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火焰模式課程實踐的可能:塞荷的「共同課程」

在文檔中 塞荷的教育知識論探究 (頁 43-47)

但要教育出博學的第三者/知識的吟遊者,其課程的規劃勢必與以 往的學科教育不同。因此,塞荷也規劃了一種能誕生出博學的第三者/

知識的吟避者之課程圖像。

六、火焰模式課程實踐的可能:塞荷的「共同課程」

( programme commun )

如何開創一個屬於融合的、火焰模式的課程?塞荷由其知識論出

發,自己也規劃了他所勾勒的「共同課程」的架構,其中就是不斷混 合的、火焰的知識形式。這個架構事實上出現在《熾熱〉的最後一章。

首先,他所規劃的通識課程從大學的教育開始做起,目的是為了促進 和睦。他規劃了大學第一年的通識教育,並沒有進一步規劃其他的年 級。對於他的共同課程,他說 I 為什麼我們不想像一個世界大學在第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一卷第

72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 21 NO.1

一年的教學中就致力於一種課程方案,它讓所有學科和所有國家的學生 在知識和文化上,都能有著類似的視野呢? J (S凹的, 2003a: 407)

而這個架構有三個部分,一部分是保存著各種正在運作的(醫學、法 學或是人文)研究的專業性,其他兩種則是共同的課程(Serr白, 2003a:

408)。在這裡,似乎可以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塞荷到底如 何解決「現在仍然存在」的學科呢?他有要把現在仍然存在的學科都給 丟棄嗎?顯然在他的論述當中,他仍舊將這些分門別類的學科給保留下 來。如同他並不要全然駁斥各種知識的形式一樣,很重要的是,他呼籲 的是「節制」這件事。也就是說,將現存的分科的專業研究仍保留下來,

繼續它們的工作,但重點是這些學科不論是在學術上或是倫理上,都不 能過度:過度彰顯自己的學術優越性、過度貶抑其他領域專家學者的學 術成果。當然,就現實層面來講,塞荷也不會希冀一夕之間就將所有分 門別類的學科馬上給融合起來。因此,他在既有的學科架構下,試圖尋 渡,因此他規劃的通識教育在其他兩個部分。茲驢列如下:

大學第一年的共同課程:

(一)正在運作的研究的專業課程。

(二)所有科學大敘述的融合:

物理學與天文學的元素:宇宙的形成、星體冷卻的大爆炸。

地球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的元素:從地球的起源到生命的出現 與物種的演化 o

一般人類學:人種的起源與分布。

從農學、醫學和其與文他之間的關條的元素:從人類到地球、物 種生命與人本身之間的關條。

(三)人類文化的混合:

一般語言學的元素;地理學與語族的歷史。

溝通語吉:它們的演進。

宗教歷史的元素:多神論、一神論、泛神論、無神論。

政治學的元素:不同的政府形式。經濟元素:世界財富分享。

選擇重要的藝術作品或是智者的作品。

網站: l'Unesco 的人類遺產( Seπes , 2003a: 409-410)

以下將其要義詳述如下:

(一)從這裡,可以看到第一部分仍舊是傳統的分科教育。

(二)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是他的共同課程的規劃:需要注意的是,

這兩部分是他對於共同課程應該要有些什麼樣的內容的想像與規 劃。

1.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每個項目的標題,都是要與其他項目

融合的項目,如物理學與天文學、地球物理學、他學與生物學、

一般人類學、從農學、醫學和其與文{七之間的關條,這些是要融 合在一起的項目。至於個別項目冒號之後的陳述,則是每個項目 要與其他的項目融合的元素。

2. 必須注意到的是,他用的字眼是「元素」。也就是提出每個項 目的這些元素,而後就這些元素與其他項目的元素加以融合。如 政治學的元素:必須介紹不同的政府形式,而後再與如宗教歷史 的元素:多神論、一神論等等加以融合,以此類推。

(三)第二部分,所探討的是科學(包含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融合,

主要緊焦在宇宙大爆炸後,人類與宇宙之間的歷史(當然包括地 球的演忙史)與文忙(人類與其他生命、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條) 的演進與關條。

(四)第三部分訴求的是將人類各種語言、文{七現象與制度混合在一起

來進行教學,讓學生不再只是認識自己的文t 以及鄰近的文忙,

而是真正成為博學的人,能夠理解全世界所有人類的各種文忙形 式。如介紹地理與人類各種不同語吉之間的關條、各種溝通語吉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74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 21 NO.1

的演進;人類的宗教史,包含著各種宗教信仰;在政治學上,介 紹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政府形式;在經濟上則是訴諸著一個全世界 共享財產的經濟形式;當然,這當中還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 選擇的全世界人類的各種珍貴遺產。

(五)這當中塞荷企圖做的是將這些項目加以融合,讓學生能夠瞭解與 學習「全世界」的各種珍貴的文他與制度。這其中同時包含著就 是差異與團結的元素。

(六)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塞荷一方面就現有的學科融合,比如現有的 地球物理學、他學、生物學與人類學的融合;一方面也創造融合 的知識,如從農學、醫學和其與文{仁之間的關 f擎的元素的融合,

這個項目本身就是他所意欲創造的融合的知識,而後這項知識將 與地球物理學、{七學、生物學與人類學的融合再進行融合。而這 樣的融合架構就是他既有固定也有流動的火焰模式之初步規劃,

可以知道,這火焰的模式將不斷地與各種火焰融合,誕生出更多 具有火焰性質的知識形式。

(仁)其中第二項與第三項,為什麼分為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呢?這三 個需要融合嗎?如何融合?塞荷的論述是:這三者其實已經或多 或少融合了彼此。事實上,他這樣規劃,目的是要有一個共同的

課程方案,而不是又要再把課程拆成精確科學 (exacte) 與人文 科學。重點在於「元素 J (elements) ,塞荷他指出,對西方來說,

「元素」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 ,.元素 J '如同「第三者」、「中 介者 J '隨時都必須也將會與其他的「元素」加以融合。他所規 劃的這三者,每一項的命名都出現了「元素」的字眼,換言之,

他所想的課程就是,隨時利用這些元素,將元素與元素之間彼此

融合起來( Serres,2003a: 409-410) 0 26

在文檔中 塞荷的教育知識論探究 (頁 43-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