊」連結兩個同時進行的分句,而「先…再」則表達出分句 之間具有先後次序,所以將「一邊…一邊」和「先…再」合併一起討論。

圖 4-2 順序結構的試題順序結構圖

通過率

0.8

0.9

1.0 14

1

2 13

因為…所以 先…再 一邊…一邊

只有…才

由圖 4-2 可以發現 14→1、14→13→2,因此顯示「只有…才」為學習「一 邊…一邊」、「先…再」的共同下位概念,這並不符合文獻探究中提到的「先學會 並列複句,再學會其他複句」的結果。進一步探究,發現可能原因有二個:

1.三年級學童對於「只有…才」這種條件關係是極為熟悉的,應是日常生活 中常接觸此種句型。

2.並列關係的複句不一定要使用關聯詞語。而表同時完成的「一邊…一邊」

隱含時間概念,對學童來說,是屬於並列關係中較難掌控的關聯詞語。

另外,由於14→1、14→13→2,顯示「先…再」此關聯詞語的學習,比「一 邊…一邊」多了一個「因為…所以」的下位概念。進一步探討,可以發現:

2. 14→13,因「只有…才」常是大人對兒童有所要求時而使用的句型,所 以,推測學童可能可以透過實際語境中與人交談過程,依「只有…才」

所呈現的「必要條件關係」,而發現事物具有因果關係的存在。

3. 13→2,這與季恒銓(1994)發現兒童在自發的狀況下「先承接,再因果

」的習慣並不吻合。進一步深究後,推測學童必須先發現「試題 2」題幹 的分句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才能理解是要安排事件間的先後次序,這與 季恒銓的調查情境不同。

(三)遞進結構

雖然「不但…而且」(試題 3)、「不但不…反而」(試題 4)、「何況」(試題 5

)同樣是表達遞進關係的關聯詞語,但是由圖 4-3 可以發現:

圖 4-3 遞進結構的試題順序結構圖

通過率

0.6

0.8

1.0

13 3

4

5

因為…所以

…何況…

不但不…反而

不但…而且

1.3→4、13→4,顯示「不但…而且」和「因為…所以」都是「不但不…反 而」的下位概念。學習「不但不…反而」的逆向遞進關係之前,必須先 具有基本的典型遞進關係之外,還要有典型因果關係之先備知識,才能 在「反而」所接的後一分句處,做逆向思考。

2.13→4、13→5,顯示「因為…所以」為「不但不…反而」和「何況」的共 同下位概念。「不但不…反而」具有逆向思考的特性,而「何況」表達的

是種追加理由的意味,可能在了解這兩個關聯詞語相關概念知識時,其 實已隱含必須先對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理解。

3.學習「不但…而且」不需具備因果關係「因為…所以」的先備知識。這個 結果符合多數學者對於「不但…而且」分類上的意見(黎錦熙,1947;

王力,1987;黃成穩,1990;房玉清,1992;呂叔湘,1992;胡裕樹,

1992;許世瑛,1992;陳宗明,1993;王維賢等,1994;程祥徵等,1995

;黃春貴,1996;張靜,2000;白麗娜,2000;張誼生,2000;陳昌來

,2000;邢福義,2001;邵敬敏,2001;劉月華等,2001;周剛,2002

;劉蘭英等,2002;劉雪春,2003;林綠芬,2004;何永清,2005;林 曉茹,2006)。

(四)假設結構

此子結構是將「既然…就」(試題 11)、「即使…也」(試題 19)、「否則」(試 題 20)和「如果…就」(試題 12)一起合併討論。

圖 4-4 假設結構的試題順序結構圖

通過率

0.4

0.7

1.0

13 11 12

19

20 即使…也

否則 如果…就

既然…就

因為…所以

因為有些學者認為「既然…就」是一種推論因果關係,後一分句帶有假設成 份(黃成穩,1990;房玉清,1992;胡裕樹,1992;陳宗明,1993;王維賢等,

1994;程祥徵等,1995;黃春貴,1996;白麗娜,2000;張誼生,2000;陳昌來

,2000;邢福義,2001;邵敬敏,2001;劉月華等,2001;劉蘭英等,2002;林 綠芬,2004);有些學者認為「即使…也」所表達的關係含有假設意味(王力,

1987;黃成穩,1990;程祥徵等,1995;白麗娜,2000;邢福義,2001;劉月華 等,2001;劉蘭英等,2002;林綠芬,2004;林曉茹,2006);也有些學者認為

「否則」帶有假設含義(呂叔湘,1992;張誼生,2000;邢福義,2001)。

由圖 4-4 的試題順序結構圖可以發現:

1. 13→12,是顯示學童必須先理解因果句「因為…所以」的意思,才能運 用假設句「如果…就」的知識。「假設」用法的發展代表兒童對於不存在 的事情以及因果關係的理解(吳敏而,1990)。

2. 13→11、13→12、13→20、13→12→19,顯示「因為…所以」是具有假 設意味的關聯詞語之共同下位概念,由此可見「因為…所以」的因果關 係在兒童的關聯詞語發展上的重要性。「因果關係」是兒童從單個事物發 展到認知多個事物間關係、從認知事物表現到深入認知事物內部關係的 起步(季恒銓,1994)。

3. 11→19、12→19,顯示學童想要理解應用讓步句中含有假設語義的「即 使…也」,除了要理解因果句「因為…所以」的概念外,也要能掌握因果 推論句「既然…就」和假設句「如果…就」的知識。而「否則」含有強 烈否定的意味,與「即使…也」承認某種事實做出讓步的意思不同(呂 叔湘,1992;王維賢,1994;邢福義,2001),所以之間並無順序關係。

(五)條件結構

條件句包含必要條件句(只有…才),充分條件句(只要…就),以及無條件

條件句包含必要條件句(只有…才),充分條件句(只要…就),以及無條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