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初展鋒芒:紅軍領袖的形象(1931 年之前)

在文檔中 毛澤東形象之建構 (頁 19-25)

第二章 崛起(1949 年之前)

第一節 初展鋒芒:紅軍領袖的形象(1931 年之前)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崛起

(1949 年之前)

第一節 初展鋒芒:紅軍領袖的形象(1931 年之前)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像那個年代其他關心世事的年輕人一樣,有著滿腔的熱 血與憧憬,以創辦學會、學校、雜誌以及投稿發表文章等方式,做為其探索、實 踐理念或期望引起某些共鳴的第一步。在這過程中,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照片。這 些留影如實地記錄了歷史的瞬間,也讓人可從中察看當時人們的容貌、衣著、舉 止等形象。毛澤東早期的照片多半是團體照的留影,這時的青年毛澤東總是穿著 一套傳統的中式長衫,並未排序在顯著的位置上,若沒有文字說明他在哪一排第 幾位,當時又有誰會特別注意到他?這些照片就如「到此一遊」題字般的團體留 影(圖 1、2),為不同階段的活動留下記錄。在毛澤東尚未嶄露頭角之時,這些 照片稱不上具有任何形象塑造的意義。在亂世之中,他和當時其他同樣對未來懷 有浪漫情懷的青年並無二致,嚮往著出國深造,抱持著濟世拯物、扶危定亂的理 想。

當毛澤東於 1927 年走上武裝革命之後,他的名字也出現在極少數的文藝作 品中;然而,這些作品都是創作者對於時勢的一種感受的抒發或批判,並非是被 安排用來宣傳毛澤東的。1929 年,比毛澤東小 6 歲、時在上海的作家徐雉依其 經歷,借小說《嫌疑》中的主人翁歸帆之筆,描寫毛澤東於 1926 年至第六軍政 治部探望林伯渠的軼事,成為目前所知最早論及毛澤東形象的創作。文中寫道:

這是民國十五年一個秋天的早晨,距國民革命軍攻克南昌還不到兩個月。

那時孫傳芳已引軍遠退。我們第六軍駐紮沿南潯鐵路一帶,司令部和政治 部都設在南昌城內。

……名片上墨瀋尚未乾,顯然是臨時在傳達室裡寫的。在它上面,我只看 得出一個「毛」字,「毛」字下面還有兩個字,因為字體潦草過甚,卻認 不清楚了。

……傳達……出去把一位瘦削文弱,中等身材,年約三十餘歲的客人引了 進來,不過他身上穿的是什麼衣服,我是記不得了,彷彿是罩著一件灰色 的布質的棉袍。因為那時我並不曾想到今天我的筆兒會談到他,要像小說 家那樣精細地去觀察他,注意他。

「請問林主任在部內嗎?」他語音低得幾乎使人聽不見,像似肺病已到了 第三期,但態度卻是十分鎮定自然。

……於是我便和這位毛先生攀談起來。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頁 137~138;中共中央文獻硏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

(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年),頁 137~138、158、164、173。

2 1924 年 12 月,毛澤東以養病為由離開上海回到湖南,未出席 1925 年 1 月中共於上海召開的

20 Imprecorr 為 International Press Correspondence(《國際新聞通訊》)的簡稱,該新聞公報是共產 國際的英文版機關刊物之一。R. 特里爾(Ross Terrill)的《毛澤東傳》中譯本中,將 Imprecorr 譯為《印象通報》。見 R. 特里爾(Ross Terrill)著,劉路新、高慶國等譯,《毛澤東傳》,頁 136。

在文檔中 毛澤東形象之建構 (頁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