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82 年由中國測驗學會受職訓局委託成立 GATB 系列工作小組修訂編製通 用性向測驗,此測驗適用對象為國中、高中畢業之社會青年等,可以作為生涯探 索、升學輔導、篩選員工與性向探索之用(郭生玉,2004)。在 1985 年 GATB 系列工作小組更參考美國與日本新近修訂之GATB,發展編製第二種通用性向測 驗(複本)(盧欽銘、路君約,1986)。國內修訂之通用性向測驗涵蓋九種性向,

分別為一般學習(G)、語文(V)、數目(N)、空間關係(S)、圖形知覺(P)、

文書知覺(Q)、動作協調(K)、手指靈巧(F)與手部靈巧(M),共有十二項 分測驗,其中八項為紙筆測驗(空間關係、詞彙、算術推理能力、計算、空間關 係、工具辨認、圖形配對、畫記),可團體施測;其他四項為作業測驗(組合、

拆開、移動、轉動),必須個別施測,整體施測時間約需二至二個半小時(內政 部職訓局,1985)。

(九)羅氏職業性向測驗

羅葛二氏職業性向測驗是由美國羅伊德與葛萊漢二人所編製,中文版由胡秉 正教授修訂完成。本測驗編製目的在於協助學生選擇適當的職業,適用對象為國 中至高三學生及青少年,分為處事、機械、推銷、文書、計算及科學等六個分測 驗,整體施測時間約為兩個小時(胡秉正,1985)。有別於其他性向測驗之分類以 及題型呈現方式,在人事處理與推銷性向測驗中,採用情境式問題進行施測,題 目內容皆為個人在職業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困擾問題,較貼近實際職業工作環境。

本章節採用內容分析法針對目前現有之生涯相關測驗—性向測驗進行分 析,分析面向含括:測驗向度、施測時間、等面向進行細項分析(如表 4-2),有 以下發現:

(一) 主要測驗向度:語文、數學、抽象推理、空間關係、機械、科學、文書為主。

但也有測驗為了配合就業市場的需要,增加了電腦與電學方面的能力。

(二) 編製年代:目前現行的性向測驗除了多向度性向測驗組合、中學多元性向測 驗、國中系列學業性向測驗其編製年代為2003與2001以外,其餘的測驗多為 20年前的測驗。

(三)施測時間與題數:平均測驗時間約為一個半小時,其題量平均約為400題。

(四)常模建置:多數測驗其常模多為測驗出版前所建置,並未隨年代更新。其次,

關於測驗取樣方面,多建置單一常模,如:國中、高中的常模,而未建置高 職階段各職群之常模,僅有通用性向測驗有建置部分職業性向組型、個別職 業常模。

(五)僅有通用性向測驗GATB測驗含有圖形知覺、動作協調、手指靈巧與手臂靈 巧,其中手指靈巧與手臂靈巧為作業性測驗,採個別施測且必須提供工具 箱,由此可知一般的性向測驗為了減少成本以及提升便利性,而未將此類型 能力納入各類多因素性向測驗中。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透過內容分析後,彙整各性向測驗織架構可得知,目前現有的性向測驗所含 括之能力向度不足以對應目前的15個高職類群。以設計類群為例,除了現有的能 力外,根據專家座談後可知,此類群也相當注重於創造力、設計與觀察能力等能 力,但現有的測驗卻無法測得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須納入新的概念並加以整 合,如此一來測驗才能更真實的測量出學生多面向之潛能。其次,過去國內的測 驗對於肢體能力的因施測工具的不易使用,因此在使用上缺乏便利性。傳統的性 向測驗拖長施測時間,且題目的題型與內容受紙筆施測方式的局限,無法真實反 映出受試者的真實能力。

二、現有性向測驗之限制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使用的性向測驗雖種類不少,但不論是測驗本身或是實 務運用上皆有其待改進之處(詳見表 4-3),而導致性向測驗在實務上之運作之頻 率及其效益皆大為下降,無法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最適切的協助。以下就現行性 向測驗之 問題做一說明。

(一)測驗向度缺乏新意

目前各階段學校所採用之性向測驗其編製多承繼先前測驗內涵,其向度上 較少有創新或突破。但由於近十幾年的社會環境變化快速,加上九年一貫課程之 實施,許多能力嶄露頭角,如創造力、美感能力、資訊能力等,這些內容皆應考 慮在測驗架構中,擴充測驗向度,以豐富測驗內涵。透過多元化的測驗向度,使 學生能瞭解自身潛能,進一步做為學生分流之參考工具。

(二) 測驗內容不適宜與題型不足

目前多數性向測驗之題目內容的描述方式太過於艱澀,如:多元性向測驗國 中版之語文推理測驗的內容,如:心有鴻鵠、紱冕之士與八荒等用語皆非常見之 語詞。題目用語非日常所見,導致學生在施測時,拉長閱讀題目的時間,而無法 真實測得其真實能力。

在題型的部分,由於過去皆採用紙筆測驗,測驗題型較受限制。又如在空間

測驗方面,主要在希望能透過測驗測量個體的空間能力。根據焦點訪談得知,在 高職土木建築群、機械等類科,其所需要之空間能力多展現於俯視圖、透視度或 是多角度轉換空間的能力。但目前現行使用之性向測驗其空間題型多為單一題 型,採用平面的方式呈現題目,卻乏立體圖、多角度轉換等不同的題型,用此方 式進行施測,是否能真的測量出該能力則有待商榷。然現今測驗技術及資訊科技 已經大大優於從前,所以應利用新技術發展新題型或改善題目呈現方式及內容,

以增進性向測驗之豐富性及效益。

(三)常模老舊或失衡

除了心理出版社在 2003 年所出版的「中學多元性向測驗」與「多向度性向 測驗組合」之外,其他常使用性向測驗,如:多因素性向測驗為 1984 年所編製、

區分性向測驗為 1999 年翻譯與修訂出版,多是一、二十年前所編製。此外,現 行的性向測驗缺乏職校方面的樣本,高職學生常模並未建立,讓測驗結果的解釋 與應用受到限制,喪失測驗所欲提供的意義及價值。

雖然「中學多元性向測驗」為 2003 年所出版的測驗,但其常模建置時,所 取樣之樣本多為各地區相當優秀的學校,如:高中常模的建置為北一女中、建國 中學、台中一中、高雄中學等,根據優秀高中所建置之常模卻要對應到全國的高 中學生能力,其代表性可能不足。透過焦點訪談可知,學習表現較差的學生,其 測驗結果與常模對照後,無法由測驗得知自己的潛能,反而打擊自信心。

(四)施測時間過長

目前性向測驗的題數都相當多,動輒三、四百題,施測時間都至少要花費 1 個半小時的時間來完成,其中以區分性向測驗為例,整體施測時間約為 1.5 個小 時,而以多元性向測驗的 496 題為題量最多之測驗。受試者常因作答時間過長而 感到疲憊,而在測驗過程後段容易出現精神不濟、隨意作答的情形,所以無法達 到標準化施測標準,而影響測驗的結果,如此一來,測驗結果的可信度就會受到 影響。

(五)測驗結果應用受限

第三節 國中、高中與高職階段所使用之興趣測驗分析

目前國內所使用之生涯興趣量表,多為評量個人在不同工作領域的興趣所 編製,部分量表也提供學術領域的科系興趣分析(例如:1982 年編製的大學科系 興趣量表,以及2004 年編製的大學學系探索量表),其施測之目的皆與生涯決 策有關。不論是政府或是私人所建置的就業資訊網站,如:104 職涯發展中心、

全國就業e 網等,除了就業機會的資訊外,亦提供有線上的興趣評量工具,作 為求職者在選擇職業時的參考,由此足以見得興趣量表在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 上越來越受到重視。

本次計畫所選取之量表,其測驗對象皆以國中與高中、職階段學生為主,

其各測驗皆為標準化測驗,有相關信度與效度檢驗。而職業興趣組合卡因屬於 諮商輔導工具,則不列入本研究分析範圍。

一、興趣量表之內容分析

國內學校使用的生涯興趣量表皆以紙筆測驗方式進行,題目以文字形式描 述,皆為李克特式量表(Likert’s scale),多數採四點量表評量受試者對各個活動 描述的喜好程度,量表題數則介於96 題到 270 題之間,均可在一堂課的時間填 答完畢。部分量表參考Holland 的理論,將興趣分為工、理、文、人、商與事六 大類,如國中生涯興趣量表與大考中心興趣量表;其他亦有參考庫德普通興趣 量表、白氏職業興趣量表、輔導興趣測驗、青年職業興趣測驗、Strong 特殊職 業興趣測量、大學科系簡介等所建構的量表。興趣量表在題目的描述上簡短易 懂,而在量表結果的解釋上,多是提供各個興趣類別的得分與側面圖,方便受 試者了解自己在不同領域的興趣強度。以下將介紹國中生涯興趣量表、高中生興趣 測驗、普通興趣量表、我喜歡做的事、大學科系興趣量表、大考中心興趣量表及大學 學系探索量表之內容。

(一) 國中生涯興趣量表

國中生涯興趣量表由金樹人、田秀蘭與林世華編製,2000 年 9 月由心理出 版社出版,係針對國中階段生涯輔導工作之需求,綜合現有之職業興趣理論架構 編制而成,可以提供國中輔導教師具體可用之生涯輔導工具。此量表共計 96 題,

分為七個部分,包括了:職業憧憬、喜歡的科目、喜歡閱讀的課外讀物及欣賞的 影片、職業活動偏好、願意花一天時間觀察並共同工作的在職者、喜歡參觀的工 作場所及問題解決能力的自我評估。除了第一部分以開放方式讓受試者填答最嚮

分為七個部分,包括了:職業憧憬、喜歡的科目、喜歡閱讀的課外讀物及欣賞的 影片、職業活動偏好、願意花一天時間觀察並共同工作的在職者、喜歡參觀的工 作場所及問題解決能力的自我評估。除了第一部分以開放方式讓受試者填答最嚮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