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表 6.1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 促發物廣告的選擇

我們可以透過前測與主實驗的結果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廣告的影響是非常 大的。我們在實驗前沒有給受測者看廣告,在操弄後給予廣告閱讀,是會影響受 測者對於產品的判斷。但因為每位受測者所認為產品的尊貴程度都有不同的看法 及廣告的不同呈現方式,都會影響受測者的判斷。因此在找廣告時,要特別小心,

所找的廣告要盡量與其填寫的範圍要類似,且情境也不能差太多。

二、 問卷設計

此次的問卷設計為組內設計,總共分成四個階段,且為了避免受測者猜出 實驗目的而設計每個階段間隔 14 天。容易造成有些問卷無法收回,成為無效問 卷。因此之後可以想想,除了透過時間上的間隔來減少實驗上的偏誤之外,還有 什麼方法可以在避免偏誤產生同時又可以減少無效問卷產生。

篇幅有點過多,因為從第一階段到最後一階段都會有飯粒跟練習題,可能 在最後使得受測者產生厭煩,而使得實驗結果會有偏誤。將來可以思考,如何在 確保受測者熟悉答題方式,又可以簡化問卷內容。

第三節、理論貢獻與實務上的運用

透過不斷嘗試及修改實驗方法,採用與以往不同的研究設計,在理論上的 驗證朝成功又更近了一步,驗證了解釋範圍重疊模型(Chien et al., 2010)。利 用實驗前與後重疊範圍的變化來進行操弄檢測,並且利用最適代表值之間的距離 來判斷其對比或同化效果是否顯著。由於每個人對目標物尊貴程度的好壞都有不 同的標準及看法,因此透過區間的變化、最適代表值、促發物的移動方向來去瞭 解受測者經過一段時間即與產品無直接相關的訊息後對於目標物尊貴程度評價 的變動。

在實務面與理論面最大的不同是,消費者在平價一項產品時,所受到的影響 並非單一種品牌或產品,而是受到許多產品所影響其對產品的判斷。在實務面,

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決策時,可以去思考,所接觸到的資訊是否與產品有直接關係,

是否了解產品本身資訊,而非僅是透過與產品本身無直接相關訊息的比較來做出 判斷;而廠商則可以先利用市場調查來了解產品本身的定位及在目標客群中,其 尊貴程度的範圍,與行銷團隊合作,設計與此產品本身無直接相關正向的廣告資 訊,讓消費者進行比較來提升其對產品本身的評價,或是利用負向的促發物來打 擊其他廠商同類型的產品。

第四節、未來研究

本研究是探討在同時受到正向與負向促發物時,受測者對產品的評價是如何 移動。透過實驗結果可以發現,我們大部分的假設已經成立了,分析結果發現,

「廣告」佔實驗成功很大的關鍵,透過不同廣告的內容及呈現方式更能了解受測 者對於目標物的看法;但相對的,若是廣告運用的不當,也會讓受測者對於產品 評價的結果與預期背道而馳。且由於每位受測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對於產品的判 斷都不一樣,在理論面上,或許這次本實驗的成功,在將來若是遇到不同受測者,

是否也能符合我們的假說也將是未知數及在實務面上也不可能為每一位消費者 設計不同的廣告資訊,因此,在將來可以思考除了可以利用廣告方式的呈現,還 有沒有更有效率及低成本的方式來操弄消費者對於產品本身的評價。

參考文獻

Chien, Y., Wegener, D.T., Hsiao, C., Petty, R.E., (2010). Dimensional Range Overlap and Context Effects in Consumer Judgmen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October), 530—542.

Herr, P. M., Sherman, S. J., and Fazio, R. H. (1983).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riming: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eff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 232-340.

Herr, P. M. (1989). Priming price: Prior knowledge and context effec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 67-75.

Higgins, E. T., and King, G. A. (1981), Accessibility of social construct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variability. In N. Cantor &J.

Kihlstrom (Eds.), Personality cogni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pp.69-121). Hillsdales, NJ:

Erlbaum.

Hsiao, C. (2002). The Reciprocity Hypothesis As an Explanation of Perception Shifts in Product Judgment.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Lin, C. (2006). Examining Effects of Attribute and Exemplar Priming on Product Judgments through the Dimensional Range Overlap Model.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u, T. (2012). Context Effects under Multiple Contexts: An Extension of Dimensional Range Overlap Model.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n, C. (2015). Context Effects in the condition of Mixed Primes: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imes to Consumer’s Judgment on Products.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su, S(2015). The Context Effect of Dual Positive Primes: An Extension of Dimensional Range Overlap Model.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se, C. (2012). The Context Effect of Dual Primes: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Primes and Negative Primes On Product Judgment.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