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虛銜?實官?:中共最高領導人的形象(1931 年至 1937 年)

在文檔中 毛澤東形象之建構 (頁 25-41)

第二章 崛起(1949 年之前)

第二節 虛銜?實官?:中共最高領導人的形象(1931 年至 1937 年)

年 1 月 21 日,取自: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7231

33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中國共產黨之透視》,頁 26~27。

34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中國共產黨之透視》,頁 29。

35 高華,〈新解博、毛、周「三國志」:評《博古和毛澤東》〉,《中國選舉與治理》,2011 年 1 月

21 日,取自: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7231

36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中國共產黨之透視》,頁 158。

新華出版社,1980 年),頁 8;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北京:外語教 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年),頁 362;龔楚,《我與紅軍》(香港:南風出版社,1954 年),頁 158、

344。

也從沒聽過周恩來的名字。甚至,直至 1945 年,對日抗戰結束後,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

隨美軍至雲南國民黨統治區時,也曾聽聞當地廚師述說各種關於「朱毛」扶正去惡、濟助窮人的 英雄事蹟,但廚師只當這是一個人的名字。參見劉明銀,《帶翅膀的攝影機——侯波、徐肖冰口 述回憶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61;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雅瑪達‧

伯納(Amanda Bennett)著,林瑞唐譯,《我在毛澤東身邊的日子》(台北:智庫,2002 年),頁 17~18。

《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84~86;菲力普‧肖特(Philip Short), 仝小秋、楊小蘭、張愛茹譯,《毛澤東傳》,頁 283~284;聶榮臻,《聶榮臻元帥回憶錄》(北京:

上,他的名字還破天荒地被排在了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 Mikhailov)、共產國際名譽主席台爾曼(Ernst Thälmann)的後面,成為與這兩位 當時共產國際和共產主義運動中最傑出的領導人並列的唯一中共領導人,而共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覺得朱毛非但是人才,而且為不可多得之天才。因為沒有如此才幹者,

不能做成這樣大的事業。67 並又寫道:

赤軍領袖之品行及辦事精神,亦為現世一般武人望塵莫及者。茲略舉一二 事為例:赤軍領袖自朱毛起從無一人有小老婆者。赤軍軍官既不賭博,又 不抽大煙,赤軍軍官未聞有貪汙及克扣軍餉者。68

以「赤軍中確有一些領袖,非但聰敏,且有才能」,而「赤軍中及共黨中之許多 人材,確為全國不可多得之人材」之論述,強化其呼籲的「一致抗日」的主張。

69綜觀上述之文,並未傳達出當時中共高層中有誰是能絕對的代表黨、真正擁有 絕對政治權威的氛圍。

遵義會議後,儘管歷經幾次中共中央領導層於戰略決策上的分歧爭議,但在 戰時軍黨已溶為一體的態勢下,毛澤東身為軍事最高領導人之一的地位,甚至已 讓他處於隨時可以領導黨的最有利位置。70然而,即便如此,中共黨內也還未對 毛澤東個人進行有系統的形象宣傳。就如斯諾 1936 年至陝北時的觀察:

……共產黨人是能夠說出青少年時代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的,但是一旦他參 加紅軍以後,他就把自己給忘掉在什麼地方了;如果你不是一再地問他,

就不會聽到更多關於他自己的事情,你所聽到的只是關於紅軍、蘇維埃或 黨的故事——這些名詞的第一個字母都是大寫的。他們能夠滔滔不絕地談 每次戰役的日期和經過,他們進進出出別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無數地方的 情況;但是這些事件對他們只有集體的意義,不是因為他們做為個人在那 裡創造了歷史……。71

當斯諾採訪毛澤東時,毛澤東也和其他中共黨人一樣,認為「個人」相對組織而 言是無關重要的,尤其是在陳述上井岡山組建紅軍之後的經歷時,最常指稱的代 名詞是「我們」或是「紅軍」,而很少談到自己或他個人在某些事件中的作用。72 直至 1937 年,劉少奇在寫給張聞天的信中亦提到:

記得 x x 同志回國時,華西里夫向我們談話,頭兩句話說:在中國黨內還 沒有如史達林這樣的同志。中國黨如果沒有共產國際的幫助,還不能獨立

67 斯諾(Edgar Snow)等著,王福時、郭達、李放等譯,《前西行漫記》,頁 278。

68 斯諾(Edgar Snow)等著,王福時、郭達、李放等譯,《前西行漫記》,頁 279。

69 斯諾(Edgar Snow)等著,王福時、郭達、李放等譯,《前西行漫記》,頁 278、280。

70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頁 87~88。

71 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頁 182。

72 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頁 182、268。

Star Over China)一書。該書在英國出版後的幾星期內,其英國銷售量即超過了 10 萬冊。雖然 1938 年在美國印行的第一版銷售量僅為 1 萬 5 千冊左右,但卻已 尼士‧休梅克(Kenneth E. Shewmaker)著,鄭志寧、黃際英等譯,《美國人與中國共產黨人》(長 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年),頁 29~36。

78 肯尼士‧休梅克(Kenneth E. Shewmaker)著,鄭志寧、黃際英等譯,《美國人與中國共產黨 人》,頁 45~46。

79 “First Pictures of China’s Roving Communists,” Life, vol. 2, no. 4 (January 1937), pp.9~15.

80 “An Army of Fighting Chinese Communists Takes Possession of China’s Northwest,” Life, vol. 2, no. 5 (February 1937), pp.42~45.

81 肯尼士‧休梅克(Kenneth E. Shewmaker)著,鄭志寧、黃際英等譯,《美國人與中國共產黨

月刊發表了斯諾的〈毛澤東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o Tse-Tung)的連載 預告,文中一段寫道:

東和朱德兩人更是眾目所視的焦點。1936 年至保安的斯諾以「Soviet Strong Man」

來形容毛澤東,將他視為是中共最有權勢的人。斯諾觀察到:

97 例如: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維克托‧基恩(Victor Keen)、海倫‧斯諾(Helen Foster Snow)、 詹姆斯‧伯特倫(James Bertram)、埃文斯‧卡爾森(Evans F. Carlson)等人。詳見肯尼士‧休 梅克(Shewmaker, Kenneth E.)著,鄭志寧、黃際英等譯,《美國人與中國共產黨人》,頁 56~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幾乎所有組織裡,他都是一位委員……他的實際影響是通過在政治局的支 配地位發揮出來的……不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沒有——

至少現在還沒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從來沒有碰到過一個 中國共產黨人,口中老是念叨著「我們的偉大領袖」。我沒有聽到過有人 把毛澤東的名字當作是中國人民的同義語,但是,我卻也從來沒有碰到過 一個不喜歡「主席」——個個人都這樣叫他——或不景仰他的人。他個人 在運動中的作用,顯然是很大的。98

斯諾進而分析認為:

絕不會有一個人可以做中國的「救星」。但是,不可否認,你覺得他的身 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你覺得這個人身上不論有什麼異乎尋常的地 方,都是產生於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的迫切要求作了綜合和表 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假如他們的這些「要求」以及推動他們前進 的運動是可以復興中國的動力,那麼,在這個極其富有歷史性的意義上,

毛澤東也許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99

在斯諾看來,毛澤東「是個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 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髮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樑很高,顴骨 突出」,擁有「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的面孔」。100而范長江則以略帶幽默的方 式寫下他對毛澤東宛若書生的第一印象:

許多人想像他不知是如何的怪傑,誰知他是書生一表,儒雅溫和,走路像 諸葛亮「山人」的派頭,而談吐之持重與音調,又類三家村學究,面目上 沒有特別「毛」的地方,只是頭髮稍微長一點。101

透過斯諾、范長江等人的報導,毛澤東有別於「匪」的知識分子形象逐漸傳遞出 去。同時,他又有著「農民的個人習慣」,可以在與人談話的時候,「心不在焉地 鬆下了褲帶,搜尋著什麼寄生物」,102因而斯諾也懷疑毛澤東的這一特質是否能 取得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敬仰。然而,身為人們眼裡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

他樸實隨便、不擺架子的形象卻也和蔣介石等國民黨要人產生了極大的反差。而 這,某種程度上,正巧成了最佳的形象宣傳。

當國民政府已懸賞 25 萬元要其項上人頭,也「完全有條件可以打扮得同巧

98 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頁 110。

99 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頁 106~108。

100 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頁 106。

101 范蘇蘇、王大龍主編,《范長江與青記》,頁 60。

102 斯諾(Edgar Snow)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頁 116~118。

107 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李敦白(Sidney Rittenbe)、克萊爾‧班德和威廉‧班德(Claire and William Band)等人都曾在著作中描述到毛澤東女性化的特質。詳見 R. 特里爾(Ross Terrill)

著,劉路新、高慶國等譯,《毛澤東傳》,頁 199~200;菲力普‧肖特(Philip Short),仝小秋、

楊小蘭、張愛茹譯,《毛澤東傳》,頁 342。

在文檔中 毛澤東形象之建構 (頁 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