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前測實驗結果

一.操弄檢測

在本實驗中,我們透過觀察正向促發物(P1)與負向促發物(P2)受到操弄後之 間沒有重疊的距離來判斷實驗結果是否符合我們的假說。

我們可以發現在操弄前,正負向促發物之間沒有重覆的距離為 0.9,經過操弄後 所產生的距離增加為 1.2(p=0.753>0.05),實驗結果說明,正負向促發物之間因 為沒有重疊而產生對比效果,些許的朝反方向移動,但結果是不顯著的。

表 4.1

受測者受到操弄前後對正向促發物與負向促發物尊貴程度的解釋範圍比較

操弄前 操弄後 正、負向促發物沒有重疊的範圍 0.9 1.2

二.假設驗證

可以從表 4.2 發現正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從操弄前的 6.2 提升到 6.6;負 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從操弄前的 3.1 到操弄後持續維持 3.1,而兩者最適代表 值的距離從原本的 3.1 到操弄後的 3.5(P=0.693),實驗結果表示雖然正負向促 發物的最適代表值有朝反方向移動,但是結果是不明顯的。

表 4.2

正向促發物、負向促發物在實驗前與後平均值的比較

正向促發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6.2 5.2 7.2 實驗後平均值 6.6 5.4 7.8

P=0.554 P=0.807 P=0.468

負向促發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3.1 1.9 4.3 實驗後平均值 3.1 2.4 4.2

P=1 P=0.611 P=0.923

促發物 1 與促發物 2 無重疊範圍 值之間的距離 實驗前平均值 0.9 3.1 實驗後平均值 1.2 3.5

P=0.753 P=0.693

:正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 :負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

圖 4.1 受測者在受到操弄前與後對正向促發物及負向促發物尊貴程度 的解釋範圍之評價移動

0 10

5.2 7.2 P1

6.2

1.9 4.3 P2

3.1

5.4 7.8 P1’

6.6 3.1

2.4 4.2 P2’

4.3.2.前測實驗二 一.操弄檢測

在本實驗中,我們透過觀察正向促發物(P1)與目標物(T)受到操弄後解釋範 圍重疊的距離來判斷實驗結果是否符合我們的假說。從表 4.3 可以發現從原本的 1 提升到 2.5(P=0.083)。實驗結果說明,正向促發物因為重疊而產生同化效果,

些許的朝彼此靠近,但結果是不顯著的。

表 4.3

受測者受到操弄前後對正向促發物與目標物尊貴程度的解釋範圍比較

操弄前 操弄後 正向促發物與目標物重疊的範圍 1 2

二.假設驗證

可以從表 4.4 發現正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從操弄前的 6 提升到 6.2;目標 物的最適代表值從操弄前的 5.2 到操弄後持續維持 6.7,而兩者最適代表值的距 離從原本的 0.8 到操弄後的 0.5(P=0.693),實驗結果表示雖然正向促發物朝正 向移動;但目標物朝正向移動的距離比較大,且正向促發物與目標物值的距離縮 短,說明有因為重疊而產生同化效果,但是結果是不明顯的。

表 4.4

正向促發物、目標物在實驗前與後平均值的比較

正向促發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6 5 7.1 實驗後平均值 6.2 5.1 7.3

P=0.717 P= 0.847 P=0.704

目標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5.2 4.1 6 實驗後平均值 6.7 5.5 7.6

P=0.216 P=0.454 P=0.468

正向促發物與目標物 重疊範圍 值之間的距離 實驗前平均值 1 0.8 實驗後平均值 2.5 0.5

P=0.083 P=0.693

:

正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

:

目標物的最適代表值

圖 4.2 受測者在受到操弄前與後對正向促發物及目標物尊貴程度 的解釋範圍之評價移動

0 10

5 7.1

P1 6

4.1 6 T

5.2

5.5 7.6 T’

6.7 5.1 7.3

P1’

6.2

4.3.3.前測實驗三 一.操弄檢測

在本實驗中,我們透過觀察負向促發物(P2)與目標物(T)受到操弄後解釋範 圍重疊的距離來判斷實驗結果是否符合我們的假說。從表 4.5 可以發現從原本的 0.5 提升到 0.6(P=0.935)。實驗結果說明,負向促發物因為重疊而產生同化效果,

些許的朝彼此靠近,但結果是不顯著的。

表 4.5

受測者受到操弄前後對負向促發物與目標物尊貴程度的解釋範圍比較

操弄前 操弄後 負向促發物與目標物重疊的範圍 0.5 0.6

二.假設驗證

可以從表 4.6 發現負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從操弄前的 4.5 提升到 4.9;目 標物的最適代表值從操弄前的 5.8 到操弄後持續維持 6.9,而兩者最適代表值的 距離從原本的 1.3 到操弄後的 2(P=0.552),實驗結果表示雖然負向促發物朝正 向移動;但目標物卻朝正向移動,但因為負向促發物與目標物值的距離變大,從 1.3 提升到 2(P=0.552)說明有因為重疊而產生同化效果,但是結果是不明顯的。

透過數據來看,可以發現目標物是朝正向移動,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因為負向 促發物的廣告所呈現的品質比較差且沒有人來代言,因此會將目標物的分數相對 提高。

表 4.6

負向促發物、目標物在實驗前與後平均值的比較

負向促發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4.5 3.6 5.5 實驗後平均值 4.9 3.8 6.3

P=0.577 P= 0.778 P=0.242

目標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5.8 5 6.9 實驗後平均值 6.9 5.7 7.6

P=0.216 P=0.454 P=0.468

負向促發物與目標物 重疊範圍 值之間的距離 實驗前平均值 0.5 1.3 實驗後平均值 0.6 2

P=0.935 P=0.552

:

負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 :目標物的最適代表值

圖 4.3 受測者在受到操弄前與後對負向促發物及目標物尊貴程度 的解釋範圍之評價移動

0 10

5 6.9

T 5.8 3.6 5.5

P2

5.7 7.6 T’

6.9

4.5

3.8 6.3 P2’

4.9

4.3.4.前測實驗四

果是不明顯的。

表 4.8

正、負向促發物、目標物在實驗前與後平均值的比較

正向促發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6.375 5.75 7.25 實驗後平均值 6.5 5.625 8

P=0.391 P= 0.789 P=0.182

負向促發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3.375 2.25 4.75 實驗後平均值 4.125 3.25 5.375

P=0.215 P=0.161 P=0.464

目標物 最適代表值 最低值 最高值 實驗前平均值 5.5 4.25 6.75 實驗後平均值 6.5 5.25 7.375

P=0.236 P=0.161 P=0.464

正負向促發物 無重疊範圍 值之間的距離

實驗前平均值 1 3

實驗後平均值 0.25 2.375

正向促發物與目標物 重疊範圍 值之間的距離 實驗前平均值 1 0.875 實驗後平均值 1.75 0

負向促發物與目標物 重疊範圍 值之間的距離

實驗前平均值 0.5 2.125

實驗後平均值 0.125 2.375

:

正向促發物的最適代表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