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過去讀到潛意識的相關研究時,對於「意識層面的理性思考」與「非意識層 面的感性經驗」分屬兩個不同訊息運作系統的論述感到很有趣。多數研究以自陳 量表測量意識層面的構念,然而自己在接受其他研究者邀請、填答測驗問卷時,

心裡常有疑惑:有些題目問到我對自己也不甚了解的部分,不知如何作答?東方 集體主義文化比起西方個人主義文化也更傾向在意他人眼光、受社會讚許與社會 禁忌因素的影響,使用量表得知個體內在狀態的方法似乎有其限制。因此,對於 為測量潛意識而發展出的內隱測量技術產生濃厚的好奇。

從事輔導工作,時常需要細膩地觀察、思考、感受、透過談話理解他人,在 工作經驗中深深感到個體的自尊與行為表現、人際關係息息相關,然而自尊是在 自覺還是不自覺的情況下影響個體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呢?我們是有意識地感知 到自己對自我的評價而表現出各種言行舉止,還是潛意識的自我評價驅使我們產 生自動化的行為表現?

近年來,國外有越來越多研究者認為,自尊在概念上,可以分成外顯與內隱 兩種運作系統產生的構念(Epstein & Morling, 1995; Greenwald & Banaji, 1995;

Greenwald & Farnham, 2000)。Epstein and Morling(1995)提出「認知經驗自我 理論」(cognitive experiential self theory),認為人的訊息處理歷程具有兩個系統,

一個是有意識的理性認知系統(外顯),一個是潛意識的感性經驗系統(內隱),

因此個體的自我評價應有一部分是無法覺察到的非意識層面。

Greenwald and Banaji(1995)更明確地提出內隱自尊的概念,相對於外顯自 尊是個體對自我概念理性、有意識的評價,內隱自尊則是個體自動化、無意識的 自我評價,來自感性經驗(Epstein & Morling, 1995),受到早期生活經驗與社會

互動的影響(DeHart, Pelham, & Tennen, 2006)。Epstein(2006)認為,內隱自尊 是潛意識、自動化、無法被述說、與情感緊密相關的構念。

Greenwald, McGhee and Schwartz(1998)提出的「內隱連結測驗」(IAT)以 及 Fazio and Olson(2003)提出的促發作業是兩種常見的內隱自尊測量方式。有別 於外顯自尊的自陳式測量法,內隱自尊是採用間接的測量方式,依據兩個概念間 自動化聯結的強度越強,反應時間會越短的原理,以反應時間作為指標來推測個 體的內在態度。

過去研究多以自陳量表測量個體外顯的意識層面自我評價,對於內隱的潛意 識感性經驗測量則較少探討,因此,本研究欲再次檢驗外顯自尊和內隱自尊來自 相同或分別的運作系統(Epstein & Morling, 1995)。

自尊與許多特質及行為表現相關,幽默風格是其中之一。幽默風格是人們在 生活中進行社會互動和處理生活壓力時傾向使用的幽默類型,具有社交和因應壓 力等心理功能。Martin, Puhlik-Doris, Larsen, Gray and Weir(2003)整理過去的理 論和實徵研究文獻,將幽默風格的測量依對自己或對他人、善意的或惡意的兩向 度區分出四種幽默風格類型—親和型、自我提升型、攻擊型、自我貶抑型,編製 成「幽默風格量表」(Humor Style Questionnaire,簡稱 HSQ),此量表已有不同 國家的翻譯且進行跨文化比較,結果皆支持其理論架構及可用性。Martin et al.(2003)

編製「幽默風格量表」時,並不假設人們是有意識或策略性地使用這些幽默類型,

而是認為人們在未覺察到幽默的社交、壓力因應等心理功能的情況下,自然地呈 現幽默風格的行為。

過去研究多是檢驗外顯自尊與幽默風格間的相關性。Martin(2004)研究顯示 外顯自尊與親和型、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呈正相關,與攻擊型無相關,與自我貶 抑型呈負相關。國內的研究也呈現出相同的結果,但與自我貶抑型的相關程度則 較為減弱(何宜錚、黃鴻程、陳學志、王雅萍與賴惠德,2010)。檢視內隱自尊 與幽默風格相關性的文獻僅有一篇(Stieger, Formann, & Burger, 2011),結果顯示

內隱自尊與親和型幽默風格呈正相關,但此研究使用的內隱測量方法為紙筆式的 姓名字首字母評分法(Initial Preference Task),即讓受試者對英文字母做喜好度評 分,比較其對一般字母和自己姓名字首字母的喜好程度有無差別,並非測量反應 時間。內隱自尊屬於非陳述性的記憶、為自動化歷程下的自我評價(余思賢、孫 蒨如,2004),測量個體反應時間的作法應會比紙筆式姓名字首字母評分法更貼 近內隱自尊的定義。

研究者推測,如果人們是在未覺察到幽默的社交、壓力因應等心理功能的情 況下表現其幽默風格,那麼非意識層面的內隱自尊與較無社會讚許、較屬於社會 禁忌的攻擊型、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應會有更直接的關聯性。

「內隱自尊與幽默風格間的關係」和「外顯自尊與幽默風格間的關係」有何 不同?過去研究顯示攻擊型幽默風格與外顯自尊無關,那麼與內隱自尊之間是否 具有關聯性?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在華人社會中具有隱諱的謙遜美德文化意涵

(何宜錚等人,2010;Cai et al., 2010),卻與外顯自尊呈負相關,那麼其與內隱 自尊的相關性是否能反映出華人文化的特殊性,呈現正相關?

國中階段青少年已進入形式運思期,能客觀反省自己,但也傾向過度在意他 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許比起易受社會讚許影響的外顯測量方式,內隱自尊測量更 能反映其真實性,因此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旨在檢視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為相同或相異的構念,並將分別檢視

「外顯自尊與幽默風格間的關係」和「內隱自尊與幽默風格間的關係」。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一、探討國中生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之相關情形。

二、探討國中生外顯自尊與四種幽默風格之相關情形。

三、探討國中生內隱自尊與四種幽默風格之相關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