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利社會行為與關係攻擊之關聯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利社會行為與關係攻擊之關聯性

一、利社會行為與攻擊行為

從實證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攻擊行為和利社會行為的相關性沒有確切的定論。

31

部分學者主張攻擊行為和利社會行為有負向關聯性的佐證:Eisenberg 與 Fabes

(1998)的後設分析文獻中整理出,傾向表現利他行為者,有較少的攻擊行為。

Carlo 與 Hausmann 等人(2003)的研究中,針對 138 名國高中生進行「利社會傾 向量表」,內容包括:利社會行為、同理心、攻擊性、觀點取替能力、社會期許等 al., 2000; Hastings et al., 2000; Tremblay et al., 1992; Vitaro et al., 1990)皆同意,在兒 童發展期,讓孩童參與利社會行為,是防治攻擊行為或反社會行為發生的一大助 力,因此,當利社會行為提高時,即表示能減少攻擊行為的發生率。

Carlo 與 Hausmann 等人(2003)的研究中同時也發現利社會行為和同理心、

同情心的產生呈現正相關。而研究者在 Miller and Eisenberg(1988)的後設研究中 發現同理心和攻擊行為有負相關,也就是說,從間接的關聯性可以推測:利社會

Hughes et al., 2000; Kaukianen et al., 1999; Strayer and Roberts, 2004)。

再者,若從個體在表現攻擊行為及利社會行為的內在歷程探討時,Bandura 等 人(2001)提及,利社會及攻擊行為雖然是可以共存的,但他們可以是一體的兩 面,因為這兩種行為在概念上都包含有同理心及同情心,如果個體在表現利社會

32 2000; Pulkkinen and Tremblay, 1992)。也有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孩童會同時呈現某 一程度的利社會及攻擊行為,顯示這兩者並不衝突(Coie & Kupersmidt, 1983;

Dodge, 1983)。再者,若是去比較攻擊型和非攻擊型的孩子,就發現在關懷或助人 行為上兩者並不會呈現明顯的差異。例如:Crick 與 Grotpeter(1995)以 491 名國 小三到六年級的男女童為研究對象,用同儕提名的方式去比較關係攻擊、肢體攻 擊、利社會行為及疏離感的相關性,發現非關係攻擊者與關係攻擊者的利社會行 為,並無顯著差異,即表示:利社會行為多者,不代表關係攻擊行為就少。研究 指出,這些攻擊型的孩子在其年輕時會對陌生人展現較多的關懷行為,原因是他 們在情緒調節和衝動控制上較為薄弱,所以他們會意氣用事的去攻擊別人,也一 樣會因為情感衝動而去協助他人(Feshbach & Feshbach, 1986; Gill & Calkins, 2003;

Hastings et al., 2000)。

33

應用「此消彼長」的方法來減少與緩解?研究者猜測:既然是要減低「負向」的 社會行為,或許可透過增加「正向」的社會行為來獲得改善。正向的社會行為包 括友善地親近他人,幫助他人或與他人分享等,即是廣義的利社會行為。因此,

研究者好奇的是:若能增加更多利社會行為,是否可藉此讓學生減少關係攻擊行 為?亦即,是否能藉由利社會行為的發展而產生抑制或緩解攻擊行為的效果。由 於國內尚無同時探討利社會行為與關係攻擊之關聯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擬探究 國中生在關係攻擊行為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性,並提出研究假設:「學生的利社 會行為」與其「關係攻擊行為」間有顯著負相關。

二、教師利社會行為、學生利社會行為與關係攻擊行為

教師行為係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現的一切語言及身體行為。教師行為不 僅對學生學習成就有影響,對學生的人格陶冶、思維統整等尤具影響力,正向的 教師行為較易對學生產生正向的影響(梁茂森,陳李綢,2000)。有西方現代孔夫 子、全美最佳教師之稱的 Rafe Esquith(2010),強調身教比言教重要的品格教育,

認為老師的身教,隨時可讓孩子獲得學習的最佳典範,他認為「要怎麼要求學生,

自己就應身體力行」。歷代的教育學者也不斷倡導「老師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學 生可以透過耳濡目染教師行為下,潛移默化的增強或削弱其某些行為,尤其是在 其品格操守及態度養成上,更是容易以教師為榜樣,有樣學樣,身為師者,不可 不慎。

根據 Bandura(1963)的實驗研究發現,孩童最喜歡模仿的人物之一是他們心 目中覺得重要的人,包括:父母、師長、同儕。皮玉鳳(1989)認為攻擊行為可 由學習的歷程獲得,亦能經由教導、示範和練習的方式而減少產生的機會。國內 汪佳玲等人(2008)在對 4 歲幼兒的脾氣控制與管理的個案研究上,就發現:繪 本人物的楷模學習的確會對個案的脾氣控制有學習效果,但如果父母無法在個案

34

35

師的道德領導、班級經營等這些過程變項對班級氣氛、品格表現、學生適應等結 果變項的影響,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相關或影響,皆支持教師行為對學生行為 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但仍究未發現有學者或研究者特別將教師利社會行為及學生 的關係攻擊行為做一研究,了解彼此的相關性。

綜合上述,本研究即以社會學習論為依據理論,試圖去探討導師的利社會行 為是否能影響學生的關係攻擊。再者,若是以觀察模仿的方法,是否會先影響學 生的利社會行為,成為學生典範學習的楷模,對學生的利社會行為有影響性,而 因為讓學生產生較多的正向社會行為,因而能減低學生負向的社會行為(即關係 攻擊行為)。研究者尚無法確定教師利社會行為與學生關係攻擊是否有負向相關,

但如果此假設成立,將再進一步檢視這兩個變項之間是否有存在中介因子,即學 生本身的利社會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