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全球最常見的六大癌症之一,死 亡率更高居第三位,估計全球每年超過五十萬人死於肝癌,存活率在 美國及已開發國家約在3%~5%1,手術及化療後的不佳,是治療肝癌 的主要課題2, 3。在台灣肝癌的死亡率亦高居第二位,若合併肝病及 肝硬化的比例,肝病影響國人的死亡率近9% 4。因此釐清肝癌形成的 分子機轉及主要標的,對治療肝癌非常重要。肝細胞惡性腫瘤的主要 危險因子是慢性B 型肝炎和 C 型肝炎5, 6,另外食物被真菌污染所產 生黃麴毒素屬於環境因子7,亞洲國家的主要危險因子是來自母親垂 直感染慢性B 型肝炎 8,西方國家與日本主要的肝炎病毒是C 型肝炎

9。研究發現:慢性B 型肝炎帶原者罹癌的機會比普通人的大於一百 倍。所以在台灣針對B 型肝炎帶原女性所產下的新生兒,給予接種 B 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大大降低兒童B 型肝炎帶原者機率 10。其中肝 硬化與原發性肝癌關係密切,而80%以上的肝癌病人皆與慢性 B 型 肝炎與C 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 5, 11, 12,另外酗酒13,亦是肝癌的致病 因子之一。台灣地區成年人中有 15-20% 是 B 型肝炎帶原者,約 300 百多萬人5,會進行到肝硬化與肝癌。這種情形對研究如何治療肝癌,

有迫切的需要。原發性肝癌一般又稱肝細胞癌,但亦有從它處轉移的 肝癌,原發性肝癌一般會有三個階段:分別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 癌5,其相關症狀如表1.1.14。現代病理的研究及可能的研究範圍如 下:

一、肝炎:肝細胞壞死後會影響鄰近的正常肝細胞產生繼發性的炎症。

壞死肝組織增加、小膽管纖維化的作用、肝臟Kuffer 細胞功能下降、

肝細胞的新生降低、肝臟血流減緩、腸胃道功能與營養的供應和代償 性廢物的排除受限。

二、肝硬化:伴隨肝硬化所產生的組織變化:脾腫大、食道靜脈曲張、

肛痔靜脈擴張、肝臟血竇內壓加大、肝解毒功能降低,血氨增高,肝

動靜脈分流增加,白蛋白減少,氨基酸代謝異常等。血液供給肝臟的

保守的治療方法有:施打疫苗、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等。目前全 世界目前治療肝癌的方法及其進展,大概有下列方向:

1. 外科手術切除及肝臟移植2

2. 非外科局部治療包括局部摘除(Local ablation)、經導管動脈化療栓 塞法(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2

3. 分子標靶治療(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6

能消滅癌細胞又不傷害正常組織是治療肝癌的最佳模式。所以標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小板 源生長因子受器及Raf

Sorafenib 專一作用在

Raf/Mek/Erk pathway (MAP Kinase pathway)

Sunitinib6 (Sutent)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抑制血小板源生長因子與血管內 皮生長因子受器

Erlotinib 18, 19 (Tarceva)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器(EGFR)

阻斷Ras/MAPK 訊息傳遞路徑,

導致肝癌細胞的死亡

b. 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 bevacizumab (Avastin)20。 c.其他

temsirolimus (Torisel),主要阻斷肝癌增生 Akt/mTOR 路徑21。標 靶治療藥物用於肝癌末期的治療,但如何提升療效與與降低副作用與 增強病患耐受性等,是使用標靶藥物的重點。以上藥物的研究大多為 國外研究,如能考量東方族群的肝癌的特性,應是研究的方向之一。

除上述外科手術切除及肝臟移植、及非外科局部治療包括局部摘 除、或者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法,及依癌細胞特性所採用的放射性療 法,以及阻斷癌細胞訊息傳遞路徑的標靶治療。尚有朝1. 癌細胞週 期的抑制22。2.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23。3. 醣化作用的抑制 8, 24。 4.

單株抗體6, 25。5. Tolemerase Inhibitors 26。6.疫苗27, 28。7. 反股治療 29。 雖然可能的方法有這麼多,但是目前尚在研發階段。

轉譯醫學的發展是2005 年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 Zerhouni 博 士所率先提出,認為研究的目地、藥物開發與臨床治療應結合,與以 往各自發展不同,可以更迅速找到有效藥物的作法,應在全世界推廣

30。本研究企圖從中醫典籍中經轉譯醫學的詮釋,再以適當的分子生 物學方法中尋求治療癌症的線索,針對癌化過程中之tumor promotion 尋找阻斷或延緩的中藥,並從中醫學的治療角度分析可能的分子生物 機轉,希望解開中、西醫學間,因民族文化、語言及哲學系統不同所 造成的差異。畢竟中、西醫學所看到的皆是事實,雖然有不同的表達 方式與治療模式,但是都應透過體內的基因表現、轉錄、轉譯等相同 的基礎過程。所以若能找到相通的語言,必可使中醫的優點在國際舞 台上發揚光大。

本篇研究分為兩大部份:

第一部份,探討中醫文獻上的肝病論述,找出可能且簡約有效處 方,進一步可與現代研究相符合的方藥,透過由轉譯醫學的精神,回

歸到文獻上討論其應用的合理性。臨床上使用左金丸都是以科學中藥 為主,此部份將以左金丸及其成份藥物黃連、吳茱萸的科學中藥之水 萃取物及有效的活性成分(小蘗鹼、吳茱萸鹼) 針對肝腫瘤細胞株探討 與癌化最相關的因子AP-1 和 NF-κB 的關聯性。

第二部份,為更進一步分析,吳茱萸的主要活性成分,以五種溶 劑萃取,分別對Chang liver 的細胞作用,分析不同的溶劑萃取物與 AP-1 及細胞轉形(transformation)的關聯性;再以成份活性化合物吳茱 萸鹼、吳茱萸次鹼和檸檬苦素,與TPA 所誘發的肝細胞轉形與 AP-1 轉活化的影響,找出最具潛力的化合物及其作用機轉。

相關文件