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隱自尊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內隱自尊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根據Epstein and Morling(1995)提出的「認知經驗自我理論」(cognitive experiential self theory),人的訊息處理歷程可分為兩個不同的系統:有意識的理性 認知系統、潛意識的感性經驗系統,因此個體的自我評價應有一部分是無法覺察 到的非意識層面。

Greenwald and Banaji(1995)更明確地提出內隱自尊的概念,相對於外顯自 尊是個體對自我概念理性、有意識的評價,內隱自尊代表了個體自動化、無意識 的自我評價,是一種無法以內省方式確認出(或無法正確確認出)的自我態度效 應,會影響我們對與自我有關和無關事物的評價。來自於感性經驗(Epstein &

Morling, 1995),受早期生活經驗與社會互動的影響(DeHart et al., 2006)。由於是 長久經驗累積產生的自我評價,因此不容易改變,較外顯自尊來得穩定(余思賢、

孫蒨如,2004)。

我們會在自己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表現出維護內在自我評價的行為(余思賢,

2002)。Cacioppo, Priester and Berntson(1993)的實驗可以作為個體在未覺察的情 況下維護內隱自尊的例子。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的指導語為:「當呈現正向的刺 激詞,受試者盡快將反應桿往身體方向拉近;當呈現負向的刺激詞,受試者盡快 將反應桿往外推」,另一組接受相反的指導語。實驗結果為,當呈現正向刺激詞,

受試者往身體方向拉的反應時間比向外推的時間快;當呈現負向的刺激詞,受試 者往身體方向拉的反應時間比向外推的時間慢(李威震,2002)。這個實驗的結果 也暗示了態度的組成成分中具有非陳述性的記憶,是不適合以自陳式量表測量 的。

Koole, Dijksterhuis and Knippenberg(2001)發現若要求受試者在極短時間內 進行自我評價或在高認知負荷量下測量外顯自尊,測量結果和內隱自尊呈正相關。

這個實驗證明內隱自尊是個體在自動化歷程下對自我的整體評價(余思賢、孫蒨 如,2004)。

承上所述,內隱自尊無法以內省方式確認、為非陳述性的記憶、會透過自動 化歷程展現,因此測量方法理應有別於外顯自尊的自陳式測量法。內隱自尊實證 文獻中,有兩種常見的主要測量方式。

第一種是Greenwald et al.(1998)發表的IAT「內隱連結測驗」測量技術,是 間接的測量方式,依據兩個概念間自動化聯結的強度越強,反應時間會越短的原

理,以反應時間作為指標來推測個體的內在態度。透過五個步驟將刺激詞彙(與 自尊相對較低(Farnham, Greenwald, & Banaji, 1999)。

表 2-2-1

關於IAT的區辨效度,Greenwald and Farnham(2000)經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發現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為低相關 .22(n=145),認為兩者是不同的構念。陳學志、

李威震、周泰安與卓淑玲(2002)研究中發現,自我欺騙及印象整飾量表與外顯 自尊有顯著正相關,但與內隱自尊則無顯著相關。

然而,IAT效度品質仍有疑慮,例如:IAT測量所得結果可能受施測程序的先 後順序影響,造成高估或低估,而非純粹的效果(李威震,2002)。李威震(2002)

依研究結果提出施測程序上需先施測不和諧步驟(即表1的步驟五)的建議。考量 IAT施測程序對國中生來說過於繁複,因此本研究不採用此種測量方式。

另一種測量方法是Fazio and Olson(2003)的促發作業(priming task),也是 以電腦程式施測、以反應時間作為指標來推測個體的內在態度,透過呈現促發詞 彙或圖片(例如:與自我有關的詞彙或圖片),要求受試者辨認隨後出現的正/負 向詞,以探究從受試者記憶中自動化激發出來的評價。如果與自我有關的詞彙或 圖片出現後,受試者判斷正向詞的速度越快、判斷負向詞的速度越慢,即對正、

負向詞的反應時間差距越大,則推測其內隱自尊越高。促發作業分為閾上促發作 業(受試者有意識到促發詞彙或圖片的出現)及閾下促發作業(受試者未意識到 促發詞彙或圖片的出現)兩種。余思賢、孫蒨如(2004)研究結果認為在華人文 化中以「姓名」做為促發詞的閾上促發作業是效果較好的內隱自尊測量工具。

姓名促發作業測量步驟首先以電腦螢幕呈現指導語,接著呈現凝視點(十字 符號)讓受試者集中注意力,然後呈現促發詞(姓名),接著呈現空白遮罩(mask), 最後呈現判斷詞(正向詞或負向詞)直到受試者以左/右鍵作出反應,判斷該詞彙 是正向還是負向(余思賢、孫蒨如,2004)。

內隱自尊的分數為自己姓名促發的負向詞平均反應時間減去正向詞平均反應 時間(余思賢、孫蒨如,2004;Bosson, Swann, & Pennebaker, 2000)。余思賢、孫 蒨如(2004)研究建議為了平衡左右手反應速度的差異,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 一組在促發作業前半段以右手反應正向詞,左手反應負向詞,後半段相反;第二 組在促發作業前半段以右手反應負向詞,左手反應正向詞,後半段相反。則內隱 自尊的分數計算變成(右手反應負向詞的平均時間+左手反應負向詞的平均時間)

/2減去(右手反應正向詞的平均時間+左手反應正向詞的平均時間)/2。國外研究 文獻則記載了不同的內隱自尊計算方式,需先分別計算自己姓名的促發效果以及

一個中性詞彙的促發效果,之後再將自己姓名促發效果減去中性詞彙的促發效果

(Hetts, Sakuma, & Pelham, 1999; Krause, Back, Egloff, & Schmukle, 2011; Spalding

& Hardin, 1999; Spruyt, Hermans, Houwer, Vandekerckhove, & Eelen, 2007)。分數越 高,代表內隱自尊相對較高。

關於姓名促發作業的效度,余思賢、孫蒨如(2004)研究發現姓名促發作業 與無關自我的促發作業(促發詞為「它」、「他們」)及外顯自尊具有區辨效度;與 其他有關自我的促發作業(促發詞為「自己」)有輻合效度。至於IAT和姓名促發作 業的信度,由於內隱自尊的測量被視為一種實驗程序,因此不對內部一致性或是 折半信度作考驗(余思賢、孫蒨如,2004)。

此外,許多研究者發現,促發作業與IAT測量有顯著的相關存在(Cunningham, Preacher, & Banaji, 2001; Rudman & Kilianski, 20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