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列維納斯的為他倫理學思想

當代研究列維納斯哲學執牛耳者—英國學者奎奇立,在一次接受國內學者賴 俊雄專訪時表示,列維納斯他者哲學對當代思潮的具體貢獻就在於他提出「與無 法理解之他者建立一種『無限責任倫理學』的關係」(劉玉雯、劉秋梅譯,2007:

308-309)。的確,列維納斯的哲學思想追根究底就是要指出一種對他者的無限責 任,這個對他者的無限責任就像一個命令一般,列維納斯認為它會透過在與他者 面對面之際,從他者的臉龐顯靈的那一刻產生,那一剎那我即產生了回應的責 任,而正是在這個回應與負責任的過程當中,我才建構出自己的主體性。換言之,

列維納斯為他倫理學的核心關懷是他者,他者主要透過臉龐顯露出我對他者的無 限責任,因此本章前三節將鎖定列維納斯為他倫理學這三個重要的概念—他者、

臉龐、以及責任,進行詮釋以及分析,以了解列維納斯為他倫理學的要義。而在 第三章對列維納斯為他倫理學的重要概念進行的梳理,將作為理解與詮釋的脈絡 背景,進而在第四章將列維納斯為他倫理學的思想擴展至教育領域,希冀能夠獲 得教育上的新啟發。

第一節 他者

在談論列維納斯的他者概念之前,應先從「整體性」與「無限性」這兩個與 之具有密切關聯的概念切入。由列維納斯的鉅著《整體與無限》(Totality and Infinity)一書的標題來看,在這個標題裡有兩件值得注意的事情。首先,列維納

斯將「整體性」這個詞描繪成具有西方全部哲學的特徵,而「無限性」則是指出 受到同者傳統壓迫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連接到此書第一部分的標題:「同 者與他者」(The Same and the Other),28在第一部分的行文脈絡裡,列維納斯建 立了同者(在自我的獨佔行為裡,具體化自身)與(希臘和歐洲哲學的)整體性

28 此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同者與他者、內部性與經濟(Interiority and Economy)、外部

的緊密連結,以及(在臉龐裡揭露自身的)他者和無限性的緊密連結。珮柏札克

(Adriaan Peperzak)表示,同者(整體性)與他者(無限性)之間的關係正是 此書最恰當的標題,而副標題「論外部性」(an essay on exteriority),則是把他者 描繪成不能被整全或否定(sublated)成任何意識、精神、或其他內部性(interiority)

的形式的現實(Peperzak, 1993: 120)。

進一步分析珮柏札克的說法,顯然地,他將無限性、超越性、以及外部性這 三個概念串起,分派到他者的領域;而整體性和內部性的概念則分配給同者。實 際上,列維納斯正是如此分別賦予他者與同者不同的性質,而究竟這些性質的定 義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以下研究者將逐步對各項相關概念進行梳理。

此外,在「整體與無限」這個標題裡,列維納斯使用的是「與」(亦即是「和」)

(and)而非「或」(or)的方式來處理此二者,他說:「我們是同者和他者。這 裡的『和』不代表一詞添加一詞,更非一詞的力量強於一詞。」(Lévinas, 1979: 39)

由上述顯示,列維納斯並不認為這兩者之間必然要有一方屈居下風,他也未打算 以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地位,因為取代的作法反而會形成另一種反向的壓迫。故 此,列維納斯在處理他者這個概念時,一直慎防使他者替換掉同者而成為另一種 整體性,他不是要讓他者取代同者的地位,而是希冀他者能夠不再受到同者的壓 迫,欲求他者不再被消滅他異性而被化約為同者。在這樣基本的信念之下,列維 納斯在處理他者與同者的關係時,勢必要找出一種既捍衛他者但同時也保護同者 的關係。

戴維斯(1996: 41)表示,在處理同者與他者的哲學時,列維納斯必須要處 理三個問題:一是需要一種對主體性的描述與捍衛;二是需要一種不把他者化約 為同者的他者性的說明;三、需要解釋同者與他者的關係,這種同者與他者關係 不會消除掉兩者之中的任何一者。易言之,列維納斯要處理的三個面向即是對主 體性、他者性以及同者與他者之間的關係的特質,因此,本節將從主體性與他者 性這兩部分來刻畫列維納斯他者的的概念,至於同者與他者之間的關係則留待第

二節臉龐時討論。

壹、主體性、無限性、與他者 一、主體性

列維納斯在《整體與無限》一書的序言表示:

此書將自身呈現為對主體性的捍衛,但對主體性的理解並非停留在純粹自我主義者 對整體性抗議的層次,也非停留在面對死亡的焦慮苦惱(anguish)的層次上,而 是將主體性理解為建立在無限性的觀念(the idea of infinity)裡。接著要進行區別 整體性和無限性的觀念,並且肯定無限性觀念的哲學優先性。此書將會敘述無限性 如何產生在同者與他者的關係裡。(Lévinas, 1979:26)

由上述這段引言可以看出,列維納斯欲在無限性當中確立主體性,並且藉無 限性來處理同者與他者的關係,同時也明確地指出了無限性優先於整體性,這顯 見地是,無限性將在他者與同者之間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且是主體性賴以存在的 要素。此外,列維納斯式的主體性超越了自我主義者的層次,更與海德格有別,

列維納斯不是僅把主體性侷限於擔憂個人層次的生與死而已29。接著,他又說:

此書將把主體性呈現為歡迎他者,呈現為「待客」(hospitality);在主體性裡無限 的觀念被實現。(27)

這段文字更清楚地指出,列維納斯的主體性的確不是侷限在純粹利己的層 面,而是與他者有所關聯的,個人主體性的展現即在於「悅納」他者的過程之中。

莫倫則是表示,主體性領域雖然不是用主宰的精神去理解,但卻是建立在對他者

笛卡兒的第三沈思(the third of Descartes Metaphysical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論上帝存在,是列維納斯在行文間很常出現的片段或常引用其概念。

笛卡兒在第三沈思所主張的論題約可概括如下(Peperzak, 1993: 106-107):

1.「無限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獨立的、全知的(all-knowing)、全能的

(almighty)、以及全創造的實體(all-creating substance)」的觀念,是一個在 自我意識裡發現的原初觀念;

2.這個觀念不能被任何有限觀念的詳細闡述(elaboration)(簡單或雙重否定、延 展、增強或誇大)來獲得;

3.它在意識裡的臨現(its presence in consciousness),不只顯示了它優先於所有其

30 此段落主要參考收錄在珮柏札克的《獻給他者:列維納斯哲學介紹》一書的第四章:〈文本與 評論〉,第四章所指的文本即是列維納斯在 1957 年寫的〈哲學與無限的觀念〉(Philosophy and the idea of the Infinite)一文。在第四章裡,珮柏札克不僅附上列維納斯原文,同時在底下加註 大量的註腳來分析與評論列維納斯的文本,十分有助於理解列維納斯文本的意義。珮柏札克表 示,根據他開課多年的經驗,他發現列維納斯的〈哲學與無限的觀念〉一文十分適宜作為列維 納斯哲學思想的前導性教材,因為此文不僅清楚地顯示列維納斯對西方哲學根源的深思,同時 也指示出列維納斯與胡塞爾和海德格思想分道揚鑣的路徑 (Peperzak, 1993: 38)。研究者認為列 維納斯這篇文章不僅結構完整,每小節標題符合各節內容,文字尚屬淺顯易懂,概念的定義較 為清楚,對無限性的概念作了充分的說明,加以珮柏札克評論的協助理解,因此十分具有參考 價值。請參見:Peperzak, A. (1993). Text and Commentary: Philosophy and the idea of the Infinite.

In To the Oth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mmanuel Levinas (pp. 88-119). West Lafayette, IN: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或者見原文 Lévinas, E. (1987). Philosophy and the idea of the Infinite. In Col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s of Emmanuel Lévinas (pp. 47-59). The Hague : M. Nijhoff Publishers.

它的觀念,同時也顯示出它是被無限實體(that infinite substance)放置於我之 內。

由上述可得知,因為我們意識裡有無限的觀念,但是無限的觀念不能從有限 而來,所以存在於我們意識裡的無限的觀念,必然是由一個外在的無限實體置放 在我們之內。因此,我們可以與無限相連結,證據就在於我們能夠擁有無限的觀 念。

(二)列維納斯對笛卡兒無限觀念的解讀

笛卡兒式的無限的觀念標示出一種與存有者的關係,這個存有者與思考它的人維持 它的全部的外部性。無限的觀念讓我們與觸摸不到者(the intangible)建立聯繫,

這種聯繫並不減損被接觸者的完整性。(Lévinas, 1979: 50)

戴維斯(Davis, 1996: 39)表示,列維納斯認為笛卡兒的發現之重要性在於,

他提出一種與無限的邂逅(encounter),這個無限是某種超越知識的事物,並且 完全地抵抗先驗自我的唯我論(solipsism of the transcendental ego)。正是如同列 維納斯自己所云:「笛卡兒,比一個唯心論者或唯實論者還要厲害,發現了與完 全的他異性的關係,這個完全的他異性不可化約為內部性,並且不會對內部性進 行暴力—一種沒有被動性的接納性(receptivity),一種在數種自由之間的關係。」

(Lévinas, 1979: 211)換言之,列維納斯從無限的觀念中領悟到的是一種與絕對 他異性的關係,而這個關係能藉由無限的觀念來聯繫之,但與之形成關係卻不會 減損其完整性,也不會將它的外部性化約為內部性。而究竟列維納斯是如何從無 限的觀念推演出這種關係,而這個關係究竟有什麼特性可以既維持外部性又保全 內部性,這可以用列維納斯自己的話來解釋。列維納斯說:

(container)與『內容』(content),因為我無法含納(contain)無限;也非把內容 連接到容器,因為我與無限是分離的。這個否定地描述的關係即是在我們身上的無 限性的觀念」。(Lévinas, 1987: 53-54)

列維納斯的這段文字主要點出了一種與無限的關係,並且解釋這種關係的特 質,最後的結語導出了我們能藉由無限性的觀念與相分離的無限本身產生關係。

珮柏札克則是對這個關係的特質進一步解釋,他說:「這種關係不能以傳統再現

珮柏札克則是對這個關係的特質進一步解釋,他說:「這種關係不能以傳統再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